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札記之秦朝的政治創新
來自專欄中國文明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的國家,雖然在歷史長河中存在時間很短,只有十幾年的時間。但是秦朝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卻是無可替代且對後世在各方面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單從秦皇陵、兵馬俑給陝西帶來了多少旅遊收入,現在的陝西人就應該感謝秦始皇。從政治角度看,「百代多行秦政法,」秦朝政治對後世更是產生了很深的影響。
從目前高中歷史教材論述來看,有關秦朝政治主要涉及了兩個問題,一是國家統一問題,二是制度創新問題。核心應該是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但是統一問題應該是一個前提,可以說沒有國家的統一,結束六國紛爭的局面,囿於戰國時期的小國局面中央集權制度也不會十分迫切。正是六國蕩平之後,秦控制地域空前廣大,原來的制度能否適應則成為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所以了解秦朝政治,統一問題當屬首要。但是秦朝的統一隻能去歷史的看,那時的統一也不能用現在的標準來衡量。歷史地看,能夠蕩平六國,形成疆域廣大的帝國就是一種統一,而且這樣的統一是前所未有的。
按照一般的教學思路,秦的統一必須使學生明確三個問題:統一的原因、經過和意義。現在的人教版教材只是對原因和經過做了簡單的介紹,意義從略了。以我的淺見,原因的分析角度實際很多:首先,戰國時期的社會動蕩,兼并戰爭已成必然趨勢;其次,長期的戰爭給老百姓帶來了無窮的災難,民眾渴求結束征戰,嚮往和平;第三,戰國時期經濟文化的發展使各地的聯繫加強;總而言之,大勢所趨使統一具有歷史的必然性。實際上這個勢或者歷史的必然性是一個變動的因素,多種力量的推動形成一個大致的歷史運動方向,這個方向始終處於變動之中,不可以特別執著機械地看待。具體在歷史運動中以何種形式呈現,尚需要特殊的因素,具體而言,戰國末期國家的統一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的時候,誰來統一以什麼方式來完成統一尚需要注意其具體的特殊的原因,這就必須注意秦國在戰國時期如何由弱變強以及秦王嬴政時期的形勢及嬴政的個人才能。商鞅變法自然是關鍵因素,嬴政時期所實行的外交軍事政策也十分重要,正是這些個性化的因素,歷史才將統一的任務由秦王嬴政來完成。在以上分析中,個性與共性,必然和偶然,主觀與客觀等辯證唯物主義的分析方法蘊涵其內,應通過分析使學生體味其中的奧妙,從而加深對歷史進程的準確理解和歷史問題的規律性認識。至於統一的經過教材有簡單的介紹,按照教材加以拓展即可,但是統一的意義現在人教版教材並沒有說明,實際上幫助學生理解秦朝統一的歷史意義對認識秦朝統一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十分重要。如何看待秦統一的意義多從三個角度來分析:即往前看,結束了長期諸侯紛爭的局面;當時看,有利於各族人民的經濟文化交流和生活;向後看,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實際上除以上三個角度外,環顧當時世界,能將如此廣大的地區統一且長期穩定獨我華夏有此能力,雖然秦短命二世而亡,但秦之後的漢朝卻因「漢承秦制」得以長期存在。當然秦漢時期西方同時存在羅馬帝國,但是羅馬依靠武力征服,與中國相比民族融合和民族向心力都不可同日而語,而後的歐洲拿破崙和希特勒都曾經夢想將歐洲統一,最終都鎩羽而歸,而早於他們兩千年的秦皇卻能夠完成統一的偉業,不能不說是一個獨特的奇蹟。更為可貴的是這樣的統一在後來的中國歷史上積澱為一個傳統的情節,這又與秦朝統一後的制度創新有很大的關係,中學歷史抓住秦朝統一和制度創新可謂抓住了秦朝政治的要害。
怎樣理解秦朝的制度創新呢?
