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為什麼會存在「公路列車」,為什麼不用鐵路?


其實大的礦業公司都是有自己的鐵路系統的,類似神華集團這樣的,比如必和必拓等。他們的鐵路修在西澳和北領地這種荒無人煙的地方,開行的都是超級重載列車。所以除了從業人員,可能留學生甚至很多澳洲人都不了解這些鐵路系統。

從維基百科拿來幾張截圖給大家看一下:

這是必和必拓的一條鐵路。就可以看到圖中還有別的顏色的鐵路,那是其他礦業公司的鐵路

這是黑德蘭港附近所有礦業鐵路的地圖。可以看到有四家公司分別運營多條鐵路及支線。其中紅紫藍三條鐵路相親相愛、相愛相殺的場景也是神奇

這是必和必拓自己出的資料。必和必拓曾經做到過8台GE AC6000牽引682節礦車,總重近10萬噸,載重礦石超過8萬噸,而且只需要一個司機

同樣的必和必拓的資料。他們目前的運營模式資料如圖。不過也可以看到,每天開行的列車並不多,最多也就是每天14列。

話再說回公路列車。首先公路列車是有限定區域的,只能在離開大城市的偏遠地區開行。它們的確代替了火車的作用。但是我想很多人在驚訝的同時,忽略了一件事:澳洲的人太少了,澳洲的體量也太小了。

很多人會自覺帶入中國的體量去思考問題。如果像中國這樣的巨型體量,拿卡車代替所有鐵路,簡直就是不可想像的災難。但是對於澳洲來說,一共才2400萬人口,相當於國內北上廣任意一個城市的人口。而且大多數人都住在沿海城市帶,內陸的人少的令人髮指。一列公路列車解決一個小城鎮的貨物供應是沒問題的。而對於中小型礦業公司,反正內陸也沒人,公路也沒車,公路又長又直,開行公路列車也就無可厚非了。

稍稍跑跑題,拿一些數據體現一下澳洲的體量有多小:作為火車迷,我研究過澳洲的各類機車。然而看完了澳洲的機車數量,再回頭看中國的機車數量,著實嚇到我了。比較通用的機車,比如DF4、HXD3這種,產量幾千台再正常不過了;而澳洲,哪怕是全國通用的機車比如NR級,產量才僅僅120台。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連接澳洲東西海岸的Trans-Australian Railway,全程幾乎都是單線鐵路。而且很有趣的是澳洲的貨運鐵路時刻表是可以從網上查到的,我當時一看就呆住了。東西海岸之間開行的貨運列車,平均一天只有四五列。換在中國,誰能想像橫穿中國的鐵路一天只開行幾列貨車。

總結一下,對於小體量而且極度空曠的澳洲來說,公路列車足夠代替大多數火車的功能。

PS: 評論有的朋友可能沒太理解我說的「東西海岸之間開行的貨運列車,平均一天只有四五列」。上個圖可能大家就明白了:

政府出的澳洲鐵路地圖

我說的那段鐵路就是圖中下部橫向穿越大陸的鐵路。這條鐵路地位應該類似蘭新鐵路。


因為省錢。

澳洲內陸叫做OUTBACK,可以近似為無人區,只要條件不是特別極端的話修路直接就是A到B,當然沒想像中這麼直,但是路況比普通國家肯定是簡單很多了。

這時候就創造了開公路列車的條件:1. 沒人,這樣就撞不到人。2. 和火車一樣可以以比較重型的編組高速前進。

1和2其實是相輔相成的,我們來看一下公路列車的圖片:

作為公路列車,一個必不可少的裝備就是前面巨大而且牢固的保險杠,和火車排障器的作用是完全相同的,遇到袋鼠之類的動物突然出現可能連剎車都不會踩一下。

但我們知道要達成這個運輸效果,只有澳大利亞和部分其他地方有這個條件,所以才允許這種東西出現,從而省了錢,在其他國家這個錢省不得,或者鐵路。到了城市中這種車就必須解編。

另外走公路運輸還有個好處就是選線比鐵路輕鬆多了,比如下圖,要修成可以跑貨運的鐵路恐怕要費不少功夫。

也只有澳洲這種環境,而且修鐵路虧本,不運輸又活不下去的國家才會出現這種自然形成的腦洞吧。


大礦企可以搞鐵路,礦大利亞的重載鐵路基本師承米國,而機車基本就是GE跟EMD兩家包圓,CRRC大連/戚墅堰之流礦大利亞還看不上,其他國家的機車就更別想進礦大利亞了。

礦大利亞公路列車,沒有最長只有更長(司機視角)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www.bilibili.com圖標

礦大利亞的公路列車視頻,裡面有重載列車的畫面,而且鐵路就緊挨著公路,公路上還不少拖著幾節車的拖頭。

====假裝是分割線====

沒錢修鐵路鬧的嘛。(突然漢皮爵士附體,實際滿嘴胡沁

現有的馬路列車常規載重是每節60噸,基本上跟我國C62一個載重。一趟車三到四節拉個200來噸其實差不多就是那些零散小礦每天的出貨量,多了就多開幾趟運到遠洋港,也不用礦企操心貨物在礦場積壓。

所以每天幾百噸上千的運量對於鐵路來說大材小用了,鐵路期望的運量至少要每天一兩班4000到5000噸的定班礦石車才勉強夠回本。以現在礦大利亞的人工,這平原荒漠單線修起來至少幾百萬美刀每公里,而因高溫導致的停工還得給工人發工資,逢周末節慶工人也要休假,要不工會分分鐘組織工人散步,哪個業主有那個耐心等個三五年啊!還不如上壓路機沿直線壓出一條沙土路,讓汽車跑呢。

就算排除萬難修出新路,這個修建成本誰來填?

礦企?沒錢修啊!有錢也不修啊,這麼大坨重資產擺在這,擺明要坑財報數據,沒法跟股東交待啊!

