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以「意」行拳的道理
太極之「意」
「意」,就是人的「想法」或「意圖」。所謂「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就是說你的想法和你的行動要統一。按照王陽明的理論叫作「知行合一」。
人根據「意」駕馭自己的身體應對外來的挑戰。沒有了意,人就是一堆行屍走肉。
《札記·大學》有一段話: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說的是個人修行的幾個階段的關係。我認為用在學習太極拳這件事上也非常貼切。所謂格物就是實踐;致知就相當於懂勁兒;意就是想法。
太極拳的每一個招式都是前輩精心設計的。都有它的用意。作為後來的學習者一定要弄清楚這個意並且用肢體語言表達出來。即它的勁路從哪來,經過哪裡,最終釋放到哪裡。分清身體的虛實。對於某個招式而言,「意」是靈魂。
「意」是可以隨著對手的情況變化的。比如同樣的一個棚手,就應該因對方的身高、力量和反應而變化。正是因為意的變化讓太極拳的一個招式在不同的門派,流派處有了不同的詮釋。這也是太極拳的魅力所在。所以不能機械的規定一個統一的高度或角度,這樣就把拳練死了。
如果弄清楚了這個招式的目的和勁路,你的整個身體就應該分工明確,協調一致,該虛的地方虛,節節分家。該實的地方實,節節貫串,一動而無有不動。練就你整個身體的合力,也就是整勁兒。
在大多數時候讓自己的身體放鬆,這會使你的關節非常潤滑靈活,這樣會大大提高自己身體的敏捷度同時降低你的體能消耗。只是在你的力量在接觸到對手身體的一瞬整個肌體電光石火般繃緊。旋即恢復如初。
所謂陰陽,所謂虛實,一切都取決於你的想法,一切都是意。
張三丰在拳論中強調:「虛實宜分清楚,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
所謂的「一處有一處虛實」,指的是每個招式都有一個實的攻擊的力點。而以腰為軸心,身體的對稱的另一側必有一個虛的力點,二者的合力為零。所謂「處處總此一虛實」,是說所有的招式都不例外。
王宗岳在拳論中有一段話,說「由招熟而漸悟懂勁兒,由懂勁兒而階級神明」這裡說的懂勁兒也是指的要懂得分清虛實。
所謂「實」還是比較容易理解,「實」就是我們的身體向對手發出的力量,是主動的攻擊。不管用身體的什麼部位,拳打腳踢,肩靠肘擊。也無論朝著哪個方位,上下,左右,還是前後。
虛就是空,是用自己的身體給敵方布置一個陷阱。目的是讓敵人的力量落空,或者說化掉對方的進攻力量。不丟不頂,粘黏聯隨是手段。
實的拳頭固然可以打人,讓對手閃空再助其跌落則是藝術。也叫做化打一體或四兩撥千斤。這也是太極拳功防技術的精髓。
太極拳是一種「重意不重形」的武術。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許多的太極大師,即使是同門,即便是同一套拳架甚至同一個招式也會打出不同的風格和形態來。那並不能說明誰對誰錯。他們可能都是對的,只是根據自身的條件和想法各有側重罷了。
比如打野馬分鬃這個動作,本身就有靠和趔兩種打法,怎麼打就取決於你的「意」。而靠和趔這兩種打法因勁點不同對身體的要求是有區別的。所以有些時候有些人會說,「那誰他打的不對」。其實都是對的,可能就是意的區別。有些高手練到出神入化的境界,無形無相,但永遠不會無意。
遺憾的是,今天的習拳者,多數只得其形而不得其意。或者說他們的意不是太極拳中的意,而是舞蹈表演的意。他們的想法和太極拳的意相去甚遠。
他們擺出著「白鶴亮翅」;「彎弓射虎」;「手揮琵琶」等優美的定式,(沒錯,是擺出。)卻未必知道這些招式的用法意義,既不明白其勁路,也分不清虛實,更不懂得還可以變化。他們非常認真的把拳練成了體操和舞蹈,甚至練成了木偶劇。
推薦閱讀:
※【千里之緣只因太極】記何登田先生50餘年習武感悟
※淺談太極拳對步伐的要求
※藍守正 練習太極拳的要領
※太極拳要求得大緊
※太極七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