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對二十四氣的認識
07-11
天地之間充滿了氣,這不僅是今天人們的常識,而且早已被我們的先民認識。古人以為,風就是氣,所以對於氣的認識實際來源於人們櫛風沐雨的感受。而人作為天地間的一員,其身體內也自應充滿氣,人的呼吸可以很自然地使人懂得這個道理。將這種觀念推而廣之,便會產生宇宙萬物都充滿著氣的認識。這些認識使先民感悟到氣既為生命之本,更是萬物運動的源泉,從而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中以氣為核心的獨具特色的人文內涵,並促進了古代天文、曆法、醫學、哲學的形成。 天有天氣,地有地氣,四時寒暑也各有不同的風氣。隨著季節的變化,儘管天氣的涼熱可以為人們鮮明地感知,但地氣的萌動與變化卻不易被人察覺,於是至少在8000年前,我們的先人就學會了以候鳥骨骼製成的律管候氣。他們將十二律中測候分(春分、秋分)、至(夏至、冬至)、啟(立春、立夏)、閉(立秋、立冬)八節的律管依八方的位置植埋於地,使律管的上口與地面平齊,然後在律管中填入由蘆葦內膜焚成的灰,當天交氣至的時候,主候相應時令律管內的葭莩灰就會飄飛而出。古人的長期觀測經驗告訴他們,因地氣萌發而飄出的灰是散漫的,而人為擾動所飄出的灰卻是聚攏的。正是基於對這種以地氣驗時的認識,致使古人自然地將記錄時間的節令稱之為氣。 最早為古人認識的氣只有四個,這就是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因為這四個時點的位置固定而明顯,所以人們通過對日出日落時太陽位置變化的觀測就可以方便取得。我們知道,夏至時太陽於東方極北的位置升起,於西方極北的位置落下,第二天的出沒地點便會向南行移;冬至時太陽又會於東方的極南位置升起,於西方的極南位置落下,第二天則會向北行移;而春分與秋分日出日落的方位則為正東西。這種根據日出日落位置的觀測以確定四氣的方法肯定被先民使用過,《尚書·堯典》開篇就講述了這個樸素的觀測歷史。然而不論觀測太陽的出沒還是候氣,都不可能獲得精確的分至時刻,面對這種困擾,先民發明了立表測影,通過對錶影的觀測尋找四氣。他們首先建立起東、西、南、北四正方向,進而識別出夏至和冬至正午時刻的影長,最終確定了回歸年的周期,並據此制定出精密的曆法。 以立表測影測定四氣必須建立在四正方位的基礎上才可能實現,所以古人隨之建立起了以四方表現四氣的固有傳統。最初人們以東為春分,西為秋分,南為夏至,北為冬至。進而又平分四方獲得八方,並以八方分別配合八節,其中除分至四氣外,更以東北為立春,東南為立夏,西南為立秋,西北為立冬。這種以平分方位的辦法對回歸年的規劃結果意味著八節的長度必須相等,然而取回歸年為365個整日分配八節,每節則含45或46日,並不同長,於是古人定45日為八節的標準周期,並將回歸年日數比八節總長多出的五日稱作「廢日」。 八節的體系看似完善,但與一年十二月為基礎的曆法體系卻無法合理相容,於是古人繼續在八方主配八節的框架下將每節三分,使每氣各含15或16日,從而建立起二十四氣的時令紀時體系。時人又將每氣分為三候,每候5日,共七十二候,記錄動植物及自然現象變化的徵候。至此,以二十四氣統配曆法的工作終於完成。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今天,這首膾炙人口的節氣歌所反映的二十四氣名稱和次序已為人們耳熟能詳,但是在西漢將這一體系最終定型之前,它所呈現的面貌卻並非如此。在名稱方面,原始的春分和秋分只叫「分」,意思便是晝夜平分;而夏至和冬至則叫「至」,或因夏至白晝最長,冬至白晝極短,致使夏至、冬至又可分別稱為「日長至」和「日短至」。 在氣首方面,隨著古今曆法歲首的不同,氣首自然也各有差異。夏商古歷以秋分確定年終,霜降成為一年的氣首。而至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改歷,建寅之月成為歲首,立春被定為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氣。在次序方面,古以驚蟄在雨水前,穀雨又在清明前。西漢以後,雨水移為正月中氣,驚蟄定為二月節氣;又改清明為三月節氣,穀雨為三月中氣。所以,二十四氣儘管在東周以前就已形成,但是經過漢武帝的太初改歷,才逐漸成為我們今天熟悉的面目。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文章轉載於求是網 原文鏈接:http://www.qstheory.cn/zhuanqu/bkjx/2015-02/19/c_1114406526.htm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山星與向星的認識
※認識了這兩點學習弧圈球
※走出認識誤區 正確看待關節置換術
※認識孩子才能更好的教育
※認識印心宗 —— 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