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飛將軍的遺憾:母親健在而不能相見

光緒年間,曾國荃為新建成的湘鄉試館作《湘鄉試館記》,文中曰:

竊計三十年之間,數不下二十餘萬人。兄戰死於前,弟斗傷於後,在外則流為無定河邊之骨,在里則時聞老父慈母及垂髫孤寡哭泣之聲,幾於比屋皆是。大約捐軀疆場及積勞病歿軍次者,不止六七萬人。

清朝時的湘鄉縣包括今天湖南湘鄉市(縣級)、雙峰縣、婁底市城區以及漣源市(縣級)的大部,是轄區面積廣闊、人口眾多的大縣。太平天國起事後曾國藩在家鄉興辦湘軍,一直到收復新疆的三十年間,這個縣先後有二十萬人從軍,戰死和病死的不下六、七萬人。

可以說,這個縣的人為大清帝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在外則流為無定河邊之骨,在里則時聞老父慈母及垂髫孤寡哭泣之聲,幾於比屋皆是。」形容的就是父母和妻子聞說親人戰死的噩耗後慘狀,首任新疆巡撫劉錦棠的家族即是如此。

劉錦棠,字毅齋,湘鄉縣山棗人,生於道光二十四年(1844),卒於光緒二十年(1894)。湘軍成立之初,劉錦棠的的父親劉厚榮、叔父劉松山都參加了湘軍。1854年,成軍不久的湘軍和太平軍戰於岳州,劉厚榮戰死,是年劉錦棠才十歲,他的母親彭氏因生活所迫而改嫁。在祖母的撫養下,長到十五歲的劉錦棠懷著為父親報仇的心愿,投靠到當年父親效力的老湘營,成為叔父劉松山手下的一名少年兵。

跟隨著叔父,劉錦棠轉戰安徽、江西諸省,逐漸成熟,成為一位傑出的青年將領。太平天國被湘淮軍平定後,曾國藩被調任直隸總督,負責剿滅華北地區的捻軍,曾國藩奏請朝廷,調劉松山的老湘營北上作為對付捻軍的主力。劉氏叔侄率軍縱橫華北,直至捻軍頭領張宗禹投水自殺,捻軍平定。此時,陝甘兩省又爆發了因民族糾紛導致的戰爭,清廷的官方史書稱「同治回亂」,劉松山部又奉命「平亂」。

劉松山在招撫詐降的馬化龍部途中被對方殺死,為了穩定軍心,左宗棠任命年僅27歲的劉錦棠代理老湘軍的統領。劉錦棠統領這支哀兵對馬化龍部據守的金積堡進行猛烈進攻,堡壘終於被攻破,劉錦棠也一戰成名,被清廷任命為老湘軍的正式統領。

陝甘的戰爭雖然平息了,但陝西回軍的重要首領白彥虎已率部下逃到新疆,投靠了佔據天山南北、自立為汗的阿古柏。劉錦棠自然成為左宗棠追剿白彥虎、消滅阿古柏勢力、收復新疆最為倚重的將領。

1875年,清廷任命陝甘總督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左帥從蘭州移駐肅州,運籌帷幄,指揮入疆作戰。左宗棠上書清廷,誇讚劉錦棠「英銳果敏、才氣無雙、志慮忠純」,推薦他總理行營事務,朝廷照準。年僅31歲的劉錦棠實際上成為了收復新疆的前敵總指揮,不僅手下的老湘軍,新疆其他各路官軍都受其節制。

1876年4月26日,劉錦棠率25營老湘軍從肅州分批出發,出嘉峪關經過千里戈壁,向北疆進軍。7月下旬,會合先期進疆駐紮於濟木薩(今吉木薩爾)的金順部,進佔阜康。然後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迷惑敵人,而親自率精兵抄小路突襲,趁夜奪取黃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佔了迪化(烏魯木齊)外圍的重要據點古牧地。大軍出現在迪化城下時,守城的白彥虎想不到湘軍如此神速,此時城內空虛,而援兵未到。湘軍將大炮架在郊外製高點六道灣水塔山上,一炮擊中城門,城牆轟塌,守城的敵軍立刻做鳥獸散,棄城而逃

