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判斷陰虛陽虛?

許多朋友長期關注電視中醫養生節目,收穫很大,很想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但是必然會碰到的困惑就是:如何判斷陰虛陽虛?

乍聽起來這似乎是中醫入門的問題,應該很容易,「陰虛」手足心熱、午後潮熱、盜汗、口燥咽干、心煩失眠、頭暈耳鳴、舌紅少苔,脈細數等症;「陽虛」主證為畏寒肢冷、面色蒼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長、脈沉微無力等。但往往初起還似乎明白了,可是越學越糊塗,因為實際病人往往寒熱錯雜,許多情況下似乎兩種都有,很難理清。甚至到了醫院找到專業的中醫大夫,也無法水落石出,有說腎虛有說脾虛,甚至有說陰虛有說陽虛。

陰陽的概念,包涵萬物包羅萬象,是中國古人智慧的高度凝練,易入難精,且其縱深沒有止境,沒有長期的國學修養和思悟,實在無法體會的深刻,所以《黃帝內經》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判斷一個人之陰虛陽虛,在不同的層面可以得到不同的結論,這也正是中醫的玄奧之處。「醫學一途,不難於用藥,而難於識症。亦不難於識症,而難於識陰陽」。

那麼有沒有更明確一些的陰陽判斷標準呢?個人最為推崇鄭欽安《醫理真傳》的辨認方法:

辨認一切陽虛、陰虛法 :

凡陽虛之人,陰氣自然必盛。外雖現一切火症,近似實火,俱當以此法辨之,萬無一失。陽虛病,其人必面色唇口青白無神,目瞑倦卧,聲低息短,少氣懶言,身重畏寒,口吐清水,飲食無味,舌青滑,或黑潤青白色,淡黃潤滑色,滿口津液,不思水飲,即飲亦喜熱湯,二便自利,脈浮空,細微無力,自汗肢冷,爪甲青,腹痛囊縮,種種病形,皆是陽虛的真面目,用藥即當扶陽抑陰。然又有近似實火處,又當指陳。陽虛症,有面赤如朱而似實火者(元陽外越也,定有以上病情可憑),有脈極大勁如石者(元陽暴脫也,定有以上病情可憑),有身大熱者,有滿口齒縫流血者,有氣喘促、咳嗽痰涌者,有大、小便不利者。此處略具一二,再玩陽虛門問答便知。

辨認一切陰虛證法

凡陰虛之人,陽氣自然必盛(陽氣二字,指火旺。火旺則水虧,此陰虛之所由來也)。外雖現一切陰象,近似陽虛症,俱當以此法辨之,萬無一失。陰虛病,其人必面目唇口紅色,精神不倦,張目不眠,聲音響亮,口臭氣粗,身輕惡熱,二便不利,口渴飲冷,舌苔干黃或黑黃,全無津液,芒刺滿口,煩躁譫語,或潮熱盜汗,乾咳無痰,飲水不休,六脈長大有力,種種病形,皆是陰虛的真面目,用藥即當益陰以破陽。然亦有近似陽虛者,歷指數端。陰虛症,有脈伏不見,或細如絲,而若陽虛極者(熱極則脈伏也,定有以上病形可憑),有四肢冷如冰,而若陽絕者(邪熱內伏,而陽氣不達於四末也,定有以上病情可憑),有忽然吐瀉,大汗如陽脫者(此熱伏於中,逼出吐瀉也,定有以上病形可憑),有欲言不能,而若氣奪者(熱痰上升蔽壅也,定有以上病情可憑)。此處不過具其一二,余於陰虛證作有問答數十條,反覆推明,細玩便知。

個人體會,按照鄭欽安先生的標準,臨床陰陽辨證用藥最為得力,反覆研讀長期琢磨,心有定見,受益良多,非常感佩。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秦紹林(圖片來源於網路)


推薦閱讀:

淺談陽虛發熱的證治
陽虛長斑,陰虛長痘,腎虛...
【知多D】心肝脾肺都會虛,但要看是陰虛還是陽虛
珍貴舌診:心腎不交、陽虛胃寒、陰虛火旺的舌苔,看完記得存!
超準的中醫體質測試 - 我的體質 - 陽虛質

TAG:判斷 | 陽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