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說美國「和平演變」戰略的由來及發展 2011.03.26. BZRXZ 轉帖
07-11
簡說美國「和平演變」戰略的由來及發展 |
文 /今宵有酒 2011.03.26. BZRXZ 轉帖 |
「和平演變」,是美國為首的西方顛覆社會主義國家的一項長期的戰略政策。社會主義制度誕生後,西方採取的最初手段是「扼殺」,然而二戰以後社會主義國家由一國變為十幾國,形成了一個以前蘇聯為首的強大的陣營,同時資本主義體系卻嚴重削弱,德意日戰敗,英法嚴重受損,對社會主義陣營不得不由「硬遏制」改為「軟遏制」,即用和平的方法從社會主義國家的內部達到顛覆的目的。事實證明,這種方法對顛覆社會主義制度所起的實際作用,超過了其他所有的手段。「和平演變」政策的產生髮展,至今已有近半個世紀的歷史,其間美國各屆政府的對外政策多有變化,但其對社會主義國家「和平演變」的本質卻始終如一,並且我們可以預見,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和平演變」的政策仍會繼續發生作用。早在1943年,羅斯福曾授意雷斯特·戴維斯發表《羅斯福的世界藍圖》一文,意在戰後以美國的意志建立一個新的世界格局。文中並沒有涉及到對社會主義國家進行「和平演變」的概念,但其中以金融、文化、貿易對外擴張,建立美國所謂的國際經濟新秩序的想法,卻為後來的凱南、杜勒斯等人提供了「和平演變」的理論思路。事實上,羅斯福的藍圖中通過大國合作,採用和平方式,在戰後建立美國全球霸權地位的想法,與「和平演變」的政策,在本質上還是一致的。不過隨著法西斯的覆滅,美蘇合作的基礎也隨之喪失。羅斯福以經濟誘惑蘇聯,借聯合國迫蘇就犯的目的並未得逞。布雷頓森林會議,蘇聯最終拒絕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並在歐洲及多處地區與美國全面對峙。面對著一系列新的變化,羅斯福的繼任者杜魯門認為《羅斯福的世界藍圖》中以大國合作維持美國世界霸權的方法已不合時宜。此時,美國駐蘇代辦喬治·凱南適時地向美國政府發出了一份8000字的電報,對戰後蘇聯的「理論、意圖、政策和作法」以及美國應採取的對策,提出了全面的分析和建議。他說蘇聯將在「一切認為合乎時機和會有好結果的地方,做出努力」,但前提是「美國擁有足夠的武力,」但事實上「美國並不須要真正動武」。後來,凱南又在此電報的基礎上杜撰了《蘇聯行為的根源》一文,最終此文為杜魯門主義提供了理論依據。這裡,須說明的是,凱南的理論是美國以強大的武力為後盾,採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消除共產主義世界存在的軟弱和脆弱的地區」來遏制蘇聯的擴張。換句話說,凱南強調的具體方式是除武力外的所有方式,武力僅是作為一種前提而存在。而杜魯門主義顯然過分誇大了武力的作用,它實際上是一套以爭取「中間地帶」為主的對蘇聯的全面「遏制戰略」。「冷戰」的序幕因此而拉開,而朝鮮戰場的失利,宣布了杜魯門主義的破產,杜魯門本人也黯然離開白宮。不過其「技術援助和開發落後地區」的「第四點政策」卻為其後繼者艾森豪威爾主義提供了政策思考。艾森豪威爾是在「體面地結束朝鮮戰爭」和對共產主義採取更「有效的」政策的承諾下上台的。美國對外政策的調整已迫在眉睫,其國務卿杜勒斯適時地發表了《對遠東的政策》、《法律在和平事業中的作用》等文。他明確提出「中國共產主義是一個致命的危險」,美國及其盟國的責任是「盡一切可能使這種現象消失」,並用「和平的方法使全中國得到自由」。為此,他在成立了新聞署,直接支持、領導「美國之音」,同時加強「自由歐洲電台」對蘇聯、東歐的宣傳,插手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事件。