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崇拜學看今日中國教會的「敬拜讚美」現象
從崇拜學看今日中國教會的「敬拜讚美」現象
近十年來,「敬拜讚美」開始在中國一些教會(特別是城市教會)盛行,最初是在青年聚會或教會一些節慶的聯歡活動上出現,而後有些教會在主日崇拜也採用。在教會傳統中,崇拜基本上是莊重、肅穆的氣氛,而「敬拜讚美」的熱鬧、喜慶可以說是崇拜史上的突變,並不是一個自然發展的過程,這是一個值得去思考、探討的問題。本文無意探討個人喜好的讚美方式,而是要思考在教堂這個特定的神聖空間里、在公共崇拜(集體崇拜)中「敬拜讚美」是否合宜的問題。
一 、今日教會的敬拜讚美現象概況: 特點: 今天在中國教會出現的「敬拜讚美」現象幾乎是海外版的照搬,特點非常相似,「新、速、浮、簡」四個字可以用來概括今日「敬拜讚美」現象總體的特徵。 (1)現象特點:「在聚會過程中,會眾頌唱大量詩歌……有時,他們將由數首詩歌組成的混合曲連續地反覆頌唱。」「把歌詞印在程序表上或用高射投影器把歌詞顯示在牆壁上。」 「喜愛拍手、舉起手臂、跟著音樂搖擺及高聲呼喊。」 「通常由聖樂傳道人帶領會眾歌唱,儘管愈來愈多教會採用由數字歌手組成的敬拜小組。」「唱歌時間約二十至三十分鐘,邊唱邊拍掌,或加上各種能表達歌詞意思的身體動作,有時呼喊『哈利路亞』,把歌唱推上高潮。這種歌一般簡短、重複,會眾一學就會,稱為『讚美歌』。」 有時也有舞蹈。 (2)音樂特點: 歌詞:「這類歌詞傾向較為主觀;較多靈修而缺少教誨;富於情感而較少認知。」 「這些歌很多也引用經文,所以喜愛者認為內容的信仰純正可靠。但是著重的似乎是個人,不是會眾群體,單數字居多:『我……他』,不是『我們』」。喜愛「將神人格化」,著重「人際關係神學」。 曲調:音域都不寬,容易唱,旋律柔美,「節奏十分分明」,「曲調有照民歌的,有的是搖滾樂的。」 樂器:「音樂伴奏通常是鋼琴、電子琴與數碼合成器的搭配。使用配備結他與鼓的支持樂隊在這些聚會中已變得普遍。音響效果接近搖滾樂或柔和的流行音樂。」較少單純「用風琴或鋼琴彈出伴奏。……可以擊鼓,令人興奮。」 2、由來: (1)營幕聚會詩:1800年,美國長老會的牧師麥格里地(James Mc Gready開始「營幕聚會」(Camp meeting)。為適應露天聚會的需要,傳道人創作了一些短歌,在聚會中教唱。這些歌大多數有副歌,副歌突出主題、簡單、重複、易學易背。「營幕聚會的音樂工作者多半用民歌或仿民歌的調子配曲。」其中許多詩歌成為世俗的歌曲。 (2)美國六十年代的耶穌運動:「敬拜讚美源於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流行的觀念。許多人覺得傳統崇拜形式已沒有感染力。另一方面,人們也追求與聖靈直接親近的關係。不少人覺得若要接觸生活在後基督文化的人,就必須透過音樂,也必須不拘禮節、不拘形式。」而「一九六0年代,靈恩運動及敬拜讚美,幾乎同時發生……這種新的敬拜目的,乃是要恢復從前五旬節教派,那種高度情緒化的崇拜方式」。「六十年代初,由蓋德(Bill Gaither)所帶領的見證音樂興起」。「這種音樂因『耶穌運動』(或「青年歸主運動」)而產生。 