礦府的國鐵?礦企怕財報難看,國鐵就不怕?所以為毛要礦府做慈善啊!就礦大利亞內陸那個鳥毛撈不到一根的人口密度,礦府請人修條公路讓他們開開私家車不好些?

某些私鐵?還是財報的坑,這是準備賠到死啊?

所以怎麼都不可能新修鐵路啊!能把以前的鐵路利用好不拆老線都不錯了,要啥自行車啊。

不修鐵路拉礦其實還有另外的原因:

礦企不願大量出貨壓低礦產品價格;

開採量越大礦山枯竭得越快,怎麼看都是給後人挖坑;

公路修建簡單,而且可以跑其他車,通用性比鐵路高了不知道多少個華萊士,還能吸引國外遊客來礦大利亞內陸自駕游,幫助礦大利亞擺脫這個倒霉外號,豈不美滋滋。

所以用公路列車拉礦其實是非常合理的行為,權衡了各方的利益訴求,所以也就沒有必要搞什麼鐵路。


因為沒錢修鐵路啊!因為卡車司機工會惹不起啊!

對了,澳洲某大學的International Director在教育圈換了無數份高管工作以後,某一天打開他Linkedin...Job Title變成了Truck Driver!具體名字就不公開了。

每次自駕出去浪,遇到這種牌子的時候就有想棄車而逃的衝動。

其實也是有國內移民過來澳洲的同胞在當大卡車司機的,下面轉載某牆外華人論壇的一篇帖子,超長多圖慎點!技術、收入、卡車類別、人間冷暖,該有的不該有的全都有了。

=======================

我的澳洲卡車生涯【2017-3-12更新】(鏈接帶牆)

其實想寫這段文字有一段時間了,也構思了許久,在澳洲華人涉足這個行業的人很少,能夠做到頂端的更少。長期以來在美國影視作品裡面,卡車司機的形象都很負面,基本就是不修邊幅、滿臉鬍子、抽煙吸毒、手裡鈔票大把、到了晚上就找妓女,總之就是作為笑料的。好了,言歸正傳。。。

每個男人兒時都有一個夢,估計大部分人第一個夢想就是做一個解放軍、警察或者科學家吧?來澳洲之前,看到電視上面美國和澳洲卡車司機,讓我很是羨慕,不過也沒有想到這也成了我人生職場的另一個轉換。之前我是做IT的,在北京工作了七年,網路、資料庫、網路安全都有做過,最後定位在程序員,專職網路遊戲伺服器。來澳洲以後也在一家遊戲引擎公司做個伺服器支持工程師,不知道這個公司還在不在了,不過08年的經濟危機,澳洲兩家大的遊戲公司都倒閉了,這個公司後來也大裁員,相信這裡許多同學應該也應聘過哪個公司。總之在年紀大了之後,對IT已經沒有很大的學習興趣了,由於家庭原因,工作也中斷了很長時間。我寫上面這些,其實也是看到這裡有許多IT同行,在過了30歲以後,也都面臨了和我當時一樣的問題,而這個行業變化太快,有時候我們真的是懶得再跟了,誰不想在而立之年,有一個可以穩定長久的工作?

我在來澳洲之前,還沒有駕照,都是在這裡從頭開考得,所以在考慮轉行以後,曾經有朋友建議我做計程車司機,據說收入不錯。我當時也去考了計程車英語測試,不過由於Full License還未滿兩年,就先耽擱了下來。其實在NSW普通的C駕照,不用綠P等到Full License才能考,只要綠P滿一年就可以考卡車駕照了,只不過卡車前後也要放上綠P標誌。卡車駕照從低到高依次分為LR、MR、HR、HC、MC,從小車駕照可以直接考HR駕照,也就是最大的三軸箱式貨車。而HC和MC駕照必須要HR駕照滿一年以後才可以考,對!HR可以直接考MC駕照,中間不是必須先考HC。

HC就是通常所說的Semi trailer,國內叫半掛吧,是單獨的車頭,然後後面可以掛不同的拖車,通常的拖車分為16、22、24 pallets的尺寸。

MC是卡車裡面的終極駕照,車頭後面可以掛超過兩個以上的拖車,在NSW由於限制,只能掛兩節,就是我們常說的B Double,而在西澳就可以駕駛公路列車(road train)。一般長度都是在25、26米,而車輛根據長度的不同,只可以在指定的道路行駛,而不允許的道路,必須把拖車拆開,單獨才可以進去。

其實我的帖子完全是受2011年另一個華人同行啟發所寫,他的帖子在這裡

https://freeoz.org/ibbs/forum.ph ... hlight=%BF%A8%B3%B5

不過很遺憾的是,他真的很幸運,在拿到HC駕照之前沒有開過卡車,而對大多數人來說,MR、HR是一個卡車司機的必由之路。但是他為了得到第一份工作,也必須舉家從南澳搬到昆士蘭,這也是幸運中的無奈吧。。。

在轉行做卡車司機前,必須要過體能這一關,因為硬式貨車(LR,MR,HR),大部分的工作都要司機自己卸貨送貨!這個掙得純粹是辛苦錢,想像一下每天清晨出發,要把一車幾噸重的貨送到30個以上的客戶哪裡,全靠自己手搬肩抗,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咬牙堅持下來,當然堅持個一個月,這些也就都不算事了。

而為什麼要開硬式貨車呢?這其實完全是在為以後打基礎,如果你是想往上發展,而不想就這麼賣一輩子苦力的話。首先鍛煉的就是車感,在道路上行駛位置的控制,悉尼城市道路大家也都知道,如果兩排或者三排車道(最經典的就是parramatta rd和princess hwy在出M5隧道到st peter之間),如果卡車在最左道,路邊會有許多電線杆子,其中距離馬路牙子有的極其的近,如果車沒有控制好位置的話,左邊的鏡子很容易就 被撞上,撞上了鏡子碎了,司機就相當於瞎了一隻眼,倒車併線哪邊就徹底看不到了!這個對於一個新手卡車司機是經常發生的事情,當然技術不過硬的老司機也經常干這事。

