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樂器EQ調試——架子鼓的底鼓

主流樂器EQ調試——架子鼓的底鼓

來自專欄 Catfish Q音樂製作&科普5 人贊了文章

上一篇文章講了小鼓的EQ調試,本篇文章是底鼓的EQ調試。如果說小鼓有決定風格的作用的話,底鼓則可以說是決定歌重心。底鼓的聲音鏗鏘有力,低頻厚實中頻突出,所以對它進行EQ調試是個相對複雜的操作(相當騷),但也是有門道可尋的。

1 High Pass Filter:大家第一眼看可能認為我打錯了,底鼓的高頻很弱,為什麼還用High Pass Filter。在這裡我也要承認,這個騷操作並不常見,但使用這個效果器的確可以像其他樂器一樣,增加一些清晰度。

2 過濾低頻:不是要大家把低頻都去掉,30Hz以下基本屬於沒有用還搗亂的頻段,濾掉可以增加緊湊感。

3 增加低頻:看到這條的時候我必須要聲明一點——我不是神經病。 底鼓畢竟應該有低頻,差不多在100Hz左右,這裡是有用且關鍵的頻段。在EQ中稍稍gain一下(不要超過+10),可以增加厚度。

4 震動聲:一般的實錄或者MIDI中,底鼓因為很大,每敲一下都會有共振一般的雜音,顯得音色很臟!這時的操作是在200~250Hz【該數據來源於網路】減弱一點,親測有效。

5 悶:很多時候製作音樂,底鼓的聲音很悶,像是被被子裹住了一樣,這就讓混音聽起來很low。至於解決方法,是切除某頻段。至於切除什麼頻段,以耳朵為準。比如我下面這首是切除了400—600Hz,這個範圍不是固定的。

Death Voyage

Catfish Q

下載

6 Beater:有些人對Beater可能不清楚是什麼,鼓手應該都知道(我不會鼓,就不懂裝懂了),是踏板觸碰底鼓鼓皮的那個東西。這是類似「啪啪啪」的聲音(此啪非彼啪),清脆嘹亮~。這點不適用大部分音源,針對實錄。大多數的情況Mic收到的beater頻段會被掩蓋,但在需要爆發力的時候(比如搖滾 金屬)我們還需要它,這時在中/高頻的地方gain一點,不保證能帶出這個聲音(畢竟也和Mic擺放有關),但至少能有這麼個意思。流行歌一般是1.5~1.8kHz,搖滾2.2~2.5kHz,金屬4kHz左右【數據均來自網路】

7 Low Pass Filter:錄音的時候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專業,難免錄上別的部件的聲音,比如鑔。解決辦法是切掉高音(超過底鼓可能發出的音高比如10Hz以上)。

我知道的底鼓技巧就這些。如果身邊有鼓手的話還是以他們的說法為準,因為我也不是專業學鼓的。希望會有用吧,有什麼製作問題歡迎私信我,能力範圍內一定儘力解決。

推薦閱讀:

正確理解音頻設備的電平信號

TAG:音樂製作 | 音樂製作人 | 音樂後期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