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拉肚子別急著止瀉,兒科醫生的錦囊教您如何應對!

最近隨著天氣變的炎熱,門診中多了腹瀉的寶寶,家長往往十分著急,擔心腹瀉會對寶寶造成嚴重影響。

其實幾乎每個寶寶都會有過腹瀉,大多數情況下並不嚴重,但如果處理不當也會引起脫水及電解質紊亂。

那麼什麼是腹瀉呢?腹瀉後寶寶的飲食需要注意什麼呢?什麼情況下需要帶寶寶看醫生呢?

兒童腹瀉病是一種消化道綜合征,由多種因素引起,特點是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形狀改變,多發於 6 個月~2 歲的嬰幼兒,一歲以內約佔半數。

1.正常的大便是怎樣的?

在了解腹瀉之前,我們先了解下寶寶正常的大便情況,寶寶的年齡不同,排大便的情況也不同:

● 在寶寶生後的第1周,一般1天排大便在4次以上,主要是軟便或液體較多的便,一些母乳餵養的寶寶1天甚至可以排10次大便;大便可以是黃色、棕色或綠色,大便中可以含顆粒或奶瓣;

● 在寶寶3個月大時,寶寶一般1天排2次或2次以上的大便;

● 在寶寶2歲或以上時,大多數寶寶1天排1次大便,大便通常為成型的軟便;

寶寶之間是有個體差異的,一些寶寶可能每次吃完東西都會排便,而另一些寶寶要2-3天才排1次便。

2.

如何判斷寶寶是不是腹瀉?

具體要參考寶寶平時的排便情況

● 小的寶寶,大便次數是平時的2倍;

● 大的寶寶1天出現3次以上的稀便。

3.

腹瀉的常見原因是什麼?

● 病毒感染或細菌感染,其中以病毒感染最常見;

● 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

● 抗生素的副作用,其中比較常見的抗生素是阿莫西林。

4、如何評估小兒腹瀉的嚴重程度?

寶寶拉肚子時,由於體液丟失以及液體攝入不足,體液總量會減少,可導致不同程度的脫水。若脫水沒有及時緩解,會產生嚴重後果。

所以,寶寶腹瀉,重中之重是評估脫水的嚴重程度,這個直接關係到寶寶是否適合家庭治療。

注意觀察寶寶脫水情況

寶寶腹瀉時,家長需要觀察的內容包括:

●精神差

●口唇乾、口渴

●小的寶寶4-6小時、大的寶寶6-8小時無尿

●哭時無淚

如果寶寶出現了發熱、精神煩躁或無精打采、老想睡覺,甚至昏迷、休克等全身感染中毒癥狀,就說明寶寶的腹瀉已經到達了嚴重的程度,需要立即就醫。

5.寶寶

腹瀉在家如何治療?

家庭治療,應對脫水是關鍵

沒有脫水表現和輕度脫水的腹瀉寶寶可在家治療,但請堅持下面的原則:

無脫水患兒,預防脫水。

脫水患兒,治療脫水。

從寶寶腹瀉開始,就可以口服足夠的、合適的液體以預防脫水,不必等到出現脫水癥狀了才開始用。家庭補液應該包括至少一種含鹽液體。

根據不同的餵養方式,預防脫水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母乳餵養:繼續母乳餵養,並且增加餵養的頻次及延長單次餵養的時間;

●混合餵養:在母乳餵養基礎上首選給予口服補液鹽或其他清潔飲用水;

●人工餵養:選擇口服補液鹽或以食物為基礎的補液,如米湯、麵湯、糖鹽水、不含糖的新鮮果汁、清潔飲用水、各種湯類。

應注意的是,果汁、提神飲料和運動飲料等一般含鈉、鉀較低而含糖量高,因此在補充脫水患兒丟失的水、電解質方面,效果均不及口服補液鹽。

6、小兒腹瀉的常見誤區

(1)禁食?