其次就是練習倒車,我認為倒車技術過關的標誌就是直角90度可以把車倒到牆角另一邊去,這樣你才能夠適應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種極端情況。卡車司機這個也是技術關鍵的考量標準,因為在大部分情況下,卡車都是倒入位置的,這樣才容易出來。在升級到HC以後,司機開的車頭其實也就相當於一個硬式貨車,所以每一步的經驗,都是在為以後做基礎。

許多大公司入職都會做體檢,其中有一項是聽力測試,卡車司機在行駛過程中,是要隨時留意異常的聲響的,尤其是倒車的時候。舉個例子來說,以前有次從公司出來,就聽見車廂後面鐺的一聲,我馬上就停到路邊,打開後面車廂門檢查,原來是後面固定貨物橫杆掉了。如果這個時候繼續開,那麼後面的奶箱就會倒,最後就成多米諾骨牌了!因為在哪次沒多久我們公司一個老司機,出門沒多久就回來了,車裡的奶全部都倒了,貨物到底毀了多少沒法統計了,倉庫要重新撿貨裝車。而前不就悉尼Connected運輸公司給Parmalet拉貨的一個semi trailer運奶車也發生了同樣的事情,整個後拖車門全毀了,奶撒了滿馬路,這一車貨就全部報廢了!

http://www.dailytelegraph.com.au ... cfbeb43a790cf1dc895

而倒車的時候聽到任何異響,必須馬上出來看,因為卡車撞到東西就會造成很大傷害,如果發現的及時,造成的損失也會最小化。否則就是添Accident Report和保險公司申報表格了。

最後就是培養卡車司機良好的駕駛習慣,我知道有的公司很push司機,要求司機趕時間,為了搶在別的司機前佔到停車位,許多司機也會像瘋了一樣開車。但是,我以前聽說過,一個好的司機不是不出事故,而是能夠防止出事故!在開車的過程中,隨時觀察兩邊的情況,對哪些想超車插到你前面的小車,都有心理準備,而不是臨時踩死剎車,如果這樣的話,即使沒有出車禍,你後面的貨物很可能就都倒了。總之,對任何意外情況,自己都能夠提前準備,而不是至自己於險境。

駕照就是卡車司機的飯碗,為了趕時間而被扣分甚至丟了駕照,就不值得了,雖然這些年也在路上出過幾次小的剮蹭,但是目前為止駕照還是13分滿分,沒有因為工作罰過款。而許多大公司招聘的時候都要求clean record,所以不要因小失大!

以上是對普通卡車司機的一些經驗總結,再接下來就會討論更高級別的駕照和一些經驗了。

======================

開卡車經常會遇到一些特殊的情況,本來一個平時沒有任何問題的地點,可能有一天你去就會多出個意想不到的東西,讓你無法倒車。上個周日去卧龍崗的Warrawong就是,哪天晚上樓上放電影,由於Coles的Loading Dock就在電影院下面,結果許多人就把車停在四周,而不停到停車場裡面。其中一個車更是過分的直接停在了前面的牆下面,徹底堵住了卡車倒車的空間,然後找Coles裡面的人打電話給Manager,結果讓只能等,我也給DC的辦公室打電話,結果也只能等,哪就等唄,反正按小時算錢,還是雙倍的

最後等了差不多一個小時,一對鬼佬男女(真想說狗男女 )才過來把車開走

昨天晚上更是過分,在Green Valley卸完貨以後,準備開到前面Woolworths的Loading dock的前面調頭出來,結果可好,前面居然一順排停了三輛車,旁邊停車場都是空的,你排隊排在這裡是毛個意思?我今天是可是24個pallet的trailer,要貼著牆才能把頭轉過來,你們可好,直接把我中間截胡了

看這裡調頭是沒戲了,決定往停車場開看看有沒有地方可以調頭,結果到了停車場發現,我的卡車太長根本出不去,也根本沒有足夠的地方做U-turn,最寬的地方也就是我整個車的一半,幸虧晚上停車場車已經不多了,最後只能拐到中間的車道,然後再90度倒到後面反向的車道,然後我才能原路出來。(圖中紅線是進去的路線,綠色是倒車的路線)

結果我回去以後馬上填Hazard Report,和辦公室解釋抱怨,在和司機聊起這件事情的時候,他們給我出了一個主意,建議再遇到這種情況,找個塑料袋,從車頭後面的turn table上面抹點潤滑用的grease,然後抹到這些車的司機車門的把手上 (這種油極其難洗,普通的清潔劑根本就洗不掉)當然這種事情我是干不出來的,但是我不敢保證別的司機不會幹,所以大家停車的時候千萬不要亂停車,遇到一個想整你的,可以最少有十種方法吧?而且有時候這種情況車很可能就被拖走,拖車也得你自己付。

其實上面的情況不是唯一的處理方法,其實還可以打電話給辦公室,說明情況,然後找Coles的人和商場的人聯繫,把路清出來。還有一種就是原路倒回去,一直倒到馬路上面,不過這樣可能會遇到後面有車沒有及時發現,造成事故,最好也找店裡的人幫忙在後面指揮。

以前第一次去West Gorsford的店,給的地圖是舊的,等到了地方發現轉彎的地方路上已經修上隔離帶了,再往前開只能進商場的停車場,結果開進去發現,根本到不了商場後面的Loading dock,再出來就費勁了,根本不是給卡車設計的,路中間還是各種柱子,最後勉強在轉角的一個停車位沒有車,勉強穿到反向車道才出來。

總之開卡車會遇到各種情況,這時候就是考驗技術和處理能力的時候了,在這種情況不能著急,先想清楚退路和周圍的各種障礙物,千萬不能因為著急,颳了這個破了哪個的。被卡住出不來是常有的事,在聖誕節前我們一個老司機,就被卡在了Burwood的Loading dock,後來具他說是叫了其它車,把他的車和trailer分開,才弄出來。據說Linfox的老闆Linsay Fox在墨爾本還有直升機,曾經用它把公司卡住的卡車吊出來的故事

