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力《周易詮釋》:第二次解讀25無妄卦
2011年03月7日——03月10日
2011年03月10日10:43:47初稿字數:9019
2011年06月15日07:43:14字數:9030
2013年01月08日20:03:16字數:9365
2013年01月11日20:25:30字數:9379
2013年01月11日22:10:28字數:9943
2013年01月12日20:04:35字數:11257
2013年01月13日10:56:58字數:11533
2013年01月13日19:58:10字數:12139
2013年01月14日18:46:38字數:12337
2013年05月30日22:20:07字數:12588
2014年02月28日10:22:03字數:12598
2014年11月27日10:28:14字數:12792
【25.1】
無妄,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白話】
無妄,最為亨通,適宜守持正固;其中非正常狀態有災禍時,不適宜有所前往。
【解讀】
○無妄卦是下震上乾,天雷無妄。《序卦傳》:「復則不妄矣,故受之以無妄。」復卦為歸仁之卦,歸仁則不敢妄為。《經典釋文》引馬融、鄭玄、王肅皆雲「妄」猶「望」,「無妄」謂「無所希望」也。不敢妄為者,必不存奢望,兩者之義可通。
無妄,帛書《易》作「無孟」,楚簡《周易》作「亡忘」,阜陽漢簡《周易》作「無亡」,傳本、秦簡《歸藏》同作「毋亡」。
2013年01月12日20:04:35
注意:這裡的「無」字不是「無」字。無,《說文》「
,亡也。奇字無通
。通於元者,虛無道也。」晉·王育說:「天屈西北為無。」《藝苑雄黃》:「無亦作亡。古皆用亡無,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為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無字,變篆者變為無,惟《易》、《周禮》盡用無。」
可見「無」是「亡」、「
」、「橆」「無」字的古文。奇字「無」字是由「天」字和「元」字演變而來:「通於元者,虛無道也」,將「元」字往上一捅就是「無」字,元者始也,會意為開始之前就是「無」。王育說「天屈西北為無」,是按古代地圖即後天八卦的方位,天傾西北,日沒於西北,所以「天」字的右下角(即西北角)屈曲而成「無」字。《周易》《周禮》為保留古制,故不用後來的篆書「橆」、隸書、楷書「無」,而用古文字「無」,以表達古義。
帛書《易》卦名「無孟」符合無妄卦卦象:上卦乾為天,「無」由乾天而來,故曰「無」;下卦震為長子,《序卦傳》「主器者莫若長子」,《說文》「孟,長也。從子皿聲。」孟為長子主器,故震為「孟」。
○無妄卦下震為動,上乾為天,動而合於天理之象,至誠之道也,故有元亨利貞四德。
○其匪正有眚,帛書《易》作「非正有省」。楚簡《周易》作「亓非復又眚」,似是《序卦傳》「復則不妄」的反證,復即復正歸仁之復卦,無妄卦位於復卦之後,這說明楚簡《周易》卦序可能就是今本《周易》卦序。
傳本《老子》第十六章(帛書《老子》第六十章):「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這一章與《周易》有密切的關係。復卦為天根,故老子云「復歸其根」,《周易》復卦之後是天命無妄卦,故老子云「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此即無妄也。《周易》無妄卦之後是大畜卦,老子云「知常容,容乃公」,容、公與大畜義近。
老子為周守藏室之史,《周易》是周史必修典籍,秦漢以來「儒道同源」被「儒道紛爭」所淹沒,故於《老子》與《周易》的淵源未能發現。
○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此句先儒多有誤解。其,其中。匪正,非正常狀態。無妄為不妄為,天人相應,按說不妄不會感應天災,但是在非正常狀態下因為天體自身的規律也會發生災害,此時不適宜有所前往。詳見下文《彖傳》馬其昶的解讀。
【25.2】
彖曰:無妄,剛自外來而為主於內。動而健,剛中而應,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無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
【白話】
彖傳說:無妄卦,剛爻從體外來到內卦做主爻。震動而乾健,剛爻居中與內卦相應,大為通達而能守正,這就是天命。其中非正常狀態有災禍時,不適宜有所前往;不妄為的前往,為什麼(也不利)?因為這時天命也不祐助,前往怎麼能行呢?!