「開始時會眾唱的是福音聖詩的副歌,正歌不唱,後來教會的音樂人乾脆創作『小聖詩』」。 「到了六0年代末期,……『青年音樂劇』出現――綜合世俗風格的歌詞與音樂、戲劇、舞蹈等。」「偏愛短歌的現象,於八0與九0年代,再一次復出,只是歌詞內容不同,名稱也改為讚美與敬拜音樂(Praise and Worship music)「。 (3)與黑人敬拜相關:黑人敬拜「在講道中所表現的活潑而實時之反應。對講道論點口頭上的認同」,「黑人靈歌以其哀怨的旋律、懇切的歌詞,展現出對上帝的靈的敏感度」,「經常採用鼓及其它節奏感的樂器」,「鼓勵及誘導會眾作出諸如舉起雙臂、拍手、閉起眼睛及搖擺身體等反應」。「黑人靈歌的旋律可以即興增加裝飾,在鋼琴伴奏上更著重節奏。黑人教會唱詩時甚至加上打擊樂以加強節奏感。黑人唱詩時,常常會加上呼喊、頓足和鼓掌的動作和喊『哈利路亞』和『阿們』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喜悅和贊同。」 (4)與靈恩派崇拜相關:「靈恩派崇拜儀式中的唱詩、信息、禱告,是要讓參加聚會的人,體會自由、即興與喜樂的屬靈經歷,……音樂扮演重要的角色,會眾唱的大都是歌詞來自聖經的讚美短歌,以投影機將歌詞打在字幕上或牆上。負責帶領聚會的是『崇拜組』(worship team):一位領詩,幾位手拿麥克風的助手,以及彈奏吉他、打鼓、彈電子合成器等人員。唱詩的時間通常歷時二、三十分鐘之久,一面拍手、跳舞,一面歌唱,有愈唱愈興奮的現象。」 (5)受流行音樂的影響:「二十世紀後半葉,……搖滾樂以其強勁的節奏和音量與充滿反叛的精神吸引並風靡青年一代。教會……也間接受到流行音樂的影響。」「四十年代,佈道家葛理翰邀請流行歌唱家在佈道會上演唱,他的音樂指揮Barrows在佈道會上也大膽選用接近流行音樂風格的福音詩歌和短歌。」「四十年代,John Peterson模仿好萊塢電影歌曲風格創作詩歌,轟動了福音派的會眾。」「六十年代William和 Gloria Gaither(夫婦)用鄉村音樂和西部音樂風格寫福音詩歌,並在全國巡迴表演,受到各地聽眾的熱烈歡迎。又如靈恩派的崇拜隊,手持麥克風,用吉他、手鼓(鈴鼓)、鋼琴或電子音樂合成器伴唱的形式,正是流行音樂在舞台表演的形式。……部分作曲家也用流行曲的節奏和風格為聖詩或短歌譜曲。」「從五十年代中期開始,英國教會的作曲已有傾向『輕音樂』、『流行音樂』和『民歌』的跡象」。 (6)「崇拜即是慶祝」運動的影響:「『崇拜即慶祝』運動約在一九六0年始於英國,一九六五年左右傳到美國,直到全世界。」「他們認為,崇拜就是一種歡樂慶祝(Worship is celebration)的活動。「崇拜應當體現出基督徒享受生活的樂趣。」「甚至主張在崇拜聚會前,人們可以喝咖啡和交談,也可以互相接觸甚至擁抱,不必坐在板凳上不動。 (7)「教會增長派」:二十世紀後期,出現「教會增長派」,他們為吸引人到教會,主張用短歌代替聖詩,用現代的音響合成器、鼓或其它管弦樂器來代替管風琴。他們「在崇拜隊的前面加一人獨唱表演,獨唱時除了用唱歌表演的動作,還可以用搖滾樂風格的動作。」 (8)「敬拜讚美」詩歌的開始:「是一九六八年由紐西蘭的戴維與葛瑞特(Gale Garratee)兩人所寫的聖經短歌開始的,由……『簡短詩歌』,配合靈恩運動而產生。」 (9)韓國「敬拜讚美」:「此一全名為『萬國敬拜與讚美』的活動,乃於1987年1月,由漢城的一群基督徒發起。」「韓國的『敬拜讚美』則較屬於團隊的帶領,其音樂與詩歌大部分也都由美國引進。」 (10)美國『敬拜讚美』:「早在1984年,美國就已經在『純全音樂』(Integrity Music)的理想下,發展出美國式的『敬拜讚美』。他們用以賽亞書六十一章11節:『使公義和讚美在萬民中發出』為基礎,號召基督徒要藉由萬民的讚美活出敬拜生活,共同經歷上帝的同在。……發行了許多敬拜讚美的音樂帶,同時成立『國際敬拜團隊』(Worship International)在各地展開『敬拜讚美』的服事」。「美國式的『敬拜讚美』比較隨性、自由且略帶靈恩的味道。」 從以上這些崇拜方式,或多或少都能看出一些今日中國流行的「敬拜讚美」現象的影子。 確實的,要討論「敬拜讚美(Worship and Celebration)」這個主題是難的,它涉及到音樂,而「音樂的本質是神秘和抽象的,是一種超越的語言,因此很難用文字去形容音樂。」而聖樂與崇拜直接相關, 「聖樂離不了崇拜,也離不了『榮耀神』,這是聖樂的目的。」所以談聖樂要先論崇拜。我們只能努力從崇拜的神學和意義方面來對照,判斷其在今日教會的崇拜中是否合宜。
二、崇拜的定義、歷史與神學: 1、崇拜的定義: 基本定義:Paul W.Hoon:「基督教之禮拜乃是上帝借著耶穌基督來啟示他自己,以及人們對他的響應與行動。」 (1)崇拜的物件:是上帝。敬拜是「古老英文weorthscript 的英文縮寫,音譯為worth-ship,意謂『有價值』的。」 崇拜之所以有意義,首要的是因為崇拜的對象是有價值的(worthy),意即配受我們的敬拜(worship)。」 (2)崇拜的主體: 是人。「崇拜是人對神自己啟示的響應」。最合宜及有益之回應就是獻上崇敬的愛慕。崇拜是集體行為,如聖公會的公禱書所說的,「我們如同神的家庭,一起來到父神面前。」 (3)崇拜的目的:「榮耀神,帶領會眾進入一個有意義的崇拜境地去。」 (4)崇拜的地點:是教會。「有一件事工必定以教會為中心地――崇拜」。 (5)崇拜的媒介:是禮儀。 「『禮拜』,是指以禮儀來敬拜」。 (6)崇拜的心態與氛圍:敬畏、嚴肅、安靜。「惟耶和華在他的聖殿中,全地的人都當在他面前肅敬靜默。」 「神的呼召是要我們來到他那榮美、可畏的敬拜中」。「真正的敬畏是美麗的,它出於敬拜、愛和尊崇」。 (7)崇拜的內容:聆聽聖言、祈禱、讚美。馬丁路德:「我們聚集是為了要聆聽及研討神的道,並借著唱歌、祈禱讚美神」。 (8)崇拜的意義: 駱維道:禮拜的意義有四點:「1、共同的禮拜是在感謝與讚美。2、禮拜是在回憶與重述我們的信仰。3、禮拜是誠實地面對信仰。4、禮拜是會眾聚集共同代求。」 2、崇拜的歷史: 公共崇拜主要有:會幕/聖殿崇拜――會堂崇拜――基督教崇拜。 (1)崇拜過程: 舊約:敬拜「由亞伯拉罕及其後裔所做之原始祭壇及自發的祭祀,發展到摩西所指定之節期與逾越節慶典,以致精心策劃之會幕及由戴維所編排的全面音樂項目」,以及聖殿體驗上帝臨在的神聖、莊嚴的崇拜,「不過,最後的轉變卻產生於國家因拜偶像及叛逆而遭受的審判。」 兩約之間:「以色列於主前587年亡於巴比倫。巴比倫摧毀所羅門王所建造之耶路撒冷城及聖殿。」