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新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要培養幼兒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簡單的說就是自我服務,自己照顧自己的能力,它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於培養幼兒的責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對幼兒今後的生活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提出「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的教育原則。然而當今社會中,大多數家庭都是以獨生子女為主,家長對自己子女愛護倍增,對孩子各方面的投資越來越多,卻忽視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特別是一些爺爺奶奶,愛孫心切,就更加溺愛了。導致很大部分孩子,依賴性強,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於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的環境。因此幫助幼兒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就成了擺在老師面前的重要任務。

一、幼兒的自理能力現狀

一個新學期的開始,我們又迎來了一批活潑可愛的孩子,只要你一走近小班的活動室里,你就可以看到這樣一個開幕式:「家長抱著孩子、哄著孩子,孩子死死拽著大人的脖子,閉著雙眼,放聲哭泣」。當老師從家長手中接過一個個哭鬧的孩子時,家長總是那麼難捨難分,並再三叮囑老師:「老師,我家寶寶不會自己吃飯,你喂喂他。」「老師,我家寶寶自己不會小便你幫幫他。」「老師,我家寶寶自己不會穿衣服,你幫他穿穿。」「老師,…………」從上述情況中可以看出幼兒的自理能力是很差的,這是多麼令人擔憂的事情啊!過分的溺愛,導致了孩子最基本的生存自理能力的潰缺和泯滅,而一個連自己生活都不能自理的人,將來憑什麼去獨立,憑什麼去和別的孩子競爭,憑什麼有所作為,憑什麼去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為此,要切實加強幼兒的自理能力的培養與教育。

二、造成幼兒自理能力低下原因

1、對幼兒自理能力培養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

在如今的家庭中,父母包攬了所有的家務勞動,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是長輩的掌上明珠,是家庭中的「小太陽」,「小皇帝」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在家中四五個大人圍著他轉,哄他開心,,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全心全意地為孩子服務。為了孩子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有的長輩早早地起了床,為孩子準備可口的早點,孩子不願吃就變著花樣做,一早要做四五個早點。為了孩子能吃點,奶奶追著孩子喂,為了孩子多吃點,不惜走上一段路。總之,為了孩子一切好,我們的爺爺、奶奶包攬了孩子一切的事情,幫他們解小便,穿衣服等等,大人認為這是義不容辭的事,卻不知處處包辦代替,會潰缺和泯滅孩子最基本的生存自立能力,造成孩子惰性的滋生和蔓延。

2、認為孩子還小,長大了自然會做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孩子說:「媽媽我來幫你洗,我自己來,我來拿,我來幫你做等等」可是我們的大人回答都是:「你還小,你不會的。」認為孩子只要長大了,就會自然而然地學會做自己的事,現在還小,沒有必要讓他做,久而久之,孩子養成了嚴重的依賴心理,認為長輩為他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應該的,也滋生了自私的心理,各方面得不到良好的發展。

3、對幼兒自理能力培養的方式方法不到位

由於孩子小肌肉群發育還沒完善,動作遲緩,手眼不協調,孩子自己吃飯,常常桌上、地上、衣褲上都是飯粒,家長嫌臟,還不如自己喂他吃乾脆,有的孩子非要自己穿衣服,大人嫌他動作慢、會感冒,還不如自己給他穿減少麻煩……或是時間不夠,或是耐心不夠,其實家長的這種拒絕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妨礙了他獨立能力的發展。而且沒有教會幼兒自理的技能,也是導致幼兒不會自理的重要因素。

三、培養幼兒自理能力的對策

義大利著名兒童教育家蒙泰梭利曾說:「教育首先要沿著獨立的道路前進。」幼兒期是孩子從完全依靠父母,開始向自理自立過渡的階段,是培養和訓練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關鍵時期。因此我們要緊抓幼兒期,多管齊下培養幼兒自理能力。

1、鼓勵孩子第一次「我自己來」

著名文學家朱自清曾說過「要讓孩子去闖,不能讓他們像小雞似的自呆在老母雞的翅膀下,那會一輩子沒有出息的」。孩子比較容易接受新事物,也會對沒做過的事感興趣。

在上主題活動「我自己來」時,孩子們表現出了極大的表現欲,看到這個機會,也為了滿足孩子的發展慾望,滿足孩子的獨立需要,幫助他們自理的願望,讓孩子體會到自己動手所帶來的樂趣和成就感,我鼓勵孩子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會的事情學著做,當看到孩子們第一次自己穿衣,第一次自己鋪被子,第一次自己折褲子,第一次給娃娃喂水喝,第一次自己……看到孩子們第一次自我服務,我投給了他們讚賞的眼光,誇獎他們真能幹,並且把這美好的時刻一一拍了下來,把孩子們第一次「我自己來」的照片貼到了主題牆上,讓孩子們欣賞,這樣會促使孩子更積極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自理能力的培養也就在我們的無意識中慢慢地開始了。

有了這次活動,當我走進孩子去幫他做事時,孩子會笑著對我說:「讓我自己來。」表明他在心理上已有了探索的慾望,在生理上也做好了躍躍欲試的準備,他們很想自已脫衣穿襪,洗臉刷牙諸如「自己」的事情。這些在我們大人看來的小事,都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重要內容,我們大人應放開自己的雙手,鼓勵孩子自己去干。

2、運用多種方法,培養幼兒自理能力

「受之一魚,不如授之以漁」。 幼兒從家庭進入幼兒園,置身到一個全新的、陌生的學習生活環境,如果不會自己洗手、吃飯、穿脫衣襪等,將很難比較快地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就長遠來看,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助於塑造孩子健康完善的人格。

家長無條件的包辦代替,使幼兒形成一種錯誤認識:自己不願意乾的事情,父母會幫著干,如要喝水了,父母會端水來;要起床了,父母會給穿衣服……為此,我們要通過各種方法,讓幼兒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要不怕苦,不怕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增強幼兒自理意識。

綜上所述,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是幼兒園工作的重要內容,在不斷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重要,陳鶴琴先生十分重視幼兒的習慣的培養,認為「習慣養得好,終生受其福,習慣養得不好,終身受其罪。」培養幼兒的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能為其一生奠定基礎。


推薦閱讀:

掌握這項能力,勝過10倍默默努力
外行當好HR要有主動思考能力
每天都在聽,但你的傾聽能力及格了嗎?
百年難得一遇的女人面相,旺夫能力極強,再窮也能變富翁
《X戰警》都有哪些能力?

TAG:生活 | 幼兒 | 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