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孟子:我不屑於教育你,就是在教育你

內容提要· 男孩——男生——男人——男子漢,男性如何實現人生境界的蛻變?· 孟子為什麼要開辦「國王培訓班」?· 人格修養有哪四種境界?

要做就做大丈夫  孟子的主張,是要活就活出個樣兒來!  什麼樣兒?  大丈夫。  什麼是大丈夫?①

  孟子是大丈夫嗎?  是。  有一次,齊宣王派人來說:

「寡人原本應該去親自看望先生的。可是寡人感冒了。如果先生肯來,寡人就上朝,不知能見到先生不?」

「不好意思,碰巧臣也感冒了。」  但其實,孟子沒病。  孟子為什麼要裝病?  因為直覺告訴他,齊宣王是「託疾以召」,也就是借口生病來召見他。  這當然不行。②  對此,孟子曾做出解釋:

「天底下最尊貴的有三樣:一是爵位,二是年齡,三是道德。在朝廷,看爵位;在鄉里,看年齡;要賓士天下,就首先看道德。因此,哪怕貴為國君,也只能登門求教,哪有隨隨便便把有德之士呼來喚去的道理?」③  所以孟子寧肯裝病,也絕不遷就。  沒錯,孟子跟孔子一樣,也想遊說諸侯。但他同時認為,這就先得不把那些傢伙放在眼裡,叫「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④  為什麼能這樣?因為他有他的財富,我有我的仁德;他有他的爵位,我有我的正義。我們又不比他少什麼!⑤  難怪他能辦「國王培訓班」了。

國王培訓班  馬陵之戰五年後,孟子到了魏國。  這時的魏國已遷都大梁,所以魏惠王也叫梁惠王。梁惠王是戰國七雄中除楚以外第一個稱王的,可見魏國實力之雄厚。然而五年前,他們敗於齊國孫臏;第二年,又敗於秦國商鞅。梁惠王很是著急。  因此,孟子來見他時,梁惠王開口便說:

「老伯!不遠千里而來,總該對寡人的國家有點好處吧?」

「王!何必言利, 只講講仁義就好。」⑥    真是話不投機。  話不投機是肯定的。因為梁惠王的切膚之痛,是「兵三折於外,太子虜,上將死,國以空虛」,很需要有些「管用」的東西,哪有工夫聽這老頭慢慢吞吞講仁義?⑦  呵呵,梁惠王有實際需求,孟軻則空談誤國。  但,孟子卻非講不可。  這是他的使命。

  孟子是一個使命感很強的人。他曾兩次說,老天爺誕育萬民,就是要「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讓我們這些社會精英去啟迪和教育人民。這樣的事情我們不做,誰做?又有誰能做?⑧  是的。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⑨  所以孟子要辦「國王培訓班」,給他們換腦子,講王道和仁政。培訓班起先開在齊國,學員是齊宣王,授課方式則是一起聊聊。  哈,啟發式。故事 1  一次,孟子問齊宣王:

孟子:有人要出差,把老婆孩子託付給朋友,回來後卻發現老婆孩子在挨餓,在受凍。對這樣的朋友,該怎麼辦?齊宣王絕交!

孟子:如果長官管不了部下,該怎麼辦?齊宣王撤職!

孟子:一個國家政治搞不好,又該怎麼辦?齊宣王······

  齊宣王該怎麼回答?  王顧左右而言他,看著隨從們說別的去了。故事2   另一次,孟子與齊宣王聊音樂。

孟子:聽說王上喜歡音樂,有這事嗎?(宣王馬上就臉紅了。因為他喜歡的並非古典音樂,而是流行歌曲。這在貴族是丟人的。)

孟子喜歡流行歌曲也沒什麼不好,音樂都是一樣的嘛!不過臣想問一個問題:王上認為欣賞音樂,是一個人快樂呢,還是跟別人一起快樂?齊宣王當然是跟別人一起啦!

孟子那麼好了,跟全國人民一起快樂,豈不是最快樂?要知道,與民同樂,就是王道呀!減輕人民負擔,放寬各項政策,關注弱勢群體,就像周文王當年那樣。齊宣王先生這話說得真好!

孟子王上既然認為好,為什麼不做呢?齊宣王寡人有病,喜歡錢財。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孟子這有什麼關係?王上喜歡錢財,老百姓也喜歡,王上跟民眾一起喜歡不就行了?王上喜歡女人,老百姓也喜歡,王上跟民眾一起喜歡不就行了?⑩(齊宣王無話可說,但也不照做。)      孟子只好去培訓梁惠王。  而梁惠王那裡就更談不攏了。  想想也是,秦國用誰?商鞅。楚國用誰?吳起。齊國用誰?孫臏。

  結果怎麼樣?富國強兵,轉敗為勝,稱霸稱王。這樣的事孟子做得了嗎?做不了。那梁惠王為什麼要聽他的?  也只好霸王硬上弓。

孟子用棍子殺人和用刀子殺人,有區別嗎?梁惠王沒有。

孟子用刀殺人和用政治殺人,有區別嗎?梁惠王也沒有。

孟子現在,王上廚房有肥肉,馬廄有駿馬,民眾卻面有菜色,田有屍體。這是什麼?是率領野獸來吃人!獸類相殘,人類尚且厭惡;主持國家政治,卻率領野獸來吃人,又有什麼資格為民父母?  呵呵,這哪裡是上課,明明是訓人。

頂天立地男子漢  其實孟子的培訓班,也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進的。齊宣王和梁惠王,算是上了分數線。惠王的兒子襄王,孟子就看不上眼,說是「望之不似人君」。  對於這類上不了培訓班的國王,孟子的說法是:我不屑於教育他,就是在教育他。  如果考試及格呢?  也不能跟孟子平起平坐。孟子曾經借孔子的孫子子思之口說:論地位,你是君,我是臣,哪敢跟你交朋友?論道德,你是徒,我是師,怎麼能夠做朋友?  這就是傲骨了。  的確,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有傲氣則驕人,無傲骨則媚人。不驕不媚,是為大丈夫。  那麼,怎樣才能成為大丈夫?  養浩然之氣。  有了浩氣,會怎麼樣?

浩氣充盈胸中,就是「美人」,叫「充實之謂美」。

如果還能放射出光芒,就是「大人」,叫「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

如果這光輝還能感化影響別人,就是「聖人」,叫「大而化之之謂聖」。

如果這感化和影響還不知不覺,就是「神人」,叫「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美、大、聖、神,是人格修養的四種境界。  境界是需要提升的。但,只要有此浩然之氣,就會以天下為己任,以正義為擔當,至大至剛,至正至強,光明磊落,坦坦蕩蕩,成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這是怎樣的俠義,又是怎樣的坦蕩!  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正文完」

注釋:①見《孟子》之《盡心上》《公孫丑下》《滕文公下》② 見朱熹《孟子章句集注·公孫丑章句下》③ 見《孟子·公孫丑下》④見《孟子·盡心下》⑤見《孟子·公孫丑下》⑥見《孟子·梁惠王上》⑦請參看《史記·魏世家》⑧孟子說了兩次,一次在《萬章上》,一次在《萬章下》⑨見《孟子·公孫丑下》⑩見《孟子·梁惠王下》請參看《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見《孟子·告子下》見《孟子·萬章下》見《孟子·公孫丑上》見《孟子·盡心下》
推薦閱讀:

孟子一生很悲慘嗎?
陳衛平:孟子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當今為何熱崇孔子而冷落孟子?
孟子·译注版
孟子旁通(二)

TAG:教育 | 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