1876年大雪封山之前,劉錦棠的部隊收復了北疆。1877年開春後,劉錦棠又運用了其擅長的「運動戰」,率騎兵、步兵挺進南疆。是年4月,大軍先後攻佔了阿古柏重兵把守的達坂城、吐魯番、托克遜,南疆門戶洞開。

在持續不斷的軍事壓力下,損兵折將的阿古柏偽政權起了內訌,先是阿古柏患病而死(也有其服毒自殺的說法),其長子伯克胡里殺死了挾父親屍體而掌握政權的另一個兒子海克拉。看到機不可失,劉錦棠立刻率軍千里奔襲,一個來月就光復了喀喇沙爾、庫車、阿克蘇、烏什等南疆東部四城。左宗棠大喜過望,寫信誇讚他「三旬之間,迅掃賊氛,窮追三千里,收復東四城,殲敵數千,追回難民數十萬,決機神速,古近以來,實罕其比。」劉錦棠敵人稱為「飛將軍」。

戰亂平息後,恢復全疆的社會秩序、保障民生成為頭等大事,而改變傳統的管理體制便成了當務之急。繼兩任陝甘總督左宗棠、譚仲麟(湖南茶陵人、民國行政院長譚延闓之父)上奏在新疆建立行省制之後,劉錦棠以督辦全疆軍務的欽差大臣身份,再一次向朝廷提出新疆建省的奏請。1883年清廷批准新疆正式建省,設甘肅新疆巡撫,駐迪化,劉錦棠被任命為首任巡撫。

由於多年征戰,剛過不惑之年的劉錦棠傷病纏身,更由於撫養他成人的祖母思孫心切,劉錦棠多次上書請開缺回鄉,但朝廷讓他以新疆軍政事務為重,一次次不予批准。

劉錦棠的祖母陳氏是一位偉大而堅韌的婦女,她兩個兒子戰死在沙場,兒媳婦改嫁,自己將幾個孫兒養大。1889年,已85歲的老祖母中風倒地,躺在病榻上念著孫兒的名字。劉錦棠上書引用李密的《陳情表》,誠懇地請求朝廷准假探親,這一次朝廷終於批准了。

劉錦棠少小從軍,中年衣錦榮歸,自然在故鄉引起極大的轟動,他也成為劉氏家族的驕傲。劉錦棠的歸來,給重病的祖母莫大的安慰,可是,他卻不能去探望還健在的母親。因為根據湘中一帶的禮法,孝子不養下堂母。下堂即改嫁,鄉俗認為丈夫死後,妻子撇下兒女改嫁,是對丈夫的不忠,對兒女不負責任,兒女哪怕再有出息,也不得供養母親。身任封疆大吏的大英雄兒子回故鄉了,與劉錦棠故居隔一條小河的母親不能過來看兒子,兒子礙於禮法,也不能過去探望母親,母子倆只能隔河相望。劉錦棠的父親劉厚榮因為兒子的官位,被追贈光祿大夫,而母親彭氏因為改嫁,卻不能得到任何誥封。——兒子的富貴,劉家的顯赫,已與她沒有半毛錢關係。

此後,劉錦棠一直隱居故鄉。直到1894年甲午中日戰事起,朝廷想要起用這位飛將軍,傳旨劉錦棠招募舊部,火速趕赴遼東迎戰。劉錦棠二話沒說,立刻啟程,在從老家山棗剛行進到湘鄉縣城時忽然中風,身體偏癱,不久後在湘鄉縣城去世。臨死前,他將兒子和舊部召集床前,口授遺折,說:「死不瞑目,伏願皇上聖謨堅定,激勵將帥,掃蕩夷氛……」

不能供養生母,不能去遼東抗擊倭寇,也許是劉錦棠人生最遺憾的兩件事。


推薦閱讀:

不留遺憾 10條技巧拍出銳利照片
別讓生命有太多遺憾
別讓人生留下遺憾~
柴榮:中國歷史上的明君,正值壯年卻溘然崩逝,至今令人遺憾!
遺產與遺憾——漫議諾貝爾文學獎

TAG:遺憾 | 母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