正確的方法:繼續餵養——調整飲食

有嚴重嘔吐的寶寶可暫時禁食4~6小時,但不要禁水。4~6小時後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則,儘快恢復寶寶在腹瀉之前一直有在吃的正常飲食。

盡量鼓勵寶寶進食,可少量多次進食。

避免給寶寶餵食含粗纖維的蔬菜和水果或高糖、高脂飲食,避免含糖飲料、未稀釋的果汁、咖啡、某些藥茶或沖劑等。

腹瀉停止後,逐漸恢復營養豐富的食物,並每日加餐 1 次,至少持續 2 周。如果寶寶營養不良,在寶寶體重恢復正常前,應一直給予額外的進餐次數。

過敏性腹瀉:以牛奶過敏較常見。這類患兒要避免食入過敏食物,或採用口服脫敏餵養法。

病毒性腸炎常有繼發性雙糖酶(主要是乳糖酶)缺乏,對疑似病例可暫時給予改為低(去)乳糖配方奶,時間1-2周,腹瀉好轉後轉為原有餵養方式。

(2)立即用「止瀉」葯?

腹瀉有感染性與非感染性之分,感染性腹瀉是由細菌、真菌、寄生蟲等病原體引起;非感染性腹瀉常見於受涼、消化不良、胃腸功能紊亂等。

不分情況先用止瀉藥,可能掩蓋病情,影響腸道對細菌及毒素的排泄,加重病情,影響醫生診斷。

正確方法:

A、止瀉只是一種對症治療;

B、發病的原因治療才是根本;

C、治療腹瀉,首先要「補水」。

(3)輸液才能好得快?

輸液代替不了口服藥物作用;

輸液可能會存在以下危險:

A、輸液反應:當體內靜脈輸入了致熱、致敏物質,如致熱原、死菌、遊離的菌體蛋白或其他代謝產物時,就可能發生反應;

B、微粒危害:2-50微米的不溶性微粒有可能造成各種輸液污染疾病;

C、輸液室環境影響導致院感;

D、增加耐藥性。

原則:能口服就不注射,醫患互相信任;

小兒腹瀉靜脈補液適應症:

A、不能進食;

B、口服補液治療失效;

C、重度脫水、嚴重的酸中毒;

D、合併有有外科疾病,診斷不明確。

(4)服用抗生素?

小兒腹瀉>80%是非感染性,感染性腹瀉中>80%是病毒性,細菌感染中有很多是產毒性細菌,需應用抗生素的只是很少部分;

用了也沒用,不僅浪費而且增加抗生素過敏或耐葯的機會;

以下情況不需要用抗生素:

A、餵養、護理不當、食物過敏及吸收不良等;

B、急性水樣便腹瀉,多為病毒性或產腸毒素性細菌感染。

以下情況需要用抗生素:

A、粘液膿血便多為侵襲性細菌感染;

B、證實腹瀉與另一種急性感染(肺炎、尿道感染等)相關時;

C、有癥狀的十二指腸藍氏賈第鞭毛蟲感染;

7.

什麼情況下需要帶寶寶看醫生?

出現下列癥狀,及時就診:

● 腹瀉劇烈、大便次數多或腹瀉量大;

● 不能正常飲食;

● 頻繁嘔吐、無法口服給葯;

● 發燒:<3個月的寶寶體溫>38℃,3~36個月的寶寶體溫>39℃;

● 明顯口渴,出現脫水體征,如眼窩凹陷、淚少、黏膜乾燥或尿量減少等,伴隨神志改變,如容易激動、沒有精神、老想睡覺等;

● 糞便帶血;

● 年齡<6個月、早產兒,有慢性病史或合併症;

所有重度脫水寶寶和經 1 小時的嘗試後仍拒絕口服補液的中度脫水寶寶均應送往醫院。

8.中醫對小兒腹瀉的認識

中醫學認為,小兒脾胃功能非常薄弱,如餵養不當,饑飽無度,飲食生冷不潔,過熱或受涼,都容易導致脾胃運化失調,從而引起腹瀉。

《幼幼集成·泄瀉證治》說:「夫泄瀉之本,無不由於脾胃。蓋胃為水谷之海,而脾主運化,使脾健胃和,則水谷腐化而為氣血以行榮衛。若飲食失節,寒溫不調,以致脾胃受傷,則水反為濕,谷反為滯,精華之氣不能輸化,乃致合污而下降,而泄瀉作矣。」

