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日落美景的 6 大構圖套路,你最喜歡哪一個?

拍日落美景的 6 大構圖套路,你最喜歡哪一個?

(文章轉載自實用攝影技巧)

想拍好日落美景,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把握日落的時間,準備好相應的器材,正確準確精確地調整曝光,還有構圖。

不同的構圖能使同一片日落美景呈現出不同的畫面效果,滿足我們不同的拍攝需求。當然,不同的構圖也有各自的拍攝技巧和注意事項。

今天要為您分享的,就是拍日落美景的 6 大構圖套路,以及它們相應的優缺點、技法要點和注意事項,讓您能根據客觀環境和主觀需求,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構圖方案。

1. 中心構圖

中心構圖是最基礎、最基本的構圖,效果一般都還行——把想讓人關注的部分放在畫面中心,總不會出什麼大錯。

把太陽放在畫面中心,能最大限度展示太陽的周邊環境,對空中的彩雲和地面的暖色調景物都有較好的體現:

當場景中存在具有一定面積的平靜水域時,可以嘗試把水平面放在畫面中中心位置,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表現實體與虛影相輝映的對稱美:

說完了中心構圖的優勢,現在該說說它的劣勢了。

首先,中心構圖對景物的豐富度有較高要求,必須天空和地面都有豐富景物,否則就會出現大面積的「無趣」部分:

天空無雲,海面無景,實在是無趣得很

另外,中央構圖需要兼顧天空和地面部分的曝光,而日落這種典型的大光比題材,最難的就是曝光,尤其是當你缺乏技術手段和相應器材時。

稍不注意,你的照片就會出現天空大片過曝,或地面大片曝光不足的情景:

除了曝光問題之外,使用中心構圖還需避免太陽的畫面比例過大。

中心構圖需要增加其他景物作為襯托,使畫面更為豐富而靈活;而如果太陽本身比例過大,會削弱其他景物的存在感,使畫面變得呆板,缺乏變化,很是無趣。

這種畫面讓人看著犯困

2. 三分法構圖

使用三分法構圖,可以有效避免上一節中講到的,中心構圖的一系列弊病。

首先,三分法不需要天空和地面同時具有豐富景物。將水平面或地平線置於畫面上、下三分之一處,就能選擇性強調地面或天空的景物。

地面景物少?那就拍多些天上的彩雲;天空無雲?那就多拍些地面景物。天空、地面都缺乏景物?那就回家吃飯得了......明智的攝影師,知道什麼該拍什麼不該拍。

地面景物豐富,將水平面放在上三分之一處

三分法構圖,對曝光控制的要求也不如中心構圖那麼高。你可以選擇性地強調天空或地面部分的景物,在控制曝光時再偏向被強調的部分。

如果天空中的雲霞更有意思,就以雲霞為基準曝光,地面景物剪影、半剪影化也無傷大雅;如果地面景物豐富,就以地面景物為基準曝光,天空略微過曝也無妨。

上三分之一構圖,控制曝光時以地面景物為主

中長焦拍太陽特寫,太陽本體的畫面比例較大時,也適合使用三分法構圖,能有效規避中心構圖的畫面呆板問題,同時畫面也不失均衡。

3. 邊緣構圖

邊緣構圖,可以視為三分法構圖的「極端版」。

如果你需要進一步選擇性強調天空或地面的景物,就該輪到邊緣構圖登場啦!

天空那麼美,拍那麼多漆黑地面幹啥?

地面那麼美,拍那麼多純色天空幹啥?

在曝光控制方面,邊緣構圖也能有效解決畫面大光比的問題,適合手頭嚴重缺乏相關器材,相機寬容度也不高的童鞋們使用。

請注意,邊緣構圖更適合太陽比例很小的落日大風光。在這類照片中,太陽僅僅只用於營造氣氛;而對於中長焦的太陽特寫,太陽的畫面比例大,就不適合用邊緣構圖了。

看看下圖就知道了,這麼大個的太陽放頂上,總讓人感覺怪怪的,好像隨時會掉下來似的:

總感覺太陽隨時都會掉下來

4. 豎幅構圖

拍日落一般使用橫幅,以體現場面的宏大;但豎幅也有其獨特優勢。

比如說,當光比過大的時候,必須將地面景物剪影化,而如果地面景物很多很雜亂,橫幅會出現大片黑色剪影部分,不太好看。

此時如果使用豎幅構圖,就可以有效而自然地減少地面黑色部分的比例,畫面效果大為改觀:

一般的風光照,更注重強調橫向視野的景物變化,但日落卻與一般風光主題不同,在縱向空間分布上也有豐富的變化。

如下圖,選擇太陽高度很低,接近地平線時拍攝,將太陽放在畫面下方,而著重表現出從低空到高空紅-黃-白-藍-深藍-黑的色彩分層變化趨勢:

如果沒有豐富的色彩,那就換上壯麗的雲層吧。

總之,這種太陽在下邊緣的豎幅日落照,重點在於表現高遠的天空,天上必須有東西可看,不然會非常無聊。

我們來看個例子。下方左圖,天空中有點雲彩,還算說得過去;而右圖是接近純色的天空,未免就有些無趣了。

另一種豎幅構圖,是把太陽放在上邊緣處,廣角小角度俯拍,著重表現地面景物。

常見的表現形式是,水面佔據畫面大部,著力表現太陽本體在水面上拖出的長長倒影和粼粼波光,別有一番美感:

5. 「無日」構圖

日落美景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麼?是鮮艷的色彩,是暖色調的光線——而不是太陽,那個高亮的大光球本身,沒必要非得把太陽納入畫面不可。

你可以嘗試把太陽放在取景框外,只拍攝被餘暉照亮的部分;可以尋找高大的前景,用它擋住太陽。

不讓高亮的太陽本體直接出現在畫面之中,能大幅減小畫面整體的光比,更有利於曝光控制。

另一種方案是等太陽完全「沉」下地平線後再拍攝,這時的光比很小,暖色調也會更鮮艷。再等一段時間,暖色調消失,即將進入黑夜的「藍色時刻」,也是出片的好機會。

不過,無論是太陽剛落山,暖色調最鮮艷的時段,還是「藍色時刻」,持續時間都比較短,可謂是稍縱即逝。

所以,你應當提前做好準備,找好機位,設計好大致的構圖,架好三腳架,然後好整以暇地等待最佳光線的來臨吧。

6. 低角度拍攝

以低角度拍攝,前景景物離觀眾極近,細節表現力極佳,使觀眾產生心理上的接近感,臨場感和代入感很強。

同時,低角度拍攝的水平方向透視效果很強,畫面的縱深感也十分出眾。

前景距離很近,觀眾有站在海灘上的感覺

低角度拍攝常與邊緣構圖、豎幅構圖相互搭配,進一步增強畫面縱深感,效果更佳。

?

推薦閱讀:

買個機吧!攝影師雙十一敗家指南在哪? 『一個攝影』VOL.0011
Procam使用教程 | 這個在iPhone手機上賣¥40的攝影APP
金色額濟納(攝影圖片)
【鏡頭背後】講座:深空天體攝影(二)
2017.02.05 今日日曆

TAG:攝影 | 藝術 | 日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