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虛傳的格言:越花錢的人越有錢,越捨不得花錢的人越貧窮。
名不虛傳的格言:
越花錢的人越有錢,越捨不得花錢的人越貧窮。
看看周圍的人,那些從小就大手大腳地請朋友吃飯或者花錢的人,到現在依然有條件大手大腳地花錢。
而那些每次一到了付錢的時候不是自行車鎖不上 就是沒帶錢包,可是多少年之後,他依然過著拮据的生活!
我們自古以來都是在教育著:只有節約才能省下來,越節儉才能越攢的下錢;不管賺多少,只有省下來的才是自己賺的等等的理念難道都是錯誤的嗎?
這個疑問開始困擾著我,迫使著我開始認認真真地體察這個結論,也開始看大量的關於財富的秘密、猶太人金錢觀等等關於錢得書籍,來考核這一結論————越能花錢的人越有錢,越捨不得花錢的人越貧窮是否正確,最近終於得到了解答:什麼樣的心境,什麼樣的花錢風格就吸引了什麼樣的外在環境來與之相匹配,似乎真的是越捨不得花錢的越窮。
我們社會上節儉的人太多太多,80%以上的人,都是在不斷的節儉著,把能省的都省下,能少開支就少開支,能存銀行就存銀行,存銀行的錢,可以說佔到了自己財富的80%以上
而對於富人呢?我今天要告訴你的是,富人們幾乎銀行里的存款也可能就是幾十萬左右。而這些錢也就是為了自己近一段時間鋪張花費的開銷,其他的錢,絕對不會放在銀行里,不但不會放在銀行里,反而會想方設法的從銀行里貸款出去周轉,銀行是什麼?「銀行就是一個把不喜歡花錢的人的錢聚集起來,給那些喜歡花錢的朋友花的地方。」,這是我一個銀行副總裁朋友給我分享的,然而現實也是如此,所有80%主張節儉,少花錢的人的錢,都是被哪些「大手大腳」喜歡「大手大腳花錢」的人所花著,而最可惡的是,這些人卻越花還越多?為什麼:越花錢的人越有錢,而越不喜歡花錢的人越貧窮呢? 本質就是思維的角度不同:節儉的人的思維模式,永遠都是:買東西的時候總是想,能便宜就便宜,攢下錢還有其他的用呢,等以後錢攢多了再買。如:買衣服的時候,看到一件幾千元的衣服,感慨:哇,這麼好的衣服,這麼漂亮,質量還這麼好,轉念一想,算了,等我以後有錢的時候再買吧,想買鞋的時候亦如此,想買一輛車的時候,算了,我的錢不夠,買了之後小孩上學就有麻煩了,等等。。。總之,想的都是等有錢了以後怎麼怎麼樣。。而那富人怎麼樣想呢?他們對他們喜歡的東西,永遠考慮的都是,我如何做才能夠買到它呢?我如何才能賺到那麼多的錢呢?大家發現了嗎?由於他們想的是如何才能賺到錢,而不是想:「有錢了之後才怎麼怎麼樣?」就這一個差距,使得富人的賺錢的點子,路子,方法越來越多,而這種路子方法都是伴隨著自己的慾望,伴隨著自己的野心而成長著,今天賺的錢開上了桑塔納,明天喜歡上了別克,就開始想著現在轉的錢太少了,怎麼才能賺更多的錢呢?迅速調整自己的工作,調整自己的事業,進而來把自己喜歡的東西買到,進而過著別人不可思議的生活。
我有一個喜歡書法的朋友,坐著近二百萬的車子,和他一起出去的時候,給我們兩個住最豪華的套房。然而每次練習書法時,一張不到一毛錢的練習紙可以成幾十遍的反覆利用,為什麼,不浪費!把握,感悟透了這一點,對於越花錢越有錢,越捨不得花錢越沒錢的理念,相信會有透徹的認識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