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維新的十大連招之三

招數六、分解吸納。技術上的分解吸納和政治上的分解吸納。 技術轉移從古至今都存在於人類的經濟史。比如說鐵的生產硬技術和羅馬文字這種軟技術的傳播,帶動了其他國家的發展。古代中國向當時日本進行的金融冶煉和絲織等技術的轉移。還有在12世紀以後西歐的經濟發展中,來自中國和伊斯蘭世界的造紙、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等技術的轉移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西歐文藝復興之後,在吸收來的技術基礎上,在實用的思維指導下創造了自身的技術文明,結果在火炮、船舶和航海技術等方面特別發達,贏來了大航海時代。正是在這個時代,西歐的礦石精鍊和步槍技術初步轉移到日本,前者成為了德川時代確立貨幣制度的基礎,後者促進了織田信長之後的國內統一,初步促成了國內的統一市場。到了16世紀,來自荷蘭的科學技術知識信息通過長崎傳入日本,但由於實用不力,僅僅成為了一種知識和思想的啟蒙,現實的產業技術不僅沒有轉移過來,而且來自日本和中國的陶瓷瓷器生產技術卻直接被西歐模仿轉移了過去,成為了人家新興的產業。18世紀到19世紀初,在英國,蒸汽機、焦炭煉鐵法、紡紗機、鐵路、汽船等新技術已然實用化,產業革命因此轟轟烈烈。歐洲大陸各國和美國主要通過來自英國的這些新技術的轉移也實現了自身的產業革命。19世紀後半期,西歐向日本的技術轉移則大規模的發生,日本的產業革命也隨之到來。

文藝復興的心臟——佛羅倫薩、支持文藝復興的美第奇家族族徽、佛羅倫薩共和國僭主科西莫?德?美第奇

文藝復興文壇三傑: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文藝復興藝術三傑: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

義大利畫家提香、義大利畫家波提切利、義大利畫家喬托雕像

義大利音樂家拉絮斯、音樂家帕萊斯特里納、義大利作家馬基亞維利

義大利建築師布魯內萊斯基雕像、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想像畫)、西班牙戲劇家維加

德國宗教改革推動者馬丁?路德、德國藝術家丟勒自畫像、英國作家莎士比亞

法國散文家蒙田、法國思想家帕斯卡、法國小說家拉伯雷

荷蘭畫家博斯、荷蘭思想家伊拉斯謨畫像、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一般的來說,技術轉移是通過技術的提供方和接受方雙方的當事者的行動實現的。按照歷史上的實際情況和現代技術轉移的慣例,有學者將技術轉移分為以下類型:A提供者的直接投資建廠(獨資)B來自提供國的移居者所興辦的事業(移民)C合營事業(合資)D委託技術提供者經營(承包、委託)E提供者承包工廠建設時簽訂保證技術轉移的啟鑰式合同(技術輔助轉讓)F接受者的企業僱傭提供國的技師和熟練工人(技術學習)G購買機械和技術情報(技術購買)H伴隨機械進口的物化技術的轉移(技術鑽研)I專利使用權合同(專利購買)J仿製生產K自主技術開發(自主研發)這十一種類型是按照對提供國的高依存程度到接受國的高自主程度排序的。流程如圖:

日本對轉移技術的消化存在著一個摸索的過程。幕府時期,幕府和各藩都打算自己製作。有書有知識有啥看不明白地,照葫蘆畫瓢唄。1845年,幕府按照引進自荷蘭的書籍在全國各處建造洋式反射爐鑄造大炮,各藩按照書籍製作洋式船隻和蒸汽機的模型及紡織品,都建造製作出來了,但是弄出的成品感覺這彆扭呢,跟進口的真不一樣,感覺是不止打了多少折的舊貨,還不如直接進口呢。對呀,原理是原理,知識是知識,實際操作才成經驗才形成技術。 但一味的進口,沒有自己的東西也不行,心裡不踏實。於是幕府採用了D和F模式,進行技術轉移。1854年在伊豆戶田港開始建造俄國船,一堆日本人在聘請的俄國造船工匠的指揮下建造俄國海軍士官設計的木製帆船。在這堆日本人中,一批人後來成為海軍工廠和民間造船廠中最早的熟練工人和技師。這就是F模式「接受者的企業僱傭提供國的技師和熟練工人」創造出來的戶田經驗。而長崎海軍傳習所則是幕府委託荷蘭海軍軍官完全按照近代荷蘭海軍的教育模式對選拔出來的167名志願者進行訓練和操作,完全人家做主。這就是D模式委託技術提供者經營的案例。委託別人經營聽別人的能收穫什麼呢?1860-1870年間,幕府和各藩進口了166艘船,使用它們的就是來自長崎傳習所和之後幕府創辦的江戶、兵庫(神戶)軍艦操作所的畢業生。日本海軍的基石就是這麼打下的!知識技術都是死的固定的,只有人才才是活的流動性的。