【解讀】
○無妄,剛自外來而為主於內:
此彖傳解析無妄卦名。內卦本坤體,乾用其九一交於坤初而得震卦,如此上下兩卦皆陽卦,陽為實,即由虛妄變為真實,又九五剛爻居中下應六二柔爻,象徵謹守中正之道,故曰無妄。
○胡煦曰:「剛」謂震陽,「來」謂居初。「自外來」者,二三兩陰本坤之靜體居內(震本坤體),乾用其九一交於初(震一索而得長男),則為「自外來」矣。「外來」者對居內之靜坤而言。卦以震剛為主,聖人教人觀象以擇主爻,故有「為主於內」之說。凡一卦三畫,其兩畫相同者皆靜體也。其「往來上下」之爻稱為主爻,動用故也。諸《彖》之「往來上下」皆言動用之主爻,不可不察。
按:
「外」,不是外卦,而是無妄卦之外。《說卦傳》「震一索而得長男」,非索於無妄卦上卦之乾也。經卦震之成卦:震為坤體,乾坤交,坤體索於乾初,得震卦。此處,坤為體,乾為「外」也。此「乾」不屬於六十四卦層次(別卦)無妄卦中的乾。
此處《無妄·彖》「剛自外來而為主於內」與《訟·彖》「剛來而得中」皆非卦變。若是卦變,則無妄卦上卦當變為巽卦,訟卦上卦當變為離卦,可見卦變說之非。
胡煦的「體卦主爻說」徹底推翻了「卦變說」,破譯和還原了《彖傳》斷卦的本義,牟宗三因而盛讚胡煦之發現「古所未有」,易學界連綿兩千年的「卦變說」悖論於是冰消瓦解。
○天命:
《乾卦·彖傳》曰:「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乾道的變化,(使萬物)各自正定其本性與命運,萬物保存聚合併處於最和諧狀態,達到了適宜和貞固。乾卦為首,創生出萬物,普世皆得安寧。
乾為天,其本體無形無聲無色,乾的作用通過震卦應現於萬物之中,好像命令一樣,故曰天命。
《禮記·中庸》曰:「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倖。……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朱子曰:「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人們對中庸多有誤解,調和折中並不是中庸,中庸為中正恆常之道,是宇宙人生的公理和定理,中庸之道即是至誠之道。誠是連接人道與天道的樞紐,乾道變化,各正性命,天命之謂,《中庸》曰:「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中庸》又說:「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無妄「不妄」與「災」辨】:
無妄卦內震動、外乾健,故曰動而健。乾為天,震為動,動而合乎天道,互巽為命,故曰天命。無妄卦,天命之卦也,故卦辭曰「元亨利貞」。
而《雜卦傳》卻說「無妄,災也」,漢儒以此多釋無妄為災。
尚秉和《焦氏易詁卷一》認為:「《史記·春申君傳》作無望,言無所期望也。京房則以為大旱之卦,萬物皆死,無所復望。《漢書·谷永傳》『處無妄之卦運。』《後漢書·崔駰傳》『值無妄之世』,亦皆義取無望。後馬(融)鄭(玄)皆從之。」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164-233)曰:「《序卦》曰:復則不妄矣。故受之以無妄。而京氏及俗儒,以為大旱之卦,萬物皆死,無所復望,失之遠矣。有無妄然後可畜,不死明矣。若物皆死,將何畜聚,以此疑也。」
按,《京氏易傳》不見無妄為大旱一說:
「(震下乾上)無妄:乾剛,震動,二氣運轉,天下見雷,行正之道。剛正陽長,物無妄矣。內互見艮,止於純陽,外互見巽,順於陽道。天行健而動,剛正於物,物則順也。金木配象,吉凶明矣。與乾為飛伏。九四諸侯在世,初九元士立應上。建始乙巳至庚戌。積算起庚戌至己酉,周而復始,火土入乾震。五星從位起熒惑。牛宿從位降壬午。分氣候三十六。上金下木,二象相衝,陰陽升降,健而動,內見一陽應,動剛,五行分配,吉凶半矣。九五適變入文柔,陰盪陽,爻歸複位。剛柔履,次明在外,進退吉凶,見中虛。次降入火雷噬嗑卦。」
尚秉和先生舉京房(前77—前37年)的老師焦贛所著《易林》復之無妄雲「年歲無有」,又未濟之無妄雲「秋飢無年」,以此證「無妄」為「大旱」,但是《易林》出現「大旱」詞句有多處,均與無妄無關,《易林》之無妄且多有吉祥之辭,如訟之無妄雲「合體比翼,嘉耦相得。與君同好,使我有福」,比之無妄雲「百足俱行,相轉為強。三聖翼事,王室寵光」,小畜之無妄雲「騋牝龍身,日馭三千。南止蒼梧,與福為婚」,豫之無妄「黃帝神明,八子聖聰。俱受大福,天下康平」,恆之無妄「飛來之福,入我嘉室,以安吾國」,損之無妄「雄狐綏綏,登山崔嵬。昭告顯功,大福允興」,姤之無妄「關睢淑女,賢妃聖偶。宜家壽母,福祿長久」,萃之無妄「乘風上天,為時服軒。周旋萬里,無有患難」,升之無妄「介紹微子,使君不殆。二國合歡,燕齊以安」,震之無妄「日中為市,各抱所有。交易貲賄,函珠懷寶,心悅歡喜」,中孚之無妄「開門內福,喜至我側。加以善祥,為吾室宅。宮城洛邑,以昭文德」,小過之無妄「鸞鳳翺翔,集於家國。念我伯姊,與母相得」。
