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現在的佛教,能理解兩位老人的痛哭

看到現在的佛教,能理解兩位老人的痛哭(2008-12-23 12:46:58)

轉載

標籤: 雜談 分類: 其他

96年,虛雲大師的兩位弟子——慧通老和尚和佛源老和尚相見,老位老人為禪宗抱頭痛哭,嘆道,現在的法師弘法,無不是自贊毀他!(註:此事是慧通老和尚身邊的一位出家弟子給博主說的)

看到現在的佛教,能理解兩位老人的痛哭。

我們要學學虛雲大師的弘法方式,參禪的,他讓你照顧好話頭,持咒的,他讓你莫換題目,念佛的,他讓你好好念下去,門門都可以了生死。只要不是邪法,虛雲老和尚從來沒說過這個法門不能修,那個法門不能修的話。

現在有些宗派,真有些像傳銷一樣,把別的法門貶的一無是處,最後只有自己的法門好,這種弘法,其實也在滅法。

扼要介紹幾種主要的修法

佛法本來不必多,但我們既然談到佛法的實踐,為了適應各個不同的需要,覺得有將主要幾種下手修持的方法,作一簡明、扼要介紹的必要。讀者可估計自己的根性,看哪一法和自己的興趣相近,就可選擇來修持。但必以專一深入為主,等到日久功深,自有互會融通的一日,假使以貪多為得,必將一事無成,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1)參禪

禪宗一門,是佛法的骨髓,但以心印心,原不是言語文字可以表達。過去佛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那時大家都默然不識,只有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互相默契。當時佛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咐囑摩訶迦葉。』因此迦葉尊者,是禪宗的初祖。中國的禪宗初祖,則是在梁時到中國來傳法的達摩大師。自達摩大師傳至六祖惠能,禪風鼎盛,那時悟入的方法,一般都是直接指點當人本心,使他明悟,往往只要一言相契,便直下承當,並不須許多言說。我們可以舉下列幾個例子,作為榜樣:像二祖慧可曾向達摩祖師說:『我心未寧,乞師與安。』初祖說:『將心來與汝安。』但心原是幻生幻滅不可得的東西,怎麼拿得出來,所以二祖半晌說:『覓心了不可得。』初祖便說:『我與汝安心竟。』二祖從此有悟。又像四祖道信,在十四歲時,到三祖僧璨處求道,說:『願和尚慈悲,乞與解脫法門。』三祖說:『誰縛汝?』他說:『無人縛。』三祖說:『何更求解脫乎?』他便於言下大悟。又像六祖教惠明:『摒息諸緣,勿生一念。』之後,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也於言下大悟。可見古人是怎樣簡切和了當。三祖的信心銘說:『一切不留,無可記憶,虛明自照,不勞心力,非思量處,識情難測。』黃檗禪師的傳心法要說:『世人不悟,只認見聞覺知為心,為見聞覺知所覆,所以不見精明本體,但直下無心,本體自現。』又說:『學道人若不直下無心,累劫修行,終不成道。』大珠禪師的頓悟入道要門論說:『但知一切處無心,即是無念也。得無念時,自然解脫。』我們平時其實也常有這種無念境界現前,可惜一般人都隨便忽略過去,頃刻之間又萬念俱生,不曾一把抓住,『啊!原來就是你』,來親自體驗一番。我們知道心念既是有生有滅的東西,那麼一定有前念已滅,後念未生時的一段光景。當前念已滅,後念未生,這中間究竟是怎樣的?假使我們能這樣細細一參,去悟心一門,也就不遠了。(以上,『但有言說,都無實義。』如果讀者能當下體認,便瞞你不過。)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禪宗一門,惟論見性,直指人心,承當便了,本來無所謂參話頭與疑情,但後來由於人們妄想太多,根機日鈍,不能直下見到,往往互弄機詐,說口頭禪,因此祖師們才不得不各出手眼,教人以參看話頭的方便辦法。所謂參話頭,就是把一向朝外賓士的心念,迴轉來反照參看一句足以使人發生疑情的話頭。對於這一話頭,能越疑越好,所謂大疑大悟,小疑小悟(若疑情發不起,是因為發心不真切。)由於用這一極強的慧力來照顧追究,功夫嚴密而緊湊,自能得力不少。所以參話頭,實是悟心的妙法。所參的話頭,像『萬法歸一,一歸何處?』『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如何?』『無想無夢時,主人翁在什麼處?』『念佛是誰?』等。其中以『誰』字話頭,一舉便有,最易發起疑情。