其實HR駕照極其容易拿到,HC呢?其實也很容易拿到。HC其實分為兩大類。一種是Dog Trailer,就是一個普通的卡車,後面掛一個兩軸的拖車,就是我們常見的拉土的翻斗車。另一種就是我們常說的Semi Trailer,是車頭後面掛拖車的,兩者是通過拖車下面的King Pin和車頭的Trun table連接的,而和前者連接方式明顯不同。在公司招聘的時候,兩者的經驗也不是通用的,基本上開Dog Trailer就開Dog Trailer,開Semi trailer的只開Semi trailer。

正因為如此,許多駕校在教HC駕照的時候,都用的是Dog Trailer,因為容易控制,車也要小的多,基本上一天課程就能拿到駕照了。而用車頭的semi trailer駕校很少,當然如果是用自動擋就容易拿到駕照。說到這來,就必須說一說變速箱了,澳洲卡車駕照對變速箱分兩種,一種是帶同步器的,就是我們常見的手波車那種,另外就是不帶同步器的,國內俗稱雙腳離合,這裡叫Road Ranger。其實在HR駕照之前也分,但是實際工作中,HR以下的卡車很少有用Road Ranger變速箱,而semi trailer的車頭就不一樣了,許多美國車頭,都用的18速Road ranger變速箱,尤其一些小公司都是比較老的車,現在許多司機HC以上駕照的司機都不能開Road Ranger的車,而可以開的司機呢,又有許多人實際不會開,新人司機進不了大公司,所以可以開Road Ranger的車也是入行的一個很好的敲門磚。

所以建議升級HC駕照的朋友,條件允許還是從semi trailer學,而投機取巧用dog trailer拿到駕照也沒有什麼用,當然你要想開哪種車也沒有什麼問題。當初我是每周學一到兩次,每次兩個小時,學了差不多半年拿到的駕照,中途氣餒放棄的打算也有過,變速箱就用了一半的時間。

拿到駕照了,其實不是成功的開始,我估計至少有一半以上的HC駕照司機都在開著HR以下級別的卡車呢。開這個級別的卡車,和以前的硬式貨車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概念,大部分公司都不會僱傭沒有經驗的司機,而且要求司機經驗最少都要一兩年以上的經驗。我當時拿到駕照以後,經歷了各種挫折,經歷了一年最後才在一個私人工廠招到了一個開semi trailer的機會,真的很感激他,否則也不會有現在的我,從哪個工作我積累的Road ranger和倒車的經驗,說實話,開始倒車真的是太難了,現在看起來很容易的一個地方,哪時候是倒了半個小時,汗流雨下啊!只能說書上說的太美好,現實卻是太骨感,駕校學的那點東西在現實中,根本就是雞毛蒜皮,後面的拖車咋就根本不按自己想的走呢?!!

總之在這之後又換了幾個公司,一點一點才終於走上走軌。因為我以前從來沒有在華人公司做過,但是認識的司機裡面有給華人公司做過的,我在碼頭拉集裝箱的時候也認識了不少華人老闆還有他們的司機。現在我能給剛拿到HC駕照的司機的建議就是,目前入行最好的捷徑就是先給這些華人老闆干,別說我黑華人公司,首先他們給的工資不高,鬼佬司機不會給他們干,而他們又找不到司機,新人也就是他們的唯一選擇了。另外我相信有不少華人司機,英語根本就過不了鬼佬關,所以進鬼佬公司這條路就斷了,我曾經介紹一個從未見過面的華人司機到我曾經工作過的公司,可是他和supervisor電話根本就沒法交流,而卡車行業分活大部分都是在radio和電話裡面完成的,如果口語這關過不了,那就只能一輩子在華人公司幹了。記得以前在碼頭,一個見過幾次面的華人司機,取得箱子有問題,而他英語根本就沒法和碼頭的人交流,後來還是我幫他翻譯的,所以干這行英語最好得過關,要不路上警察或者RMS的攔下你,咋交流啊?!!

現在說下車頭後面的Trailer,大概分這麼幾種吧:

flat top: 就是一個平板,下面是軲轆,這個的裝貨後要用strap或者chain來固定貨物,路上不是很多見。

tautliner: 兩邊是帘子,後面有的門可以打開,普通的也需要用strap來固定貨物;如果帘子裡面有可以interlock的gate,可以不用strap,但是最後哪排貨需要用strap固定

van/pantech: 一般冷藏或者冷凍貨櫃車用這種,只有後面的門可以打開,這種也是固定貨物最省事的

skel trailer: 這種骨架拖車是拉集裝箱的,用四角的twist pin來固定集裝箱

side loader: 自帶液壓起重機,可以在沒有集裝箱forklift的情況下,自己裝卸集裝箱,開這個更容易超重,基本23噸的箱子肯定會超了。

為什麼我要說拖車分類呢?因為對卡車司機來說,警察已經不是我們最大的威脅了,RMS路上的那些inspector才是我們最大的威脅,他們會每天在路上巡查和定點設卡,來檢查過往的卡車。而他們主要檢查的就是車況、貨物的固定、是否超重,第一項如果車有問題,最多就不能開了,一般就會開出defect,然後在限期內修復,對司機沒有直接影響。而後面兩個,就是直接對司機處罰了,如果貨物沒有按要求固定,或者固定的方式不對、使用的strap不符合規格,都可能對司機進行處罰,當然要是問題不是很嚴重,也可以和他們套近乎,一般也不會罰款,只給個警告就好了,他們車裡都有聯網的電腦,裡面有車輛和司機的所有信息,包括你以前被RMS攔下檢查的記錄。在我做tautliner和集裝箱的時候,基本上一年會被他們攔下檢查兩次。

