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行業亂象增加根本原因解析
07-11
幼教行業亂象增加根本原因解析
一直想說說這個話題。
行業「亂象」能被公眾感知到的表徵自然是:行業負面新聞。最牽動大眾神經的「虐童」,這些具體情況不贅述。描述性的文字網上大把,我把重點放在解析。早在2016年的亞洲幼教年會上,跟一位專攻幼教跑道的投資人交流時,我肯定地告訴他:接下來的幾年,幼教行業亂象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再牛的資本進來也必須經歷這個陣痛,陣痛再短估計也得3、5年。為什麼?
師資門檻問題?職前師資培養問題?職後師資培訓問題?行業師資薪資問題?工作強度問題?幼師群體心理健康問題?都是問題,但都是癥狀,不是病理。要看清這個問題,需要注意的第一個點是:行業發展階段。幼教行業剛剛從需求滿足階段跨入品質競爭階段,這主要得益於政府的手的推動。
在需求滿足階段,大量剛需需要被滿足,這裡的剛需是解放家長的時間。這個階段開園即有生源,盈利不是難題。因此這個階段行業的玩法,「招生導向」、「服務導向」、「運營導向」居多,「專業導向」極少數(參見新形勢下,幼教經營人何去何從?)。政府促使「有園上,上得起」的問題解決之後,第三期行動計劃的目標是:有質量。政府推動這件事的幾個重要抓手:增建公辦園、扶持普惠園——加大優質低價幼兒園比例,激化品質競爭熱度社會幼教常識普及——增加客戶對質量的辨識度分類管理——降低行業利潤率行業剛剛邁入品質競爭階段,玩法要變了,但是從業人員素養普遍跟不上變化,少數人能做事前反應,但大多數人只能做事後反應,且跟上得慢、成長得慢,這當然跟底子有關。與此同時,大大小小的資本湧進來,出現原本在品質競爭階段之後才會進入的品牌整合階段才會出現的「整合」現象。
這種缺乏行業底層能力素養作為基石的整合,好比「早產」。品牌整合效應看似會增強競爭力,實則給大眾發了一把放大鏡。同時,整合帶來了管控過程中失控性的必然增加。在整體人員素養亟待提升的階段,這無疑會增加從業人員的負擔,增長風險。但是行業現實里沒有保溫箱。這一點是亂象滋生的土壤。需要注意的第二個點是:行業底層困境。1.教育思維和「生意」思維(民辦)/「政治」思維(公辦)的衝突。「生意」思維、「政治」思維(更注重對領導負責對形象負責而不是對幼兒負責的辦園思維)帶來眾多的急功近利、短視、形式主義,與「幼兒利益至上」的行業底層原則相違背。
這個困境,所有從業者都身在其中。不管是否意識到,對這個問題的取捨、選擇,每天都在發生。如何把握其中的度,考驗心性,考驗初心,考驗能力,考驗智慧。稍有不慎,一個選擇可能發酵成後面的大錯。也正因為如此,師德修養,在這個行業才顯得如此重要。2.行業效率優勢難以被感知。幼兒的成長、發展,更多在隱性層面,沒有分數來顯示,外行難以看到並理解。這個難題關乎理解,關乎信任,關乎尊重,關乎方向。這個難題時時在考驗從業人員的心智和能力。這意味著除了專業能力,哪怕是基層 從業人員,也還需要一定的「影響能力」和「呈現能力」(用恰當方式向家長呈現自身的專業點的能力)。
這兩個行業底層困境帶來的,是對從業人員素養的高要求高挑戰,是行業優秀人才特別是領導型人才匱乏的重要原因。這屬於行業「秉性」,跟發展階段的混沌交織在一起,使得亂象一時難以治理,會作為頑疾繼續存在。結語:突破困境,衝出重圍,行業需要革命(後續分享)。閱讀 131142精選留言寫留言- 1
瑩
- 1船長(朋友)
這一點是對跟我昨天分享的補充:
土壤+秉性+氣候接下來考驗的不僅僅是能力資源升級更是認知的升級而認知升級遠遠難於能力、資源的增長這需要你持續投入時間精力持續處於學習區持續找高手群體碰撞練習持續尋找反饋持續精進!
- 1湘府
推薦閱讀:
※個案分析——嘟嘟哥
※曹縣幼兒園老師打學生
※孩子需不需要上幼小銜接
※對朝鮮學前教育的反思
※那些問我「春節能回家嗎」的新加坡老師,現在幹嘛呢?
TAG:學前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