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藥的種類、特點及藥效

中藥的種類、特點及藥效

【飲片】

「飲片」是把中藥材切片作湯來飲用的意思。把各種凈選後的藥材經過加工,製成片、段、絲、塊、都叫做「飲片」。這些飲片主要是為醫生調配處方而用,可以配在一起煎水服用,也可以配製成其它劑型。如:丸劑、散劑服用。還有一些可以代茶泡水飲用。如:菊花、玫瑰花、玳玳花、胖大海、麥門冬等。

【湯劑】

湯劑,俗稱湯藥。是把中藥飲片按照醫生的配方,按照一定的要求,放在鍋里用水進行煎煮,然後箅去藥渣,剩下的藥液就是湯劑。煎煮(熬)湯劑的方式與火候,直接影響到湯藥的質暈,與治療效果有著密切的關係。

湯藥有什麼特點呢?

優點:湯劑的針對性強。醫生可以針對病人的各種情況全面考慮,選擇藥物,確定用量,進行配方。古人把這種取法比喻成「量體裁衣」。這樣就會使處方里的每一味葯,都會針對治病的需要而發揮作用,從而就會全面提高療效,同時可以避免各種毒副作用。隨著病情的變化,身體的變化,氣候與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組方和藥物的用量,使藥物緊追治病的需要而促進疾病的痊癒和身體康復。此外,湯藥的力量比任何劑型的「成藥」要大數倍至數十倍,處方靈活,可以隨時改變。因此,更適合於病情較急、較重、病情複雜和變化較快的情況使用。

缺點:湯劑如同洪水,力猛而不能持久,古人稱為「盪而不守」。因此,對一些慢性較為頑固的病症,有時就顯得力不從心。另外,煎熬湯劑費工費時,攜帶也不方便。

【湯劑在臨床中的應用】

中醫治病用藥是根據疾病的不同情況,每個人的秉賦體質情況,時間季節的差異和生活地域環境的不同,綜合考慮制定治療原則和處方的設計。這就是中醫學講的「辯證論治」。也是中醫的獨特治病理論。由於湯劑對疾病具備了較強針對性和較好的靈活性,同時,還能充分發揮出醫生各自的臨床經驗和處方設計技巧,能廣泛的應用於幾乎所有的疾病。中成藥只作為輔助彌補湯藥的不足,來配合使用。

【中成藥及其特點】

按照國家有關部門批准的中成藥配方,由正規製藥廠按照一定的加工程序配製出的成品中藥,這類藥物的劑型很多,有丸劑、散劑、膏劑、膠劑、沖劑、片劑、酒劑、口服液等,都屬於中成藥。中成藥有一大類是依照古方配製出的,我們稱它為傳統中成藥;另有一類是依照近代醫家的經驗方,配置出的成藥品種。

中成藥的特點是:

優點:使用比較方便,隨時可以服用,用量較小,攜帶方便,口感相對於湯劑要好一些。中成藥的藥效緩慢而持久,適用於比較典型,癥狀較輕,或病情穩定的慢性疾病。更適合抗老防衰和對亞健康的治療。

缺點:古人說:「成藥如同成衣」。由於成藥的配方是固定的,不能隨時調整、改動,就只好使病人將就藥物,這就會出現成藥不完全對「證」的情況,勢必會降低對疾病的治療效果。再有,成藥的藥力一般偏小偏輕,有時是湯劑的十幾分之一的藥力。因此,只能運用治療一些小病、輕病,慢病和病情較為單一的疾病。

【中藥劑型與療效的關係】

中藥的劑型很多。傳統的劑型有湯劑、酒劑及丸、散、膏、丹等劑型,現代的劑型有膠囊、片劑、沖劑、口服液、中藥注射液等。

1、湯劑作為治病的常用劑型,廣泛的適用於內、外、婦、兒等科的各種疾病,可以內服和外用,藥力較大。並且能隨時調整處方的組成,適應疾病變化的需要。

2、丸劑藥量較輕,藥力緩慢。適用於小病、輕病、慢病等。

3、散劑發揮作用較快,有發散的力最,多適用一些外感風、寒、暑、濕、之類的外感性病症和皮膚病。如:治療風溫病初起的「銀翹散」;治療咽喉病的「喉風散」,除濕止瀉的「參苓白朮散」;治療口瘡的「錫類散」;治療白瘢風的「白癜風散」,生肌斂瘡的「生肌散」;散毒腫拔膿的「提毒散」等。