谷永(公元前?~年至前9年)「於天官《京氏易》最精,故善言災異」,《漢書·谷永傳》有「陛下承八世之功業,當陽數之標季,涉三七之節紀,遭《無妄》之卦運,直百六之災阨。」應劭曰:「無妄者,無所望也。萬物無所望於天,災異之最大者也。」王充(27—約97)《論衡·寒溫篇第四十一》「《易》京氏布六十卦於一歲中,六日七分,一卦用事……易《無妄》之應,水旱之至,自有期節。」
《易緯坤靈圖》:「經曰:震下乾上,無妄,天精起。帝必有洪水之災,天生聖人使殺(救)之。故言乃統天也。邱括義因象助類辭曰:天無雲而雷。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
鄭玄註:「茂勉也。對遂育長也。天之將雨,先必與雲而後雷,今乾在上,下無坎而有震,是以雷行天下,無雲而雷。洪水之時人苦雨之多。故堯於是茂勉,遂其教令以養萬物。以是眾庶艱食,得以糊口焉。」2013年01月12日20:04:35
京房的《京氏易傳》說無妄「天下見雷,行正之道。剛正陽長,物無妄矣。」這與《周易》無妄彖傳的觀點一致。谷永、王充認為「無妄」之災似與《易緯坤靈圖》有關。虞翻所說「京氏及俗儒,以為大旱之卦」可能是源自谷永、王充,後尚秉和因之。
所以尚秉和的認識不全面。《易傳》的《繫辭傳》言「無妄」為「不妄」與《說卦傳》言「無妄」為「災」之間實際上沒有矛盾,根據《彖傳》,無妄為天命之卦,亦謂天命運數。無妄之災,天命運數使然也。天命運數若是應著劫難,則「不可禱也」,此時一切人為的手段都不能挽回災難。因為無妄之災不是人力所致,故人力也不能挽回。如堯舜禹有大德,「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尚書·益稷》)孔穎達疏:「言天下之人,遭此大水,精神昏瞀迷惑,無有所知,又若沉溺,皆困此水災也。」這是華夏民族歷史上最早的一次的無妄之災。後周柴榮有德仍然不保國祚,此無妄之災也。無妄之災只是無妄的一種,無妄之福也是無妄,如黎元洪本來無革命初衷也無革命之功,而被強迫榮登民國總統大寶之位,此無妄之福也。
馬其昶曰:「無妄之卦,言天命也。《雜卦》『無妄,災也』,亦謂運數。蓋天命有正有變,元亨利貞者,天之正命也,其匪正有眚者,亦天命也。《易》之為書與天地合德,有可以人力勝者,則示以趨吉避凶之方,有不可以人力為者,則告以委心任運之道。聖人成能,所以參天地贊化育者在此。」
此處馬其昶釋無妄卦可謂得周公之真諦矣!由於不解文王周公作《無妄》卦之本義,先儒對「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無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的理解存在偏差。「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王弼釋為「若其匪依正道,則有眚災,不利有所往也。」朱熹因之曰「其有不正,則不利有所往」。尚秉和則執於漢易「無妄為大旱」之說否定王弼等先儒的義理解釋,上邊已證明尚氏不能自圓其說。自馬其昶提倡「無妄天命正變」說,先儒之爭遂渙然冰釋。
「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無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譯文為:「其中非正常狀態有災禍時,不適宜有所前往;不妄為的前往,為什麼(也不利)?因為天命不祐助,前往怎麼能行呢?!」
「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為無妄天命之劫數,屬於無妄天命其中的異常情形,此時不利於前往。周公或孔子恐後人不解此無妄天命之「匪正」數,遂加上後邊自問自答兩句以詮釋之:「無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
此處第一個「之」字是助詞,「無妄之往」即「無妄的前往」,第二個「之」字為代詞,替代「不利有攸往」。
譯文:「不妄為的前往,為什麼(也不利)?因為這時天命也不祐助,前往怎麼能行呢?!」
