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八寶配詩詞,正好拜年嘍!
快過年了,在西藏的人們也已準備和置辦著藏曆新年的年貨,再有一個月的光景,藏曆的新年也將粉墨登場。但比起春節,藏曆新年是要安靜一些。臘月二十三日送灶神的鞭炮聲提前驚擾冬天的寂靜,也掀開幾近年末的面紗。
這年的味道,也就此從不絕於耳的炮聲中傳開。各家燉肉的香氣四溢,油煎果子也開始得見,直至臘月三十,火紅的對聯上了門楣,又鎖了往常喧囂的集市,延綿不斷的煙花鞭炮聲再劃破寂靜長空,人們品美食,飲酒歡歌,伴夜守歲。午夜前後震耳欲聾的煙花與鞭炮聲敲響新年的鐘聲,歲末已去,迎來新年。
未了的心愿,未做的事,
未送的祝福,都要提上日程。
祝福不晚送,今天剛好,過年給各位看官道聲:「新春喜迎吉祥!」感謝各位一直以來對「數字西藏」的關注,新的一年,願您的事業蒸蒸日上,闔家幸福!
這一年因為有各位看官們的陪伴,才有了我們的成長!以下送上藏地殊勝的「八吉祥」,對應古代詩詞,希望能給各位看官拜一個別樣的年!
八吉祥,又稱佛教八寶,簡稱輪、螺、傘、蓋、花、罐、魚、長。在藏傳佛教中吉祥八寶尤為殊勝,同時也作為藏傳佛教藝術的裝飾。在藏族同胞的居家裝飾中有許多精美的圖案,其中八寶吉祥最為常見。清代乾隆時期人們又將這八種紋飾製成立體造型的陳設品,常與寺廟中的供器一起陳放。
金法輪
梵語稱「CHAKRA」,藏語音「Sergyi Khorlo」,象徵佛陀教義的傳播。
金輪在古印度時期,是一種殺傷力強大的武器。後為佛教借用,象徵佛法象輪子一樣旋轉不停,永不停息。
詩曰 郊廟歌辭 享太廟樂章
夏侯孜(唐)
於鑠令主,聖祚重昌。興起教義,申明典章。
俗尚素樸,人皆樂康。積德可報,流慶無疆。
白海螺
梵語稱「SHANKHA」,藏語音「Dungkar Yakhyil」,象徵佛法音聞四方。
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說法時聲震四方,如海螺之音。故今法會之際常吹鳴海螺。在西藏,以右旋白海螺最受尊崇,被視為名聲遠揚三千世界之象徵,也即象徵著達摩回蕩不息的聲音。
詩曰 游梵宇三覺寺
王勃 (唐)
杏閣披青磴,雕台控紫岑。葉齊山路狹,花積野壇深。
蘿幌棲禪影,松門聽梵音。遽忻陪妙躅,延賞滌煩襟。
寶傘
梵語稱「CHATTRA」,藏語音「Rincen Dug」,象徵佛陀教誨的權威。
古印度時期,貴族、皇室成員出行時,以傘蔽陽,後演化為儀仗器具,寓意為至上權威。佛教以傘象徵遮蔽魔障,守護佛法。藏傳佛教亦認為,寶傘象徵著佛陀教誨的權威。
詩曰 神照上人(照以說壇為佛事)
白居易 (唐)
心如定水隨形應,口似懸河逐病治。
曾向眾中先禮拜,西方去日莫相遺。
勝利幢
梵語稱「DHVAJA」,藏語音「Choggi Gyaltshan」,象徵著修成正果的勝利。
勝利幢古時是印度的一種軍旗。佛教用幢寓意除盡煩惱孽根得以解脫,覺悟得正果。藏傳佛教更用它比喻十一種智慧,即戒、定、慧、解脫、大悲、空無相無願、方便、無我、悟緣起、離偏見、受佛之加持得自心自情清凈。
詩曰 菩提偈
惠能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
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台。
明鏡本清凈,何處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蓮花
梵語稱「PADMA」,藏語音「Padma Zangpo」,象徵出污泥不染的品質及修成正果。蓮花出污泥而不染,至清至純。藏傳佛教認為蓮花象徵著最終的目標,即修成正果。
詩曰 就道士問周易參同契
王昌齡 (唐)
仙人騎白鹿,發短耳何長。時余采菖蒲,忽見嵩之陽。
稽首求丹經,乃出懷中方。披讀了不悟,歸來問嵇康。
嗟余無道骨,發我入太行。
寶瓶
梵語稱「KALASHA」,藏語音「Terchen-pahi Bumpa」,象徵阿彌陀佛也象徵靈魂永生。藏傳佛教寺院中的寶瓶內裝凈水(甘露)和寶石,瓶中插有孔雀翎或如意樹。即象徵著吉祥、清凈和財運,又象徵著俱寶無漏、福智圓滿、永生不死。
詩曰 長生樂·玉露金風月正圓
晏殊(北宋)
玉露金風月正圓。台榭早涼天。畫堂嘉會,組綉列芳筵。洞府星辰龜鶴,來添福壽。歡聲喜色,同入金爐濃煙。
清歌妙舞,急管繁弦。榴花滿酌觥船。人盡祝、富貴又長年。莫教紅日西晚,留著醉神仙。
金魚
梵語稱「SURVANA MATSYA」,藏語音「Sergyi Nya」,象徵自在與解脫,也象徵慧眼。
佛教以其喻示超越世間、自由豁達得解脫的修行者。藏傳佛教中,常以雌雄一對金魚象徵解脫的境地,又象徵著復甦、永生、再生等意。
詩曰 《記太白詩二首》其一
李白(唐)
人生燭上花,光滅巧妍盡。春風繞樹頭,日與化工進。只知雨露貪,不聞零落近。
我昔飛骨時,慘見當塗墳。青松靄朝霞,縹緲山下村。既死明月魄,無復玻璃魂。
念此一脫灑,長嘯祭崑崙。醉著鸞皇衣,星斗俯可捫。
祥結節
梵語稱「SHRIVATSA」,藏語音「Palgyi Behu」,象徵著代表有關宇宙的所有理論和哲學的《梵網經》。它象徵著如果跟隨佛陀的教義,就能從生存的海洋中打撈起智慧珍珠和覺悟寶珠。
詩曰 尊經閣記(摘選)
王守仁(明)
經,常道也。其在於天,謂之命;其賦於人,謂之性。其主於身,謂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人物,達四海,塞天地,亘古今,無有乎弗具,無有乎弗同,無有乎或變者也,是常道也……
編輯 | 楊子 圖 | 網路
推薦閱讀:
※余光中的兩首詩鄉愁四韻還有鄉愁表達的僅僅是思鄉之愁嗎?
※詩詞賞------金庸筆下的奇女子
※10首悼念亡妻的古詩詞,情至真,意至切,催人淚下
※關於七夕的最美古詩詞,你知道幾句?
※我們都誤會辛棄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