如今的戶田港、長崎海軍傳習所(繪畫)、神戶海軍操練所紀念標石 明治維新初期,大量官營企業開始建立,但是技術人才都是處於短缺狀態,於是D類的委託經營模式成為了一種大流的模式。但這種模式並不能保證有系統的技術轉移,然而優點也是顯而易見的,當時技術先進的國家使用的操作方法轉移到各個委託車間,結果培養出以前日本社會並不存在的機械工、蒸汽機操作工、鋼材滾軋工、電氣工程工等作為近代工業骨幹的熟練工。然後,正是他們由官營企業轉移到民間企業,或者自辦企業,普及了西歐技術,使19世紀80年代後本國人經營洋式工業成為可能。技術實際操作的經驗力量自發的大匯聚! 到了1875年左右,官營事業中外國人開始大量的被解僱。到了1880年,除了一部分工作現場的技師和熟練工外,幾乎已經沒有成批被委託的外國人了。D類型變成了F類型。直接原因在於政府改變了對外國人的推崇態度,有意識的縮減外國人的高薪任用空間。根本原因還在於大量的本國的熟練工人和技師已經足以替代外國人的工作,而且成本低。那麼明治時代又是怎麼培養國內技術人員的呢?明治時代的技術人員可分為初期技術人員、大學畢業生和高等工業學校畢業生3種類型。所謂初期技術人員是指大學和高工制度確立以前學習了西歐技術的人員。也是3種類型。一是自學成才、在實際經營中自我摸索、歷練成長的技術人員;二是在外國人主導的事業培訓操作下成長起來的技術人員;三就是受過歐美技術教育(工學教育)的歸國初期留學人員。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歐美的工學教育剛剛正規化。與傳統悠久的大學教育不同,此前歐洲的工學教育長期得不到承認,被認為是出賣勞力的很低賤,真正的學歷應當只為身份和當官而服務。後來,社會發展了,出賣勞力,尤其是技術的把握人和經驗人,能引發生產翻天覆地的革命,更能贏得足夠的財富,順便提高自身的地位,人家真有錢那,所以歐美開始正規化工學教育。而這種工學教育的教育教學機構,一直到19世紀末,在歐美始終是比大學低一級,有些學歷還不被承認。而大學教育與工學教育的不同,恰恰就在於一個強調知識理念一個強調實際操作。要而言之,來自日本初期留學人員大部分都受到了與歐美一級技術人員相同的實際操作教育,他們回國後能夠直接承接被僱傭的外國人技師的地位和職責。可見,教育中的實用性操作性和經驗性是多麼的強悍。 日本沒有西歐那種所謂的大學傳統,確切的說,以前連大學都沒有,只是在維新之後,才建立的大學。所以大學設置建立的時候,日本在大學裡普遍設立了工學部,也正是大學裡的工學部卓有成效的教育,培養出了很多畢業於大學的技術人員。有人說,這是日本技術發展的重要原因。怎麼教的,這麼牛? 大學工學部的淵源是1871年設立的工部大學校以及理科大學的土木、機械、應用化學課程。關於工部大學校本來是工部省為了在內部培養自辦事業礦山、鐵道、電信、工程等各部門的幹部技師而建立的機構。工部省這些官啊,也沒那知識也不知道咋教,所以工部大學校乾脆全權委託給被僱傭的外國教師亨利.代爾經營,你得給我保證你教出來的學生到指定職位上就能順利幹活,不耽誤事,如果不出活沒能力,你自己掂量掂量。所以,工部大學校6年課程是這麼安排的。頭兩年是英語和數學的基礎教育,中間兩年是理工科的知識講解課程,最後兩年是到事業現場在外國技師的指導下實習操作領悟提升。1885年,工部省自身都被撤了,工部大學校和理科大學的工學課程合併,成立了3年制的東京帝國大學工科大學(後稱工學部)。明治末期在各地普遍建立帝國大學,從一開始就設立工學部。到了大學裡,工學部的教學沒有自己的條條框框理論約束,就是專門傳播西歐工學實用技術知識的教育機構。教科書全部是外文書。很多授課和考試也都是用外語來進行的,各種學會的會刊的大篇幅內容均被回國報告和外國雜誌的摘抄所佔據。說白了就是與世界工學體系完全同步。雖然在外語上,日本的學生很吃力,但正是這種知識開放、實際操作和經驗同步的教育模式使得19世紀70年代才起步的日本高等技術教育直接利用了在西歐剛剛形成的工學體系,順利越過和省去了西歐上百年的探索歷史和摸索過程。 如果說,大學的工學部通過自由、開放、操作和同步的教育模式培養出成批量的高級技術人員。那麼高等工業學校制度則培養出了大批量的中級技術人員。在明治年間,大學工學部的畢業生大都擔任官廳技術人員、學校教師、財閥企業的技師,而高等工業學校的畢業生則成為了眾多民間企業的骨幹技術人員。因為大學學工部費用高基礎要求高門檻高,高等工業學校的費用低基礎要求低門檻低,所以後者所培養的技術人員從數量上遠遠大於前者。但這對於日本社會的緊缺需求而言,已經非常不錯了。說白了,社會所需要的主要就是「幹活之人」——能幹活、會幹活、巧幹活的勞動力。