「某些被擄之人在五十年後返回耶路撒冷,重建城牆與聖殿,但他們的敬拜模式已產生了戲劇性的變化。獻祭與音樂為誦讀律法、念誦禱文及吟唱詩篇所取代。……百姓認識到高舉律法及竭力持守它是未來避免上帝發烈怒的途徑。」「被擄後,以色列之敬拜中心轉為地方會堂,……會堂崇拜開始時以讚美為主,宣召後則為一般禱告與背誦施瑪篇(Shema):『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申六4)禱告後即誦讀希伯來經典,隨後就是以所誦讀之經文段落為基礎的講道。會堂崇拜有效地成為希伯來敬拜通往基督徒敬拜之橋樑。」
新約和早期教會的崇拜:主要內容有讀經、講道、信仰告白、唱詩、禱告、奉獻、聖餐、問安。以耶穌基督受難及復活的事件為中心,注重聖言的宣講。 東正教的崇拜:是「將信仰視像化的崇拜」,以建築物的設計、禮袍、圖像、壁畫的運用來讚美基督,看重華美和禮儀。 天主教的崇拜:是高度戲劇化的彌撒,分為慕道者彌撒(包括讀經、講道)、獻禮(奉獻餅和酒)、感恩經(為餅和酒作感恩禱告)、領聖體禮(從主祭神父領餅和酒)。 宗教改革後的崇拜:主張回到早期教會,恢復宣講聖道在崇拜中的重要地位,宣講、重現和慶祝基督的降生、受死和復活。 (2)各時期的崇拜重點: 西乃事件:上帝與人相會,上帝話語被宣講。 會幕和聖殿的崇拜:「上帝的同在和聖化空間、儀禮、祭司」。 會堂:「認信、禱告和聖言的教導「。 新約:「以基督事迹為共同根基」、「崇拜要按秩序而行」。 初期教會:以基督為中心,著重聖道與主餐。 第三世紀至中世紀的崇拜:東方教會儀式「隆重、莊嚴、華麗」;西方教會莊嚴樸實。 中世紀:「崇拜乃奧秘」和靈修,重視禱告。 改教時期:「重視聖道禮儀」 近現代基督教崇拜:改革宗教會「著重認識上帝的話」,靈恩教會注重個人對上帝的經歷。 3、崇拜的神學: (1)「以基督為中心的崇拜」。 「以基督為中心的崇拜即教會借著聖子耶穌敬拜聖父,頌讚聖父差遣聖子完成救贖大恩」。崇拜中重現基督參與創造世界、為墮落的世人代死、復活、並再來。崇拜中會眾聚集,也是使教會「為上帝所呼召的一群人」這個理念真實化,崇拜也是等候基督的二次再來。 (2)「重演基督事迹的崇拜」。「崇拜是透過信經、聖詩、講道這三個敘述方法來重演聖經的史實。同時也是「整體的行動」,是「透過動作表現,以可見的、可觸摸的和實質的表徵,表現歷史事實。」 (3)「透過形式和符號顯明基督事迹的崇拜」。「公共崇拜借著有形可見的符號(sign)。靠賴聖靈的能力,在教會信眾中(教會就是基督的身體),宣揚與重演救贖的工作」。
三、崇拜中聖詩的規範 「教會以Orthodox一字形容『崇拜』,此字即是『正規與正確的讚美』(right praise)的意思。」因此,聖樂在崇拜中必須是有規範的和合宜的。我們從上述的崇拜學來看聖詩的規範。
1、聖詩的定義:「美國聖詩學會為聖詩所下的定義:基督教聖詩是一些出自態度尊敬和虔誠的詩歌,特意用來歌唱,以表達敬拜者對神的態度和神對人類生命所定下的旨意作出一個回應。聖詩必須簡潔和合乎韻律,它的感情要真摯,風格要高雅,有屬靈的本質,有簡明直接的思想,能夠使會眾的心靈在歌唱時立即統一起來。」
2、聖詩在崇拜中的目的:一、「敬拜神,將人的頌讚、感謝、輸誠奉獻等透過美的形式,成為聲音的祭獻給神」。二、「建立基督的身體,培養並強化各肢體,幫助他們在個人的基督化生活和集體的教會生活上長進成熟。」三、「宣揚真理、見證基督福音、導人歸主」。
