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貌似執行的結果,其實是計划出來的

績效貌似執行的結果,其實是計划出來的

來自專欄供應鏈管理專欄

摘自供應鏈管理銷量第一的《採購與供應鏈管理:一個實踐者的角度》(第2版),劉寶紅著。

十幾年前,我在北美讀商學院,一位教授說,(以前在美國),如果一個人做不了設計、幹不了銷售,也做不來財務、人事、生產、倉儲、物流,那就讓他做採購;如果連錢都不會花,那就實在抱歉了,只有捲鋪蓋走人。這是美國幾十年前的情況,隨著全球採購和外包戰略的盛行,採購的地位大幅提升,不再如此。但在一些粗放經營的本土企業,採購的地位還很低,是典型的「小採購」,我一直以為採購是一個人在這些公司的最後一站,直到2015年初。

當時我培訓一個公司的採購與計劃團隊。這是家200多億營收的電子企業,採購和計劃團隊有100多人,我給他們系統地講解供應商和供應鏈管理。課間閑聊,計劃團隊連連訴苦:活多人少價值低。問他們平常都幹什麼,一個計劃經理說,他的團隊50%的時間用來催貨,另一個經理說更多,60%的時間在跟缺料作鬥爭。更糟糕的是,好不容易培養好了一個計劃員,採購那邊一有空缺,就跳槽過去了。計劃跳槽做採購?這麼說計劃是一個人在這些公司的最後一站?想想也是,如果一半的時間是在催料,有誰願意長久幹下去呢?

但是,對於公司和供應鏈來說,計劃的重要性遠遠不至於催料,它是供應鏈的引擎,驅動採購、運營和物流等三大執行職能,可以說是供應鏈管理中最重要的職能。計劃不到位,就得執行來彌補。計劃落後一步,執行就會落後三步、五步甚至十步。就拿上面這個公司來說,如果計劃團隊50%以上的時間是用來催貨,那真正用在計劃、預測上的時間會有多少?計劃、預測不到位,勢必造成更多的短缺,讓計劃部門花更多的時間追料,結果用在計划上的時間更少,造成計劃、預測更加不到位,導致整個供應鏈上的惡性循環。同理,計劃職能的員工資歷、能力不足,也會造成同樣的問題。

在這個公司,計劃職能的影響這麼大,為什麼沒人願意做計劃?我想關鍵原因是公司沒有認識到計劃的重要性,並賦予它合適的職能。比如有些人認為,所有的計劃都是錯的,特別是在需求變動劇烈的電子和快消行業,所以隨便做做就得了,最後還是得執行職能來彌補,要加強也是去加強執行職能,比如花更多的錢,給採購部門雇更優秀的員工,以便更好地驅動供應商來救火。這不但在一些本土企業挺常見,北美的一些企業也是如此。

比如矽谷有個高科技企業,幾十億美金的年銷售額,負責採購的多為平均工齡超10年的高級經理,大多有研究生或MBA學歷,但計劃部門呢,卻是典型的老弱病殘:有些計劃員連大學都沒畢業,做了二三十年計劃,連Excel表格都用不來。公司的想法很簡單:採購是個對外職能,工作對象是供應商,難對付,一定得由高資質的人來做;計劃嘛,是個對內職能,內部職能之間好說話,隨便湊合湊合就行。這不,計劃就成了老弱病殘等待退休的養老所,或者是學校剛畢業的新生訓練營。結果挺有戲劇性:計劃越做越爛,採購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難,就不得不雇更多、更有資質的人,反倒打建了行業最強的採購團隊。這個公司的供應鏈績效雖說很不錯,行業領先,但在我看來,如果加強計劃的力量,投資回報會更高。

說到這裡,又想起2010年前後,我在出席一個大型年會,做完演講後就到旁邊去聽別的演講。主講者是來自一個大型的本土計算機製造商,是主管供應鏈的總監。這位總監講的內容大意是所有的計劃/預測都是錯的,所以得靠採購等執行職能來彌補。因為在座的大都是他們的客戶,這位總監或許是為取悅聽眾,總體感覺是「客戶,您的計劃和預測多糟糕都沒關係,我的供應鏈響應度高,都能對付」,讓人頗有點「你有你的鋼刀快,我有我的脖頸硬」的感覺。我自己的職業生涯里,有成十年是負責全球計劃和預測,深刻體會到你不能寄希望於完美的計劃和預測,因為各種因素決定了計劃和預測不可能100%準確;但是,儘管所有的預測都是錯的,錯得多跟錯得少還是區別很大,不能因為計劃趕不上變化就放棄計劃。就如人生來都是要死的,但你不能因此就躺著等死。在計划上,有所作為遠勝無所作為。

