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聲器官如何協調
來自專欄從說話開始——播音發聲的世界觀
發聲器官如何協調
自渡鵬鵬 | 文
今年寫的所有稿子里,最滿意的是分辨聲音要素那一篇。這是我今年教學過程中的一個大發現。與粗淺的模仿正確聲音練聲相比,這種要素的分辨將會有更好的指向和效果。其核心就是對於聲音的更深層次的控制。而今天這篇也是針對於此核心進行闡述。
教學過程中我經常發現學員出現這樣的情況:讓他氣息增強,聲帶就會緊張。讓他共鳴靠後,喉頭就會下移。讓他口腔積極控制,氣息就會上浮。這種現象具有普遍性,基本上所有的學員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這個現象為什麼會出現呢?來聽聽小明的故事。(小明:怎麼還是我?)
小明身體極度不協調,每次抬起左腳的時候,頭必須要往右側過去,抬起右腳頭就會往左側。所以走起路來非常特別,很多人都以為小明是個rapper。直到有一天,小明頓悟,原來抬腳並不需要側頭。於是他開始單獨練習抬腳動作,感受大腿肌肉和臀部肌肉的控制,並且極力規避開頭頸部肌肉的帶動。後來,他終於可以走路不搖頭了,脫下了rapper的偽裝。
小明的故事告訴我們,兩個道理:一、合理器官的調配會帶來奇蹟。二、走路不要搖頭。
練聲的進一步解釋就是練習聲音,而聲音的產生是由我們的多個發生器官完成的。這裡面包含了呼吸器官:肺、橫膈膜、腹直肌、腹斜肌、氣道。音源器官:喉部軟骨、喉部肌肉、聲帶。成音器官:唇舌、顴肌、軟齶等等。(這裡說的很粗淺)
而我們在練聲的時候就很容易帶動到不應該帶動的地方。比如之前說的口腔積極控制氣息就上浮,這是因為當你集中精力控制唇舌的時候,會有「提氣」的感覺,進而橫膈膜上移帶動胸骨。再比如氣息增強時候產生的聲帶緊張。其實氣息增強僅僅是呼吸器官的調動,讓氣壓更強,但是這時候很多人會同時讓聲帶緊張閉合,從而導致聲音緊張。
所以,破解之法就是小明的方法。單獨對每一個發聲器官進行進一步的感受和控制,能讓它指哪打哪。這也契合了我之前說的分辨聲音要素這個觀點。在這裡我們還要探討另外一個問題,我們在發聲的時候,整個身體感受是什麼樣的呢?
身體放鬆,發聲器官有效控制。具體說來,不管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聲音。丹田支撐必然時刻存在,聲帶放鬆必然時刻保持,聲掛前齶必然不可或缺。在做好這幾點的基礎之上,身體其他器官應該保持在一個放鬆的備戰狀態,時刻等待著需要用聲時候被喚醒。要注意,我們的所有發聲控制都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不可能完全僵硬在某個程度。比如需要強音的時候,必然要求腹直肌腹斜肌支撐變強,而在這之前它們必須是處在隨時可以調動的狀態里。
而同時,我們不能在需要強音的時候讓脖頸處肌肉緊張青筋暴起。不能在悄悄說話時候橫膈膜不加控制,氣息就跟著上浮。應該時刻保持對身體的觀測,一旦發現不相關的器官出現帶動,就要警惕,是否這種帶動讓我的聲音出現了不可控的變化呢?
方法論舉例:
音強練習:
1. 正確a音練習體會聲音放鬆感受(詳見《一個a音,練好聲音》)
2. 逐漸加強氣息從弱到強,始終保持聲帶放鬆,僅僅改變氣息一個變數。
積極發聲練習:
1. 聞花香練習穩定氣息狀態。
2. 唇舌操體會口腔控制感受。
3. 四字詞強控制練習。注意保持氣息的深且穩的輸出。
其實說到最後,練聲練了什麼字什麼音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你的練習思路、練習目的,最終明確練習方法。了解前因後果,確定自己的練習道路,肯定比收集十萬個練聲方法有用的多。
微信號:npp1991
推薦閱讀:
※學播音有出路嗎?
※學習編導需要注意的10大問題
※如何控制好氣息?
※顫抖吧人類!AI 正佔領中日播音主持人行業
※如何能記住外國體育運動員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