杜勒斯的理論,成為了艾森豪威爾政府對外政策的理論依據,同時也宣告了美國「和平演變」政策的正式出籠。根據杜勒斯的理論,艾森豪威爾變杜魯門的「遏制戰略」為「解放戰略」、「和平取勝」,其核心是在武力上採取「大規模報復戰略」和「戰爭邊緣政策」,對社會主義國家進行核訛詐和戰爭威脅,同時採取「政治宣傳」、「心理進攻」、「文化滲透」等戰爭外的一切手段,宣傳資產階級的思想意識和生活方式等,促使社會主義國家內部「和平演變」,使這些國家從共產主義下的統治下獲得「自由」。事實上,艾森豪威爾時期美國的「和平演變」政策,不僅體現了杜勒斯的理論,也充分體現了凱南的早期理論。因此,一般說來,提到「和平演變」的理論之父,總把凱南和杜勒斯兩人共稱。1961年,肯尼迪成為美國第三十五任總統。他進一步修正和發展了艾森豪威爾和杜勒斯的政策,提出了喧赫一時的「一手拿劍,一手拿橄欖枝」的「和平戰略」。這是通過運用和平和戰爭的兩手論。軍事上,它以「靈活反應戰略」代替「大規模報復戰略」,即準備打有限核戰爭,也準備打常規戰爭及特種戰爭,也就是「兩個半戰爭」。同時,肯尼迪更強調在和平共處、和平競賽的口號下,通過援助、貿易、新聞、科技與文化交流以及資金與技術的提供下,「把共產主義事業帶進美國所希望的多樣化的自由世界中來」。對廣大的第三世界和社會主義國家,肯尼迪「和平演變」的花樣翻新了不少,如「攀親戚」運動、「糧食用於和平」運動以及後來很有些影響的「和平隊」運動。這裡,筆者對「和平隊」運動多說一二。「和平隊」運動,以及後來的「富布賴特」運動,即把專家、學者和其他人員派遣到社會主義國家中去,以「幫助」和學術交流為名,充當傳播所謂西方文明的先鋒。這項運動的首提者並不是肯尼迪,早在1958年艾森豪威爾就曾提出與每年蘇聯交換2000名大學生的建議,不過被蘇聯拒絕。中美建交後,美國根據富布賴特計劃,派來我國的教授有很多,分布在全國20餘所重點院校,花費達數百萬美元。按照美方的說法,這些運動「是一項長期投資,威力將遠遠勝過派幾十萬軍隊」,一位美國右翼參議員甚至公開宣布,「這裡沒有免費的午餐。慈善固然是一個因素,但絕不是首要因素,我們懷有明確的外交政策的目標,就是要讓美國立國之本的民主自由原則得到應有的傳播。」九十年代以後,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的不斷增強,美國進一步加強了這方面的工作,中央情報局甚至為此制定了《十條誡令》,以加速對我國青少年的西化及分化。2001年,小布希視察中央情報局時公開宣布說,「中國是最令美國感到不安的國家,它應該成為中央情報局日常工作中的重點。」這一點,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六十年代末,由於深陷印度支那戰爭、經濟大衰退、國際格局的多邊化趨勢及美蘇力量的新對比,處於守勢的美國政府不得不再次調整對外政策,尼克松主義因此出籠。具體地說,是軍事上在亞洲收縮,以「亞洲人對付亞洲人」,同時在歐洲加強,以對抗蘇聯;外交上,以「緩和」代替「對抗」,把夥伴關係、實力地位、談判時代作為對外關係的三原則。對於蘇聯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尼克松主義更系統地發展了「和平演變」的戰略,即利用「緩和」的契機,加大對社會主義國家的滲透,特別是加強經濟上的來往,尤其是使蘇聯加深對西方經濟的聯繫和依賴。對中國,他採取主動行動,打破了中美關係二十幾年的僵局。這裡不排除美國戰略態勢減弱和覬覦中國市場的原因,但建立關係後對中國進行「和平演變」戰略計劃,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卡特時代,中美兩國正式建交,「和平演變」戰略又被建交後的卡特加入了新的內容,即後來的美國政府常常打出的「人權」牌。