文王周公作《周易》,孔子述《易傳》,其主要宗旨是帛書《要》篇所說的「德行焉求福」、「仁義焉求吉」,善因必有善果是人生的一般法則,故以德義趨吉避凶,但是客觀世界也確實存在人力無法改變的「無妄之災」,此即「匪正有眚」,屬於無妄天命之非正常形態,故曰「其匪正有眚」,此時君子即使守正、沒有妄想、沒有妄為,也不能前往,故孔子云「危邦不入,亂邦不居」。不要以為自己是大公無私就可以逢凶化吉,老子雖雲「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可此時是「匪正」的非常時期,「無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故君子亦當避險,昔道家始祖老子見天下已無力挽救,遂西出函谷關;禪宗六祖慧能避難獵人隊中凡經一十五載皆是如此。
帛書《衷》篇(原名《易之義》)有「無孟之卦,有罪不死,無功而賞,所以嗇,故(災)」(註:有罪不死之「不」,他本皆釋為「而」,丁四新釋為「帀」,「帀」為「不」之誤。趙建偉和廖名春補「災」字。)無孟即無妄,「有罪不死,無功而賞」與六二「不耕穫,不菑畬」同為無妄之福,是無妄的非常態。此亦證無妄之「天命正變」說。
【25.3】
象曰:天下雷行,物與,無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
【白話】
象傳說:天下有雷在運行,萬物應之,這是無妄卦的象;先王由此領悟努力配合天時養育萬物。
【解讀】
○無妄卦上乾下震,乾為天,純陽,位於上為天道之體。震為雷,一陽在初爻,位於下為天道之用。震、坎、艮三陽卦中只有震卦有活潑茂盛之象,震為龍,其究為健,為蕃鮮。震卦為小乾卦,故地雷復為天根。震卦為乾卦的發用,故天雷為無妄卦。
○與,應也,謂天下雷行而物應之,故曰無妄,所謂天之命也。茂為震卦的象,引申為努力。時為天時,是乾卦的象。茂對時,努力配合天時,即順乎天命也。
○2013年01月12日17:58:02
《大象傳》為《連山易》遺存,是自上而下觀象,無妄卦上乾為先王,下震為春分二月,《說卦傳》雲「萬物出乎震」,故云萬物應與,先王茂勉配時,養育萬物,也就是卦辭所謂「元亨」之義。
2013年5月30日22:20:07
《九家易》曰:
天下雷行,陽氣普遍,無物不與,故曰「物與」也。物受之以生,無有災妄,故曰「物與無妄」也。
秦簡《歸藏》:
毋亡曰:出入湯湯,室安處而墅(原字上予下土)安藏,毋亡◇471
按:
《大象傳》無妄卦義與《歸藏》接近,「無物不與」正是「室安處而墅安藏」之義。而《彖傳》無妄卦義則是「天命不祐」、無妄之災。足見《大象傳》與《周易·彖傳》的區別。《歸藏》對《連山》多有繼承,故作為《連山》遺存的《大象傳》與《歸藏》的卦義多有接近。
○2013年01月13日19:58:10
【震卦與農耕】:
張衡《東京賦》雲「及至農祥晨正,土膏脈起。乘鑾輅而駕蒼龍,介馭間以剡耜。躬三推於天田,修帝籍之千畝。」這是引自《國語·周語上》「虢文公諫宣王不籍千畝」:「古者,太史順時覛土,陽癉憤盈,土氣震發,農祥晨正,日月底於天廟,土乃脈發。……陽氣俱蒸,土膏其動……先時五日,瞽告有協風至……陰陽分布,震雷出滯。……王耕一坺,班三之,庶民終於千畝。」
古時候,太史按時令察看土情,當陽氣積聚充足,土氣開始活動,「農祥晨正」是指心宿(大火星)或房宿在中晨見於南天,「日月底於天廟」是指日月都出現於營室(艮維),即立春時節,這時土地便可耕耘了。
《禮記》雲「天子為藉千畝,諸侯為藉百畝。」藉田、籍田即耤田(耤是藉、籍的本字),是指由君主先帶頭起耕,各級官員次之,最終由民眾共同耕作的公田(居井田中心的為公田,其它皆私田)。耤,《說文》「帝耤千畝也。古者使民如借,故謂之耤。」耤是耒與借的互體字,因藉助民力耕田,故曰「耤」,聖人造字,不忘民本也。
《說文》注「辱」下云:「辰者,農之時也。故房星為辰,田候也。」震卦,帛書《易》作「辰」,《淮南子·氾論訓》:「古者剡耜而耕,摩蜃而耨。」辰字古文為蜃(蛤蜊)象形,先民用蛤蜊貝殼做鋤具除草。立春時節為農耕之始,震為辰,為農、為耨。故伏羲先天八卦、帛書先天八卦,震卦皆位於東北,東北艮維是日月合辰(後天八卦)。所以在先天八卦中,震卦表示陽氣啟動(立春),故先天八卦是指消息,後天八卦是指時位。
《周易》震卦取象春季農耕例:
1.《繫辭傳》:包羲氏沒,神農氏作,斲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
2.解卦《彖傳》: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解之時大矣哉!