說到超重這個問題,就比較沉重了,超重分兩種,一種是總重就超了,一種是軸超,總重沒超。具體各級別的限制可以查看RMS網站,總之超重被抓了就比較慘了,不光罰款很多,還會上庭。集裝箱這個行業最容易超重,如果一個箱子重29噸的話,總重不超,軸也肯定超了,這個不管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都會發生,只不過大公司幾率小些,而哪些小公司最容易接哪些大公司不願意接的單子,在集裝箱裝到車上,出碼頭的時候要過weight bridge,如果這時候超重了,數據直接就會傳到RMS了,這時候很可能外面警察或者RMS就在碼頭外面等你呢。

其實真開上semi trailer以後,工作就和以前有很大不同了,基本2/3的時間都是閑著等著,實際開車或者幹活的時間並不長,這也是做local和跑長途的區別。而更多需要注意的就是法規,還有一個就是最重要的限高,必須要知道自己的車高是多少,悉尼主要道路上橋樑和隧道的限高也要熟記於心。大部分拖車的高度不會超過4.3米,大部分道路都沒有問題,但是有的是4.6米,就像我錄像裡面的哪個,這個就限制很多了,許多路都走不了,悉尼主要的隧道更是不行,因為都是4.4米。

還有就是危險品,一定不能進隧道,必須繞路,拉集裝箱的經常會碰到這種情況。

當時在駕校時候教練和我說過,semi trailer要比其他卡車難控制的多,由於牽引方式的原因,相比B-double更容易翻車或者jack knife。尤其是在過彎的時候,普通汽車和硬式貨車是減速通過,進入彎道不能踩油門,而semi trailer完全不一樣,是在進入彎道前需要開始減速,而進入彎道以後反而需要適當的踩油門,增加對後面拖車的牽引力,而這時候是不能踩剎車的!如果剎車過猛,後面的拖車就會失去控制,形成Jack Knife。下面這個就是去年十月在M7上我們公司的一個Sub Contractor的司機,因為這個原因形成的事故。

http://www.smh.com.au/nsw/truck- ... 0161004-grug2z.html

現在許多新出的車頭已經帶有拖車ABS的連接電纜,但是目前大部分的trailer都沒有配ABS,以前只有我干集裝箱的時候的公司一些新的trailer才會配有ABS,包括目前Linfox的trailer也都沒有配ABS。所以在雨天路滑的情況下,如果速度比較快,剎車的時候後面的trailer就有可能漂移,向兩邊甩尾。所以大家下雨天最好不要在卡車兩邊開,要麼加速超過卡車,要麼在後面跟著,總之一直在卡車兩邊開,其實很危險,我開自己的小車的話,是絕對不會這麼乾的!

所以對卡車交通事故我都很關心,通過這些事故自己會找出造成這些事故的原因,而防止這種事情在自己身上重演。不過目前在我看來,大部分卡車事故其實都是可以避免的,許多都是由於司機疏忽,而處理不當造成的。不過也有許多事小車司機和卡車亂搶道、強行插道,造成卡車強制剎車,最後失控的。總之卡車是不出事則已,出事就是大事,前幾天還在車行天下版看見有人因為卡車轉彎自己車被颳了,所以為了自己的安全和避免造成事故後對道路的堵塞,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不要到出了事情再後悔!

MC...所有卡車司機的終極夢想,擁有這個級別的駕照,理論上也就可以駕駛世界上最長的卡車了。NSW在原則上只要HR駕照滿一年就可以考MC駕照了,但是為什麼幾乎沒有人這麼干呢?哪就是MC就肯定是要開真正的車頭了,再也不能像HC駕照可以用Dog trailer投機取巧,而在測試的一項裡面,有一項是要直線倒B-Double一百米,這對大部分semi trailer司機基本上也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完成的任務,所以除非你賊拉有錢,要不沒有人這麼干。

大部分人的做法是先找到一個semi trailer的工作,幹個一年以上,對single trailer倒車完全沒有問題了,才會再考慮升級駕照,而且RMS對MC司機管理也比其他的嚴格,每隔大概三年還是五年就要體檢,如果體檢過不了就要降到HC。

目前在NSW路上最常見的就是25/26米長的B-Double,普通的集裝箱B-Double是前面可以拉一個20尺的,後面可以拉一個四十尺的,兩個大公司ACFS和QUBE還有super B,可以拉兩個40尺的集裝箱,但是它可以行駛的道理更加有限,大部分路都不可以走。以前我乾的集裝箱公司還有一個其他公司沒有的B-Double叫stag trailer,是和普通正好相反,前面拉四十尺的,後面的拉二十尺的,因為一般二十尺的集裝箱基本都是滿重的,如果放在前面很可能就會軸超,所以這種配的車頭都是550匹馬力的賓士2655,軸重可以達到6.5/17/22.5/22.5,總重到68.5噸,而普通的B-double只可以到6/16.5/20/20,總重62.5噸。

開B-double最大的挑戰不是往前開,而是倒車,除了哪些跑長途的司機可能不用倒車外,大部分做Local的司機都需要各種倒,所以不要夢想開B-double就不用倒車了,只能比開semi trailer更加的噁心,許多時候是在完全的空間利用極限,完全看不到最後面的拖車情況下發生。當然有壓力才又動力,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鍛煉自己的技術,最後完全達到人車合一的境界,只要有可能,往哪倒都不是事才行。

說到這裡,我也該給大家潑盆涼水了,在這個行業里,所得並不是和技術難度掛鉤的,你的技術再牛,最後大家都是按小時算錢的,而開B-double在一般公司里只比開semi trailer的司機每個小時多1-2塊錢,而B-double的活並不一定比別人多,反而會更少,所以最後很可能工作的時間沒有別人長,收入反倒沒有其他司機多。這個就是現實,也是許多做Local的B-double司機都不願意開的原因。

而且開B-double在需要拆開兩個拖車時候很麻煩,首先要找到能夠足夠的停車位,這在白天繁忙的悉尼基本是相當困難事情。還有就是拆開後,停的時候前面不要有位置讓其它車停在你的trailer前面,要不等你回來很可能就沒有足夠的空間掛接trailer了!

