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操作系統+區塊鏈技術,如何實現對開發者更友好?

物聯網操作系統+區塊鏈技術,如何實現對開發者更友好?

來自專欄鬼道說創業

從2018年伊始,借著A股市場的東風,區塊鏈便成為炙手可熱的話題。

然而面對近期持續跌停的概念股,給不少準備進軍區塊鏈市場的追隨者們一盆冷水。區塊鏈為何如此火爆?究竟是新機遇還是新泡沫?局內人是怎麼看的?區塊鏈技術的真正意義在何處?

對於這些問題,Ruff創始人厲晹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區塊鏈探長邀請了數位業內人士,講述他們在這個行業里「搏擊」的故事,並分享他們的看法,給後來者一些忠告。

本期的專訪嘉賓是厲晹。

Roy Li 厲晹

Ruff Chain 創始人

Ruff CEO

著名的安全專家和物聯網專家,全球領先的物聯網操作系統 Ruff OS 的創始人,復旦大學 MSE 碩士生導師。曾任 Verisign、Trend Micro 安全顧問,前北美 Nokia OVI 技術總監,四屆 QCON(全球軟體開發大會)優秀出品人,三屆 GITC(全球互聯網技術大會)講師。

以下為厲晹口述:

我在網路安全技術行業紮根多年,之前的職業生涯都是圍繞著底層技術,以網路、通信、安全為核心開展業務。

在這個過程中,我也見證互聯網從PC端走向移動端並日趨成熟的過程,人與人、人與物的通信技術越來越完善,但物與物之間的通信技術發展程度依舊落後。

物聯網連接的設備多樣且複雜,行業標準不統一,如何制定行業標準是難點也是機遇。

瞄準這一機遇,我於2014年成立Ruff,專註於開發一款兼容各類設備的物聯網操作系統。

成立初期,我們便決定降低Ruff物聯網操作系統的開發門檻,這樣的定位是基於我過去的經歷所做出的判斷。

我曾在諾基亞管理過Ovi開放平台,見證了諾基亞由盛轉衰的過程。

原本佔據70%手機市場份額的諾基亞,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卻迅速被蘋果和安卓手機超越,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與蘋果、安卓系統相比,諾基亞的手機開放平台對應用開發者不夠友好,較高的底層技術門檻,加大了技術人員平台應用開發的難度,在諾基亞平台上進行應用開發的人員迅速流失。

2017年,我們的團隊著手開發Ruff Chain,轉向做物聯網+區塊鏈,當應用開發者需要保證數據上鏈以解決一致性問題時,使用Ruff Chain最方便。

而一致性需求往往來自價值轉移、清算、金融需求等。

同時,我們也沒有忘記諾基亞慘敗的教訓:要更友好地對待應用開發者。

1

物聯網+區塊鏈,如何實現

對應用開發者更友好?

在降低操作系統的應用開發門檻這一方面,以太坊做得較好。

以太坊向開發者提供圖靈完備合約的虛擬機,開發者只需要在上面做簡單的開發,就可以發行一套自己的Token,並部署自己的合約。

以太坊對開發者的友好程度,吸引大家都使用ERC-20的Token部署自己的合約。

2014年,我們的團隊在開發物聯網操作系統平台Ruff OS的過程中,發現物聯網操作系統要實現對開發者友好這件事情,其難度和挑戰都很大。

因為,物聯網連接的設備更加複雜和碎片化:可能是一個屏幕,也可能是充電樁或感測器。

在終端設備如此非標的情況下,想做到對應用開發者更友好成為一個非常大的難題,BAT等大公司也都十分關注,但依舊沒有出現能夠解決這一難題的方案。

2016年底,我們在機緣巧合下研究了一些區塊鏈相關的技術,雖然區塊鏈技術不成熟、基礎設施很不健全,我們仍然決定在Ruff OS的技術基礎上做公有鏈Ruff Chain。

因為,區塊鏈能夠幫助物聯網操作系統開發升級:

與以太坊類似,在Ruff Chain上,任何一位會寫簡單應用代碼的普通程序員,都能在上面寫一個分散式應用或物聯網應用。

就好比一個不會做網頁的人也能在淘寶上開自己的網店。降低技術門檻的產品,短期之內很難模擬出商業模式、回報情況,但長期來看一定會產生巨大價值。

以太坊增加智能合約功能,被稱為區塊鏈的升級,與以太坊相比,將物聯網與區塊鏈結合的Ruff Chain有幾點新的差異:

其一,相比通用的公有鏈,Ruff Chain對TPS和安全性,以及對數據的可用性的要求更高。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ATM機像比特幣在區塊鏈上一樣每10分鐘才完成一次響應,就滿足不了實際需求。

其二,Ruff Chain需要具備較長穩定性的網路,不能總是出現網路堵塞。

比如,用戶需要充電、加油,不能因為網路堵塞而無法充電、加油。Ruff Chain採用高可用架構來提高網路運算效率,離企業應用的需求更近。

2

區塊鏈比拼的還是應用場景

類似於Ruff Chain的物聯網+區塊鏈應用,說的通俗一點就是把原來中心化的雲計算、雲中心化資料庫轉移到分散式的區塊鏈來做。

但目前區塊鏈的技術壁壘與技術優勢並不明顯,企業之間最終比拼的是業務與場景結合的能力。

區塊鏈與物聯網的結合,也不應該僅停留在抽象離散數學、密碼學等理論層面,而應該用實際的業務需求來反推我們需要什麼樣技術標準的鏈來支持這些業務。

物聯網+區塊鏈的應用場景同樣異常豐富,它的前景比較明朗、價值也比較高,我們舉幾個例子:

一個工廠的生產線,每天都有產量、良品率、合格率等數據,授信的金融公司對這類數據會極其感興趣,然而,金融公司卻面臨著工廠可能篡改數據的風險。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利用區塊鏈技術,將從皮帶、軸承感測器、工廠的數控機床或其它終端上採集到的數據,記錄在鏈上,這些數據便無法被篡改。

供應鏈金融公司也可以直接根據這些數據決定是否發放信用貸款。

再比如,以太陽能光伏設備為例,現在很多屋頂上都有電站發電,併產生資產包,花費600萬投放一個已上網的電站的公司,會很關心每天的收益是多少。而這些數據通過物聯網+區塊鏈都能夠被真實地記錄下來。

所以,線下的生產資料是可以產生相應價值的。

而這部分數據如果用原來的中心化方式記錄的話是可能被篡改的,可信度需要打折。

但是以區塊鏈的方式來記錄,其真實性更有保障,增加金融在實體經濟中的效果。

根據這些設想,Ruff Chain可能會被應用在供應鏈金融、資產證券化、共享經濟甚至充電樁等各個場景中。

3

監管讓區塊鏈市場更快回歸理性

市場對新事物的判斷並不全都是準確的,比如O2O、智能硬體、AR、VR等等,市場在資本驅動下,產生了所謂「大躍進」式的推動,但過於希望能夠短期內取得不切實際的目標,導致市場中的泡沫不斷吹大。

目前,市場對區塊鏈技術的預期也有較大偏差,而一旦有偏差,就需要很長的時間進行調整。

比如,很多人對區塊鏈的關注僅限於金融屬性,但這對區塊鏈的發展並無益處,金融屬性只是區塊鏈的一小部分,而不應是區塊鏈的全部。

此外,市場上存在一些物聯網概念的Token,但它跟其背後的鏈不一定是強相關,Token價格的上升不代表鏈的成功,鏈的價值是由落地應用、生態決定的。

開發者是其中的關鍵,而不是幣。

只有開發者基於相應的系統或者平台開發出足夠的應用,才有可能成為一個事實上的贏家。

監管的介入,能夠推動市場更快地回歸理性,減少市場泡沫破裂帶來的巨大衝擊,更好地推動區塊鏈良性、有序發展。

以互聯網為例,如果沒有法律或相應監管,早期互聯網很可能會以最掙錢的方式發展,而早期互聯網中賭博是最掙錢的。

最後,我認為由於應用或者基礎設施的缺乏,整個行業對於區塊鏈的理解還處於比較早期的階段。

目前市場對區塊鏈行業的聲音主要有兩類:盲目樂觀和盲目悲觀。

盲目樂觀的人,認為區塊鏈的去中心化能夠顛覆很多行業,然而對於絕大多數行業應用場景而言,中心化的效率更高,區塊鏈未必能夠顛覆。

同時,盲目悲觀的人認為,區塊鏈除了發幣之外做不了其它事情,這也有失偏頗。

推薦閱讀:

物界開篇:慰藉人心的科技——智能家居
小米的智能家居布局,國內還有沒有其他公司也在做?
智能手機的過去,智能設備的未來。
3.安裝 home assistant 服務
米家為什麼沒出智能電暖氣?

TAG:開發者 | 智能家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