4、膏劑,內服膏劑有滋潤補益臟腑的作用。例如:秋梨膏、二冬膏、養陰清肺膏、枇杷葉膏,有滋陰潤肺,止咳的作用,益母草膏、珍益母膏、鹿胎膏、黃芪膏、金櫻子膏、桑椹蜜膏,有滋補肝腎或益氣養血的作用。

5、酒劑,酒善於行走全身,無處不到,有溫通經脈的作用,可以載藥行於周身。如:國公酒、護骨酒、風濕藥酒、五加皮酒,都有強壯筋骨,祛風散寒,疏通經脈的作用,可用來治療各類風寒痹阻引起的腰腿、關節疼痛;酒的另外一類作用是浸泡一些具有補益作用的藥物。

經常少量飲用,可以達到強身、益壽的作用。例如:參茸酒、蛤蚧酒、海馬酒等,可用來溫腎壯陽;人蔘固本酒、杞菊酒、何首烏酒、靈芝酒、桑椹酒等,可用來滋陰補腎;十全大補酒、人蔘酒、黃芪酒、八珍酒等,可用來補氣養血。

6、針劑,是近代開展的中醫急症治療,利用現代技術研製出來的,可供肌肉和靜脈注射的中藥針劑。從臨床經驗看,應慎重使用。

7、沖劑、口服液、膠囊,片劑,都類似於丸劑的性能,只是服用更方便,但保質期要比傳統蜜丸短一些。

【辨證施治是用藥的關鍵】

使用中藥,無論是湯劑飲片,還是丸、散、膏、丹、沖劑、酒劑、針劑等中成藥都應當依照「辯證論治」的原則來使用,這樣才會療效全面而持久,使用起來也會得心應手,並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副作用。

辯證,是根據中醫的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等學說,建立起來了一套認識疾病進行治療的理論體系它完全不同於西醫學的理論。中藥的治病選葯規律深深依附於中醫的理論體系。

中成藥,尤其是傳統的中成藥的配方,是按照君(主)、臣(輔)、佐.使來組成,針對的是中醫的病因、病機來調節人體的陰陽、表裡、寒熱、虛實,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一般來說,寒性病,要用熱性的藥物來此治療I熱性病,要用寒性的藥物來治療;虛損性病,要用補益性的藥物來治療;邪氣盛的病,就要用清瀉的藥物來治療。

中成藥有表散風熱葯,用來治療外感風熱類疾病;表散風寒葯,用來治療外感風寒類疾病,有益氣表散風寒葯,用來治療體虛外感風寒的疾病,有風寒咳嗽藥,用來治療風寒傷肺引起的咳喘;風熱咳嗽藥,治療風熱傷肺引起的咳嗽,清熱潤肺葯,用來治療外感溫燥咳嗽。散寒潤燥葯,用來治療涼燥咳嗽。

祛風痰類葯,用來治療風痰或痰熱阻礙經絡,清竅,引起的神昏高熱、經絡痹阻、半身不遂、癲、狂、癇、眩暈等病症;祛風濕葯,治療各類因風、寒、濕邪侵入人體,閉阻經絡引起的身痛,肢痛,關節肌肉疼痛等病症;清熱瀉火藥,治療體內各臟腑的火熱性疾病。

調理胃腸葯,治療各類因胃腸功能失調出現的疾病,祛暑葯,治療暑季的各類疾病;理氣解郁葯,治療因著急生氣,肝氣鬱滯,而引起的各種病症,各類補益葯,能治療陰虛、陽虛、氣虛、血虛等各類虛損性疾病等等。使用中成藥,還要認清季節性。

例如:四季的感冒不同,用藥也不同。不能一律隨意使用帶有「治感冒」字樣的藥物。

再有,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同是感冒風寒,而用藥也有很大區別。一般說來,體虛的人不能服用一般的感冒藥必須選用有補氣散風作用的感冒藥。

總的說來,最好是依著中醫的道理去選中成藥,這樣,才會取得治療效果,而不耽誤治病時機,並能最大限度的減少或降低用藥不當所造成的不良影響。


推薦閱讀:

10款中藥降壓茶
(72)中藥「打磺」(加入亞硫酸鹽或硫磺熏蒸)是否安全?
中藥學手記
中藥外敷治療膽囊炎,效果好!
降血糖到底是用中藥還是西藥好?答案讓人想不到

TAG: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