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義筆記4 民族國家真的是一種新鮮事物?
在很多當代歷史理論家的著作里,總能看到這樣的話,民族國家是一種現代產物。是直到近代才出現的。一般認為它們出現在近代歐洲。
至於在此之前,則被認為普通老百姓根本不重視這個。換誰當主子無所謂。
然而真的如此嗎?
在筆記一民族主義筆記 (一)人類群體認同的生物學根源裡面,我曾經提到過,在最早的原始社會裡面。人們大概都住在一個小的部落裡面,據估計,這樣的部落大概不會超過150人。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通過各種手段,比如通婚、戰爭、貿易合作等。人類的群體逐漸擴大。
但是毫無疑問的是,即使群體擴大,這個群體也依然是非常同質化的。能結合在一起的都是同語言民族,或者同語言民族的一部分。
我們閱讀遠古歷史,恐怕時不時都能看到這樣的段落。
某某國王率兵與犬戎大戰,某某率兵與東夷大戰,某某率兵與鬼方大戰。
讀西方時,也不妨礙類似的段落。
古羅馬某個將軍痛殲入侵的某某人,幾乎全殲他們。又或是某支高盧人殺到羅馬城下,羅馬大震一類的。
或者來自北方的多利亞人征服南方的亞該亞人,破壞了著名的邁錫尼文明。
當然還有大家耳熟能詳的,來自西北的雅利安人征服印度土著,並最終形成了著名的種姓制度。
顯而易見的是,在這裡面,活動都是以民族或者民族的某一支為單位的。
而且這種鬥爭往往非常的酷烈,遠遠超過今天的想像。
今天我讀過的一個回答理查德鯧:為什麼不列顛被羅馬統治三百年,都沒有成為羅曼語族為主的地區?里,引用了這麼一份資料
盎格魯撒克遜人進攻不列顛時,大肆屠殺當地的凱爾特人,剩下僥倖不死的也淪為奴隸。
古希臘的斯巴達人為何如此善戰,為何完全軍事化,就是因為要壓制被他們奴役的亞該亞人。
古羅馬人征服某個族群之後,往往會有大量的人淪為奴隸。
至於種姓制度,則更是試圖將被征服者永遠不能翻身。
之所以這種鬥爭會如此殘酷,其實也並不難理解。
你跟一個語言不通,難以交流的人怎麼和諧共處呢。你連對方在幹什麼都不知道。而跟自己同語言,同文化的人才是一個可以依靠的團體。
真實的歷史,與那些認為民族國家出現很晚的理論家完全相反。
國家,一開始就是高度民族化的。其內部居民是高度同質化的。反而是到了後來,這種民族化可能逐漸減弱。
所謂的民族國家,不是近代的現象,反而具有極為古老的歷史。
比如羅馬。它最早建立的時候,是純粹的拉丁人的一支。但是隨著它的征服和擴大,它的統治範圍內開始容納一些其他的民族和城邦。
等到了帝國時期,它的這種容納到了非常誇張的地步,可能只有很少的人是最初的核心的拉丁人。而大多數甚至絕大多數人都不是拉丁人。
推薦閱讀:
※評價熱依扎事件的正確姿勢
※民族主義者口中的「同化」,到底是什麼鬼
※吳建民: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的本質是反對改革與開放
※文明的覆滅續
※狂熱與犬儒之外,我們還有什麼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