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

「學案導學」是指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教師的指導為主導,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體,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學案」與「導學」是教學改革中出現的新概念,是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國內的研究和應用已經有十一年了,這種教學模式順應了素質教育和教學改革的新形勢,符合培養創新性人才的要求。本文試圖從哲學依據、心理學依據等方面論證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科學性、合理性及其應用價值,以推動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一、哲學依據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外因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在導學過程中,教師屬於外部條件,是外因。學生是學習的內因,教師的教必須通過學生的學才能發揮作用。如果學生沒有學的願望和動機,沒有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的「教」就會由於沒有學生的「學」而失去作用。因此,在導學過程中,教師只起引導作用,而學生自我發起的學習是最持久、最深刻的個體行為。學案導學過程重知識的探究,重體驗,能引發學生的態度、情感和意志,這些源於心理品質的個性特徵參與學習活動,能激起學生的求知、創新慾望,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心理學依據

心理學研究表明,高年級學生的觀察能力已有了顯著的提高,他們一般能根據「學案」的學習目標進行預習,具備初步的預習能力,這就為我們採取「以導為主」實施導學提供了可靠的理論依據。心理學的研究還表明,小學生的思維批判性、獨立性還很不成熟,容易產生固執、偏激的不良傾向,與成人相比,他們對事物的分析、判斷能力也沒有達到成熟階段。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幫助學生克服思考中可能產生的缺點和偏向,教師給予適時、有力的指導,這為教師的導學提供了理論依據。

三、學習理論

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強調:學生的學習應是主動發現的過程,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創設問題情景,引發學生對知識本身發生興趣,產生認知需要,產生一種需要學習的心理傾向,激發自主探究的學習動機。在導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積極的探究者,教師的作用是創設適合學生學習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現成的知識。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讓學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而且要讓學生「知其所用」和「知其誰用」。

四、教學理論

兩千年前的孔子倡導的「循循善誘」可以認為是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最早理論根源。誘即引導,循循善誘出自《論語·子罕》,表示善於有步驟地引導、教育。學案導學教學中的導即開導、啟迪之意,導學不是傳統教學意義上的輔導教學,這裡的導學是以學案為依託、以素質教育為指導、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目的,對學生的導思、導讀、導練的過程。

嘗試教學理論認為,「學生有嘗試的願望,嘗試能夠成功,成功才能創新。」學生有原有的知識結構,又有對新知識的同化和順應的思維屬性,所以學生能嘗試。同時,學生的嘗試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嘗試,嘗試的任務又是完成教材中的一定教學目標,而教材又是按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和方法編排的,所以學生具備成功的條件。

在嘗試成功的條件下,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創造出意想不到的教學成績。學案導學教學模式設置的自學導航、合作探究、達標檢測等環節為學生提供了充分嘗試的機會。

五、教學最優化理論

衡量教學最優化有兩條標準:一是教學效果的最優化;二是時間消耗的最優化,即「師生用於課堂教學和課外作業的時間又不超過所規定的標準」,用「師生耗費合理的時間去取得這些成效」。「學案導學教學法」改變了課堂上教師壟斷課堂的做法,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既要提高了教學質量,使學生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獲得和諧發展,又要減輕學習負擔,用合理的時間取得較大的成效。

六、建模理念

建模理念認為沒有主體性,就沒有創造性。在導學過程中,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做到:目標讓學生去確定,問題讓學生去發現,過程讓學生去探索,方法讓學生去尋找。其次,教學過程是個體通過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主動建構意義的過程,「學案導學、互動探究、小組合作、意義建構」是教學過程的最終目標,在導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建構意義就是要幫助學生對當前學習的內容達到較深刻的理解。

七、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指出學習的實質是學習者積極主動地進行意義建構的過程,即學習不是由教師把知識簡單地傳遞給學生,而是由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習不是被動接受信息刺激,而是主動建構意義,是根據自己的經驗背景,對外部信息主動地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自己的意義。因此,教師要成為學生建構意義的幫助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學習動機,通過創設符合教學內容要求的情境,幫助學生建構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由於建構主義所倡導的觀點適應了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這就使建構主義理論逐漸與廣大教師的教學實踐普遍地結合起來,從而成為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

八、人本主義理論

人本主義心理學是本世紀60年代興起的一個心理學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馬斯洛、羅傑斯等。人本主義心理學強調學習過程中人的因素,把學習者視為學習活動的主體,重視學習者的意願、情感、需要和價值觀。學案導學教學模式遵循了「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迎合了當前新課改的要求,對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展學生的自學和探究能力是有著積極作用的。


推薦閱讀:

關於「收砂理論是否還有用」的分析
三僚三元風水部份理論 吉慶堂
張曙光:仁學——時代意義與理論轉換
中獸醫診療理論基礎
單證基礎理論與知識模擬卷一-單證員考試-考試大

TAG:理論 | 教學 | 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