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遺保護的啟示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中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始於2003年,迄今已經走過了整整10個年頭。這項工作不但系統地摸清了中國活態類遺產的家底,同時,也使國人對自身遺產的保護從「物質」層面上升到了「非物質」層面,從「靜態保護」層面上升到了「活態保護」層面,從「器物保護」層面上升到了對器物製作者——「人的保護」層面,從而實現了對本國文明的活態保護與可持續傳承。不啻如此,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保護理念,還深深地影響到了其他遺產保護領域,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對可移動文物保護工作的影響。可移動文物是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點,由於極易損壞,因此,保護難度很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理念對該領域的影響是從故宮博物院開始的。故宮是中國高等級文物的雲集之地。由於年久失修,早年間由宮廷造辦處監造出來的一大批宮廷日常用品——如刺繡、宮毯、古畫、傢具以及宮廷服飾等等,均遭受到程度不同的腐爛、蟲蛀、霉變等問題。由於宮廷造辦處的老技師早已離世,現有技師又不掌握製作這些藏品的傳統技藝,許多藏品的修復計劃只能被無奈地擱置下來。隨著非遺保護熱的興起,單霽翔等故宮人意識到宮廷造辦處的老藝人們雖然已經離世,但他們的那些獨門絕技很可能仍在他們後人們的手中傳承。通過種種努力故宮人不但尋找到了原紫禁城宮廷造辦處老藝人的後人,而且還把他們成功地引進到了故宮。這些能工巧匠的後人們利用手中的傳統技藝,不但成功地修復了許多原本無法修復的故宮舊藏,同時,還使許多宮廷造辦處的傳統技藝得以恢復。我們有理由相信,這種初露端倪的以強調「活態傳承」的故宮文物修復模式,必將對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文物修復工作產生積極影響。
對古村落保護工作的影響。中國對古村落的重視,始於20世紀80年代。隨著民俗旅遊熱的興起,古村落保護與開發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但這一時期的工作多局限於對古村落、古民居、古街道、古橋古樹的保護與利用,很少注意到對古村落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有些地方出於旅遊需要,甚至不惜趕走當地居民,以騰出更多的觀光空間。當地居民外遷帶來一個可怕的後果:不僅是因「人去樓空」而創造出一座座「死宅」,而且是因村民的出走而使整座村落失去了其應有的「靈魂」,嚴重地影響了外地遊客對當地文化的解讀,甚至造成許多誤讀。進入21世紀後,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熱的興起,以非遺為代表的傳統村落民俗,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許多規劃部門在規划過程中也都會有意識地聘請專家,專門就古村落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開發提供技術諮詢。這種全方位開發,也使人們從民俗旅遊中獲得了更多的文化體驗。
對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影響。中國對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始於2005年。這一年,中國首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項目獲得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認定。截至目前,中國已有8個項目獲得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殊榮,中國國內也有19個「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項目獲得了農業部的批准和認定。由於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起點高,同時又受到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理念的影響,農業遺產的認定除注重梯田、垛田、溝渠、堤壩等農業生產設施外,還十分重視傳統農作物品種、傳統農耕技術、傳統節日、傳統儀式,以及傳統農耕制度等具有明顯「非物質」成分的傳統農耕文明的傳承情況,並作為決定性「評價因子」決定著「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項目和「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項目的取捨。在中國文化遺產保護領域,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所走彎路最少,所持科學理念最多,而這顯然與較早地接受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理念有關。
