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正確解讀
小書生最近在看一部 小說,內容挺好,在小說開頭看到這樣一段文字「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配上小說情景,感覺當時世態凄涼,主角悲天憐人,似乎一場轟轟烈烈的大事將要在主角身上發生。雖說那個意境是有了,但小書生老覺得其詞不達意,接下來就聽小書生髮表愚見。
這段話出自《道德經》第五章,原文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tuoyue)?虛而不淈(gu),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若守於中。
看到《道德經》我們肯定知道其為老子的著作,老子的道家思想我們更是熟知,他提倡「自然、道法自然、對萬物不加干預」,《道德經》主張萬物的「好」與「不好」,「善」與「惡」其實是同等的地位,沒有絕對的「善」,也沒有絕對的「惡」,所以我們看這段話,其中「不仁」實為老子的思想理念,並不是道德意義上的「仁義」、「仁德」,而是說情感,個人情感。然後我們看原句,文中「芻狗」是指古代祭祀用的祭品(古代早的時候是以狗作為祭品,因為用不起豬、牛等大型動物,後來逐漸演變為拿草扎的狗代替就叫芻狗),當芻狗做成後,在祭祀之前大家都對他十分重視,人們不敢觸碰,等到祭祀完之後,就把他忍下不管了,古書有載:「結芻為狗,用之祭祀,既畢事則棄而踐之」。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老子的原意其實為:天地不情感用事,對萬物都如芻狗一樣(一視同仁),聖人不情感用事,對百姓也一視同仁(不偏倚、不干預)。天地之間,不正像風箱一樣么?空虛卻不會窮竭,越動,它的風就越強,政令繁多而使人困惑,更加行不通,只會加速失敗,不如保持虛靜任由其發展。
推薦閱讀:
※朱元璋愛民如子卻定下一奇葩規則 百姓難以忍受 明朝因此滅亡
※「百姓身邊的草本花卉」系列五:鳳眼蓮、荷花、鳳眼蓮、香蒲等
※他是亂世孤兒,卻登上了權力的頂峰!他說我從來不嚇唬老百姓,只嚇唬那些貪官污吏!
※清軍嘉定三屠,僅僅因為剃髮令,數萬百姓身首異處
※在歷史文化知識不足的情況下,普通百姓遊覽名勝古迹的意義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