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道德經》(第三章)解讀
第三章、導向意識(題目為學而觀復所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2二、譯文(意譯)不有意推崇才德過人的人,使百姓不因此而去紛爭。不以不易獲得的財物為貴,使百姓不去偷竊。不特意顯示自己的貪慾,使百姓的心不被擾亂。所以聖人對百姓的治理之法是:使百姓的欲求意念少一些,得到的實惠多一些;削弱其欲求意念,加強其內在實體;常使百姓無機心、無私慾,使那些自以為聰明者不敢耍弄自己的小聰明。用不亂作為的態度(以道為度的原則)去治理天下,則天下就沒有什麼不可治理的。
3三、釋詞尚本義為酒器,引申為尊崇,推崇,注重等,此處用其引申義。
賢
本義為多財,引申泛指多,又引申為有才德的,才德過人的等,此處指才德過人的人。
民本義為奴隸,引申指庶人百姓,以勞動群眾為主體的社會基本成員,也引申指人,人類等,此處指庶人(平民)百姓。
爭本義為兩手奪取一物,引申泛指奪取;力求獲得或達到;爭鬥,較量,不肯相讓;競爭等等。
貨本義為財物,引申指商品、錢幣等。
盜
本義為偷竊,也指偷東西的人等。
見此處指顯現出或炫耀。
可歌之初文,本義為歌以助勞,引申為能夠,應該,應當等。用作助詞,相當於所。
欲本義為慾望,引申指喜愛;想要,希望;需要等。此處指「貪慾」。
志本義為意向,意念,心情。
骨
本義為骨頭,引申指在內部支撐物體的架子。
知讀四聲,由知道、有知識,引申指具有判斷、了解事物的能力,即聰明,有智慧。在此章指奸巧之「機心」;「知者」在此章指自作聰明的人。
4四、闡解與應用此章有幾個要點需要理解和應用:
1導向意識此章重點講如何以道為法則、為度來治理天下,重點在於「頂層設計」即確立正確的「導向意識」,即以合乎天道法則的人為導向來治理天下,因此此章又是以統御天下、治理天下的大視野為立場的,是「以道為治」「以道為度」的智慧,而其具體法器就是自覺的、正確的「導向」引領,這導向在人類歷史上是具體可變的,比如是以暴力對抗為引領還是以和平發展為引領就是不同的選擇,抑或還可以以宗教信仰或民族主義等為導向,其關鍵則取決於你是否合乎天地大道(以道為度)。
這天地大道在傳統中國政治文化中又往往具體化為:天命、仁政、正義、禮法;在西方則可稱為自由、平等、博愛、民主、法治、科學等。在今天中國則可以是富強、民主、法治、和諧、文明或中國夢等。
總之,一個國家一個社會要想協調統一、朝著共同的目標向前發展就必須有正確的總體導向。
2價值核心統一的社會導嚮往往又會成為一個社會統一的「價值觀」或「價值核心」,即人們認為什麼最有用的那種觀念和重心。
此章提出了三個一般性的價值核心:
①才德過人的人,或為社會所寶愛、尊重的優秀人才、能人。德國存在學大師海德格爾認為平均狀態的「他人」、「常人」是一個人的正常的內在結構要素,在此意義上,每個人都是「他人」、都是「常人」。常人有一個最為常見的特徵:「為差別操心」,即在意於不如人、要比別人強或如何限制和打壓住別人而使自己永保優於人的地位不變等等,總之,是喜歡與別人比差別、比高低、比優劣、比富貧等等。或曰:任何人只要正常都存在「與人比」的意識或「無意識」。故那些高人一等之人無論如何都是一般人的冤家對頭,因此若以這些人為價值核心就必然會傷害、打擊很多的人。
②不易獲得的財物,包括金錢和昂貴的商品,都容易成為人們爭取、追逐的目標,如有意強化這些砝碼則必然會激起人們強烈的獵取心,嚴重者則必會淪為偷竊一途。
③貪婪之心。是指統治者的貪慾也往往會成為一個社會佔統治地位的貪慾,比如「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即是。但百姓是無條件實現此貪慾的,你暴露它、炫耀它就勢必會擾亂人心,使人們陷入主客觀扭曲的尖銳的矛盾當中,最終則必然會破壞社會的秩序和穩定。
因此,「價值核心」的確立對一個社會的治理就顯得至關重要。
