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終關懷與安樂死和諧的統一
臨終關懷與安樂死和諧的統一
幾千年來,人類一直在尋找最佳的死亡方式,以擺脫死亡時與之俱來的痛苦、恐懼與哀傷。儘管從哲學上、宗教上,民俗上盡量教誨人們不要害怕死亡,然而死亡之際各種慘痛的景象確實難以使人們對之產生自然的歡迎與歡樂態度。近幾年來,我國醫學界掀起了一股新潮…臨終關懷運動,各地紛紛創辦臨終關懷醫院或病房,並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它的興起,使人們把凝結在安樂死焦點上的目光擴展開來,發現了一種新的符合現實的死亡形式…臨終關懷。
一、臨終關懷抑或安樂死?
臨終關懷是一個即古老又新興的學科,由於歷史上的臨終關懷活動與現代的內容不盡相同,因此學者們對英文Hospicecare這一詞的譯義也不完全一樣,在香港把它譯為「善終服務」,在台灣把它譯為「安寧照顧」;在大中國陸伴隨著天津醫學院臨終關懷研究中心的建立及其對臨終關懷知識的宣傳與普及,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學術交流,「臨終關懷」一詞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和一種特殊衛生保健服務項目的名詞,已被我國大多數學者所接受。安樂死是指人們在臨終前為了免除難以忍受的病痛折磨而提前結束生命的死亡現象,其道德難題在於人們沒有主動要求死亡的權力以及家屬親友和醫務工作者有沒有幫助病痛者結束生命的權力等。對晚期癌症等臨終病人來說,尋求安適的死亡形式更為世人所關注。於是,近半個世紀來,安樂死便成為人們擺脫死亡痛苦理想中的模式。對臨終瀕死病人施以安樂死,其動機是什麼?顯而易見,就是出於對臨終病人痛苦危難的關懷,從字面上說,就是一種臨終關懷行為。但人們以往只對臨終病人的關懷偏重於安樂死這一點上,忽視了對臨終過程中的病人的全面關懷,包括疼痛的消除、癥狀的控制、心理的安慰、生活的照料,以及擴展到對家屬的慰藉。
臨終關懷和安樂死不是兩件事,而是一個整體中的兩部分,或一方涵納在另一方中。臨終關懷是使人們安樂地度過臨終階段;而安樂死是一種特殊的臨終關懷,二者是辨證的統一,二者和諧的結合,則形成人類死亡的最終模式。
二、兩者的相同性和不同處
相同性:
1、目的相同。我們看到,當患者時日無多時,醫生、家屬和同事仍然會說:你會好起來的」。這是在迴避死亡,也是在迴避一個人臨終前的願望和需要,以及他在肉體上、心理上的痛苦。勇敢地面對死亡,這是奪二者所要提醒人們的。只有在這兩種概念中人們才坦然地討論死亡,才意識到現代醫學不是萬能的。
2、生命價值觀相同。在重視生命質量的基礎上,希望提高死亡的質量,使死亡過程更舒適、更寧靜、更有意義、更體現人的價值和尊嚴,擺脫病痛、恐懼、遺憾對臨終者的折磨。
3、手段相同(僅指被動安樂死概念)。都是以不過度浪費醫療資源,使病人安享地離開人世為目的。
4、二者相互依存。沒有臨終關懷,安樂死的道德性將受到懷疑。安樂死是臨終關懷的最後一個手段,有些臨終關懷者仍然需要安樂死,安樂死將為臨終關懷划上一個句號。
不同處:
1、概念的淵源不同。臨終關懷是由英國的桑德斯博士在本世紀60年代創立和提出來的,許多國家開始接受它的概念並設立了臨終關懷機構組織。而安樂死是隨著醫學的現代化,由患者首先提出的。醫學已經達到了如此高的程度,以至於一個以往被人認為是死亡的人,可以依靠高科技人工維持生命體征。過度醫療使臨終患者和家屬以及社會在身、心、經濟上都難以承受。
2、倫理價值的依據或出發點不同。臨終關懷具有濃厚的人道主義色彩,它的醫學倫理原則是傳統的,是對臨終者的同情、關懷。安樂死的倫理出發點有兩個,一個是病人的權力,病人有沒有主宰自己生死的權力?能不能選擇自己終結生命的時間和方式?另一個是功利主義的倫理觀,它從醫療資源、衛生經濟、病人對不可逆疾病的耐受力等方面出發,試圖使之符合社會中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從某種角度說,安樂死是臨終者對社會和親人的最後一次回報,是人生終點的一個更高的更加壯麗的境界。但是,它在使死者升華的同時,卻把生者置於一種的尷尬境地,因此,它帶來的倫理衝突是尖銳的。
3、關注的範圍和焦點不同。臨終關懷是貫穿生命末端全程的立體衛生服務項目,最顯現的任務是緩解、消除臨終者巨大的生理疼痛,止痛術的研究在臨終關懷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而安樂死使死亡的時間縮短,即刻終止無望病人的生命,是臨終關懷的最後一筆,有極強的針對性。總之,對臨終關懷及臨終關懷過程中安樂死的選擇,是個較為複雜的、分界尚不十分清楚的問題,這需要在實施中因人而宜,才能達到準確無誤的選擇,使臨終關懷和安樂死達到和諧的融合與統一。
三、兩者和諧地融合統一
通過以上對臨終關懷和安樂死差異的分析、選擇條件的確立,我們可以獲得較為清晰的認識,從而為確定人類生命最後階段的最佳模式勾畫出較完善的框架,使兩者和諧地融合在一起,出於人道主義原則,對所有臨終病人均應動員社會所有力量,予以全方位的、全程性的臨終關懷。在其過程中,對於某些臨終病人,如果符合安樂死條件的,則應予以安樂死。如果我們把臨終關懷看做擴展了的安樂死,稱為安樂臨終,或把安樂列死看做特殊情況下臨終關懷的一個步驟,也稱安樂臨終。那麼,我們就不會將安樂死與臨終關懷對立起來,就會自然地把它們和諧地融合統一在一起了。因此,這種人類死亡的最佳模式,無疑會極大地適從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需求,成為人類社會進步的標誌 .
推薦閱讀:
※一個人想要安樂死,真的沒那麼簡單……
※瓊瑤交代後事支持安樂死,兒子幫助母親迎接死亡是不孝嗎?
※Treat Voluntary Euthanasia as a Philosophical Problem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最後一隻柯基犬被安樂死
※安樂死何時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