對於冷凍櫃和集裝箱的A trailer(B-double的第一個trailer,後面的叫B trailer)來說,分開後要把箱子通過鏈條系統移動到後面去,而許多時候氣管和電池系統都會發生故障,無法自動操作,需要有人配合,通過強制移動配合剎車才能強制移動,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真的讓人死的心都有了!

所以可能應了小說《圍城》裡面說的,「城裡的想出去,城外的想進來」,就是這個道理。

====================

現在我就職於澳洲最大的運輸公司Linfox,它在東南亞許多國家都有分公司,在澳洲運輸行業算是行業巨頭了,它和許多客戶簽訂合同,負責客戶的貨物運輸,然後在客戶的倉庫派駐自己的車輛和司機,所以公司雖然有許多司機,但是都為許多不同客戶服務,我現在就在Coles的冷藏倉儲倉庫像整個NSW的Coles零售店直接運送蔬菜、水果和奶製品。

目前這裡是我在澳洲遇到待遇最高、公司規章最嚴格、車輛狀況維護最好的公司了,司機素質明顯是其他公司無法相比的,許多司機已經在公司工作了十幾年,駕齡都在幾十年以上,這在其他運輸公司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其實從招聘網站就可以看出來了,好的公司其實很少招人,司機進去之後也就不走了,所以很難有什麼空缺。像我乾的這個yard去年這個時候招聘一次以後,就沒有再放出來過,現在在繁忙的時候會從中介調司機臨時補充。

不過和Woolworths的一樣,它們的零售店都在繁忙的居民區,這就造成了卡車所去的區域,會相當的狹窄,倒車的時候幾乎就在極限的空間裡面機動,稍有不慎就會撞這撞哪,有時候由於地形不熟或者地圖錯誤,很可能進入到本不應該卡車進入的地方,這時候就要靠自身的技術能夠全身而退。否則就可能被卡在裡面出不來,聖誕節前在Burwood的店就有一個老司機被卡在裡面,最後叫了拖車。

許多新來的司機就因為技術不過硬,把車撞壞,也就失去了再在公司幹下去的機會,下面這個就是悉尼公認最難的Lane Cove Coles Loading dock,據說許多新司機倒了一個半、兩個小時,而老司機五分鐘就倒進去了。

當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這麼難,像Bunnings contract的哪些司機,幾乎沒有機會倒車。但是大家工資都是一樣的,不過由於超市的性質特殊,越是到周末越忙,所以在我們的yard到了周末是一周最繁忙的時候,而其他的地方都是休息的,許多其他地方的司機都會周末到我們這裡干一天,掙點外快。

一定會有人想問,到底Linfox的pay rate是多少,其實這個在行業內都是透明的,HC的司機全職的時薪是29塊多,Casual是36.5,如果周末一天干十個小時的話,基本就是700多了,而趕上公共假期,一天很可能就是1000多。當然這些都是有代價的,別人都在娛樂,你卻在哪裡到處跑。

不過這個工作最大的好處就是除了你把貨從A拉到B,其他基本就不用你管了,這是其他以前任何工作都無法比擬的。而公司的車輛基本三五年就全部換新的,去年中和Coles又續了合同,新年前又開始把所有的賓士淘汰掉,換成了全新的Volvo,而車輛定期都有人清洗,就這大部分澳洲運輸都無法做到。

在這種大的公司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RMS所定的許多法規都是和這些行業巨頭聯合制定的,而我們公司的規定又比RMS嚴格,所有在道路上基本不會有RMS或者Highway Patrol攔Linfox的車,我在這裡已經幹了馬上滿一年了,NSW跑了大半,也沒有被警察或者RMS攔下過,這是在以前難以想像的。而公司車輛在出門前全部過weight bridge,哪怕超一公斤也要回去,把貨卸了重新裝!

在我工作過這些運輸公司里,我都是第一個中國人,目前這裡也只有我一個中國人,相信悉尼同學如果注意點的話,在Coles的送貨卡車裡,如果車裡是個中國人的話,那麼很可能就是我。以前曾經一個倉庫里的老外和我說,亞洲人不會開車,開卡車也只能開哪些小卡車,像一車價值幾萬,甚至幾十萬的貨怎麼可能讓一個亞洲人去拉?我當時只能笑笑,心想早晚有一天我會開上大卡車,比你們大部分老外司機都強!我也希望我們這些華人卡車司機同事,也能夠擠到這個行業的最頂端,而不是靠犧牲自己的時間和健康,來換取一份微薄的收入。

作為一個打工者,就像做IT一樣,只有大公司才會提供更好的回報和工作條件,而小公司永遠都是想辦法怎麼剝削辛苦的司機。

=================

下面可能就是許多最關心的卡車司機的收入了,我只能說每個行業都像金字塔一樣,大部分人都拿著普通的工資,而極少數人才拿著更高的工資,卡車行業也是一樣。

作為MR/HR司機,全職司機時薪大概在19-23之間,這個是和公司有關的,公司越大也會越高,但是作為新手司機,進大公司的機會微乎其微。而HC司機,普通的公司就在21-24之間,而像Linfox和Toll這樣的大公司,會到29塊多,但是這樣的公司也很難進。MC大部分公司就像我說的比HC多1-2塊,而Linfox的話,據我所知大概在35左右。這就是目前澳洲卡車全職司機的薪酬情況,Casual的時薪要比全職司機高,不過每個公司都不一樣。

交通運輸行業還有一個標準,哪就是根據上班時間的不同,分為白班、下午班(11am開始)和晚班(4pm開始),下午班會在白班時薪的基礎上增加17.5%的Loading,晚班會有30%。而在連續工作7.6小時以後(算上Lunch break其實是8小時),就會按penalty rate開始算,頭兩個小時是基礎rate 1.5倍,十小時以後是雙倍,並會有10多元的meal allowrance(這個是免稅的)。

