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情緒 不要變回原來的自己
在看《西遊記》的時候發現,很多妖怪都喜歡變作人形,或英俊瀟洒,或儀錶堂堂,亦或是人面桃花,風情萬種,只是一到危急或是關鍵時候,他們就會變回原形,要麼披頭散髮,要麼青面獠牙,要麼張牙舞爪,必欲吃人方才罷休。扯這些,是因為他們和家長的某些方面很像,西方不是也有句諺語叫做:憤怒是魔鬼的話嗎?家長好多時候很想得道成仙,做個」好人「,平時很也注意家庭教育,可是一遇到事情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馬上就又回到以前最「原始的自己」了。
家庭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熏陶教育,所以家長希望孩子將來變成什麼樣的人,(這裡包括性格、習慣、看法、思路、言談舉止甚至口頭禪等很多大大小小的問題)家長必須在孩子還沒有被家長「熏熟」的以前加以改變,只有家長改變了,孩子才能有更大的發展。
很多家長的表現就是,孩子的大部分感受我可以接受,但如果孩子的言行表現讓我生氣或焦慮時,我有可能立刻恢復了從前的自己,脾氣一發,情緒可控後又開始後悔自己的言行,白白將很好的教育機會給毀掉了。平時很注意撿芝麻,關鍵時候卻丟掉了西瓜,得不償失。家長平時發怒時是何種表現,孩子發怒時也是同樣的表現,最可怕的是,將來孩子有可能也對你這樣發脾氣。俗語說:房檐滴水滴滴照,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控制不住情緒的時候可能有如下幾種情況:
一、心煩意亂的時候,看誰都不順眼,就想發火。這時候最容易遭受攻擊的就是孩子,因為他是弱者,只能承受,不敢反擊,稍有差遲或對抗肯定是遭到更猛烈的壓制和打擊。
二、孩子不聽話的時候,人的忍耐能力都是有限的,當孩子的言行超出了家長的容忍限度,家長必定會控制不住情緒發脾氣。
三、孩子表現差的時候,特別是成績差的時候,有些家長往往會瞬間暴怒,情緒不可控制,任意傾瀉。
四、給孩子講題的時候,一點就通,一講就會還行,最怕的就是家長三番五次的講,孩子還是一片茫然,最後是孩子急得筆扔了,家長氣得動手了。
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很多,在有情緒的時候做出決斷事後很容易後悔。控制不住情緒的時候說明家長已經走入死胡同,要麼心態失衡,要麼方法欠缺,有可能是思想意識不到位,最好的辦法是緩一緩,待情緒穩定了再做決定。因為發怒往往只是在發泄情緒,與解決事情無關。之所以寫下這個題目,就是因為本人小時候被「熏熟」了,加上後來的職業習慣,所以遇事也是個急脾氣,很多時候管不住自己,後來發現發怒於事無補,也怕「遺傳」給女兒,所以才想到改變自己,我常用的辦法是,情緒不好時使用緩衝法,告訴家人,讓她們不要理我,過一段時間就好了。有時候對女兒沒耐心,後來就告訴女兒,給她一項特權,我對她發脾氣的時候她可以打手勢,或是用話語提醒我,等我平靜了再解決問題,這一項做的不是很好,原因是女兒有時候嚇得忘記了自己還有這項特權,呵呵!看來我發起脾氣來還是蠻凶滴!。很多時候還要感謝妻子,她經常在背後提醒我,讓我改變了不少。
最後需要提醒鼓勵一下,如果平時表現上佳,只是關鍵時候掉鏈子的家長,學已至門牆,但土尚差一筐,再努力趲行幾步,達至功德圓滿,即可榮登仙界,以後就再無「原形」可言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