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幸福與災難間永恆徘徊?——反思馬爾薩斯的增長理論
來自專欄輟耕錄
如果評選經濟學家最愛的雞湯,凱恩斯的這句多半沒跑:「自信不被經濟學影響的那些所謂務實分子,往往只是幾個過時經濟學家思想的奴隸」;如果再進一步,評選思想領域最大的「奴隸主」,馬爾薩斯有極強的競爭力:資源豐則人口以指數級別增,需求旺而產出以算術級別增。兩相比較,最終的結果就是人類生活水平始終無法離開生存線太遠——稍微過剩一些,抑制人口的力量就要來臨[1]。類似的思想和表達,自此之後反反覆復地出現。
馬爾薩斯的分析真的站得住腳嗎?在他之前,人類真的是在「永遠在幸福與災難間徘徊,作出種種努力後,仍然距離想要達到的目標無限遙遠」嗎?為了細緻檢驗他的分析,經濟學家模型化了他的思想,並努力收集數據予以驗證。近年來的研究,從理論與實證兩方面闡明了如下結論:馬爾薩斯的結論並不穩健。設定相似的兩部門模型,對於現有材料的解釋能力更強。這一結論促使我們反思類似「馬爾薩斯陷阱」的思維,同時警惕諸如「人口是負擔」的論調。
Sharp等學者建立的模型頗為簡潔,包含家庭及企業兩部分。記每一家庭獲得的工資為 ,這筆收入在以下兩個用途間配置:一是生育。記生育數為 ,每一孩童消耗一單位食品。當食品價格為 時,家庭在這方面的開支是 ;另一用途是購買工業製成品。將製成品價格規範化為 ,則消耗 單位製成品的價格為 。令孩童死亡率為 ,則家庭凈人口增長為 。設家庭效用為 [2],即解得最優生育決策 。
企業有兩類,一類屬農業,生產食品;一類屬工業,生產製成品。農業部門,投入勞動量 時,相應產出是 ,且 [3];工業部門,投入勞動量 時,相應產出是 。當地租為 、勞動力自由流動、兩部門均自由競爭時,農業與工業部門工人的工資不僅要彼此相等,還要等於部門內的平均產出,即有 。又兩部門的勞動力數量加總後等於總人口,即 。由上一段可知,人口增速 。
以上條件確定了整個模型。藉助簡單的代數運算,即可解出模型的動態:均衡條件下,經濟中人口滿足 。做一點比較靜態,可知均衡下總人口隨農業生產率或孩子的效用權重遞增,隨工業生產率或死亡率遞減。此外,均衡時,真實工資滿足 ,比較靜態分析的結論如下:生活水平隨工業生產率及死亡率遞增,隨孩子的效用權重遞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農業生產率變化,不會影響均衡時的真實工資。
這一結論的直覺在哪裡呢?機理在茲:工業生產率上升,導致製成品價格下降。家庭在食品與製成品間取捨,後者便宜,消耗在前者的開支下降,生育數隨之減少。對消費的追逐,抑制了馬爾薩斯理論的前提之一——人類的永恆情慾與生殖傾向。農業的進步缺乏這一效應,因此也無法帶來生活水平的進步。藉助英國1550-1800年的數據,三位作者實證了以上結論:確實,工業生產率上升,為工業革命前英國人的真實工資帶來了持久的上漲[4]。
[1] 儘管近年來的實證研究已說明馬爾薩斯的部分觀察可能並不準確。然而,《人口原理》這本近300年前的書籍(實際是幾篇論文的集合),直到今天讀起來仍然頗有趣味。在社科類研究中,如何在不損失太多趣味的前提下往複駁詰、層層推進,這本書可作範本之一。
[2] 此處的 ,是刻畫孩子在效用中的權重的參數。
[3] 農業部門的邊際產出遞減假設,反映了土地對生產擴張的制約作用。之後,文章對工業部門邊際產出不變的假設,對得到模型的結果極為關鍵。感興趣的知友,不妨考慮一下如下情況:令工業部門的生產函數為 ,且 ,模型的動態又會如何?
[4] 上圖來自吳樂旻等學者2018年發表的研究,其中歸納了部分工業革命前社會持續進步的證據。在這一研究中,同樣是利用兩部門模型,他們證明:即使不存在有關孩子數量的權衡。只要兩部門的產出-土地彈性不相同,人均生活水平就有可能實現持續的增長。
參考文獻:Dutta, R., Levine, D. K., Papageorge, N. W., & Wu, L. (2018). Entertaining Malthus: Bread, circuses, and economic growth. Economic Inquiry, 56(1), 358-380.
Sharp, P., Strulik, H., & Weisdorf, J. (2012). The determinants of income in a Malthusian equilibrium.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97(1), 112-117.
推薦閱讀:
※(三無翻譯)帝國的肥羊-查理五世治下的西班牙財政
※「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女性政治參與對教育平等的影響
※偏居一隅,福兮禍兮?——孤立程度與經濟發展的定量分析
※饑荒未必等於缺糧:1959-1961大饑荒的成因
※西西里不太美麗的傳說:黑手黨的興起與影響
TAG:經濟史 | 經濟增長 |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