「人權外交」是卡特政府「和平演變」戰略的最大特色。事實上,卡特時期,美國的對外政策仍是以「緩和」為主,不過他認為尼克松、基辛格等人的外交政策缺乏道德感,他說,二戰後的大部分時間裡「我們沒有把傑斐遜和威爾遜的理想作為美國的的特性表現出來」,因為他反覆強調「人權」是美國外交的核心和靈魂。他認為,這樣可以加強美國的國際威望,給美國外交增加人道的力量。為了顯示美國的「人權」,卡特甚至別出心裁地給外星人發了一篇「和平聲明」。在「人權外交」的幌子下,卡特到處支持各國的「持不同政見者」,最終的結果仍是處處碰壁。不過「人權外交」卻從此成了美國「和平演變」戰略的重要內容。八十年代初,由於蘇聯在此前十年的擴張中導致國力大減,而美國卻逞現出復甦的態勢。里根入主白宮後,一反此前幾任總統的「緩和」政策,主張「重振國威,以實力求和平」,振興經濟,加強軍備,在全球範圍內對蘇聯採取強硬政策。因此,在里根的第一任期,「和平演變」的戰略作用相對減弱,但仍在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領域炮製了所謂的「促進民主運動」,重視在蘇聯內部培養「民主演變」的種子,明確表示歡迎「蘇聯及其附庸的自由化傾向」。第二任期時,由於美國已重新取得了與蘇對抗的優勢,為了繼續加強對蘇聯的全面遏制,里根政府對第三世界及社會主義國家推行了所謂的「里根主義」,即綜合運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宣傳等手段,支持共產黨國家的所謂「自由戰士」,把蘇聯七十年代中得到的地盤進行「有限回推」,擴大美國在全球的霸權地位。里根主義標誌著「和平演變」戰略重新成為美國對外政策的重要內容。八十年代末的蘇聯解體和東歐巨變,標誌著冷戰結束,宣布了戰後四十四年的雅爾塔體制的壽終正寢。面對著業已變化的國際國內形勢,新上任的布希對美國的對外政策進行了重大調整,提出了全新的「超越遏制」戰略,即以武力為後盾遏制的同時,強化政治、經濟、文化和意識形態領域內的手段,全面推出美國的「自由」、「民主」、「公正」、「人權」等價值觀念,加速美國所謂的「全球民主化」進程。「和平演變」戰略的重點目標也由蘇聯轉為中國。「超越遏制」戰略,突出了「和平演變」戰略在美國全球戰略中的地位,標誌著「和平演變」戰略已成為美國對付社會主義國家的主要戰略。國內的經濟問題使「海灣戰爭」的勝利者布希在連任中競選失敗。不過他的繼任者柯林頓卻在「和平演變」戰略中繼續了布希的路線。1993年,柯林頓明確提出了「擴展民主與市場的對外戰略」,強調美國的對外戰略應以美國的「經濟利益」為核心,「民主化」是國家安全戰略的新任務。同時,柯林頓加強了在「和平演變」戰略中打「人權」牌。柯林頓對外戰略,反映了美國政府力圖擴張「冷戰」成果,加快美國價值觀念的輸出,力圖繼續「不戰而勝」的企圖。小布希上台以後,「和平演變」戰略仍是美國的主要對外戰略,目標對象仍是以中國為主,其對華政策是「遏制加接觸」。但由於9·11事件、恐怖主義和伊拉克戰爭,華盛頓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繼續打擊「邪惡軸心」和消化鞏固伊拉克戰爭後的勝利成果上。不過從小布希炮製的「美國——中東自由貿易區」的設想來看,除了經濟上的利益之外,政治上的因素也是路人皆知的。「9·11」事件強烈衝擊了美國的軍事戰略和安全觀念,認為擺在美國面前最嚴峻的戰略威脅是「恐怖主義與技術的危險結合」,而中東極端勢力卻正是美國認定的恐怖主義的最大溫床。因此,全面改造中東就被提上戰略議程,而建立「美國——中東自由貿易區」就自然而然地成為全面、徹底「和平演變」中東的一步棋了。不過從各方面因素來看,小布希的這步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