3.無妄卦六二:不耕穫,不菑畬,則利有攸往。
4.無妄卦六三:無妄之災: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註:丟了牛則無以耕田。)
5.益卦初九:利用為大作,元吉,無咎。(大作,指農耕。)
○2013年01月12日17:58:02
【無妄卦綱要】:
《周易》繼承了《大象傳》「對時」(配合四時)的體例,但演《易》則是自下而上裁斷,無妄卦下卦震配春季,應「元亨」,震,動萬物也,故下卦三爻為無妄之時動者,故初「往吉」,二「利有攸往」,三曰「行人之得,邑人之災」,皆動吉而居凶也。上卦乾為立冬,應「利貞」,《說卦傳》雲「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陽消陰長,《彖傳》所云「匪正」之時也,故上卦三爻為無妄之時靜也,故四「可貞」,五曰「勿葯有喜」,上曰「行有眚」,皆居吉而動凶也。
2013年01月13日10:56:58
王應麟《困學紀聞》說:「貞者,元之本。周公曰:『冬日之閉凍也不固,則春夏之長草木也不茂。』見《韓非·解老》。可以發明貞固之說。」
周正建子(子月為正月),冬至為周代一年之始,貞為冬,元為春,《周易》古經「元」字凡27見,而「貞」字則多達111見,可見周人重視冬季勝於春季,周人在順應農時的基礎上更加重視德行的積累。
「夏數得天」,故取象仍按夏曆後天八卦,與帛書《要》孔子論損益卦同。
【25.4】
初九:無妄,往吉。
象曰:無妄之往,得志也。
【白話】
初九:不妄為,前往吉祥。
象傳說:不妄為前往吉祥,因為得志。
【解讀】
○《周易·小象傳》出現「得志」或「志未得」的卦有賁卦、無妄卦、損卦、益卦、升卦、明夷卦、困卦、謙卦、同人卦九個卦,「得志」以剛爻為主,親比為得志的充分條件。親比又兼相應則為大得志。親比一般為剛上柔下的順比,唯無妄初九是剛下柔上的逆比(見《周易密鑰·論《周易》「志」的象數規律》)。
無妄初九「得志」不同於其他卦的原因在於初九為成卦之主爻,程頤曰:「初九陽剛自外乾而來,而為主於內,中誠不妄者也。」陽實而陰虛,因初九陽實而無妄,初九為震卦主爻,人道之誠就在初九,無妄卦以陽爻為主動,以陰爻為被動,故初九「得志」而「往吉」。
○2013年01月12日20:04:35無妄卦下卦三爻為無妄之時動者,動吉而居凶,六二、六三有動有居,唯初九剛爻為動,故曰「無妄,往吉」。
【25.5】
六二:不耕穫,不菑畬,則利有攸往。
象曰:不耕穫,未富也。
【白話】
六二:不耕種卻有收穫,不墾荒卻有熟田,(君上來聘)應該適宜有所前往。
象傳說:不耕種卻有收穫,並沒有主動謀取財富。
【解讀】
○初至五互體為風雷益卦,益卦有耕種、墾荒之象,《周易·繫辭傳》「神農氏作,斲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又互巽為「近利市三倍」,互艮為果蓏,收穫之義也。菑(zī),初耕的田地;畲(yú),開墾了三年的熟田。《爾雅·釋地》雲「田一歲曰菑,二歲曰新田,三歲曰畲。」
○《周易》以陽實為富,陰虛無陽為不富,如小畜九五「富以其鄰」,泰卦六四「不富,以其鄰」,無妄六二柔爻為虛,安於現狀,沒有謀取財富的慾望和動力,故《象傳》言「未富」。六二柔爻居柔位,有消極怠工之象,實際上六二的志向並不在農田上,六二居中得正,有至誠之心,上與九五相應,其志在天下也。也就是孔子所說的「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隱居以求其志」的君子。因此六二無妄之福並非偶然,即使不求富貴,富貴自至矣。故曰「不耕穫,不菑畬」。不耕、不菑,不耕種、不墾荒,然而卻有了收穫和熟田,這種無妄之福在古代對於意外出仕和有意外戰功的人才會有的。帛書《易傳·昭力》篇說:「不耕而獲(禾萑),戎夫之義也。」即指武人憑藉戰功獲得爵祿,並不是因為謀取財富經營而得。