首先我們可以看到與以往的王朝不同,嬴政完成統一後面對著疆域廣闊的大帝國,什麼樣的政治制度能夠穩定自己的統治則成為關鍵問題。秦朝君臣在爭議聲中選擇了創新,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三個方面進行了制度建設,從而勾划出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基本框架,以後歷代雖有增刪,但是基礎是在秦王朝時期奠定的。但從這一點來說,功魁罪首,論者紛紜,爭訟不已,但是都承認這些制度的長期影響。客觀地看,秦朝政治對中國歷史的影響應該是積極作用為主,中華文明歷經多難,不曾分崩離析,不曾中途中斷,綿延不絕並不斷地壯大,當與此時期的政治制度建設有很大關係。
具體而言,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措施是從三個方面進行總結,邏輯結構很清楚,學生自己就可以總結,只是很多地方尚需要引導學生深入分析。比如皇帝制度的創建,三公九卿制度的設置,以及郡縣制度的推廣如何體現了中央集權,倘如我們將先秦政治加以對比就不難看出,先秦時期政治中濃厚的血緣家族成分、權力分享的世卿世祿的貴族政治已經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強調地域,權力集中的官僚政治,這一點在秦朝的政治制度中已經體現的十分明顯。皇帝獨尊以及對人事任免權的控制屬於關鍵所在,任命官員的標準也不再以貴族身份為主。這些在先秦時期實屬新奇不是政治的常態,而今這樣的變化自是一大進步。再如,經濟上的統一,貨幣,度量衡,統一標準流通域內,則更是功莫大焉,只是將統一車軌,修築馳道併入經濟措施優點簡單化,因為車軌與馳道的統一,主觀上軍事上對六國貴族的震懾和穩定統治為主,促進經濟交流和交通發展則屬於客觀效果,並不是當時做這些事情的初衷。思想文化上,最大的功績是文字統一。這一措施與貨幣和度量衡的統一一起,對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民族向心力的形成十分關鍵。試想一下,中國幅員廣闊,各地風俗殊異,語言也千差萬別,沒有統一的文字,就不會有共同的文化認同,沒有統一的度量衡和貨幣,就不會有便利的內在的經濟聯繫,歐洲的統一的困難與中國長期的統一情節當與秦朝時期所實行的這些措施長期延續,使中國各民族產生共同的文化認同有關。這些政策也為以後歷代政權所沿用,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發揮了鞏固國家統一加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當然也毋庸諱言,秦朝政治迷信暴力崇尚「法治」也是其十分突出的一個特點。從秦律的頒布到以吏為師到焚書坑儒,再到秦末政治的赫衣塞道囹圄城市以至在下層民眾心中「伐無道、誅暴秦」成為民眾的心聲,以致陳勝登高一呼,應者雲集,大澤鄉燃起的農民戰爭的烈火終於將炫赫一時的秦朝焚毀,不能不說這是所有迷信暴力者們必然的結果。只是需要指出的是秦朝的崛起經驗就是征伐和虎狼之師的威力,戰國的紛爭對暴力的迷信也屬於自然,你指望剛剛削平六國的秦朝換上一副溫柔的面孔,恐怕這隻能是理想主義者的遐想。人的成長需要時間,制度的成熟也是如此,秦處於初創時期,如此結果,也是有其緣由的。好在其教訓為漢朝所吸收,統治思想的成熟真的需要時間,我們對秦朝的暴政及二世而亡的悲劇也只能如此看待,而這與政治制度的建設關係不大,所以到了唐朝時期,柳宗元在《封建論》中說,「周之失,失之在制,秦之失,失之在政」。雖然前半句話可以商榷,但後半句對秦的政治分析,還是十分中肯的,這對我們了解秦朝政治的或許有些幫助。
推薦閱讀:
※你最喜歡狄金森哪一首詩歌?
※如何科學地解釋「氣質」?
※上海女人文化;就是勾引老外嗎?
※馬相伯,開掛到百歲的老人
※紀念 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