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隨筆】《桃花源記》中的人性之歌

《桃花源記》中的人性之歌

張向峰

《桃花源記》是中學語文的一個名篇,在教學中,我們往往將本文理解為一個世外桃源:虛構的理想社會。單從字面意義來理解,似乎是可行的,然而語文教學不能僅滿足於文本的表層含義,還應該引領學生走進文本深處漫溯,探討其中蘊含的深層內涵。我們不妨從人性的角度來解讀一下《桃花源記》中潛藏的人性之歌。

人性之歌一:漁人的貪念、無信

文章的緣起,作者借一個漁人在不經意中闖入了一片桃花林,奇異的美景牽出了人性的貪念:意識中此處非同尋常,必有奇特之物。一番追尋,得以進入一個世外桃源。桃花源人樸實熱情的款待了漁人,臨行前叮囑:不足為外人道也。漁人一定也是點頭應許。但筆者揣測:漁人此時滿心想的是將這一奇異之地儘快報知官府,以便讓我們也可以在此久居,此不樂哉!這樣好的地方,豈能讓他們獨住?人性中的貪念,讓他失去了做人最基本的信用: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這是中國古人安身立命的最基本準則,然而在人性貪念的轟炸下遂然倒塌。

人性之歌二:桃源人的無奈、堅守

漁人所見的桃花源人無疑是樸實的,自足的,享受自然、生活的美好: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但他們如此避世也是無奈的: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因而,桃花源人為了自身平安只能過著與世隔絕的隱居生活,在塵世中覓一方樂土,平靜怡然的生活。

桃花源人的無奈也應證了他們對人性中美好的堅守。他們熱情款待偶然闖入的漁人,而不是拒之源外,或是毀之以保全桃花源的隱秘,可見他們人性中的美好,只是臨行前希望漁人信守承諾,然而漁人的背棄許諾似乎早為桃花源人洞悉:因此,當漁人處處志之,復來尋找時,已不復得路。可見,桃花源人之所以能在此隱然避居一百多年,一定有他們自保的奇特之法,因此漁人貪心的再尋,已然無終而返也是必然的。

因此,桃花源人用他們的行動,詮釋了人性中的堅守及在現實前的無奈,雖無奈而堅守,守護那份對人性美好的期許。

人性之歌三:忘卻、迷失

對於桃花源的結局,陶淵明寥寥數語:後遂無問津者,即此後再沒有人去尋訪了,更直接三原因:此後再沒有人相信有桃花源了!人們都忘卻了人性中那種種的美好:樸實、守信、善良、正直……,迷失在現實的滾滾洪流中。因此,周敦頤在《愛蓮說》中發出孤獨的吶喊:蓮之愛,同予者何人?而蘇軾則曠達中自我的精神世界中,孤獨的快樂著,就如湖心亭看雪的張岱,蘇軾幸而有懷民可與他夜中同賞月竹花影,而張岱偶遇的金陵客非同道人,只能悻悻而歸,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曹雪芹也嘆到:滿紙荒唐言,誰解其中味?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他們亦如桃花源人一般,始終堅守人性的美好,相信人性中的美好一定會回歸!雖然孤獨,卻始終在向外發現自然,向內發現自我中走向生命的圓滿。恰如弘一法師所云:華枝春滿,天心月圓-----但只見春滿花開,皓月當空,一片寧靜安詳,那就是我的歸處啊。

那我們是否也該收拾心靈,重返人性的家園——桃花源呢?

作者介紹:

張向峰,江蘇省灌雲縣實驗中學語文教師,熱愛閱讀,寫作,音樂。生命的旅途中得遇「青春語文」「語文濕地」這樣的良伴,感悟了人生、人性、自然和生命的諸多體悟,因此倍覺生命的青春在心靈的修行,關照自然與人生,堅持實現自我,一路前行,一路欣賞,一路珍惜!

推薦閱讀:

隨筆彙編(一四六)
青春隨筆
父親節——隨筆
辦護照|《小木頭的生活記事》
VR狂想曲

TAG:人性 | 隨筆 | 桃花源 | 桃花源記 | 濕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