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糖尿病遇到低血糖
近年來,我國已經成為「糖尿病大國」,但無論是初發患者還是多年的「老糖友」,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了解還是相對匱乏,特別是對低血糖缺乏足夠的認識,認為糖尿病就是高血糖,按照醫生開的葯按時吃就行,怎麼又會低血糖了呢?對此,記者採訪了市四中心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邵海琳。
低血糖是糖尿病最危險、最緊急的併發症
邵主任介紹,血糖值過高會加速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引起心臟、腎臟、眼睛等慢性併發症。但血糖值過低也並非好事,由於腦細胞所需的能量主要來源於血糖,短暫的低血糖就可導致腦功能不全,而嚴重或持續時間較長的低血糖可引起腦細胞不可逆性的損傷,甚至危及生命。正常人體血糖值波動在3.3-8.3mmol/l的範圍內。成年人血糖低於2.8mmol/l時,可出現典型的臨床癥狀和體征,發出危險的信號。
邵主任說,對糖尿病患者而言,如果血糖水平太低(一般低過3.9mmol/l),就會呈現不同程度的低血糖現象,這也是糖尿病急性併發症之一,且低血糖的危險性比高血糖更快更急,因此,要盡量避免低血糖的發生。
哪些癥狀預示發生低血糖
低血糖的臨床表現與血糖水平及血糖下降的速度有關,可表現為交感神經興奮(心悸、焦慮、出汗、飢餓感)和中樞神經癥狀(神志改變、認知障礙、抽搐和昏迷),個別患者會被誤診為神經系統疾病、心臟病、精神病等。
邵主任強調,糖尿病人反覆發生低血糖危害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引起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痴呆,嚴重者昏迷,甚至危及生命;二是可誘發腦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三是一過性低血糖反應引起血糖波動,增加了治療的難度;四是反覆發生低血糖會動搖患者對治療的信心。
哪些原因可導致糖尿病患者出現低血糖
邵主任介紹,可引起低血糖的降糖藥物有胰島素、磺脲類和非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格列奈類),其他種類的降糖藥物單獨使用時一般不會導致低血糖。臨床上常見的有7種情況,一是未規律進食,用藥後未按時進餐或進食量減少,沒及時相應減少胰島素及降糖藥物用量;二是活動量增大,未適當加餐,或減少降糖藥物用量;三是初發糖尿病,經胰島素強化治療出現「蜜月期」,胰島素未及時減量;四是1型糖尿病或長年的2型糖尿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脆性糖尿病,常常因為生活方式的輕微變化即出現血糖波動;五是飲酒後,特別是空腹飲酒;六是應用了其他可能增加降糖作用的藥物;七是夜間低血糖多見於使用中效、長效胰島素或長效降糖藥物,特別是在凌晨。
低血糖發生時怎麼辦
低血糖發生後,自救非常重要。患者自我感覺對早期發現低血糖較為敏感,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記住這條口訣:心慌氣短出冷汗,乏力迷糊想吃飯。一旦這6個癥狀中同時出現3個以上,可能已發生低血糖。此時宜立即嚼服3塊方糖或水果硬糖,一般15分鐘後癥狀可緩解,如超過15分鐘還不緩解可再嚼服3塊,同時向醫生求助。(邱琳荃 史秀紅)
推薦閱讀:
※糖尿病的修鍊之道
※什麼菜是糖尿病的「天敵」?
※治糖尿病這四個誤區千萬不能進
※10種對糖尿病有益的食物
※糖尿病的十二個飲食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