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文化為啥以乞討為神聖
07-11
佛教為何以乞討為神聖,中國雅名叫「化緣」。 中國人講自食其力,自力更生,其基礎是種地。整體而言,對不勞而獲的乞討是持鄙視態度的。只是對不可抗拒的遭遇重大變故的乞討給予同情和理解,譬如旱澇火災、大病等。 而印度的佛教,以及之前的婆羅門教都是鄙視農業,以乞討為神聖、高尚。對此,很多中國人應該很費解。 要理解這一點,必須知道印度古代社會的基本背景。 印度也位列四大文明古國之中。有很多人被印度文化的神秘性所迷惑,認為印度文明比中國更古老。這其實是因不了解歷史而造成誤解。 在四大文明古國中,印度最年輕。 現在我們知道,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實際上,放在一個更古老的歷史框架下,相對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中國而言,印度也是一個移民國家。 在公元前3500年以前,世界上存在五個發達的農業化地區:古埃及、古兩河、古中國的仰韶文化、古中國的大汶口文化、古中國的大溪、屈家嶺文化。這時印度依然處於魚類採集社會,沒有規模化農業。印度最早的規模化農業遺存是哈拉帕文明,大約始於公元前2500年左右。這個文明不僅是古兩河-埃及文明的翻版,而且僅限於印度半島的西北區域,現大部屬巴基斯坦。印度半島的絕大部分區域依然沒有農業化,而處於漁獵採集狀態。 現在,一般認為印度文化的真正開端始自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雅利安人入侵,大致於中國的商朝同期。 雅利安人進入時,印度大部依然處於漁獵採集狀態,和歐洲人進入美洲和澳洲時的情景基本類似。不同的是,雅利安人的規模相對要小的多。 所以,印度文化實際是本地土著原始文化和雅利安文化融合的產物,而且主體是狩獵採集的原始文化。 漁獵採集實際上也是乞討,是向大自然乞討,這是印度文明開始時的主流生活方式,可以說事印度人的古老傳統。也因此,印度文明是一個鄙視農業文明。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陸、港、台、海外華人都在懷念的「舊上海」在懷念什麼?上海代表著什麼?
※中華文化的三大傳統
※張華:簡言「文化革命」
※軍科院少將皮明勇:甲午戰敗實為「文化力」之敗
※端午节不能说快乐只能说端午安康这个说法正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