○則利有攸往:則,金文從鼎,從刀。商周時期一般把重要的祭祀、征伐、冊封、訓誡和賞賜等大事刻鑄在鼎上,這是金文「則」字的本義。法則,是後來的引申義。這裡的「則」當指天子的冊封書契。六二與九五君位相應與,天子會主動聘任六二。君命豈能違,故「則利有攸往」。陽爻為主動,陰爻為被動,六二陰爻是被動聘仕,意料之外,無妄之福也。
○《禮記·坊記》:
子云:「禮之先幣帛也,欲民之先事而後祿也。先財而後禮,則民利;無辭而行情,則民爭。故君子於有饋者弗能見,則不視其饋。《易》曰:『不耕穫,不菑畲,凶。』以此坊民,民猶貴祿而賤行。」
大意:
孔子說:「行相見之禮先于贈送幣帛,這是希望百姓以做事為先而利祿為後。先贈送財物然後再行禮,就會導致百姓產生貪財之心。不加辭讓,見禮就收,就會導致百姓相爭。所以,君子在有人饋贈禮物時,如果不能親自接見,就不接受饋贈。《周易》說:『不耕種卻有收穫,不墾荒卻有熟田,凶。』用這種辦法來教育百姓,百姓還有看重利祿而輕視做事的。
按:
《坊記》所引無妄卦六二爻辭與今本《周易》不同,今本無「凶」字,多「則利有攸往」。畬,《說文》「三歲治田也。《易》曰:『不葘畬,田。』從田,餘聲。」宋本及《五音韻譜》、《集韻》、《類篇》引皆有田字。惠棟云:「田當作凶。《禮記·坊記》所引《易》有凶字,蓋七十子所傳,當得其實也。」段玉裁、桂馥說略同。
《坊記》認為「不耕穫」即「不勞而食」,勞一般指勞力,對於民眾必須提倡勤勞致富,宣揚「不耕穫,不菑畲」類似今以「六合彩中大獎」誘導民眾,會使民眾看重利益而輕視禮行。「小富由勤,大富由德」,「不耕穫,不菑畬」不是靠辛苦勞動求來的,而是為有德者備之。
《禮記·坊記》與帛書《易》經傳對無妄卦的理解似乎不同於傳本《周易》。首先,無妄卦卦辭「其匪正有眚」,帛書《易》無「其」字;其次,無妄卦六二爻辭「則利有攸往」,帛書《易》無「則」字。從文句上看,這個「其」和「則」很象衍文,帛書《易》可能因此將其刪掉了。然而若忽視了「其」和「則」,就不會明了無妄卦「無妄天命正變」說。
帛書《衷》篇有「無孟之卦,有罪不死,無功而賞,所以嗇,故[災]」,有罪當死,卻得不死;無功不當賞,卻得賞,正為無所期望而有得。這顯然是「不耕穫,不菑畬」意義的延伸,但《衷》篇似乎對「無妄之福」有所忌諱。《周易》無妄卦六二「不耕穫,不菑畬」後有「則利有攸往」,以此說明這是君子的「無妄之福」,即孔子所說的「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隱居以求其志」的君子,也是《禮記·坊記》所說的「君子於有饋者弗能見,則不視其饋」。而一般民眾遇到類似「無妄之福」則很容易引發其貪利忘義之心,故帛書《衷》篇言「所以嗇,故[災]」,嗇,貪婪吝嗇;《禮記·坊記》在「不耕穫,不菑畲」後加一「凶」,同樣是為了「以此坊民」(防範民眾貪婪利祿而輕視禮行)。
帛書《易傳·昭力》第三章「《無孟》之卦,邑途之義也。」《無妄》之卦,怎麼會有「邑途之義」呢?按《無妄》卦辭有「不利有攸往」,初九「往吉」,六二「則利有攸往」,六三「行人之得,邑人之災」,上九「行有眚」,《無妄》卦爻辭確實多「邑途」字眼,然而如果因此認為無妄卦有「邑途之義」,那就是望文生義了。帛書《易傳》中類似不少觀點顯然劣於傳本《易傳》,這可能是它沒有傳世的原因之一。
○2013年01月12日20:04:35
綜合《禮記》《說文》等文獻,無妄卦六二爻辭:「不耕穫,不菑畬,凶;則利有攸往。」正合無妄卦下卦三爻動吉而居凶之義。
【25.6】
六三:無妄之災: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
象曰:行人得牛,邑人災也。
【白話】
六三:沒有妄為卻來了災難:譬如有人把耕牛栓在路邊,行人順手牽走,村裡人遂遭無牛耕田之災。
象傳說:行人把牛牽走了,村裡人遂遭無牛耕田之災。
【解讀】
○六二居中守正,故有無妄之福;六三柔爻不中而失正,故有無妄之災。《周易》以離為牛,大畜六四「童牛之牿」,三至上互大離;離卦辭「畜牝牛」;睽六三「其牛掣」,二至四互離;革初九「鞏用黃牛之革」,下卦離;旅上九「喪牛於易」,上卦離;既濟九五「東鄰殺牛」,上卦坎反離,故曰「殺牛」,反象取反義也。(詳見:《周易密鑰·周易卦爻辭里的「牛」》)