工部大學校校舍、亨利.代爾、現今東京大學工學部的建築與布局(兩幅) 一個十年過去了,到了19世紀80年代以後,來自歐美的新生產技術日新月異,不斷地被開發應用出來,產生了與日本新的技術差距。隨著國內技術人員的增加,不斷地吸收海外情報,選擇技術和掌握引進技術的能力提高,尤其是隨著紡紗、造紙、製糖、造船、電話、電力、電氣機械等新產業的興起,技術轉移的方式開始變化。明治中期後,G購買機械和技術情報(技術購買)和H伴隨機械進口的物化技術的轉移(技術鑽研)開始成為主流模式。此期間,相關的日本國內技術人員開始對國外機械進行了仿製生產,但失敗被退貨的居多。咋回事呢?於是,在日本國內諸如三井物產、高田商會、大倉組為代表的國內綜合商社開始出現了專門的情報技術人員。他們之中很多人派駐或經常前往歐美。這些技術人員與歐美的廠家接觸,追蹤新技術、新產品的動向,將產品目錄直接介紹給國內。在進行這些情報活動之外,他們還代行接受方企業的一部分職能,為國內企業制定企業規劃、選擇和安裝機械設備。 又一個十年過去了,到了19世紀90年代,在紡紗公司相繼成立之際,三井物產作為英國普拉特公司的日本代理,幾乎經辦其全部設備,人家的設計安裝調試人員能不掌握關鍵技術么。在電氣機械方面,美國商社巴格納爾.海爾斯為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日本代理,英國錫林格商會為英國廠家的日本代理,大倉組商會為德國通用電氣公司的日本代理,高田商會為威斯汀豪斯的日本代理,西門子有自己在東京的代理公司,三井物產負責芝浦製作所(後來的東芝)產品的銷售,他們之間展開了銷售電氣機械的競爭。在這種激烈的競爭中,你國外的產品不附帶和顯露技術出來顯然是自找麻煩自斷財路。而這正是國內技術人員最好的吸納提高的機會。這恰恰是模式A提供者的直接投資建廠(獨資)和模式C合營事業(合資)的根本目的。 時光流梭。進入20世紀以後,出現了與外國大企業簽訂技術轉移合同的模式I專利使用權合同(專利購買),那麼在模式C合營事業(合資)中也出現了讓外資控股的類型,但此時的重點在於J仿製生產。G購買機械和技術情報(技術購買)H伴隨機械進口的物化技術的轉移(技術鑽研)I專利使用權合同(專利購買)和J仿製生產四維一體,發揮了國產化的巨大作用。蒸汽渦輪機是1884年由英國人帕森斯發明的。1905年,但日本海軍得到英國海軍為了提高主力艦速度而採用蒸汽渦輪機的情報後,海軍立即從美國進口蒸汽渦輪機,三菱造船廠則從英國取得了帕森斯渦輪機的專利權,並且首先安裝了這些進口的蒸汽渦輪機在兩艘建造中的軍艦上,隨後靠自己的研究力量成功國產化。 1901年,日本從德國古德豪夫公司引進技術,將德國鋼鐵聯合生產的工廠全套機械設備原封不動引進的官營制鐵所開業了。開始運作,發現按照德國提供的技術操作失敗,怎麼回事呢,經過國內技術人員對其的調整,最終操作成功。這可是個最大的喜訊,因為當時製造船舶兵器、鐵道、土木事業所需的鋼材都大批量依靠進口,而制鐵所的開業且成功調整操作則直接解決了國產化的問題。這當然歸功於國內技術人員長期積累不斷增長的能力和實力。 1907年,三井、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和畢卡斯公司共同出資的日本制鋼所設立,其目的也是基於國內主力艦裝甲板和主炮國產化的這一軍事需要。隨著裝備的到來和技術性操作,來自海軍工廠為中心的國內技術人員和熟練工很快掌握了這些技術。技術還是得靠自己的人掌握才成。 隨著情報搜集分析體系的形成,緊跟世界的步伐,技術引進的獨立性和效能化日益突出,日本的技術人員不僅具備和提高了修改引進技術的能力,而且通過自身操作的實驗和實際研究,開始具備了自主研發的潛質。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國外對日本的進口中斷,開始依仗日本的產品的時候,大量的仿製產品和少量的自我研發的產品開始正式走向世界。而來自世界市場的反應和需求又反過來刺激了日本自身自主研發的潛質。二戰過後,這種潛質又充分的爆發了出來,日本產品開始憑藉自己的技術和實力風靡世界。 這就是來自日本在技術上的成功的分解吸納。