分證論治

(1)傷食瀉

證候:大便稀溏,夾有乳凝塊或食物殘渣,氣味酸臭,或如敗卵,脘腹脹滿,便前腹痛,瀉後痛減,腹痛拒按,噯氣酸餿,或有嘔吐,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膩,或微黃。

治法:消食導滯。

方葯:保和丸加減。

(2)風寒瀉

證候:大便清稀,中多泡沫,臭氣不甚,腸鳴腹痛,或伴惡寒發熱,鼻流清涕,咳嗽,舌淡,苔薄白。

治法:疏風散寒,化濕和中。

方葯:藿香正氣散加減。

(3)濕熱瀉

證候:大便水樣,或如蛋花湯樣,瀉下急迫,量多次頻,氣味穢臭,或見少許粘液,腹痛時作,食欲不振,或伴嘔惡,神疲乏力,或發熱煩鬧,口渴,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

方葯:葛根黃芩黃連湯加減。

(4)脾虛瀉

證候: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於食後作瀉,時輕時重,面色萎黃,形體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緩弱。

治法:健脾益氣,助運止瀉。

方葯:參苓白朮散加減。

(5)脾腎陽虛瀉

證候:久瀉不止,大便清稀,完谷不化,或見脫肛,形寒肢冷,面色光白,精神萎靡,睡時露睛,舌淡苔白,脈細弱。

治法:補脾溫腎,固澀止瀉。

方葯:附子理中湯合四神丸加減。

藥物外治

小兒腹瀉貼,貼於臍部,每次1貼,48小時換藥一次。用於風寒瀉、脾虛瀉、脾腎陽虛瀉。

針灸療法

針刺法取足三里、中脘、天樞、脾俞。發熱加曲池,嘔吐加內關、上脘,腹脹加下脘,傷食加刺四縫,水樣便多加水分。實證用瀉法,虛證用補法,每日1-2次。

灸法取足三里、中脘、神闕。隔姜灸或艾條溫和灸,每日1—2次。用於脾虛瀉、脾腎陽虛瀉。

小兒推拿

【辨證取穴】

1、濕熱瀉:清補脾土,清大腸,清小腸,退六腑,揉小天心。

2、風寒瀉:揉外勞宮,推三關,摩腹,揉臍,揉龜尾。

3、傷食瀉:推板門,清大腸,補脾土,摩腹,逆運內八卦,點揉天突。

4、脾虛瀉:推三關,補脾土,補大腸,摩腹,推上七節骨,捏脊,重按肺俞、脾俞 、胃俞、大腸俞。

(1)用拇指螺紋面旋推脾土400次。

(2)用拇指螺紋面來回直推大腸各200次。

(3)用拇指指端順時針方向掐運內八卦300次。

(4)用拇指的指端掐揉小天心100次。

(5)用拇指螺紋面按揉板門300次。

(6)用一手手掌逆時針揉腹部5~10分鐘。傷食、濕熱所引起的腹瀉要順時針摩腹。

(7)以一手掌根部按逆時針按揉臍300次。

(8)用食指、中指指端重按脾俞、胃俞各50次。

(9)用食指、中指指端按揉龜尾300次。

(10)用拇指的橈側緣自下而上直推七節骨300次。傷食、濕熱所引起的腹瀉要自上而下推七節骨。

(11)自下而上,向前推行,每捏3次,向上提拿1次。共操作3~5遍。

飲食療法

山藥、芡實、蓮子,可單用一種,也可一起用,與大米、糯米一起煮成粥,每日食用。用於脾虛瀉。

山藥:補脾益肺,補腎澀精

芡實:益腎固精、補脾止瀉

蓮子肉:補脾止瀉,益腎澀精

歡迎分享本文給您身邊的朋友!


推薦閱讀:

中醫兒科鏈接1
當兒科醫生自己的孩子發燒
退燒藥到底怎麼吃,哪種退燒藥更安全?(附用藥劑量表)
香港兒科醫學會:小兒發燒,七個不處理原則

TAG:孩子 | 醫生 | 兒科 | 肚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