無妄初至四互大離,或六三變離,離為牛,初至五互體為風雷益卦,《繫辭傳》雲耒耨「蓋取諸益」,故此牛為耕牛。六三陰爻為離卦主爻(坤為牛,離卦得坤之中也),與九四比,與上九應,四、上皆外卦,志在外,出走之象,下卦震為動、為大塗,互巽為繩為系,故曰「或系之牛,行人之得」。
○六三為陰爻,陰爻為被動,耕牛被路人牽走,意料之外,無妄之災也。
○2013年01月12日20:04:35
無妄卦下卦三爻動吉而居凶:「行人之得」,動吉;「邑人之災」,居凶。
【25.7】
九四:可貞,無咎。
象曰:可貞無咎,固有之也。
【白話】
九四:僅可固守,沒有咎害。
象傳說:僅可固守沒有咎害,是說其具備固守的條件。
【解讀】
○九四剛爻居柔位為失位不正,下無應與,近君多懼,本有咎害,然而無妄以陽爻為主動,又位於乾卦之初,故可固守而無咎。九四雖然處於極其不利的局面,由於自身具備固守的條件而免除災害。
○2013年01月12日20:04:35
無妄卦上卦三爻為無妄之時靜也,皆居吉而動凶也。純陽剛健,難於靜居,唯九四與初九不應,不應則其心不動,故曰「可貞,無咎」,《象》曰「固有之也」。
【25.8】
九五:無妄之疾,勿葯有喜。
象曰:無妄之葯,不可試也。
【白話】
九五:沒有妄為而得疾病,無需用藥而有喜事。
象傳說:沒有妄為而得病,藥物不可以試用。
【解讀】
○九五居中得正,何以有疾?原來五應二,九五君主為效法「天下雷行」無妄之道而「茂對時、育萬物」,養育庶眾需招賢納士,六二之賢被動守柔,故九五需勞其心力主動聘之,此所以只是疲憊之小恙。
王弼曰:「葯攻有妄者,而反攻無妄,故不可試也。」
李士鉁曰:「九五中正自保,本無致疾之道,茍以無妄之疾,而輕試無妄之葯,或反變為痼疾,不可治矣。」
○「勿葯有喜」,楚簡《周易》作:「勿葯又(有)菜」,此是對「無妄之葯,不可試也」的互證。
九五疲勞小疾只需補益元氣即可,《素問·藏氣法時論》曰「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菜,《說文》「艸之可食者。」葯,《說文》「治病艸。」勿葯有菜,菜為五穀、五果、五畜、五菜食物之省稱,言不需以葯治病,只需用食物調養可也。
○2013年01月12日20:04:35
無妄卦上卦三爻為無妄之時靜也,皆居吉而動凶也。九五應六二,處無妄之時,心有略動而得疾,然中正之德足以養生,故「勿葯有喜」。因動則凶,故誡不可試藥。
【25.9】
上九:無妄,行有眚,無攸利。
象曰:無妄之行,窮之災也。
【白話】
上九:沒有妄為,行動會有災難,沒有什麼利益。
象傳說:沒有妄為的行動,是窮困處境導致的災難。
【解讀】
○六三與上九相應,二者皆是無妄天命之非正常形態,即「其匪正有眚」的「無妄之災」。上九不中不正,亢陽無位,命之既窮,故前行會有災難。項安世曰:「上九當時位之窮,無可行之理,故曰窮之災也,即乾亢龍之爻辭也。」
○2013年01月12日20:04:35
無妄卦上卦三爻為無妄之時靜也,皆居吉而動凶。上九居無妄之極,剛健無比,又與六三相應,故毫無靜居之意,故曰「行有眚,無攸利」。
【無妄卦總結】2013年01月11日22:10:28:
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註》:
《無妄》卦大義,主於處事「不妄為」。卦辭從正反面揭示其旨:先稱萬物「無妄」之時必然至為亨通,利於守正;再戒違背正道者此時將遭禍患,動輒失利。六爻情狀,皆呈「不妄為」之象,但吉凶利咎卻各不相同:初九起步不妄,往無不吉;六二不貪不妄,安順獲利;六三無所妄為,卻飛來橫災;九四以剛守謙,不妄則無害;九五無妄得疾,不治自愈;上九不妄自守,欲行卻有禍。人們要問:既然六爻未嘗有一爻「妄為」,為何利弊如此懸殊呢?胡炳文曰:「善學《易》者在識『時』。初曰『吉』,二曰『利』,時也;三曰『災』,五曰『疾』,上曰『眚』,非有妄以致之也,亦時也。初與二皆可往,時當動而動;四『可貞』,五『勿葯』,上『行有眚』,時當靜而靜。」(《周易本義通釋》)可見,本卦認為:若欲長保「無妄」,避害就利,凡事動靜行止,不能不審時度勢。當然,「識時」必須建立在「守正」的基礎上;一旦「失正」,則無利可言:此卦辭所明「匪正有眚」之義。朱熹指出:「《無妄》一卦,雖雲禍福之來也無常,然自家所守者,不可不利於『正』。」(《朱子類語》)至於「正」的概念,就古代倫理思想的範疇領會,莫過於遵循「禮」教。孔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實與《無妄》卦旨頗可相通。
【孔子的無妄之災】:
《荀子·宥坐》:
孔子南適楚,厄於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弟子皆有飢色。子路進問之曰:「由聞之: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不善者天報之以禍。今夫子累德、積義、懷美,行之日久矣,奚居之隱也?」
孔子曰:「由不識,吾語汝。汝以知者為必用邪?王子比干不見剖心乎?汝以忠者為必用邪?關龍逄不見刑乎?汝以為諫者為必用邪?伍子胥不磔姑蘇東門外乎?夫遇不遇者,時也;賢不肖者,材也。君子博學深謀不遇時者多矣。由是觀之,不遇世者眾矣,何獨丘也哉!夫芷蘭生於深林,非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之學,非為通也。為窮而不困,憂而意不衰也,知禍福終始而心不惑也。夫賢不肖者,材也;為不為者,人也;遇不遇者,時也;死生者,命也。今有其人,不遇其時,雖賢,其能行乎?苟遇其時,何難之有?故君子博學深謀,修身端行,以俟其時。
孔子曰:「由,居,吾語汝。昔晉公子重耳霸心生於曹,越王句踐霸心生於會稽,齊桓公小白霸心生於莒。故居不隱者思不遠,身不佚者志不廣,女庸安知吾不得之桑落之下!」
大意:
孔子向南到楚國去,困在陳國、蔡國之間,七天沒吃熟食,野菜羹中不攙一點米,學生們都有挨餓的臉色。子路前來問孔子說:「我仲由聽說:『行善的人上天用幸福回報他,作惡的人上天用災禍回報他。』現在先生積累功德、奉行道義、胸懷美好理想,行善的日子很久了,為什麼處境這樣窘迫呢?」
孔子說:「仲由你不懂,我告訴你吧。你認為有才智的人是一定會被任用的嗎?王子比干不是被剖腹挖心了嗎!你認為忠誠的人是一定會被任用的嗎?關龍逄不是被殺了嗎!你認為勸諫的人是一定會被任用的嗎?伍子胥不是在姑蘇城的東門之外被碎屍了嗎!是得到君主的賞識還是得不到君主的賞識,這要靠時機;有德才還是沒有德才,這是各人的資質了;君子博學多識而能深謀遠慮卻碰不到時機的多著呢!由此看來,不被社會賞識的人有很多,哪裡只是我孔丘呢?再說白芷蘭草長在深山老林之中,並非因為沒有人賞識就不香了。君子學習,並不是為了顯貴,而是為了在不得志的時候不至於困窘、在碰到憂患的時候意志不至於衰退,懂得禍福死生的道理而心裡不迷惑。有德才還是沒有德才,在於資質;是做還是不做,在於人;是得到賞識還是得不到賞識,在於時機;是死還是生,在於命運。現在有了理想的人才卻碰不到理想的時機,那麼即使賢能,他能有所作為嗎?如果碰到了理想的時機,那還有什麼困難呢?所以君子廣博地學習、深入地謀劃、修養心身、端正品行來等待時機。」
孔子又說:「仲由!坐下!我告訴你。從前晉公子重耳的稱霸之心產生於流亡途中的曹國,越王勾踐的稱霸之心產生於被圍困的會稽山,齊桓公小白的稱霸之心產生於逃亡之處莒國。所以處境不窘迫的人想得就不遠,自己沒奔逃過的人志向就不廣大,你怎麼知道我在這葉子枯落的桑樹底下就不能得意呢?」
推薦閱讀:
※建黨90周年七一講話解讀
※GI解讀,不只大米糙米一言不合
※美亞匯投:顧比均線解讀
※對奇門遁甲起局歌的解讀
※12地支最深刻解讀之——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