創立芝浦電氣工業會社的田中久重、帕森斯和他的發明、官營八幡制鐵所、日本制鋼所、日本制鋼所最初的設備而來自政治上的分解吸納,日本做得就更有說道了。明治維新之後,新政府著手建設「近代國家」,派出了許多代表團去歐美考察,帶回了諸多的新知識和信息。明治政府的各部門對號入座,比較並研究了這些信息,以判明對日本而言最適應、最優秀、最先進的領域及體制。對情報的準確分析後,決策者決定在不同領域向不同國家學習。例如:1872年頒布的教育制度,是模仿法國的學區制度;日本的國家海軍是英國皇家海軍的複製品;日本陸軍非常明顯地受到法國陸軍的影響;電報和鐵路是按照英國的模式;大學效仿的是美國模式;明治憲法和民法效仿的是德意志法系;刑法則按照法蘭西法系。這個時候的著眼點就是體制必須變革,唯有變革整個體制才能帶來國家的希望。我們來關注一下維新政府具體是怎麼進行權力體制改革的,從而希望能分析出其分解吸納之道。最初,維新政府設「三職」——總裁(由親王擔任)、議定(由親王、公卿、藩主擔任)和參與(在藩士中任命),其下設「七科」——神祗(宗教部)、內國(內務部)、外國(外交部)、海陸軍(國防部)、會計(審計部)、刑法(法院部)、制度(組織部),「三職七科制」(1868年2月10日-2月25日)設置半個月就變成了「三職八局制」( 1868年2月25日-6月11日),加在一起總共實行了半年不到,其實就是為了團結起來對付幕府的力量,只要你支持新政府反對幕府,就有官做,支持越大的,官就越大。後來幕府被打敗,新政府就沒必要再籠絡這些人了,於是從管理的角度出發,重新設置官制。

從1868年到1885年,共進行了三次大的制度變革。1868年6月11日,明治政府公布《政體書》,開始進行官制改革。《政體書》第二條規定:「天下之權力全歸於太政官,則無政令出於二途之患」。規定實施太政官制度。這三次大的制度改革就主要圍繞著太政官制度。第一次太政官時期(1868-1869),在中央政府設置議政、行政、神祗、會計、軍務、外國、刑部七官,後增設了民部(1869年3月)。其中議政部由「二局」構成,即上局(決議機關——決策,設議定、參與和史官三級)和下局(諮詢機關——智謀參議,設議長和議員),所以又稱作「六官二局」或「七官二局」。 行政官設輔相兩名(由議定擔任),輔佐天皇、宣奏議事、督國內事務、擁有執行行使權,下設辦事史官(其實就是秘書)。神祗官設知事,管理祭祀。會計、軍務、外國、民部設正副知事,為行使機關。刑法官為司法機關。官分一到九等,親王公卿諸侯才有資格晉陞為一等官,藩士以下多為二等官。此外,各地分為府、藩、縣三種體制,府、縣設知事和判事,各藩依如舊制。但最明顯的就是議定名額由原來的32名減為10名,參與名額由原來的102名減為11名。如此的精簡,對於「過渡性」權力機構而言,不可謂幅度不大。