這放在廣義的計划上也適用。所謂的廣義,是指一般事情都是先有計劃,再有執行,圍繞執行來修正計劃。英語中有句諺語,a fool with a plan can beat a genius without a plan(計劃在手,傻子也可以打敗沒有計劃的天才)。國內談西方管理的很多。計劃其實是西方管理的精髓。所謂管理,其實就是計劃加控制,即先計劃,再圍繞計劃來執行、根據執行來完善計劃。如果說本土企業跟歐美企業的差距在哪裡,我認為最大的差距就是計劃。

企業總體上分三層。在戰略層面,老總制定戰略目標;在戰術層面,職業經理人把戰略目標翻譯成層層計劃,並且就戰略的可行性反饋給戰略層,供調整戰略;在執行層面,基層員工把計劃付諸實施,並就計劃的可執行性反饋給戰術層,供調整計劃。三層結合,從戰略到戰術再到執行,是常見的企業管理模式。

就戰略層來說,我們的企業家大多出身草莽,充滿街頭智慧,有遠見,有膽識,敢於抓住機會,敢於承擔風險。正是因為這些創業型的企業家,才造就了三十餘年來的經濟高速發展。而在歐美企業,老總們更多的是職業經理人背景,尤其是大中型上市企業,論膽識,論遠見,跟我們的企業家都沒得一拼——這也是職業經理人與企業家的本質區別。所以,在戰略層上,我們的老總總體上強於歐美。

拿執行層來說,我們的基層員工遠勝歐美的「貴族」員工。就拿我個人的經歷來說,我在矽谷工業界時,管理全球團隊,同樣一件事,交給大陸、台灣、新加坡、韓國、日本等亞洲員工,三天後回復來了,說哪些已經做完了,哪些還在繼續,哪些需要支持;交給歐洲、北美的員工,三天後回復的往往是一堆理由,每一條都是為什麼這事兒沒法做。所以在執行層面,本土企業又勝歐美一籌。

那麼歐美企業的優勢又在哪裡呢?在戰術層面,即職業經理人層面。職業經理人做什麼?職業經理人做管理,簡單地說就是兩件事:計劃和控制,即把目標細化為計劃,根據執行情況來完善計劃。歐美企業之所以能夠保持競爭力,在我看來,關鍵是在於職業經理人——他們通過完善的計劃,有效彌補了戰略層和執行層的缺陷。我在北美做了十多年的職業經理人,對此深有體會。職業經理人就如軍師,運籌帷幄,而運籌帷幄就是計劃。如果說企業家的強項是戰略和方向,職業經理人的強項就是是把戰略細化成計劃方案。比如企業家說明年營收要增加70%,職業經理人經過細緻的計劃,制定出實施方案,告訴老總是否可行,可行的話代價是什麼。就如統帥與軍師,企業家與職業經理人是相輔相成、互為補益。

計劃是本土企業的短板。這成十年來,我跟大量的本土企業接觸,感觸頗深的就是有些企業做事欠缺計劃、沒條理。用我一位美國合作夥伴的話講,就是計劃多變、朝令夕改到「短期計劃是下午四點,中期計劃是本周四,沒有長期計劃」——下午會議上談的好好的事,第二天一大早就變了,就因為上頭的一句話。計劃多變,表面上看是只爭朝夕,時不我待,其實是「沒有時間把事情一次性做好,卻有時間把事情重複幾次做好」,進三步、退兩步,來回折騰。員工忙得如同螞蟻,但效率不高,問題就出在計划上:沒有時間「量一次」(計劃),那本來一刀能切好的,就只能切兩刀了。看上去是個執行問題,其實是個計劃問題;看上去是員工的問題,其實是管理層的問題。

劉寶紅 | Bob Liu

暢銷書作者,供應鏈管理專欄創始人(scm-blog.com)最新專著《供應鏈的三道防線:需求預測、庫存計劃和供應鏈執行》聚焦專業能力提升,在京東、噹噹等網站正式發行。

?

更多閱讀

劉寶紅老師供應鏈管理系列課程簡介-7月報名啟動


推薦閱讀:

完善了五大基礎管理體系,績效考核還有何難?
破解績效難題,僅僅嘮叨績效考核不等於績效管理是無力的 | 難題徵集
績效考核!不做等死,做了找死!
Worktile 場景手冊 | 績效考核
KPI績效考核為何在國內不管用?

TAG:績效考核 | 績效管理 | 績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