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此文,便讀懂了五行學說!

看完此文,便讀懂了五行學說!

【陪太子讀書】

中華傳統文化的五行之說,典籍記載可上溯至大禹時代(《尚書》的《洪範》等篇章),歷史可謂久遠。其起源,較為普遍的認為是,大禹時代的「洛書」出世是五行學說的起源。

一、五行的內涵是什麼?

所謂五行,是物質能量轉換的五種形態:五行的意義包涵借著陰陽演變過程的五種基本動態:水(代表潤下,水往低處走)、火(代表炎上,火焰高)、金(代表收斂,金為精華提煉)、木(代表伸展,生長)、土(代表中和,大地萬物出於土),這些是五行的性質所在,是理解五行學說的關鍵所在。

最初,五行初始含義如下:

金——金屬;

木——植物;

水——液體;

火——熱能;

土——土地;

五行學說內在含義,在初始含義基礎上不斷延伸,相類或者同性質的事物均包含在內。例如,說某人性格柔情似水,說某人性格剛烈,說某人貴重老成,說某人積極上進,說某人中規中距,等等,這些其實都是五行學說在識人方面的運用。其他事物可以運用五行學說進行類推運用。

二、五行如何相生相剋?

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

金生水,金屬熔化便成液體狀,故說金生水;

水生木,水灌溉樹木,樹木生長,故說水生木;

木生火,木燒則火產生,故說木生火;

火生土,火燃燒物體後,化為灰燼,故說火生土;

土生金,金蘊藏於泥土之中,故說土生金;

五行相剋:金→木→土→水→火(物極必反)

金克木,因為金屬鑄造的工具可鋸樹木,故說金克木;

木克土,因為樹根吸收土中的營養,故說木克土;

土克水,因為水來土湮,故說土克水;

水克火,因為水可滅火,故說水克火;

火克金,因為火能溶解金屬,故說火克金。

五行,相生相剋,循環往複。

三、五行學說的意義何在?

作為中國哲學開山之作的《易經》,是整個六千年中華文脈的根基。

《易經》的世界觀部分,主要體現在《先天八卦圖》,核心講的是陰陽對立轉化,「一陰一陽之謂道」。但是,這只是告訴我們世界「是什麼」,「怎麼辦」的任務則交付給了「五行學說」。

《易經》的方法論部分,主要體現在《後天八卦圖》,核心講的是五行相生相剋,流行輪轉,世間萬物的變化均離不開此理。人們也需依據此理來趨利避害!

由於近代以來中華人文的缺失和一直以來的江湖術士玄秘化五行學說,人們多將「五行學說」視為封建迷信,文化糟粕。

筆者這裡問大家幾個問題:是否有過有些工作(事情)本就不適合自己來做?是否覺得某人對自己有幫助(反之,與某人合作一直難以成事?)是否覺得當某個問題解決後,之前的許多問題一掃而光,絕塵而去?

這些相生相剋的道理,其實實屬平常!對於五行學說的理解和運用,還是本文剛開始的那句話,關鍵在於對其性質的準確理解,這樣才能準確運用。

五行學說的最大意義,是告訴我們面對陰陽對立轉化的世界,如何運用五行相生相剋之法來趨利避害,更好的生活。

⊙版權聲明:文章部分素材取於網路

五行行不行,關鍵在理解和運用!


推薦閱讀:

(10)梅霞道人五行精紀卷七論五行一(7)
五行相生相剋與亢剩、反侮
雙山五行
黃帝內經臟腑五色、五味、五臟、五官、五行對應表
五行與數字(教你選擇合適自己的吉利數字)

TAG:五行學說 | 五行 | 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