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聽北方中醫專家說數九吃什麼

冬天,中醫歷來講究進補,歷來主張葯補不如食補;冬天,醫院裡人滿為患,心腦血管病,流感,胃腸感冒……胃腸感冒尤以食慾旺盛的小孩青少年居多,所以冬天吃什麼年年成為如何過冬的首要話題。儘管專家們的建議見仁見智,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無論吃什麼,都不要一味,都要均衡,這是國醫的精髓。本期,老編專門篩選了「吃熱說」和「吃涼說」,以供您和家人視自身體質,在冬天裡抓住機會「吃好」,不要因為怕胖拒吃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更不要由著孩子性子一味大魚大肉,吃出胃火食火積食,頻頻感冒發燒上吐下瀉……

「三九」吃黑增主食

將進入「三九」寒天,營養專家建議多吃「黑色食物」,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稱為產熱營養素,所以,還應適當增加主食和油脂攝入,以保證優質蛋白質對身體的供應。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李艷玲介紹說,根據中醫「五行養生」理論,冬季五行屬水,人體五臟中屬水的為腎。因此,冬季養生應重視補腎。黑色屬腎,多吃黑色食物對補腎很有好處,如黑米、黑大豆、黑芝麻、黑棗、黑木耳、海參、紫菜、烏賊魚等。

現代醫學認為,黑色食物中含有花青苷,這種物質具有強大的抗氧化作用,通過清除人體內的活性氧,久食有烏髮養顏、抗衰老的功效,還可調節人體生理功能,促進腸胃消化與增強造血功能。

李艷玲特別提示說,「羊肉、牛肉、雞肉、蝦、鵪鶉、海參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產熱量多,有益腎壯陽、溫中暖下、補氣生血的功能,禦寒效果也最好;蔬菜有胡蘿蔔、韭菜、香菜、辣椒等;水果有大棗、橘子、柚子等。」

李艷玲表示,冬季常吃這些具有補肝益腎功效的黑色食品,對於那些冬季怕冷,陽氣不足的體弱者、老年人、婦女、兒童格外有益。大雪時節,天氣寒冷,易使人體氧化功能加強,機體維生素代謝也會發生明顯的變化,易出現諸如皮膚乾燥、皸裂和口角炎、唇炎等症。還可以吃含鈣、鐵、碘、維生素A、維生素C、蛋氨酸高的食物。

適當吃點「敗火涼」

進入冬季以後,各火鍋店生意明顯火起來。有關專家對此表示,養生應講究進補均衡,冬季除了吃熱食或性熱的食物外,適當吃些性冷食物和冷盤,不但對身體無害,反而有益。

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健康教育科主任醫師張志民介紹,冬天雖冷,但穿得厚,住得暖,活動減少,體內積熱不能適當散發,加上很多人的冬令飲食所含熱量較高,很容易產生胃肺火盛,甚至由此導致上呼吸道或胃腸疾患。

張志民表示,民間早有「冬吃蘿蔔夏吃薑」的說法,因此要想消除冬天的「上火」現象,腸胃健康者不妨適當地吃些性冷食物和冷盤,喝些涼開水。

據了解,冬天適當吃點冷盤還有利於減肥。由於天冷人們喜歡吃油脂多、高熱量的食品,加之戶外活動減少,因此易發胖。除了注意體育鍛煉外,適當吃些冷盤,能「迫使」身體自我取暖,多消耗一些脂肪。

冬天如能經常飲用涼開水,則有預防感冒、咽喉炎之功效。尤其是早晨起床喝杯涼開水,能使肝臟解毒能力和腎臟排洗能力增強,促進新陳代謝,加強免疫功能,有助於降低血壓,預防心肌梗死。

有關專家還表示,冬天想通過食物「保暖」,不一定非要一味多吃性熱的食物,多吃些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也有助於「抗寒」。

斂陰且護陽

據山西省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專家王世民介紹,按中國傳統節氣的劃分,冬季從立冬開始,經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直至立春前一天。

冬季寒氣襲人,「寒」是此季氣候變化的主要特點。這一時段,人體的新陳代謝變緩,這樣雖可儘可能地保存體力,但同時也降低了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有關統計數據表明,世界上大多數地區的死亡率都以冬季為最高。冬季也是心腦血管病、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時段。

中醫認為,「冬者,天地閉藏」,即是說冬季萬物閉藏,自然界陰盛陽衰,各種動植物都潛藏陽氣,以待來春。

因此,冬季養生應注重斂陰護陽:盡量早睡晚起,保持較長的休息時間,使意志安靜,人體潛伏的陽氣不受干擾;

堅持適當鍛煉,但要注意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鍛煉後要及時擦乾汗液;

注意背部保暖,背部是「陽中之陽」,風寒等極易通過人體背部侵入而引發疾病,老人、兒童及體弱者尤其應注意避寒就暖。

專家提醒,冬季是進補的好季節,進補要順應自然,注意養陽。根據中醫「虛則補之,寒則溫之」的原則,冬季要適當吃溫、熱性質的食物,提高機體的耐寒力。牛羊肉是老人冬季滋補佳品,此外每天晨起服人蔘酒一小杯,可防風、禦寒、活血。將牛肉切小塊,加黃酒、蔥、姜用砂鍋燉爛,食肉喝湯,可益氣止渴、滋養脾胃。

數九膏方養生切忌「千人一方」

冬季來臨,膏方養生備受青睞。專家提醒,膏方養生不能「一刀切」,必須根據患者體質對膏方進行調整,做到「一人一時一方」,否則效果會適得其反,有害身體健康。

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中醫科醫生趙朝庭介紹,膏方具有較好的治病養身、改善體質的功效,對於亞健康人群比較適宜。「市面上往往將一個膏方用於所有人,這是非常危險的,真正的膏方養生講究先辨別體質,判斷病情,細心處方,最後加工膏方,服用一段時間後再按病情調整配方,做到『一人一時一方』」。

趙朝庭提醒,痰濕體質和濕熱體質的人群,如果盲目進補,只會加重濕熱交困,導致脾胃受損而加重病情;

體質正常的兒童不必用膏方進補,紅參、鹿茸等藥材會造成性早熟,影響孩子生長發育;

成人如果沒有病痛,沒有體弱,也沒必要用膏方。

專家建議,無論何種體質的人,只要脾胃不好,都要先將脾胃調理好後再服用膏方,否則容易出現腹脹、便秘等癥狀。此外,服用膏方時,一定要由少到多逐漸加量,服用一段時間後,要根據已經改變的體質請醫生另開膏方。如果服用期間出現發熱、腹痛、腹瀉等疾病,必須暫時停用,待病情緩解方可繼續進補。


推薦閱讀:

北方的雪花
從地利因素看山西是如何割據稱霸北方的
北方名菜南方做法:香辣熏魚
南方女友VS北方女友?如此生動形象讓人難以抉擇
水都上哪去了? 上:北方本是水鄉

TAG:中醫 | 北方 | 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