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日本「武士」與「浪人」的由來

簡介:日本"武士"與"浪人"的由來

一、浪人的歷史

日本浪人,是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產物。

日本早在德川幕府時代,以幕府將軍為首的武士階層執掌著國家的統治大權,而天皇與宮廷貴族,只是作為全國最高統治的精神象徵。

德川幕府頒布法令,將社會劃分為"士、農、工、商"四個等級,統稱"四民";四民中的"士",便是"武士"階層,屬於統治階級,而農、工、商則是被統治的平民階層。

德川幕府又將武士階層劃分出不同的等級:幕府將軍是這個階層的"塔尖",將軍家豢養著許多直屬家臣;將軍之下是諸侯,又稱之為"大名"。

日本的這些"大名",就像中國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地方軍閥,擁兵自重,割據一方,他們各自的領地,稱之為"藩國"。大名的家臣,叫做"藩士",而藩士又豢養著一大批家臣和士卒。結果,日本從將軍到士卒,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封建武士階層。

在德川幕府的統治下,日本社會發展停滯,工業遠遠落後於西歐諸國;國內民怨沸騰,動亂迭起,統治者與日本人民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日本近代史上一場空前絕後的國內戰爭,也由此爆發。日本這場歷時1年又5個月的內戰,以新政府軍的大獲全勝而告終。

二、浪人的變遷

1868年8月27日,天皇睦仁即位,改年號"孝明"為"明治"。1868年10月,日本皇室從京都遷至東京。自此以後,睦仁天皇著手革除封建制度,推行一系列使日本實現資本主義近代化的重大決策,史稱"明治維新"。

明治維新的重大改革之一是"廢藩置縣"----即廢除諸侯的封建領主的統治權,將其領土收歸國有。其次是改革封建等級制度,取消"武士"特權。

明治政府的這一措施,使日本武士階層迅速瓦解,其中少數皇族、貴族變成了大地主、大資本家和銀行家,一批中層武士變成了商人、自由職業者和高利貸主。而廣大的下層武士則在短期內破了產,成為靠出賣勞動力為生的無產者。

於是,一個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階層----日本"浪人"階層,產生了。

三、浪人的形象

日本浪人的形象,常常在一些影視片中出現,其裝束大多是留著怪裡怪氣的髮型,身穿和服,腰掛日本佩刀。這些人往往都是驕狂橫暴,好勇鬥狠,經常無端生事,動輒與人「刀拳相見」。

四、浪人的本質

日本浪人以天皇的親兵自居,到處以"愛國者"的面目出現,因有一技之長而能量驚人。他們秉承日本帝國主義的意旨,參與對中國、朝鮮、蘇聯、與亞洲國家的侵略活動,特別是在侵華戰爭中充當了諜報隊、先鋒隊、別動隊的角色,堪稱日本軍國主義侵華的"急先鋒"和"諜報隊"。

五、武士的源流

日本武士的產生是在平安時代,九世紀中期開始,一些地方領主開始建立保衛自己的私人武裝,並利用其擴張勢力。這種武裝逐漸成熟為一種制度化的專業軍事組織,其基礎是宗族和主從關係。到了十世紀,朝廷無力鎮壓地方勢力的叛亂,不得不藉助各地武士的力量,武士更進一步得到了中央的承認,成為日本的特權統治階級。

日本鎌倉幕府是日本武士道的發源地,不過並沒有成型,而是後來經江戶時代吸收儒家思想才最終成型。鎌倉幕府建立武士道之初,還是以倡導忠誠、信義、廉恥、尚武、名譽為主,但做為封建幕府時代政治的產物的武士道,它根本不無法吸收到儒家和佛教的真諦,倒是日本民族固有的神道教,彌補了儒教和佛家的思想中不能滿足武士道的某些缺憾。

在日本,作為職業軍人的武士,也是和平時期的行政管理者。武士因此被要求學習文化,懂得欣賞藝術;在茶道、棋道等方面,都要附庸風雅。

六、武士體制

武士制度的完備象徵是德川幕藩制,整個日本社會的統治階級由以將軍、大名為代表的高級武士到最低級的足輕(步卒)低級武士組成,而從豐臣秀吉的時代起,就實行了"兵農分離"制度。武士完全脫離了生產。不過,武士之間的生活水準是相差極大的,即便同為藩主大名,在長崎的也和在山形的截然不同。

占武士大多數的是中下級小人物,他們如果不能依靠一位有錢有勢的主公,生活往往是在窮困中勉強維持。在江戶時代的一個笑話說:"小武士的家裡除了被子和鍋,還有一塊大石頭,因為當他感到冷的時候,可以舉石頭取暖。"

倘若依附的主公犯了事被開革,或是主公的財政困難必須削減人手,低級武士們就只能成為"浪人",有的便去為日本黑社會之類的勢力作個打手,成為"用心棒"。

在現代日語中,"浪人"指的是未考上合適高校的學生;但在那個時代,浪人是日本社會重要的不安定因素。為了避免日本國內矛盾的激化,日本官方就常常默認、或慫恿"浪人"的對外進行武裝侵略。日本浪人對於對外戰爭則充滿野心。

鄭成功為了"反清復明",曾經派人到日本借兵,幕府雖然拒絕,但下面的"武士"紛紛請戰。在反映清末民初的影視作品中,日本"浪人"在中國國內的各個地方流竄,正是"明治維新"改革社會等級制度的結果。

七、取消武士特權

直到明治維新時期,武士都是統治日本社會的支配力量;而他們從體制、職能上看,更類似西方的封建領主與騎士,這與一般的亞洲國家存在較大的差異。日本這種情況在"明治維新"之後,得到了改變。

1871年,是日本最重要的一年,6月,平民被准許騎馬,9月,武士被允許"散發"、"廢刀",10月,准許武士和平民通婚。當時據統計(1872年),日本有士族425872人,加上家屬合計1941286人,他們每年領取的俸祿消耗了日本政府的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日本明治政府採取了漸進的手段,以發行債券或贖買等方式逐漸取消俸祿,消滅了武士階級。一部分高級武士在這一過程中,獲得爵位,成為僅次於皇族的貴族。但隨著日本二戰的戰敗,日本被迫接受民主改革,皇族階層也成為了歷史。

有些日本人今天還記著自己祖先的武士身份,但其中很多例子不具備實質意義。武士的思想遺產,比如"武士道",仍舊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推薦閱讀:

日本繪畫4
日本146名議員集體「拜鬼」 規模系史上第三
日本黑幫為什麼總愛「切小指」
為什麼日本女生的頭髮都打理得和雜誌上一樣一樣的?
去日本讀完本科後考名校研究生難嗎?

TAG:日本 | 武士 | 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