當然上面所說是對一些正規大公司而言,現在許多公司為了壓低成本,已經不按那麼算了。根本我接觸過的公司,主要分成兩種,一種是flat rate,就是不管幹多少個小時都是一個rate,沒有1.5和2倍之說,我曾經在澳洲最大的一個冷凍運輸公司就是這樣,幹了一個月我果斷辭職。還有一種就是前八個小時是比較高的rate(比如24),在開始penalty rate以後,就會降到比較低的rate(比如21),所以在應聘的時候這些都要問清楚,別等發工資單的時候傻眼。

所以基本來說,普通卡車司機年收入就在5-6萬,HC和MC司機如果在有比較多的overtime的情況下(每天在10-12小時),則可以達到年收入8-9萬。所以卡車司機有至少1/3的收入是從overtime獲得的,對公司來說,這部分也是最不合算的,但是要是想留住司機的話,必須給足夠的overtime,否則司機就會跳槽。

最後說周末和節假日加班,一般來說,周末加班前兩個小時是1.5倍,之後全部是2倍。而周日則全部是雙倍,公共假期是2.5倍。當然像我說的以前乾的冷凍運輸公司,強制司機必須一個月上一天周末,而rate則只比平時高大概10元左右,所以沒人願意周末上班。

=============================

寫了這麼多,也快要收尾了,上面寫的其實都是做Local的司機經驗,我不跑長途,最遠到Dubbo,當天也可以跑回來。在我們的Yard,我作為一個去的時間最短的司機,排的時間並沒有那些幹了最少5-6年的司機滿,我自己中間有一個月還吃飽撐的跑另外一個公司幹了一個月的全職,加上這個財年自己給自己放假,差不多休息了也有兩個月,不過今年稅前收入達到10萬以上一點沒有,而每周工作時間平均也就在40多個小時。所以對我來說,這個工作算是LifeWork的完美平衡,而周一到周五的固定模式反而是極其不適應。

其實還應該寫一寫跑長途司機的情況,不過本人實在是沒有跑過,也沒有興趣跑,還希望有經驗的同學補充。不過據我曾經待過的公司了解的情況,長途司機都是按公里數算錢的,每公里是4毛多,像哪些快遞公司是在兩地中間的位置換拖車,然後司機還是回自己的depot。所以收入完全取決於跑哪,比如跑悉尼墨爾本的話,就是7-800公里,一晚上收入應該是4-500?但是這樣掙錢的線路基本都被老司機霸佔了,新人只能跑個近點的,每周收入估計在稅後14-500的可能,甚至更低。

但是跑長途是真的很累,尤其都是高速,打開定速巡航以後,司機就沒啥事了,很容易犯困。像我從Dubbo回來,一路基本沒法開定速巡航,反倒是一點瞌睡不打,但是要是跑堪培拉或者Nowra那邊,回來路上基本就是每不到兩個小時必須小睡15分鐘。

其實如果你是一個不喜歡被別人整天看在眼皮底下的人,或者不喜歡坐辦公室更喜歡在戶外,那麼這個工作就很合適,而且可以遇到許多不同的人,強迫你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性格也會讓你變得更加開朗。所以我很高興這個轉行的決定,也覺得現在做的事情比以前更加有意義的多。

我們這些司機整天在路上跑,有點什麼事情就會八卦,結果一八卦才發現,上了新聞的司機都認識。就說聖誕節前後在King George路上M5的入口,凌晨兩點,一個卡車撞到路邊的水泥護欄,整個車頭全部燒成廢鐵。結果哪個司機是以前公司的韓國同事,這小子我知道的故事就不少,沒想到這次整個大的,M5整個堵了一天

說到跑長途或者鄉下,如果超過距離自己的depot一百公里半徑的區域,是需要填寫log book的,其實local司機現在也需要隨身攜帶,但是警察或者RMS的人哪天沒犯病的話,好好說都沒事。Log book 這個事很重要,一定要按規定填寫正確,否則亂填,公司會把司機開除,RMS會罰的你哭爹喊娘。

出悉尼三個方向全部有卡車的檢查站,如果開放的話,在高速路上卡車必須進檢查站,再根據顯示屏幕的提示,回到高速或者進檢查站進一步檢查。北邊的檢查站是在Mt White,西邊的是在blue mountain過了Kamtooba再不遠,南邊的比較遠,在Marulan距離Gourlburn二十五公里左右。我在頭一次開卡車出悉尼就沒有進,結果來回兩次給我發了兩張罰單,當時我寫信說第一次,看標識牌但是沒找著檢查站在哪,結果就兩張單子都給我免了

澳洲路上跑的卡車主要分三大系:

一個就是Hino,Mitsubishi,ISUZU的日系,主要是小型和中型的硬式貨車為主,變速箱也是帶同步器的手動擋占多數,車頭不是特別多,帶同步器或者road ranger的變速箱也是從歐美引進的,也有自動擋,但是和歐洲車比起來,極其難用,而且故障率很高。

其次是美系車,這類基本都是大馬力的車頭為主,主要牌子有Kenworth、Freightliner,他們和歐系車頭比較起來,是馬力大,但是噪音更大,舒適度更是沒法比了。這種車如果是18速Road ranger還好,如果要是自動擋的話,那麼就自求多福了,開過的Strerling如果沒掛拖車只有車頭的話,基本就是和袋鼠走路方式一樣,是蹦著來的!

最後就是歐系車了,包括Volvo、Mecedes、MAN、Scania、DAF等,這些大部分都是自動擋,車內噪音很小,尤其是新出的車型,基本可以轎車媲美,空氣懸掛也比美系車要軟的多,如果像歐洲多山地區可能不好,會有暈船的感覺,但是在澳洲路面是十分的舒適!而且自動變速箱要比美國車的要順暢多了,基本不會有頓挫感。

為什麼要說這些車型呢?因為每個公司都會有許多不同的車型,所以作為一個好的司機,也要熟悉不同的車,開起來就可以走,不需要多少適應過程,這是一個需要經驗和時間磨鍊的過程,也是新手和老手司機的區別。許多美國車都已經跑百萬公里以上了,密密麻麻的按鈕,許多上面的字都已經磨沒有了,所以作為司機需要在沒有提示的情況知道哪些按鈕的作用。如果你想問我怎麼才能熟悉這麼多車型呢?那麼我給你的答案就是:跳槽!