第二次太政官時期(1869-1871),拋棄了所謂的「三權分立」,開始效仿日本古代的律令制,進一步中央集權。規定天皇親政,神祗官與太政官並列居首,輔弼天皇。太政官輔弼天皇「宸斷萬機」。太政官系統由左右大臣(各一名)、大納言(三名)和參議(四名)構成。其實就是取消議政官,將議政機構精簡後納入太政官系統里。在三職之下置民部、大藏、兵部、刑部、宮內、外務六省,六省各設長官(卿)掌握實務,為之後部門主導的轄內變革打下了基礎。而各省長官以下設置大輔,這是與管理決策層密切相關的智囊機構,籠絡了一批擁有變革思想,對民族危機十分敏感,富有行動中的革新精神的有志之士,諸如:大村益次郎、伊藤博文就是這樣脫穎而出的。

正是在這個時期內,針對藩權進行了有效的先插手再削弱後消除的改革措施,那就是「藩治職制」「奉還版籍」和「廢藩置縣」。「藩治職制」,取消了各藩原來門閥世襲的家老,改由中央政府任命的「體察朝權、輔佐藩主」的執政與參政代之,並設「承奉朝命,代表藩論」的公議人一名,來將藩的行政與藩主的家政分離;使得中央政府直接插手各藩的藩政。誰是老大,得弄明白。另外,連你們的地盤都是我的,你們再好使有我好使么?所謂「奉還版籍」,就是把各藩的土地和支配人民的權力還給天皇。在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等革新領袖的利誘威逼之下,經過醞釀動員,在平定幕府之後,由薩摩、長州、士佐、肥前四強藩藩主帶頭聯名上表明治天皇,「請求允許」把版籍奉還朝庭。人家實力最強的藩主都主動表態交權,你其他的小藩敢不表態?於是,接著就有231名藩主上表奉還版籍,當然都是各懷心事了。明治2年(1869年)6月,政府宣布批准奉還版籍並實行改革,批准261位藩主奉還版籍的同時任命他們為藩知事(地方長官),對其他16藩——沒表態的直接下令奉還版籍,連這點覺悟都沒有,藩知事也就不要當了,滾蛋去。同時廢除公卿、諸侯的稱號,一律改稱華族。各藩藩主在形式上還保留著舊日的權力和地位,但已是「昨日黃花了」。1871年春,明治政府獲得了西鄉隆盛(此人與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並稱為「維新三傑」)的支持,在維新三傑的同心合力之下,徵調薩摩、長州、土佐三強藩精兵八千入京,組成「御親兵」,建立了日本第一支「皇軍」,有了天皇自己的直屬武裝。接下來,本來按議程應該是探討是建立議會制還是建立君主制,或是立憲君主制的國體,怎麼改革中央政府機構的問題。但此時三個「書生」(山縣有朋、鳥尾小彌太、野村靖)的「廢藩論」出現了,並且獲得了西鄉隆盛、、木戶孝允和大藏大輔井上馨的支持,凡也是,藩主各自為政,各懷心事,陰奉陽違,到中央這裡,更是左一派右一派,爭權奪勢,為了爭自身那點利益,內鬥不斷,不剷除掉他們,中央不安寧,中央不穩定,中央令出不行,隨後由木戶孝允組織密議廢藩操作事宜,並在議定後通知了政變計劃。