參的辦法究竟是怎樣呢?虛雲大師說:『如問念佛的是誰,人人都知是自己念。但是用口念呢?還是用心念?若用口念,死了還有口,為什麼不會念?若用心念,心又是個什麼樣子,卻了不可得。因此不明白,便在「誰」字上發起輕微疑念,(「念佛是誰」四字,以「誰」字為重心。)切不要粗,愈細愈好,隨時隨地單單照顧住這一疑念,像流水般不斷地照顧下去,不生二念。若疑念在,不要動著它,疑念不在,要輕微提起。』這裡必須注意的,就是參話頭並不是將話頭像念佛一樣,一句頂一句地念,也不是像猜謎語般,反覆思量卜度,研究道理;也不能有想開悟、求智慧等念頭,總要將一切凡情聖解一刀兩斷!只是迴光返照,全神貫注在這疑念上,勿間勿斷,勿令馳散。妄想來時,由它來,不去理它,只以覺照的力量,釘住疑念。初參的時候,必定斷斷續續,忽生忽熟,漸漸參看純熟,功夫成片,不疑自疑,這時塵勞妄想,也就不息自息。這樣以長遠心,追逼到山窮水盡之處,一旦瓜熟蒂落,一念頓歇,便能親見湛然寂照的本性。然後從所悟的本體,起觀照的力用,在一切生活日用上,鍛煉打磨,能掃除一分習氣,便增一分定慧;能消融一分境界,便獲得一分自在,這樣真可謂盡學佛的能事了。

(2)觀心

觀心一法,是修心的要務,一切大乘經典所說的,處處不離般若,正是處處不離觀照。由於我們平時不能一念回光來返照自性,終於使妄念像脫韁之馬一般,賓士不停。現在我們用自性來照於自心,是伐木斷根的根本辦法。所以涅槃經說:『能觀心性,名為上定。』又大乘心地觀經也說:『若能修習深妙觀,惑業苦果無由起。』觀心的方法,初下手時,要隨時隨地放下一切妄想雜念,是、非、善、惡都不思量,直下細細靜看自己當下的心念。這時便見念頭忽來忽去,幻生幻滅,切不可分別執著,也不可隨它流浪,又不可著意遣除。因妄念本空,原是無可遣除的。我們只要平心靜氣地細細看察,妄念被自心所照,當下便能湛寂不動,以致自然化於無形。但在初觀的時候,往往易於忘記,所以必須多練,每日至少須起觀數十次,自可逐步純熟。觀至中途往往一念起後,力量甚大,有盤桓三四日不去的情況,這正是習氣種子在內翻動。這時我只一味觀照,不去管它,毅力堅強,埋頭忍受,用『不取不舍』的辦法。用功日久,就會覺得妄念不流,心地空凈,寂照同時,靈光獨耀。這種觀心的道理,簡要地說來,能觀照的智,就是般若;被智所觀照的境,就是無明;但無明原是依於真如而起,所以觀無明妄心,就是觀自性清凈心。這樣以般若薰於無明,正像以日光照于堅冰,照得時間久了,沒有不分分融泮而消歸於自性的。又觀照般若是始覺,實相般若是本覺,由迴光返照的始覺,逐步息妄顯真,觀力愈強,定力愈足,定慧互資,則始本合一,如珠吐光,還照珠體,諸妄既息,寂照現前。這正是圓覺經所說:『圓照清凈覺相』的辦法。所以觀心一門,大乘心地觀經說是『入如來地頓悟法門』。