3、聖詩應包括的內容:聖詩是信條加上三一頌。」聖詩應有信仰信條與敬畏。應「平衡救贖神學,創造神學與崇拜神學」。
4、聖詩的原則:尼諾斯博士Dr.Reynolds認為(1)「聖詩必須忠於聖經。」(2)「一首聖詩必須有尊敬和虔誠。」(3)一首聖詩必須是一首有韻律的詩歌。(4)「一首聖詩必須能表達屬靈的意義。」(5)「一首聖詩必須有完整的結構。」(6)「一首聖詩必須建立在信徒共同的經歷上。……那些特殊的和屬於個人屬靈經歷的,雖然絕對真實,卻不適合一般會眾所用。」
5、聖詩的標準: 「歌詞的標準:「這些文字該顯示樂曲是(1)對神的感謝頌讚、思念默想或祈求申訴;(2)或本著聖經真道向人的勸勉鼓舞、見證啟發、或個人的立志自省;或(3)有關基督徒的宗教情操的抒發;或(4)為教會事工活動而創作。」 樂曲的標準:崇拜中不應有的:「(1)旋律扭轉、誇張、變幻無常的、音程故意避免規則或組織型式的音樂。(2)節奏過急促、過強烈、或明顯地暗示扭動性身體動作的音樂。(3)音量持續強大、或太多突然變化的音樂。(4)音色刺耳、噪音的、或所謂靡靡之音,強烈暗示性感、慵懶、或放蕩的聲音的音樂。(5)過分強調炫耀表演技巧的音樂。」
四、對今日教會中敬拜讚美現象的反思:1、從神學意義方面看: 這樣多的教會不加思索地接受「敬拜讚美」,是因為教會音樂歷來都「比較少受神學教義問題的約束。」但聖樂是將神學內容現實化,「每一次唱聖詩都是一次體驗神學的經歷。」衡量一首聖詩「要留心詩辭的神學內涵……否則,過分甜美和俗套的音樂成了被追捧的『糖衣』,中和甚至溶解了神學內容鋒利的挑戰」。「敬拜讚美」詩歌關於三位一體上帝的描述太過人格化了,關於天父的教義少之又少,對於耶穌基督的救恩也只是簡單的「愛」字,而時常太過偏向於聖靈。「亞歷山大的革利免曾說:『哪裡出現不值得信任的神觀……我們便無法在聖詩、講道或神學論著中保存有任何虔敬』。」 2、從詩歌與聖言的關係看:有些「敬拜讚美」的詩歌引用經文,人們也就因此而全然接受,但這要看其「是否包括正確的信仰,是否合乎聖經真理。歌詞即使是引用聖經,經文是否只代表片面的道理?」 另外,「敬拜讚美」至少半個小時,占的比重過大,和證道時間持平甚至更長。崇拜的主體是聖言的宣告,而不是音樂。
3、從崇拜目的看: (1)是否把人引向上帝:崇拜的意義之一是要通過物質的符號顯示屬靈的實質,把人心引向上帝。一些敬拜讚美的詩歌能否達到這樣的果效?是把人引向自己的情緒、情感,讓人自憐,還是向上引向對上帝的尊崇?祁克果認為,人在數算自己的罪時,是在數算自己被上帝饒恕了多少次,因此即使是在悔罪,最後也是要把人引向赦罪的上帝,而不是一味地沉溺在罪犯的傷感之中。 (2)是敬拜神還是「表演」:崇拜以耶穌基督為中心,而不是以人為中心。「表演」的方式太過專註於人。羅炳良先生憂慮地說:「萬望華人教會的崇拜不會一天變成一個表演場地,滿足人的官感與求知慾望而欠缺了上帝臨在的事實。」 (3)崇拜不是「交友會」:崇拜使人經歷與上帝關係的重整,而不單純是人與人之間的情誼的培養。 (4)崇拜是為榮耀神:活特(Ralph C.Wood):「現代化的崇拜價值觀均以人有所得為基準多於以榮耀尊崇神為目的。」