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中國歷代名將》(一)

歷史即是一部戰爭史,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湧現出許多偉大的軍事家和傑出將領。他們身處不同的歷史背景和時代,無論是為了推翻腐朽階級和黑暗王朝、為了反抗外族入侵、還是為了反對分裂維護統一,都為我們上演了一部可歌可泣的民族形成與發展史,他們中雖大多數逃不開「兔死狗烹」的宿命,卻留給後世一筆寶貴的歷史財富和遺產。今天開始陸續整理《中國歷代名將》系列博文(按歷史年代排序),意在激發國人的愛國主義熱情,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歷史是不應該被遺忘的。1.司 馬 穰 苴(春秋.齊)

原名田穰苴,生卒年不詳,大約在公元前六世紀初,主要活動在齊景公執政期間,春秋末年齊國人。這個時期的齊國已經開始衰落,齊景公三十二年(BC516),彗星臨空,為不祥之兆。內亂屢起,國力日衰,鄰國趁機加兵於齊。經晏嬰推薦,司馬穰苴拜大將軍,領兵抗擊晉國和燕國的入侵,收復失地,班師回朝後任大司馬。在司馬穰苴的治理下,齊軍士飽馬騰,鄰國莫敢來犯。可惜這位滿腹韜略的帥才也難逃兔死狗烹的宿命,因守舊貴族勢力高氏、國氏的進讒,在邊境和平後被齊景公革職,鬱鬱而終。主要成就:著《司馬穰苴兵法》一書,在西漢時十分流行,亦稱《司馬兵法》。這部兵書流傳至今僅剩下五篇,但內容十分豐富。此書開宗明義闡述戰爭的正義原則,即正義的戰爭應恪守一定的道德規範,這也是它區別於其他兵書的一大特點。2.孫 武(春秋.齊)

孫武是我國古代偉大的軍事家,約BC545-BC470,齊國樂安人,周景王十三年(BC532)夏,齊國新舊勢力之間爆發了一次激烈的武裝鬥爭,史稱「四姓之亂」。這場暴亂後,孫武離開齊國到吳國暫居,結實了被楚王追逃的伍子胥。周敬王四年,伍子胥推薦專諸刺吳王僚,公子光即位,即吳王闔閭。伍子胥深知吳王思賢如渴,一天之內,七次向吳王推薦孫武。孫武為將後,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從周敬王八年任命為將,到周敬王三十八年的黃池會盟,孫武在吳國活動了三十年,闔閭之子夫差即位後,孫武於其道不同,不能共謀國事,退隱終老。 主要成就:著書《孫子兵法》十三篇,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內容完整、結構嚴謹的古代軍事名著。竹簡於1972年銀雀山漢墓出土,我是中學時代拜讀過這部書,前年又讀了銀雀山漢墓考古紀實,這部曠世巨著的問世真心讓我熱血沸騰。《孫子兵法》早在漢代就已經成為兵學之冠,同時奠定了古代中國軍事科學的基礎,不僅對中國,對世界的軍事史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3.吳 起(戰國.衛)

吳起,戰國初衛國左氏人,約BC440-BC381,先後在魯國、魏國、楚國活動,著《吳子兵法》。吳起生活的衛國,是一個比較弱小的國家,是魏、趙、齊三國爭奪的目標,處於附庸的地位。吳起離開衛國後到了魯國,周威王十六年,齊國進犯魯國,魯穆公想任用吳起為將軍,因吳起的妻子為齊國大夫田居的女兒而心存芥蒂,為表忠心,吳起殺妻求將,結果大破齊軍,顯示出傑出的軍事才能。後來遭到魯國大臣的排擠投奔魏國。 在魏國的27年是吳起人生中最輝煌的時期,大小戰役七十幾次,未有敗績。在得到魏文侯的賞識後,官拜大將軍,被任命為西河守,擔負著同秦、韓兩國作戰的任務。根據史書記載,吳起的治軍思想獨具卓識。他主張兵不在多,而在治,強調治理國家需要內修文德,外治武備。在作戰指揮上繼承和發展了《孫子兵法》的思想。 前383年,吳起受魏武候女婿排擠離開魏國,自吳起走後,不到二十年,全部西河地區歸入秦國版圖。年過花甲的吳起來到楚國後得到了楚悼王的器重,當上令尹。吳起依靠楚悼王的支持在楚國變法革新,頒布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措施,使楚國逐漸強大起來,但同時吳起的變法也遭到舊貴族勢力的反對。前381年,楚悼王病逝,吳起成為舊貴族發動叛亂的目標,被亂箭射死在悼王屍體上,射殺吳起的反叛勢力也被以兵加王屍之罪處死。4.孫 臏(戰國.齊)

孫臏是孫武的後人,齊國阿人,(?-BC316),與商鞅和孟軻同時代。孫臏一生坎坷,以至於真名沒有保留下來,因被迫害而受臏刑,後人稱孫臏。他受辱不屈,發憤圖強,終於成為傑出的軍事家。孫臏少年遊學拜鬼谷子為師,和他一起學習兵法的還有龐涓。孫龐智斗的故事包括桂陵、馬陵之戰已經家喻戶曉了,在此不多言。馬陵之戰後,孫臏沒有接受齊威王的封賞,主動辭去軍師職務過起了隱居的生活。主要成就:著書《孫臏兵法》。根據《漢書.藝文志》記載,該書共有八十九篇,圖四卷。可惜這部書在東漢末年失傳,直到1972年4月銀雀山漢墓出土《孫臏兵法》殘簡,雖遠不及原著全貌,但也可從中看出其歷史價值和軍事理論價值之高。特別是在整理出的《孫臏兵法.威王問》篇中,威王連提九問,田忌提七問,孫臏都以「道」來解決,以「道」致勝。孫臏可以說是我國古代一位發憤圖強的傑出軍事家,大丈夫能屈能伸,令人敬仰!5.白 起(戰國.秦)