其次,關於止觀法門,當然是以天台的圓頓止觀,系緣法界(止),一念法界(觀),初後不二,行解俱頓,為盡善盡美。因此,我想來扼要介紹一下關於台宗一心三觀的初步修法。

摩訶止觀開所觀之境,共有十種,在十境中,先揀定陰入境中的第六意識為所觀之境,因為第六意識是我們的妄想,日常現前,為生死的根本,所以必須從第六意識下手觀起。此外,立能觀的方法有十乘,在十乘中,以觀不思議性德最為圓妙。這性德有即空、即假、即中三方面。自性不生不滅,本來空寂,叫做真諦;自性應用無窮,具足妙假,叫做俗諦;自性即空即假,而又非空非假,叫做中諦。這三諦,實際上就是一諦,一諦就是三諦,是自性一物的三面,圓融而不可分離。在這三諦圓融的自性中,自然具足百界千如的三千諸法。這三千諸法,包括盡了世間出世間的心物、因果、性相、體用等等一切諸法在內。我們日常一念之間,三千諸法,同時具足,既不是本無今有,也不是前後縱橫,而是即空即假即中,不可思議。現在下手修觀,就在這性德不思議境上,起空假中的三觀之修,用橫豎四句推理檢點這性具三千的道理。所謂橫四句者,就是推檢這性具的三千諸法,究竟是我主觀的自心所具備的呢?還是客觀的諸緣所具備?是心緣和合而具備的呢?還是無因自然而具備?若說是自心所具備,自心的生起,必有待於外緣,這樣,心尚不可得,怎能具備這三千諸法?若說諸緣能具諸法,那麼諸緣本來與我無涉,怎能具這三千諸法?若說是心緣和合而有,心緣還沒有和合前,既各各都不具有,和合時又怎能真有所具?若說無因自然而有,無因就等於空無,既空無又怎能具足諸法?這樣用上列四句來推檢,來挖根,就可知一法尚不可得,怎麼會有三千諸法呢?所以中論說:『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在推檢過程中,如果有一句相應,就能使六識妄想入於空寂,那時可不必再用其他各句;若不能入寂,可再用各句一一推檢,乃至用豎四句(就是一念心滅生三千法呢?還是一念心不滅生三千法?是一念心亦滅亦不滅生三千法呢?還是一念心非滅非不滅生三千法?)及亦橫亦豎、非橫非豎等句推檢,必使妄想入於空寂為止。若果能一念澄澈,當下湛湛寂寂,萬念俱空,這叫做一空一切空的不思議空觀,照於不思議的真諦境。恰當空空寂寂時,便頓了自性中原本具足一切諸法,並不像木石般冥頑不靈,所以能妙用無盡,法法全彰,這叫做一假一切假的不思議假觀,照於不思議的俗諦境。又正當諸法宛然時,即照而寂,卻當體全空,即寂而照,卻法法具備,這樣非空非假,即空即假,這叫做一中一切中的不思議中觀,照於不思議的中諦境。但以上所說,由圓具三諦的本性,起圓具三觀的妙修,所說似有次第,實際上並無先後,行起解絕,唯寂唯照,假使能驀直照去,則圓融三觀,一時現前。能觀的心與所觀的境相冥合,則破見思、塵沙、無明的三惑,證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的三智,而成般若、解脫、法身的三德。那時自性體、相、用的三諦妙理,就全體顯現。虎溪大師說:『境為妙假觀為空,境觀雙忘即是中,忘照何曾有先後,一心融絕了無蹤。』所以叫做不思議的妙觀。假使觀這識陰等境不能悟入,可再用能觀的十種法,歷其餘所觀的九種境,一一觀之,就是所謂『即境觀心』。讀者欲知詳細,可以研閱摩訶止觀十卷。

以上所述兩種觀法,下手方法雖有不同,究竟理趣,殊無二致,學者可隨性之相近,擇一專修。不過摩訶止觀廣博深細,初學和事忙的人,恐怕難以下手,那麼不如修第一種觀法,較為簡切了當。

(3)修密

密宗修法的特徵,是以口持真言、手結印契、意作妙觀,開發佛知佛見,而成就清凈光明的凈菩提心。 密宗的修法:口持咒不停,手結印不散,意則一切不管,不取於相,念頭起時不去理它,一心只顧到持咒。這樣依法修持,因有咒印奉持,所以不落於空;因咒印沒有道理可說,所以也不著於有。不空不有,左右挾持著這個心,念起隨來隨掃,隨掃隨空,掃至無可再掃,自然就證入三昧。因此,根性利的,經過四五百座的苦行,就能點開心要,由體而起慧照的妙用。那些平日定力不足,修禪凈等法門不能相應的人,可以修這個法,如鑽木取火地不斷修持,就能迅速改造無始以來的浮滑習氣,得定開慧。

(4)念佛

最後,我來介紹一下,廣大微妙、空有圓融的凈土念佛法門。佛經里所說的凈土修行方法,雖然很多,例如般舟三昧經所說的觀像念佛;觀無量壽佛經所說的觀想念佛;佛說阿彌陀經所說的持名念佛;以及大集經所說的實相念佛,依照這些方法去修持,都可往生凈土,但其中以持名念佛為重心,因為這一法門,所攝收各種不同根機的人最廣,利人也最多。上面所介紹的參禪、觀心、修密等各種修法,固然法法圓妙,但有的需要精研教理,有的需具備相當根性,有的需有充分時間;而且能不能得益,還須看各人的因緣和努力。只有持名一法,雖然也少不了自己的精勤用功,但不一定要具備上述的各項條件,而且下手簡易,有事有理,真是『淺者得其淺,深者得其深』,對任何人都是相宜的。假使佛法中,沒有這個法門,可以說,絕大多數的信眾,將沒有親嘗法味的機會了。龍樹菩薩是禪宗、密宗、天台、華嚴、三論、凈土等諸宗的祖師,他在十住毗婆沙論里說:『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舟則樂。菩薩道亦如是,若人慾疾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所以我們對持名念佛法門,必須深信、切願和篤行。