「敬拜讚美」尋找個人的興奮點多於榮耀神。 (5)崇拜使信徒成長:「敬拜讚美」曲解聖經中「新歌」的意思,在啟示錄中頌讚神的詩歌被稱為「新歌」,而不是一直變化的意思。他們創作的「『新歌』不一定就有價值,不一定就是成熟的音樂藝術作品。信徒應該自問,教會音樂事奉的基本任務既然是要使聖徒成長,如使用不成熟的音樂怎能建造整全的成熟性格呢?」 (6)崇拜不應只是單純追求人數增長:「我們必須避免視教會增長及敬拜為一個終結。……上帝比敬拜或教會增長更重要!」「我們必須積極抗衡因私人目的而操縱敬拜中之會眾的誘惑,尤其是當這些目的是取決於教會增長策略。」 敬拜的目的決定了採取的敬拜的模式。
4、從崇拜的氣氛看: (1)莊重:加爾文:「音樂要能夠幫助人,就必須簡單(Simple);音樂為了敬拜上帝,就必須嚴謹穩重,不流於虛浮(Modest)。」 「敬拜讚美」的音樂太過輕鬆、虛浮,談不上嚴謹穩重。 (2)安靜:「惟耶和華在他的聖殿中,全地的人都當在他面前肅敬靜默」。音樂在敬拜中不應干擾人:「在敬拜時便應該有很多不干擾人心靈的音樂。」 一些重金屬樂器的使用破壞了肅靜的崇拜氣氛。 (3)秩序:保羅的勸導是「凡事都要規規矩矩地按著次序行」,「敬拜讚美」時常破壞了崇拜的秩序。這種自由崇拜的方式「至少要放棄某種程度的美感、莊嚴、甚至秩序,而當然也放棄大量的『與過去的連續性』」,即與歷史沒有關聯。
5、從崇拜的心態看: (1)敬畏:「敬畏神是對神『肅然的敬拜』」。「神的臨格能令我們產生尊崇、敬畏的感覺」。詩2:11「當存畏懼事奉(即敬拜)耶和華,又當存戰兢而快樂。」敬拜讚美的方式太過隨意。 (2)不是遊戲:「太多基督徒敬拜他們的工作,該遊戲時工作,當敬拜時卻遊戲。」 (3)不是娛樂:「神呼召我們是去敬拜他,但多少時候,我們所做的都只是提供娛樂,好象在戲院中上演九流的劇目般。」 要分清娛樂與喜樂:「很多教會,在特別音樂(表演)後還要加上會眾的拍手,美其名是『向上帝拍手』,這種娛樂心態所要求的也是娛樂性的音樂及表現方式,當信徒欣賞這樣的娛樂,心理也許很自豪,對自己說:『我滿有喜樂』」。「但福音的喜樂是一種源自十字架的喜樂,不是慶祝勝利的舞會上那經過『消毒』的快樂,而是隱藏在掙扎中的深刻喜樂。」娛樂不是敬拜:「只為娛樂的目的,在崇拜中,彈奏樂曲,或詠唱讚歌,幾乎成為作『秀』(show)。但是從事這樣音樂的,仍以宗教為名,認為這是新時代新的信仰表現。這樣的音樂完全訴諸情緒,一味甜蜜對人有懷柔的作用,既沒有創造性,也不會有更新力,娛樂性的音樂不應稱為教會音樂,既缺少信仰的內涵,也沒有屬靈的操練,是一種很不成熟的表現。這樣的音樂應用在崇拜及教會其它的聚會中,就是流行性的,音韻節拍和聲都只是為滿足情緒。無人驚奇的,牧師傳道、聖樂同工都以為合乎時尚,合力提倡,迎合一般心理,領人進入幻覺的境地,卻不是屬靈的領域。」 「我們必須提防將外界太多東西搬進教會。我們娛樂的機會多得不可勝數。崇拜不是娛樂。崇拜要求紀律、勤奮、忠誠的委身、定期與神的子民相聚去宣告我們的信仰,並使個人和整體從新得力。……興奮或愉快並不是崇拜的焦點。在崇拜中,神才是處於中心。」 (4)不是自我享受:「神希望人去敬拜他,但我們也要知道我們不能用自己歡喜的方法來敬拜他。」 韋伯(Robert E. Webber):「今天福音派的教會在處理和安排崇拜職事上是充滿『人本主義』精神的,使崇拜變成人為的活動而已。