白起,又名公孫起,被譽為戰神。秦國眉縣人,(?-BC257)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任左庶長,後歷任國尉、大良造,直至封武安侯。秦國自商鞅變法以後,國力日益強盛,到秦昭王時期掃六合的步伐逐步加快。秦昭王二十八年,白起率軍向楚國進攻,水淹鄢城,攻佔楚都,此役迫使楚國遷都陳地,白起攻楚凱旋被封為武安君。 前262年,白起又攻取韓國的野王,切斷了韓國本土同上黨郡的聯繫,將韓國攔腰斬斷,韓國提出議和獻出上黨,郡守馮亭轉手將上黨獻給趙國。由此引發了那場著名的秦趙長平之戰。由於趙軍臨陣換將,將老將廉頗換成紙上談兵的趙括,前260年,趙括向秦軍大舉進兵,大敗,白起坑殺趙軍四十五萬,趙國從此一蹶不振。 政治上與丞相范雎失和,且固執己見為白起後來的賜劍殞命埋下伏筆。6.趙 奢(戰國.趙)

趙奢,生卒年代不詳,主要活動在趙武靈王到趙孝成王時期,趙國名將。他既是一位軍事家又是一位理財家,經平原君推薦給趙惠文王,擔任主管全國財政和稅收的職務。經過幾年的精心管理,趙國的財政收入逐漸增加,經濟發展,國庫充實,百姓安樂。前273年,秦將白起率軍於趙魏聯軍大戰於華陽,秦軍大勝,逼近魏都大梁。趙國是六國中的強國,趙惠文王較有作為加上名相樂毅、藺相如和名將廉頗、趙奢的輔助,使趙國之所以成為秦東進的主要障礙。前270年,秦昭王派大獎攻打趙國的閼與,趙奢率軍迎敵,在武安對峙。趙奢以計謀智取北山,秦軍全線潰敗,趙軍解了閼與之圍。7.廉頗(戰國.趙)

廉頗,戰國末期趙國著名將領,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BC327-BC243,山西太原人,戎馬一生,南征北戰,為保衛趙國立下汗馬功勞,為人正直、顧大局,他的勇於改過和負荊請罪為後世留下了「將相和」的千古美談。晚年流亡魏、楚之時,仍念念不忘為國為民而戰。趙國自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改革軍制以來,國家日益強盛,軍隊戰鬥力大大增強。前306年,秦昭王即位,很快把劍鋒指向趙國,屢犯邊境。趙惠文王拜廉頗為大將,統帥趙軍抗秦,廉頗善於用兵,智勇兼備,很快收復失地,迫使秦昭王在中陽與趙國議和。前262年的長平之戰受趙孝成王之命阻秦軍於長平,廉頗採取築壘固守、相機攻敵之策,堅壁不出。可惜後來因趙王的臨陣換將,趙軍四十五萬被坑殺。前259年,邯鄲大戰爆發,秦國對邯鄲的總兵力在四十五萬以上,戰爭的慘烈程度可想而知,老將廉頗挺身護國,指揮若定,率領邯鄲軍民頑強應戰,加之隨後魏楚兩國的援軍,秦軍大敗,邯鄲保衛戰最終取得勝利。晚年的廉頗被趙悼襄王收回兵權,離開趙國去了魏國。廉頗被奸相郭開陷害,回國一事不了了之,終於楚都壽春......不由想起辛棄疾的那句「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8.王翦(戰國.秦)

王翦,戰國頻陽人,秦國傑出的軍事家。生卒年代不詳,祖先姬姓,本為周朝宗室,歷代為官,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與其子王賁並列為秦掃六合的最大功臣。楚考烈王二十二年,除了齊國外,其他幾國韓、趙、魏、燕、楚均加入合縱的陣營,公推楚國為首領,拜春申君黃歇為上將軍,五國聯軍殺向秦國的函谷關。王翦發動夜襲,擒賊擒王,威震聯軍。前228年,率軍攻下趙國都邯鄲,俘虜趙王遷,滅趙;前227年率軍大舉攻燕,擊敗燕軍於易水,第二年繼續向燕國都城薊進軍,燕王喜與太子丹逃往遼東,滅燕;前224年,王翦領兵伐楚,殺項燕於蘄,俘虜楚王負芻,楚亡。滅楚國後,王翦因戰功卓越被封為武城候,晚年退隱林下,功成身退。9.李 牧 (戰國.趙)

李牧,趙國軍事家,(?—BC228)與白起、王翦、廉頗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也是東方六國中唯一能與秦將對抗的將領。李牧常年駐守北疆代郡,總結出一套實用完整的抗擊匈奴的作戰方案,為趙國的北部邊境安定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前233年,率兵南下攻秦,在宜安全殲秦軍十萬,被封武安君。前229年秦國攻趙,李牧與司馬尚率軍拚死抵抗,秦軍久攻不下,賄賂趙王寵臣郭開,散步謠言稱李牧等人謀反,趙王中計,斬殺李牧,換下司馬尚,三個月後秦軍攻陷趙都,趙亡。《中國歷代名將》的春秋戰國篇整理完畢,秦漢篇待續。九一八事變84周年,牢記歷史,勿忘國殤,吾輩自強!
推薦閱讀:

[轉載]二十種五穀雜糧的藥用價值
【轉載】我與閻公生活的日子
[轉載]廖均卿風水十三陵之——【獻陵】

TAG:中國 | 名將 | 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