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難以忘懷沈從文

文章提交者:阿賽爾 加帖在 文化散論 【凱迪網路】 http://www.kdnet.net阿賽爾凱迪論壇·文化散論2006年8月15日跟中國經濟發展偉大的「黃金十年」(1927~1937)相對應,中華民族新時代文學創作,在這個時代,曾經走到了輝煌的地步,產生了一大批至今讓中華民族自豪的偉大人物。在那個內憂外患、充斥著內戰絞殺、區域分裂、軍閥土匪橫行、外寇虎視眈眈的時代里,中國的思想、文化、歷史研究、文學、美術、教育等諸方面曾經有過自由發展的時代,進入了一個較為鼎盛的時期,並從此奠定了中國在廢除了傳統皇家文化為中心的奴才文化之後的新文化特徵的。那是個偉大的時代。無論是經濟上,還是文化上,的確開創了一個新的紀元。雖然國內環境那麼糟糕,內亂和土匪到處都是,但是,畢竟經過了新文化運動的啟蒙和陶冶,在有限的幾個大城市裡,中國的新經濟、新文化進入了成熟的時期,進入了自由發展的黃金時代。1949年後,新政權之所以還能較快地搞起來三個五年計劃,正是依靠了那個時代建設起來的經濟底子的;而新政權之所以能夠相對應地在所謂的「建國初期」進入到文化上的一個自身歷史發展的較為黃金的時代,並後來發生了知識分子群體的「提意見」運動,並終於導致了反右運動,徹底抹煞、終結了中國自新文化運動以來開創的良好文化發展局面,正是這個時代一脈相承下來的結果。這期間,文學創作上出現了鼎盛的現象。且不論早就名揚四海的魯迅、胡適這些新文化主將們這個時期更加成熟更加豐滿,就是後起的一批晚輩,也在此時進化到了出手不凡的境界的。比如沈從文、施蟄存、劉吶鷗等等年輕的文學後輩,在這個時代,都曾經創造過輝煌。沈從文的代表作《邊城》就是這個時代出版的。1936年8月9日,這部作品出版,迄今已經過去了整整70年了,而其間國家和民族發生的種種悲劇,該有多少跟這部作品作者的命運息息相關。一個顯著的事實是:這位創作了《邊城》這部輝煌作品的作家,卻在反右運動之後,再也沒有文學作品問世;而在那個黃金時代里,他以如此年輕的資歷和雄心,曾經獨領中華文化界的一代風騷,甚至還曾經被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委們關注過。曾經有資料指出,當年的沈從文、劉吶鷗和施蟄存,曾經被瑞典皇家學院關注過,是有一個「差一點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個說法流傳後世的。五十年代之後的沈從文,不得不放棄自己心愛的文學創作,轉而去鑽進書堆和文物堆,去研究所謂的「古典服飾」,正如一位精於搏擊的拳師不得不放棄自己心愛的技藝鍛煉而去專職繡花一樣,這其中的無奈和扭曲,是足以說明很深的問題的。是沈從文江郎才盡了么?不得不去搞點花里胡哨的冷門學問,以圖再創輝煌的么?不是的。1902年出生的他,50年代正是經驗和學問總成的時期,這個時候假如他繼續自己更專業、更富有經驗的文學創作活動的話,即使不能超越《邊城》的輝煌,但也斷不致於江河日下的,不會出現那種「連小說都不會寫、都寫不出來隻言片語」之悲慘境況的。他為什麼放棄了自己心愛的本行的呢?其實無需多言,就是因為政治的嚴酷,形勢的逼迫,導致他無法暢所欲言,只能是自閉其口,不再說話了。而同時期,卻有很多的高人仍然成果迭出的,比如郭沫若之流的人,就直到死,也沒有停止所謂的文學創作的——雖然都是垃圾,但畢竟他沒有放棄。用郭沫若和沈從文作對比,是很能說明問題的。沈從文沒有寫出來「艙內一個太陽、艙外一個太陽」的那種「兩個太陽」以及「斯大林是我爸爸」那種文字,不是他無能,而是他無奈。深入觀察他的這個無奈,其實是可以看出來他的品格的。文人該怎麼做,才能讓人相信你的話,並進而相信你的品格呢?其實就是看你做什麼、怎麼做就可以了。環境都是一樣的,但做法如此不同,是什麼東西在起作用?是的,就是良心,就是品格。當你被堵住嘴巴不能說話的時候,你為了自身的生存安全,你可以選擇不說話的,比如沈從文,就是如此的;即使你不說話,被迫自殺了自己的才華,但總算能保持住自己的心理平衡,不至於在歷史上留下恥辱的笑柄的;但你如果昧著良心去搞什麼「兩個太陽」或者「斯大林是我爸爸」這類的文字,至少說,你連人格都丟掉了。雖然你獲得了現實的好處,但是,你真的就能心安理得么?我看不見得。1988年默默死去的沈從文,較之於1978年轟轟烈烈死去的郭沫若,到底誰心裡更安寧呢?我相信,連自己兒子都死在了自己為之昧著良心而歌頌的強權之下的郭沫若,其安寧的程度肯定不如沈從文的。畢竟,沈從文心裡是遺憾,而郭沫若心裡的是罪孽。從遺憾到罪孽,其實都是自己的選擇;正是這點心底里的一點選擇,造成了歷史上的高下之分的。阿賽爾,凱迪論壇·文化散論,2006年8月15日
推薦閱讀:

沈從文如此教寫作
沈從文:街
沈從文〡赤子之心,人性之美
沈從文——世上最會寫情書的男人
劉文典為什麼會看不起沈從文?

TAG:沈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