對傳統手工技藝保護工作的影響。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傳統手工技藝類遺產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2012年,在李鐵映先生主持下,爭取在6年時間裡,編撰出「國卷」「省卷」共260冊的《中國工藝美術全集》編撰工作正式啟動。與以往只記載優秀作品的大系類叢書不同,這套叢書將系統、全面地記錄、詮釋中國工藝美術的歷史、文化、藝術、品種、代表作品,特別是記載與活態傳承息息相關的製作技藝、材料、工具,以及傳統手工技藝的傳承規律、人力資源的分布規律、傳統手工技藝的生產規律、營銷規律以及社會組織等等。李鐵映同志為該叢書所做「為行業修志,為大師立傳,為民族傳藝」的題詞,彰顯出這套叢書的最大亮點:對於手工技藝傳承人——工藝美術大師的關注,對行業運營規律的關注,和對傳統手工技藝傳承規律的關注。而這些提法顯然與強調「以人為本」,重視「活態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理念一脈相承。
對史學研究與史料收集工作的影響。人類對歷史的認識多半是從典籍開始的。距今100多年前,隨著西方考古學的進入,文物又成為我們認識本民族歷史的一條重要途徑。但無論典籍,還是文物,都很難對具有動態性質、歷時性特點的傳統手工技藝、傳統表演藝術以及傳統節日儀式進行全息記錄。因此,我們很難通過典籍與文物,將這些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具有明顯「非物質」成分的傳統文化事項原汁原味恢復出來。而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熱的興起,人們漸漸意識到:儘管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歷經數百年、上千年乃至上萬年時間,但由於在這個過程中它並沒有發生過根本性改變,因而通過它仍能還原出其往昔的面目——如通過楊福喜傳承之宮廷弓箭製作技藝,我們仍能還原清代宮廷弓箭製作技藝;通過流傳至今的海南島黎族鑽木取火技術,我們仍能還原近萬年前早期人類的鑽木取火技術。可見,儘管所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均活在當下,但由於它們是原汁原味傳承至今的,還保留有濃厚的傳統文化DNA,因而也就具有了與文物相同的性質,具有了不可多得的歷史認識價值。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來研究典籍記載與文物表達所無法盡意的某些傳統文化事項,特別是某些具有歷時性特點的傳統文化事項,將會成為中國史學研究的一個全新領域。此外,由王文章同志倡導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口述史調查,也將從另一個角度,為史料的搜集和史料學的研究開闢出一片全新的天地。
對實驗考古學的影響。傳統意義上的實驗考古學基本是在親身實驗、親自摸索的情況下進行的。譬如當代考古學家對古代骨針製作工藝的研究,就是通過長期的實驗和摸索來完成的。但這種實驗只能解決「可能是這樣」這樣一個假想命題,而無法用確鑿的事實來證明歷史上就是「這樣」。從這個角度來說,實驗考古學更像是一門假想中的「科學」。但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熱的興起,人們突然發現那些散落於民間社會,特別是散落於偏遠地區民間社會中的某些傳統工藝——如黎族、傣族的傳統燒陶製作工藝,海南島黎族地區的傳統絣染製作工藝,完全可以解釋那些實驗考古學中無法解決或是很難解決的問題。這種通過今天來證明昨天的「取今證古」法,也使得這門科學從「假想」走向「科學」,從「實驗」走向「實證」,實現了一門學科的「質」的飛躍。
對博物館展示模式的影響。傳統博物館是以展示各種製成品為基本特徵的。這種展示雖然可以告知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特定類型之遺產的基本特徵,但卻法告知該遺產的製作工藝與流程,使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從而影響了觀眾的認知深度。近年來,隨著非遺保護理念的不斷深入,一些博物館已經注意到了技術和技藝的活態傳承問題,展示理念也從對「實物」的展示,過渡到了對相關技術、技藝與相關工藝流程的全息展示與動態傳承,從而實現了當代博物館在功能上的歷史性轉型。
(作者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導)
鄂倫春族狩獵的組織形式,可分為以「烏力楞」為單位的集體出獵、以「安額」為單位的狩獵小組和個體狩獵三種形式。
圖①為山神「白那查」。山神一般由薩滿或獵人雕刻於樹榦。鄂倫春獵人進山打獵,遇到山神都會祭拜,祈禱狩獵的順利。
圖②④⑤為鄂倫春獵人
圖③是鄂倫春自治旗博物館藏樺皮船。樺皮船製作是首批國家級非遺項目。
選自《呼倫貝爾民族文物考古大系·鄂倫春自治旗卷》
薩滿教是蒙古族的原始信仰,男女皆可成為薩滿。成為薩滿需經正式的儀式從師接受薩滿術的訓練。舉行儀式時,有一套傳承已久的規範的宗教定製。圖⑥為內蒙古陳巴爾虎民族博物館藏巴爾虎女薩滿跳神服飾。圖⑦為巴爾虎女薩滿正在進行儀式。
選自《呼倫貝爾民族文物考古大系·陳巴爾虎旗卷》
推薦閱讀:
※中國摩天城市排行榜發布:大樓總數將達美國4倍(圖)
※【文字】大安法師開示:中國凈土宗祖師的思想述評 3
※中國人使用筷子的忌諱
※這件人命關天的事,中國人做錯了幾十年
※印度「神盾艦」目前只能抗衡中國05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