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腦科學說:你不給孩子講故事唱兒歌,孩子長大後多半就會忘了你?
07-11
為什麼腦科學說:你不給孩子講故事唱兒歌,孩子長大後多半就會忘了你?
下面要說一個讓人悲傷的事實,那就是,隨著一個人年齡的增長,特別是到了40歲以後,生活中能留下深刻記憶的,特別是愉快的記憶的事件會越來越少。是這樣的,科學家們很早就發現,當一個人活到七老八十,回看自己的一生時,讓他們留下最深印象的記憶是10-30歲之間的愉快的記憶。這種被反覆驗證的現象被稱為回憶隆起(reminiscence bump)——10-30歲間的記憶就像一個小山包一樣長在你的心裡,讓你在回想過去的時候很難忘卻。
推薦閱讀:
以下文章來自答主運營的微信公眾號「把科學帶回家」的原創文章。
原創: 七君
你最早的記憶是幾歲時留下的?大部分小時候的記憶都消失了對不對?我們之前的一期節目曾經講過,為什麼你不記得小時候的事情了。大多數人在3歲半前的記憶都非常模糊,甚至根本沒有人生頭幾年的記憶。這不是一種病,而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叫做童年失憶(childhood amnesia)。第二類是,那些邏輯通順、有頭有尾的故事。
什麼樣的記憶是這種結構完好、邏輯通順的記憶呢?比如爸媽給你講的有邏輯的、生動連貫故事,或是你通過作文有條理地複述過的一件事情,像是你媽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噹仁不讓你看書的時候吃飯。換句話說,讓我們更明白前因後果的、能把細節合理地串起來的事件也更容易被保存下來。這就是父母給孩子讀的那些好的故事更容易被孩子們記住的一個原因。當然了,這也是生搬硬套、牽強附會的教條容易被忘記的原因。這也提示我們,小時候多寫寫日記,也可以幫我們把發生過的事情記得更清楚。不過癮?關注微信公眾號:「把科學帶回家」,有趣的科普一網打盡!
圖片來源:giphy,人民網
參考資料:Rathbone, C. J., Moulin, C. J., & Conway, M. A. (2008). Self-centered memories: The reminiscence bump and the self. Memory & Cognition, 36(8), 1403-1414.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n.2726https://www.npr.org/sections/health-shots/2014/04/08/299189442/the-forgotten-childhood-why-early-memories-fadehttp://leadserv.u-bourgogne.fr/files/publications/000876-self-centered-memories-the-reminiscence-bump-and-the-self.pdf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850910/推薦閱讀:
※遊樂園裡的考古樂園是兒童成長最好的禮物
※開團 | 阿波羅鋼琴-HelloKitty唯一正版授權 / 性價比高 (僅限南京地區)
※【斧頭湖歷險記】- 0001
※家庭里的慈悲的教育
※跳拉丁舞還能導致性早熟?未經科學論證的個案經驗等於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