3反向思維背面、反面、暗面、無、無形、隱等往往是《老子》看取事物的特殊角度,這形成了它的「反向」之運思智慧和言說策略,比如此章就是首先從「反面」立論的,即「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等,這種反向之思的好處是可把住底限和邊界,因為上限可能有很多可能的選項,不好把握,反過來從底限和邊界來思考至少是不會走向反面,也就是說一旦把「反面」這個邊界找到了、守住了,餘下的便可能都是你想要的、或可接受的。這是一個很便捷的思維技巧,比如你要投資做生意,成本越低、收益越高當然越好,可這一定是少而又少的可能,這時你如果能找到或把住那個你能接受的最壞的可能,問題就變得十分簡單了,它可以使你的決斷不再犯難。
4原因思維
此章還涉及一個看事物看原因、看根據的思維方法,即「民爭」是因為統治者之「尚賢」,「民為盜」是因為「貴難得之貨」,「民心亂」是因為「炫耀慾望」,這也是抓要害、斷根源、或曰釜底抽薪的思維智慧。換個角度看則是「哲學智慧」,哲學者,根本之思或徹底之思之謂也,即哲學之思就具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思維特徵,它可使你的認識變得既簡單又深刻又能解決問題,比如醫生看病只有找到真正的病因(亦是根本之因)才能做到「藥到病除」等等。
5慾望槓桿
慾望也是此章關注的重點,它由「賢才」、「寶物」到「貪慾」,形成了一個遞進、加強的邏輯,最終以「貪慾」為核心點,所以其後的措施便是「常使民無知無欲」,即以慾望為「槓桿」,以「節慾」、「抑欲」或「平欲」為具體策略,從而達到「以道為治」的境界——「為無為,則無不治。」
「以道為度」、「以道為治」在此章具體表現為:「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這一虛一實、一弱一強要達到的目的則是「平衡」,因為「道」不是人,道沒有心思和慾望,道的法則是「損有餘而補不足」,要保證天地萬物之間的生態平衡、匹配。人慾有目的、意志,故就會有價值偏好,就會偏斜、失衡,就會「損不足以奉有餘」,所以此章主張要「虛其心」、「弱其志」,無論「心」還是「志」即都同人的慾望難解難分,故應該「虛弱」、平抑,如此方得天下之治道。
《尚書·大禹謨》上說舜曾傳給禹16字「心傳」:「帝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據說堯曾以「允執厥中」這四字戒舜,舜又增加到16字戒禹,宋明儒者把此16字視為堯舜禹之「三聖心傳」之「心法」。
這16字翻譯過來為:因為人心有私慾故私而難公,因此是不正的、偏頗的(「危」即不正的意思);道心隱藏在萬物深處故難明而易昧,因此是隱蔽不明的。所以只有通過磨練提純(精)之功夫才能達到天道本體之本然之境(一)。「允執厥中」是說恰當地把握其標準(「中」:符合;標準的意思)。
顯見,這一意思同《道德經》此章的「平欲」、「以道為度」、「以道為治」幾乎沒有區別。後世宋明理學家主張「存天理滅人慾」也正本於此。
不妙的是,今天我們恰恰要靠刺激和強化人們的慾望來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貪慾」得到空前的肯定和推重,這樣做雖然有這樣做的道理,也適應當今時代發展的歷史趨勢,但是「物極必反」,慾望的過於膨脹已經在現實中造成了太多的問題,不說太宏大的,也不說太遙遠的,比如最近發生在北京野生動物園的老虎吃人事件不是也和人的慾望有關嗎?想去看野生動物,想下車調換一下座位等等不都是人的某種慾望嗎(規矩意識淡化和僥倖心理也是慾望的不同表現)?問題在於:有慾望是正常的,而不知道從「反面」去思考慾望、從正面去平抑慾望就不應該了。
而今已大不同於《老子》的時代,一般地講「禁慾」、「抑欲」顯然不合時宜,但適時適度地去「平衡調節慾望」則是大為應該和可行的,即在今天說到根兒上,我們也應該「以道為度」、「以道為治」,
這就是此章給予我們的最大啟示。
5五、心得妙語以道為導向,反面用力量。差別常人意,深憂我衷腸。賢人與寶物,價值定抑揚。實惠可頻至,利慾不可長。人心懼偏私,世道節為常。天下何能治?平欲乃良方。
推薦閱讀:
※《道德經》中的財富密碼
※道德經重讀第七十三章 天網恢恢,敢與不敢鑽網眼
※道德經第3章說:為無為則無不治。第63章說: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空海法師:老子道德經心聲3
※道德經及解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