人們的苦惱,在於無法制止貪嗔等煩惱的發生,如果我們能觀於無念,自然就可趨向佛智,假使不能做到無念,那麼世間出世間的一切諸念,哪有比念佛的念頭更好的呢?這個道理不是很明顯嗎?何況一句佛號,隨時隨地,提起就是,一念提起,則一念是佛,念念提起,則念念是佛,古人所謂:『佛號投於亂心,則亂心不得不佛。』這樣,由『執持名號』,而『一心不亂』,雖不求見性,卻暗合道妙。即使念時心仍散亂,很難達到一心的地步,也可以仗自己深信切願的力量,帶未斷的煩惑,出三界的牢籠,(注意:念佛法門,主要是建築在深信切願的基礎上,所以蕅益大師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所以凈土一門,普遍適宜於上中下三種根機的人,稱為教內的別傳。

但念佛法門,雖說下手簡易,實際上也並不簡單,必須懇切專勤,唯精唯一,行住坐卧,動靜閑忙,驀直念去;尤其當遇到一切順逆境界時,總要使一句洪名,不離心口,若有事打斷,必須記起更念。只有這樣,久久方能熟處轉生,生處轉熟,業消智朗,凈念現前;方能在臨終苦迫之際,提得起這句佛號,感佛接引。假使貪其簡易,而悠悠忽忽,間斷夾雜,雖能種植遠因,難獲現前利益。這不是法門的不巧妙,而是我們學者的不老實。

念佛法門,也是自力他力配合的一種修法,用一句果地圓覺的名號——『南無阿彌陀佛』,作為我們因地修持的心念。念時有三種方式,就是默念、高聲念和金剛念。平時以金剛念最為適宜,所謂金剛念,就是綿綿密密聲在唇齒之間的一種念法,雖然不出聲,但嘴唇必須微動,來幫助憶念,因高聲易於費力傷氣,默念又易昏沉散失;但也不可執定,總在自己看環境和情況而調適得宜。初發心修持的,最好能每日用金剛念跏趺坐念一小時,助其常攝在定,自能易於得力。(修各種佛法,本通於行、住、坐、卧的四儀,但初學的人,必定靜中較動中容易得力,因此靜坐一法,都不能不借用。)又持念時用四種方法,最易相應:

1.攝心念。就是在念的時候,必須攝心專註而念,如果妄念紛飛,不容易收攝,則可一面在口裡念,一面用耳根聽,旋聽旋失,旋失旋聽,若一根被攝,則六根也自寂然。楞嚴經所謂『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實是念佛的要道。

2.欣厭念。就是正念時要有意識地加以取捨,欣取極樂,厭舍娑婆,在無生中,熾然求生,念念之間,欣厭具足。久之,自然一句佛號提起,悲欣交集,渾身洒脫;且將自然漸漸入於不取不舍,妙宗鈔所謂『取捨若極,與不取捨亦非異轍。』

3.勇猛念。凡自覺業習厚重,念力無法提起,這時要勇猛著力,譬如大敵當前,只有奮勇抵抗,雖槍林彈雨,義無返顧;又如孝順之子,為報殺親深仇,雖磷途虎窟,心不退怯。

4.悲憶念。譬如他鄉遊子,久離慈母,客路顛沛,悲憶不止。楞嚴經說:『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總之,能把全部心力,用在一句佛號上,自心起念,還念自心,日積月累,功夫純熟,自然心心流入真覺果海,念念冥契客觀實相,將成就一行三昧,而滿九品往生的本願。


推薦閱讀:

【新提醒】二天就能完成的韓版小衣衣,現在穿剛剛好哦。上結構圖和單元花教程了。
你最榮耀的時刻是什麼?而我呢,就是現在了!
德國人現在怎麼看中國和中國人
【恆傳信箱】為什麼我現在一念聖號、誦經,邪念、惡念就很強烈呢?
現在的孩子不好教

TAG:佛教 | 理解 | 現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