===================

今天要討論一些技術問題,開過semi trailer的司機,對coupling/uncoupling應該都很熟悉(就是車頭和拖車掛接的流程),但是實際上幾十年駕齡的老司機其實也經常犯錯誤。一般公司並沒有具體要求怎麼做,只要和駕校教的走就是了,可是大部分都是隨著心走的,而不是隨著腦子走的 ,這也經常釀成大禍!

****** Coupling *******

先說coupling掛接trailer,在車頭的turn table進入到trailer下面之前,一定要確定turn table的高度要在trailer之下,因為不同型號的卡車的turn table的高度是不一樣的,在之前的卡車卸下trailer以後,高度可能比你的turn table要高或低出許多,這時候如果有必要,就要調節自己的高度。

如果有氣囊的話就簡單的多,如果沒有,那麼就要下車去搖trailer的腿了。如果不檢查高度,直接就倒車,就會發生下圖的問題了:

在掛上以後,除了規定的tag test,其實還應該做visuability check,就是要鑽到trailer下面,檢查turn table的jaw是否真的已經完全閉合。因為在某些情況下,會出現jaw沒有完全閉合的情況,而做tag test也是可以通過的。但是等車開起來以後,trailer就不一定在什麼時候與車頭脫離。在公司的安全錄像裡面就有我們公司車發生這種情況,在yard和路上都有,這種情況在Linfox,不管幹了多少年的司機,都會被馬上解僱!當然其他公司沒有這麼嚴格,但是發生的話,損失也會很大,而且RMS和警察都會來的,具體處罰就不清楚了。

然後是搖起來trailer的腿,這個不用說了,不過許多人經常忘了搖腿就走,結果路面不平,就會把腿卡在地上,速度太快的話,腿就會被撞彎,很有可能就再也收不回去了。

最後是把車頭上的兩個氣管和電纜連接到trailer相應的介面上,如果氣管有閥門,記得要打開。我也經常忘了開閥門,然後車走不了的情況。

***** Uncoupling *****

和上面一樣,只不過流程和上面正好相反。這個最最重要的是一個要第一個關閉氣閥(如果有的話),然後拔氣管和電纜,為什麼這個很重要呢?因為如果trailer如果停在斜坡上,先把turn table給打開的話,那麼trailer就很可能後滑!

還有就是停trailer的地面一定要注意,如果地面不堅硬,比如說泥土地,直接放腿的話,很可能就會陷到土裡面去,尤其是下雨以後!這時候的正確做法就是要用長木板墊在腿下面,增加受力面積。不然等陷到地裡面,就只能找拖車拖了。

下面說說沒有正確uncoupling後造成的事故。

1. 腿和turn table的都打開了,結果氣管和電線忘拔了,歡快的就開走了,結果氣管和電纜全斷了。

2. 另外兩個都幹了,就是忘了把turn table的拉杆拔出來了,結果上車發現車走不了,不過這個也是沒有什麼危害的。許多人都干過

3. 另外兩個也都幹了,就是把腿忘放了。這個在trailer是空載的情況,危害比較小,只要地面是堅硬的,不會造成太大損失,只不過要把搖桿放一檔,然後搖啊搖啊搖,慢慢再把trailer給搖起來,累一身汗是肯定的,不過沒人知道也就沒有啥事。

如果要是滿載,那麼就慘了!以前的一個公司,一個老司機曾經忘記搖腿,結果A trailer直接就翻了,整個trailer徹底報廢,車裡的貨肯定也好不了,因為我是在公司的yard看到拖回來的trailer,哪才叫一個慘!不過這種事情肯定是走保險了,但是對公司肯定是有很壞的影響。在以前的公司門口也看到過一個停在路邊的trailer,司機也是忘放腿了,車頭開走了司機也不知道,結果哪個trailer就那麼撅著屁股停在路邊,極其搞笑

本來想在網上找幾個照片,但沒有找到合適和清晰的,具體照片等我上班再實拍,再補上吧。


除去路況,汽車列車的燃油經濟性是比較好的。這個可以參考余志生的《汽車理論》。

拖帶挂車省油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拖帶挂車發動機負荷率增加,使燃油消耗率降低;

二是汽車列車的質量利用係數(裝載質量與整車整備質量之比)較大;

雖然拖帶挂車後總的燃油消耗量增大了,但分攤到每頓貨物上的油耗降低了。

我國也有不少汽車列車。

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我們國家也存在著大量汽車全挂車。

那時車輛動力性不好,路況也不好;全挂車經濟性好,由於全挂車的牽引桿或牽引架相對於車體,既可以上下擺動,也可以左右擺動,因此全挂車在山區或道路崎嶇行駛具有優勢。這些優點使其得到了大量使用。

但是因為全挂車轉向架的原因,高速行駛時安全性較差,倒車也不容易。高速公路發展起來以後,全挂車基本就淘汰了,半挂車得到了發展。

2016年GB1589-2016提出了中置軸車型。

中置軸車輛相比於半挂車的軸距更短,轉彎半徑更小。同樣彎道通過性的前提下,中置軸挂車的長度能夠更長一點。

GB1589對中置軸車型整車長度放寬到20米,明顯高於半挂車的長度,未來中置軸車型還會得到更大發展。


推薦閱讀:

【直擊】澳大利亞皇家海軍「巴拉臘特」號護衛艦訪問湛江
澳大利亞·黃金丨罕王澳洲收購Primary Gold獲得澳洲政府批准,交易預計於近日完成
【墨爾本美食】吃貨必收!貓本十大低於$10好吃不貴的高逼格美食!
Australia(澳大利亞1)【137P】
遊走天下-澳大利亞-1[42P]

TAG:鐵路 | 公路 | 物流 | 交通運輸業 | 澳大利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