山縣有朋、鳥尾小彌太、野村靖 7月9日密議的。7月12日,西鄉隆盛和木戶孝允向三條實美,木戶孝允和大久保利通向岩倉具視,分別通知了具體的政變計劃。7月14日,在京的56藩藩知事被召到御前,被下發了「汝群臣宜體朕意」的詔書,也就是說要求他們接受廢藩的計劃。與此同時,其他在各藩的藩知事則接到了「著即歸京」的通知。面對著完全不聲不響地準備事到臨頭突然的一聲霹靂,各藩知事均目瞪口呆。第二天,大臣們、藩知事們都聚在皇城,開始議論吵吵。在嘈雜的議論聲中,一直沉默安靜的西鄉隆盛突然喊個一嗓子:「今後如各藩有異議,必將以兵擊潰之而無他途。」紛雜的議論立即隨之停止。有八千精兵做後盾,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就這麼定了,都閉嘴,要不就是找抽。就這樣,任何地方都沒有出現激烈的反抗,最令人擔心的鹿兒島,藩主島津久光接到廢藩通知後,也只是「在邸中鳴放花炮,以泄憤氣」。當官的其實都很珍惜自己的——家大業大么,而且非常現實,不像理想之士那麼執著、瘋狂與不惜代價的,也不像老百姓那樣百般算計和歇斯底里。你看,官位雖然沒了,俸祿卻政府供給了,藩債政府承擔,這種廢藩置縣對既得利益者是考慮得很充分了。所以沒有出現什麼岔子。就這樣,舊藩主一律被解除了藩知事的職務,坐食俸祿,打破藩界,把全國重新劃分成3府72縣,由中央政府重新且直接任命府、縣知事,來進行統一的管理。幕藩體制至此完全結束。日本真正實現了政治上的統一,政治割據狀態從此壽終正寢,日本歷史學家把這一重大的改革稱作「第二次王政復古」。隨後,維新政府結合「奉還版籍」修改了幕藩平民的身份制度,設置士族和平民兩大階層,廢除了「穢多」「非人」的階層稱呼,提倡四民勞力平等和從中機會均等地選拔培養啟用需求性人才。

廢藩置縣2張、島津久光第三次太政官時期(1871-1885),在廢藩置縣不久,中央再次改組。將太政官分為正院、左院和右院。正院為天皇親政之所在,內設太政大臣1人,左大臣2人,右大臣1人, 太政大臣和左右大臣輔弼天皇。參議20人, 輔佐各大臣,執行一般政務。這些高級官僚相當於日後的內閣成員,是當時日本國家權力的核心。左院為立法機構也是正院的諮詢機關,但決定採納與否需經正院議定,議長議員這都得有。右院由內務、外務、大藏、陸軍、海軍、司法、文部、農工商、宮內、神祗(不設卿)、諸省長官(卿)、次官(大輔)組成,進行政務上的橫同聯繫與調整。經過這次改組,天皇作為國家的最高決策人出現,除了太政大臣1人,左大臣2人,右大臣1人是以前的皇卿把持外,其他的舊親王、舊公卿、舊諸侯和舊藩主,基本上都被淘汰掉了。改組後的參議中,除了個別的舊幕臣,已無藩權的代表,都撤沒了,而且一個都不用,大量的革新人士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大偎重信、板垣退助被提升為參議,佔據了政府的主導地位。此次改組之後,日本中央的權力機構基本上穩定下來,這意味著明治政權在不斷變化已經形成了適應現實的操作機制,構築成功一統天下的權威和形式,為日後日本政府推行實業政策(殖產興業)、「文明開化」「富國強兵」的政策準備了前提的人事條件。

中央和地方的機制改革,日本用了4年,圓滿地完成了。之後,由中央各部引導的維新改革如火如荼,出現問題之後,日本政府則一方面有意識的削弱分解中央突出部門,如大藏省的特權;另一方面開始了對士族(武士)的遏制、削弱、鎮壓和取締,使得日本的國民階層由原來的三大階層華族、士族和平民轉變為華族和平民兩大階層,免除了士族勢力再度擴張的後患。再後來就開始了日本歷史上的組黨、選舉和立憲進程,那就是後話了。(待續)
推薦閱讀:

十大連環殺手之一:開膛手傑克
【吃在大連】烤牛蛙,生蚝,值得等的鵝蛋,爽口勁爆的擼串吃起來
【吃在大連】麻辣川味,一口解饞,盡在這碗米粉之中
大連男子手持電棍尾隨妙齡女捂住嘴巴欲行不軌
大連 裝修 一篇你有必要看的文章

TAG:日本 | 大連 | 明治維新 | 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