今天福音派教會普遍的崇拜都多多少少帶有『娛樂的思想心態』,許多信徒都存著一個『要有所得』的心態去敬拜神,焦點放在『自我享受』上」。「這顯然是受大眾文化的享受意識所感染,要得到實時的滿足,因此,『實用主義』大行其道!」 敬拜到底是「敬神或悅己」?是「為激發人宗教的情操,使人有敬虔嗎?還是只為滿足個人自我的歡悅娛己呢?」「人們都在注意,音樂使我感受怎樣?是否我喜歡的?對我是動聽嗎?對我有沒有吸引力? ……我真是欣賞這首歌。但是為什麼不想想:這音樂或這首歌是否啟迪我的心靈?或引我走向神?這內容實在餵養我的心,使我的生命得以成長?」 「文化不是對與不對的問題……可是,在崇拜中若以『個人喜悅』作為其取向,就未免在以『自我』為中心了。」 「有些崇拜完全以個人為中心,無視崇拜的神學傳統。用世俗的喜好,任意剪裁,以求迎合信眾的要求,甚至忘記敬拜的對象――上帝,妄圖增加崇拜的娛樂性,與世俗娛樂事業競爭。他們忘記真正吸引人來到上帝面前的,不是崇拜的形式,乃是主的話語,及叫人悔罪的救恩。」
(5)不是情緒渲泄:「敬拜讚美」的崇拜方式理、情、義都有關顧嗎?還是太過傾向於情的層面?衡量標準是什麼?僅是「流淚、感動」嗎?這些能替代信仰的紮根嗎?「唱相似曲調的詩歌,一唱就是三十分鐘,而歌詞總是重複的那幾句,其實只是鼓勵會眾情緒化而已!」 我們要分辨「心理與聖靈」:「信仰有情緒的因素,但有的可能只是人的心理作用,不是真正聖靈的工作。教會音樂在這兩者之間不可混淆。有人誤認心理作用,以為這是聖靈的感動。心理作用可以製造,於是音樂會被誤用,作為心理控制的工具。這樣簡直是一種欺騙,人可以用『行為心理學』,以外界的音響及味道,引用這些來刺激身體官能的需要。」 「聖樂應該是『全人』對『全人』的溝通,兼顧人的生理、理性和情感上的需要,並要避免過度的情緒化。」「崇拜是將自己的身體、感情、思想和意志完全地投入」。
6、音樂本身的問題: 旋律問題:是否什麼音樂都能用呢?是否填上經文就是讚美詩呢?有人認為音樂本身沒有表達意義,沒有道德或宗教意義,而只是聽的人外加的、理解的意義,但是音樂是有樂性的,旋律總是有所表達的。人聽到不同的節奏和旋律感受是不同的。「主前四世紀,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提出了『樂性』(doctrine of ethos)的學說。他們認為,音樂根據調式和音階的不同,而各有其屬性。(例如:堅強、勇敢、熱情或淫蕩等不同的調性,導致人或有善或惡的行為表現。)」慕迪認為「音樂是驅使人行善或作惡的最大力量」。 表現方式的問題:有人說是否用傳統或安靜一點的方式去表達「敬拜讚美」的音樂就能在教會合用呢?並非如此,「敬拜讚美」的音樂若本身有問題,則如何演繹都沒有意義。 綜上所述,「敬拜讚美」這類的音樂在教會這樣特定的神聖禮儀空間裡面是不合宜的。(從崇拜學看今日中國教會的「敬拜讚美」現象 全文完
推薦閱讀:
※國人崇拜毛澤東
※最好的戀愛,是互相崇拜
※屠岸:從事翻譯不是為了謀生 是對繆斯的崇拜
※觀點丨李建欣:中古時期中國的佛缽崇拜
※「長篇崇拜」孰是孰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