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開的玩笑:唐御史李昭德被酷吏冤死案

六月的一天,這是一個難忘的日子,朝野痛恨的佞臣來俊臣被處以死刑;就在這天,朝野敬慕的監察御史李昭德也被處以死刑。忠佞原本是志不同,道不合,可這一忠一佞,卻剛好是在同一個地方、同一天,以相同的方式,結束了二人毫不相同的生命歷程。

實際上,來俊臣與李昭德都盼著對方有這天,不過這回歷史卻給他們兩個人開了個並不令他們開心的玩笑。

自則天皇帝執政以後,為了加強統治,令黎民百姓都忠實於她、服從於她,一面大興告密之風,由此還發明了一種新告密方法——投匭密告,就是直接向皇帝投遞匿名信;同時選拔扶植眾多心狠手辣且擅長誣陷之術的酷吏。這種類型的人當然以來俊臣為首,他們投女皇所好,大肆誣構不滿武氏、忠於李唐的忠直之臣,更多的則是陷害無辜,挾私報復。一旦有誰敢對來俊臣等人流露出一丁點兒不遜,馬上便會遭誣陷、入監、受酷刑,最終被逼死。因其刑訊逼供之殘忍令人髮指,誣陷手段之高令人瞠目,因而朝廷上下無不自危,只有那李昭德不畏懼那些人。

李昭德是當時的宰相,對來俊臣等陷害忠良的不法之舉深惡痛絕。身為一朝宰相,治國平天下的責任感令其不能在此時此刻還考慮個人安危,他下決心要挫挫來俊臣等奸佞的「銳」氣。

武則天於長壽二年初頒布詔書禁止民間留用織錦。那個時候,來俊臣的左膀右臂、靠誣陷李唐宗室舒王元名起家的侯思止為了居奇牟利,依然大肆囤積錦緞。李昭德獲悉這一情況後,把他的罪行逐一列出並投入匭中。

這時,女皇登基將近十年。要說排除異己,也處理得差不多了,何況就算仍有餘孽殘渣,那些人也只能夾著尾巴做人,成不了什麼氣候。因此,對這幫「除逆」的「工具」,女皇也逐漸厭煩。再說那群傢伙任意構陷、為非作歹、酷刑威逼,民怨震天,則天皇帝也不再像執政初那樣處處袒護他們。恰恰相反,倘若認為有必要,她將除掉這些惡跡昭彰的「勛臣」。

則天皇帝見了密信,對信中所提之事並不覺得吃驚,而令女皇驚訝的是竟然有人膽敢密告侯思止!

私蓄織錦的確不算什麼,在文武百官里像侯思止這樣知法犯法,表裡不一的人絕非他一人。女皇熟知「網開一面」的優點,「趕盡殺絕」這事她是從來不幹的,這次只能怪侯思止自己碰到了刀口上。

女皇是不會輕易背負誅殺親黨之惡名的。她清楚,李昭德是個敢作敢為、嫉惡如仇的人,他早已對來俊臣等人恨之入骨。在滿朝文武中,只有李昭德敢與來俊臣等奸臣面折廷爭了。一次在朝堂上,李昭德居然點名道姓地罵侯思止和來俊臣。那一回是眾臣討論侯思止納叛臣之女為妾一事。當時,滿朝文武沒誰敢對侯思止說個「不」字,而宰相卻毫不顧忌,驀地站起來說:「以前來俊臣強娶諸多名門閨秀,已夠辱沒斯文的了,現在侯思止這混帳東西又要強娶叛臣之女,難道這不有辱國體嗎?」

他這一番言辭,不僅把來俊臣狠狠地羞辱了一番,而且壞了侯思止的美事。

這個時候,女皇要借刀殺人,這麼一來,她既能夠順理成章地除去一個累贅,還能夠不得罪所有忠於她的人。

李宰相也不負皇帝重望,接手侯思止一案後,毫不拖泥帶水地審理結案。贓物擺在侯思止面前,賴也賴不掉,不得不乖乖服法。李昭德早盼著這天的到來,此刻更是抑制不住內心的快慰,親手把他杖殺於朝堂上。在場的百官都在心中暗暗稱快。

杖殺侯思止後,來俊臣等的囂張氣焰略有收斂。因此,那些惡人也更加嫉恨李昭德。

來俊臣的構陷之術確實堪稱一絕,他還寫過一部關於構陷之術的「著作」發給他的爪牙,名曰《密告羅織經》,其造詣可見一斑。與此同時,也足見文武對來俊臣等奸人談而色變的緣由。

來俊臣選擇構陷對象的方法也是與眾不同的。他得先選個黃道吉日,投石占卜後才決定。

三月初三是個好日子。來俊臣召集他的黨徒前往龍門遺址。他把提前做好的靶子插在附近一座廢棄的橋上,靶子上分別寫有他們打算誣告的大臣的姓名。接下去,那些人輪流在橋下投石擊靶,哪個先倒下,就先誣告靶上有名字的那人。那一日,這群人是專為李昭德來的,故而僅拿了一個靶子。

可不知是真有上蒼護佑,還是來俊臣等人投技欠佳,他們從早晨投到夕陽西下,直到天色暗得幾乎看不見靶子了,那個靶子依然直挺挺地立在原地。疲憊不堪的酷吏們對這一現象大為惱火,取樂的興緻也因此銳減,悻悻收兵。

來俊臣正準備設計陷害李昭德時,這位正直的宰相因被劾專權而遭流放。這突發的情況令來俊臣等人的心頭之恨稍稍消解了些。但不料九十天過後,李昭德卻又被朝廷召回來當監祭御史!這是來俊臣等人無法容忍的。

因此,酷吏們抓緊時間謀劃構陷李昭德,最終把李昭德罪行的起因、詳細的過程及每個細節都籌劃得無懈可擊。

武則天當女皇以後,最痛恨、最敏感的事情就是倒周擁李。李昭德剛好「觸犯」了這一天條:他一貫厭惡周室使用來俊臣之流的酷吏,並對其深惡痛絕,李昭德身為宰相沒什麼大過而受流放之苦,儘管不久便被召回,但官僅至監察御史。來俊臣向武則天上了一封密信,密信里對原宰相反狀進行了詳細的描繪,生性多疑的女皇絲毫不懷疑李昭德罪狀的真實性。

則天皇帝下詔,把反臣李昭德押入大牢。

同時,來俊臣也真是機關算盡,最後竟然算計到武后愛女太平公主和武氏諸王的頭上。最終密謀泄露,被諸武先下了手,來俊臣最後還是難逃法網。


推薦閱讀:

一百一十三、我不是貪官
酷吏政治的罪魁:張湯
一百三十五、「萬石母」的眼光
一百一十二、吾平日中好殺人

TAG:歷史 | 玩笑 | 酷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