什麼樣的公司能超越恆瑞?
醫藥魔方數據
經常有人來問XX公司能否超越恆瑞,這裡簡單說一下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恆瑞目前大概140億的營收、32億的凈利潤,假設未來十年沒有做出爆炸性的產品,也沒有發生重大挫折,十年後大概是900億的營收、200億的凈利潤。
目前市場最好賣的葯是阿達木單抗,2016年賣了161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幣就是1050億元,這種獨家生物製品利潤比仿製葯高得多。類似的新葯還有很多,雖然銷售額比阿達木少點,但也不是一個恆瑞能比的。
假設未來十年有中國公司做出了類似阿達木單抗這種產品,賣得可能還不如現在的阿達木,也極有可能取代恆瑞成為中國醫藥的新王。由於全球性的通貨膨脹,10年後年銷售額超過100億美元的藥品可能有好幾個,中國企業有一定機會拿下其中一個。
傳統製藥企業轉型是很難超越恆瑞的,因為他們的經營思路一直是模仿恆瑞,而恆瑞總是能搶先一步。儘管這些傳統企業現金流很好,可以持續地投入研發,可以引進很多人才,但是企業基因很難改變,而基因對企業發展有根本性的影響。
就從簡單的吃一頓午餐來說,傳統企業跟創業企業招待客人的方式是很不一樣的,在學術報告上就更加明顯了。這種文化差異根深蒂固,不管怎麼引進新鮮血液,都改變不了基因。這是我不認為傳統製藥企業能彎道超越恆瑞的原因,因為他們能做的,恆瑞也能做。
超越恆瑞的公司大概率是創業型公司,這種公司的突出特點是美國化明顯,實權決策層中至少有一人非常懂葯,這會讓研發更有效率。傳統企業即便轉型做創新,決策層是不懂怎麼做新葯的,而懂得做新葯的人位於企業中層,恆瑞除外。
新葯研發推進過程中,拿到的數據往往是不完美的,這跟戰爭非常相似,指揮官不是上帝視角,總是拿不到完美的情報,但他又必須基於不完美的數據做出正確的決策。比如恆瑞的PD1,有效性還可以,但是存在血管瘤這樣的不良反應。科學家可以把潛在收益和風險解釋給老闆聽,但並不意味著老闆能很快理解並做出正確的選擇。
一支軍隊的戰鬥力如何,關鍵點有三個:後勤的供應力、將軍的決策力、部隊的執行力。老軍閥往往錢糧充足,可以買很多精良的裝備改裝,旗下有不少能力強的中層軍官,看起來戰鬥力爆表,但是碰上一支完全的新式軍隊,結果總是難以預料。
創業型公司能否脫穎而出,關鍵點其實也就這三個:後勤、決策、執行。賈躍亭固然可惡,但是要成功真少不了講故事,從中國兩千年的歷史來看,得天下者首先會忽悠,不然你就沒有錢糧、沒有人才。
決策能力和執行能力在創業初期總是難以判斷,甚至某些情況可能造成誤導。
臨床前研究和臨床研究有很大的差異,很多創業公司做臨床前非常強,項目推進數量多、速度快、質量高。但是必須注意到臨床前項目的資源投入小,風險小,對企業決策力的考驗並不大。而進了III期臨床,一個項目的投入可能就佔到整個公司資源的一半以上,這是真正的考驗。決策層必須基於不完美的數據,選擇最正確的方向,並且不能優柔寡斷,不然自己損失了專利期,對手也會追上來,項目擱置等於慢性自殺。
臨床前的執行力和做臨床的執行力也不是一個概念,臨床前往往都是由一個研發部門或者藉助CRO完成,參與的部門少,類似於流水線管理,執行的效率很高。進入III期臨床,這就不是一個研發部門的事了,研發、生產、質控、市場、註冊、CRO、醫院都會進來攪和,真正考驗企業的執行力了。
所以如何看一家新葯研發公司呢?首先看老闆會不會講故事,持續融資是成長的保障;然後就是決策層是否有遠見,對項目是否有自己的合理的理解;還有就是臨床研究的推進速度,我們看到同時啟動的項目,有些企業很快推進III期臨床,有些企業還在I期臨床徘徊。
傳統企業是否會消亡呢?對也不對。看看各個朝代的更替,很多老貴族到了新朝代依然是貴族,因為他們一開始就擁有很多資源,而有錢總是能辦成很多事。他們可以採用現代企業制度,把決策權交給職業經理人,也可以巨資收購優秀的創新企業,但是收購後保持其獨立經營。
推薦閱讀:
※如何做好醫藥銷售 這10大秘籍你知道嗎?
※醫藥代表不可不知的五個銷售技巧
※醫藥營銷8大最新趨勢
※找個醫藥代表做女票有什麼好處?
※醫藥商業真正進入寒冬期
TAG:醫藥銷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