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透麥當勞肯德基選址背後機密:偷學兩招,利於不敗之地!

導讀:

招式一:根據自身品牌定位,客群定位確定商圈。

招式二:搶先出擊,佔據客流量。

合理完美利用此招式,選址策略上一劍封喉!

本文發於餐飲人必讀 微信號:cyr811

選址對於餐飲者創業時首要考慮因素:口岸決定一切。

選址涉及的因素複雜多樣,令許多餐飲者頭痛同時也沒有過多精力和資源去做調查,因此餐飲者選擇效仿競爭者:它開在哪兒我就開在哪兒,准沒有錯。

然而對方不是麥當勞,你也不是肯德基。

提起麥當勞和肯德基為什麼總是開在一起,餐飲者們總是頭頭是道,馬不停蹄搬出商圈理論:以商場或商業區為中心向周圍擴展形成輻射,對顧客形成吸引力的一定範圍或區域。消費者往往對於「哪裡有吃的」這個問題較為敏感,而對於「哪裡有麥當勞或者肯德基」這個問題則沒有那麼上心了。

但無論是肯德基還是麥當勞在選址的問題上十分謹慎,嚴格。往往要經過多重分析,大量數據糅合得出結果,但凡開出其中一家店,另一個品牌則會迅速跟上其步伐,開在它旁邊。

表面上看似構成快餐的一個小型的商圈,其背後「暗含殺氣」。

本質上兩家的產品存在一定的同質性,因此兩者之間存在競爭,為從對手得到更多客流量。一旦其中有所動作,另一方不落其後,勢必會做出應對策略。這其中便涉及了博弈問題,類似於海灘佔位模型。

海灘佔位模型:從納什均衡---囚徒困境中演繹而來。

筆者首先舉一個例子:海灘上賣礦泉水小販都想佔據有利位置,贏得最多的客流量,雙方「鬥智」的最終結果:將使兩個小販的攤位都到海灘中點1/2處相互為鄰,並相安無事地做起他們的礦泉水買賣。

但是,並不是所有類型的餐飲品牌都適合玩博弈!盲目跟風死得往往是自己!筆者從以下的例子來闡明:

日常生活中,不難發現無論是小區還是辦公區人群比較集中地方,往往開了一家串串店,一旦其生意紅火起來便迅速引來無數跟風者相繼開店,不過多少時日我們會發現最後只剩下一家店,即最先開業的店。

死因其一:偽商圈+盲目跟風

選擇商圈,確定目前重點在哪個商圈開店,主要目標是哪些。在商圈選擇的標準上,一方面要考慮商圈的穩定度和成熟度,另一方面要考慮餐廳自身的市場定位。

商圈穩定度和成熟度,一個商圈有沒有主要聚客點是這個商圈成熟度的重要標誌:大型商業購物中心,商業圈已經往往自帶客流量,人群定位已十分明朗。餐飲者在選擇小區或者辦公區「自創」商圈時,必須考慮該地消費群體特徵,包括年齡段,性別,收入等等,若在一個以喜歡自己做飯地區開餐廳無疑自尋死路。

餐館的市場定位不同,吸引的顧客群不一樣,商圈的選擇也就不同:85度C的選址十分看重商圈出口和三岔路口這兩個位置,以目標客群為標準進行選址。

很多餐飲企業在選址的時候總喜愛跟風,認為開在繁華熱鬧的區域營業收入也應當非常樂觀。

但是85度C的選址一定要選擇與自己定位相匹配的地方,這樣才能圈住屬於自己的客群。不是湊熱鬧,哪裡熱鬧哪裡去。

死因其二:未搶佔先機,贏得客流

孫子兵法有雲,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

即凡是先到戰場等待敵人的,就從容、主動,而後到達戰場的只能倉促應戰,一定會疲勞、被動。因此,善於指揮作戰的人,總是調動敵人,而不是被敵人調動。

小區或者辦公區的客流量穩定,消費人群固定,市場需求量有限。搶佔先機先開店即便生意如火如荼,也有可能該區域供需已達平衡,已趨於飽和狀態,若此時餐飲者再盲目選擇開店必然導致無人問津後果。

先死於其一,再死於其二。

先下手為強可以獲得一定優勢,搶先佔據客流量,前提是餐飲者必須洞察出該區域是否是真正的「商圈」。同時在現實世界的博弈遊戲里,若餐飲者搶先出手,也就有了被對手觀察和效仿甚至找出破綻的可能。

博弈最終的結果可能是納什均衡里的雙贏,也有可能是兩敗俱傷。

肯德基或者麥當勞是經過層層篩選,分析最後得出正確選址,因此開在一起不但不會使彼此產生競爭,使對手銷量降低,反而會使二者的銷量多於各自開店的銷量。最終的結果便是納什均衡里的雙贏。

-------------------------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麥當勞更名這一重大的歷史性事件?
介紹中國麥當勞裝修怎麼吸引顧客
解讀麥當勞中國新攻略
懶人版 I 自製簡便薯條
保存了14年的麥當勞漢堡,貌似還能吃

TAG:麥當勞 | 選址 | 機密 | 肯德基 | 背後 | 麥當勞肯德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