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該如何面對孩子提出的要求?
作者:大J 摘自:大J小D
「媽媽,我渴了」
「爸爸,我的車壞了」
「媽媽,我找不到襪子了」
「爸爸,我要搭一座橋」
當孩子開始說話後,這樣的對話幾乎每天都在進行著。大部分時候,我們都是很開心的,因為畢竟比起之前他們只知道用哭來表達,這是很大的進步了。於是一開始,我們樂此不疲地替他們解決問題,渴了馬上遞上水;車壞了馬上修理;不僅遞上襪子還幫著穿好;玩具怎麼玩立馬演示。
有時甚至在孩子還沒提出要求時,我們馬上就替孩子解決了。可惜好景不長,沒過多久,我們開始抱怨了,這個孩子怎麼這麼懶,不動腦筋,沒手沒腳,什麼都需要我們幫著做。
當我們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時,我們試圖想不再提供「幫助」了,我們試圖希望孩子自己動腦筋,「你可以的,你自己試試看,你再動動腦筋,你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是結果並不好,孩子總是說,「媽媽,幫我做」;「爸爸,我不會」。
於是,我們和孩子之間進入了一個怪圈,我們一邊抱怨著孩子,一邊卻又甘之若飴地包辦代替,因為我們覺得他們「需要」我們。而孩子在我們空洞的鼓勵下和不停的抱怨下,似乎也毫無長進,甚至還變的越來越「無能」
雖然我們知道問題在哪裡,但似乎總是解決不了。不斷地有父母會說,那孩子都向我們求助了,我也鼓勵他自己解決,但是他就是做不到啊,難道坐視不理嗎?
的確,孩子人生最初的那幾年,他們從我們的反饋中形成自我認知。當他們需要我們時,我們的確不能忽視,我們需要讓他們明白,任何時候他們都是會得到支持的,這份底氣是孩子邁向獨立很重要的前提。
那既然無法坐視不理,那些口號的鼓勵也於事無補。我們到底可以怎麼做呢?其實,只需要說一句話,就可以完全改變這樣的局面,那就是這樣一個提問,「那我們一起想一想,可以怎麼做呢?」
這樣簡單的一個問句,對於父母來說,是個暫停鍵。它提醒我們,如何真正的愛孩子,而不是著急去「救火」。所謂「做父母」,不需要替孩子做很多事,但需要幫助孩子自己完成很多事,細微差距導致的結果卻全然不同。很多父母跳過這一步直接替孩子做了,不但剝奪了「做父母」的責任,而且也剝奪了孩子邁向獨立的機會。
這樣簡單的一個問句,對於孩子來說,是個開始鍵。它讓孩子的大腦開始參與思考這個從來未曾想過的問題,「是啊,除了讓父母幫忙,我還能做什麼呢?」,不要小看了這樣的思考,堅毅、獨立、責任心,這些品格不是憑空養成的,就是從小到大這些困難時刻,他們自己解決了,他們承擔了後果,他們哭了受傷了,然後擦乾眼淚繼續完成了,就是在這一點一滴的「克服困難」的過程形成的。
一開始,也許孩子無法想到任何其他方法,他們也許還會著急,一直嚷嚷,「媽媽幫我做」。這時,我們千萬不要又急著替孩子做了,不要就此認為孩子的確不行。這只不過是因為我們打破了之前固有的習慣,孩子還不習慣自我思考,還沒有掌握相應技能。
我們可以用語言向孩子描述我們想到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如果我是你,也許我會先去回憶一下,最經常放襪子的地方是哪裡?」;「如果我是你,我就會先來想像一下我想搭的橋樑是怎麼樣的,我們可以先搭第一步」。這樣的描述,相當於在向孩子展現我們的思考方式。所謂的「動腦筋」並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需要引導培養的,而最簡單的就是父母們展現給孩子看我們的思路和解決問題的步驟。
隨著孩子慢慢適應我們這樣的提問,並且可以回答出解決方案後,我們就可以繼續追加提問,「哦,這是一個好方法,那還有其他方法嗎?」這樣追加的提問,可以進一步啟發孩子思考,讓孩子想出更多的解決方案。
這不僅僅是鍛煉孩子的思維靈活性,更關鍵的是,它傳遞給了孩子一個很強烈的信息,方法永遠比問題多。從小具有這樣思維模式的孩子,今後就不會害怕面對困難,就更有勇氣去接受挑戰。因為他們從小的經歷反覆都在告訴他們,「我可以找到更多更好的答案,我可以做到!」
學齡前是孩子很關鍵的自信和抗挫能力建立的窗口期,我們需要讓孩子建立「我能行」的思維模式。不幫孩子做並不意味著我們就是個壞父母了,更加不意味著我們就少愛了孩子。相反,這意味著,我們更加愛孩子,只不過用了一個更加有效的方式在幫助孩子成長。
「媽媽,幫我!」
「孩子,我們一起想一想,可以怎麼做到呢?」
這個問題,值得我們經常問一下孩子,不要讓我們的「超能」養出了「無能」的孩子。真正聰明的父母都是腦子快一點,行動慢一拍
關注【點點橙】公眾號學習早教育兒小知識
----------------------------------------------
點點橙丨會早教的玩具盒
推薦閱讀:
※必讀!夏天給寶寶選擇紙尿褲要注意什麼?
※剛出生的寶寶屁股為何會有青痕?
※母嬰依戀——生命最初的紐帶
※寶寶究竟需要多少奶量?
※寶寶換牙時間表,換牙期家長必須儲備的最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