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書法的三個問號
6月30日,丁永康先生的博文提到了我的學書三問,有博友來信望解其詳,因復之。
29日晚,我和盧中南、丁永康二先生同一位出版社領導小聚。其間我提到「學習書法的三個問號,」具體是:一、怎樣臨得象,二、古人為何這樣寫,三、自已如何寫。合起來就是一句:寫字要動腦子。
先說臨摹的問題。孫過庭說:「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書譜》),要用最短的時間取得最好的臨摹效果,就要有具體而有效的辦法。我的辦法是,對比各筆畫間的相互關係。如「目」字,看第一個空白中能放幾個小橫,馬上就能清楚小橫的高低與粗細。對不易臨象又找不到原因的字,可以先摹(以薄紙雙勾後填廓),或以複印手段使帖字與己字同大,將二者重疊以光對照即可瞭然。真正做到有效的臨摹,防止盲目的抄帖。
其次,要搞清古人這樣寫的原因。要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北方人喝高度白酒是其然,北方寒冷是其所以然;湖南、四川多食辣椒是其然,而兩地潮濕是其所以然。諸事一理。
歐陽詢楷書的點畫有三大特徵(見附圖)。一、三點水是兩撇一挑,二、上點或橫或豎,三、豎彎鉤抹而不挑。實際上除三點水是行書寫法,其餘都是隸書寫法。這是由於歐陽詢生於隋朝,在楷書大盛的唐朝,他距漢朝最近,同時他也是隸書高手(今仍可見其兩種隸書傳世),因而其楷書中難免有隸書的痕迹。把行書、隸書的寫法用楷書的筆畫固定下來,就是行書楷化和隸書楷化。歐陽詢的法書中這類情況不少,也有草書楷化和篆書楷化的寫法。這些當屬歐楷點畫特徵的所以然。知道了這些,就會以行書的感覺寫三點水,而不再將它們寫成毫無關聯的三塊瓦。
最後說要知道自己如何寫字的問題。這主要指完成了臨摹,進入獨立創作的人。
有的人在創作中字字如帖,不象是書法創作,到象背臨字帖。其原因,一是不自信,離開字帖找不到方向;二是以象帖而自豪,以為嚴守傳統;三是沒有找到自由創作的方法,凡此種種。
對於寫字,我的看法是:先打好紮實的臨摹基本功,學到古人的精髓。然後根據個人的感受選擇自己的書法之路。創作中,不必一定象帖,也不必一定不象帖。順其自然,跟著感覺走。多看多寫多想多讀書,最終,技術不再重要,藝術性將體現於文化。
盧中南先生找服務生要了紙,逐條記下。
推薦閱讀:
※高清書法字帖-趙孟頫-《三門記》7
※王羲之晚年的書法,50個字都寫得行雲流水!
※** 嚴太平書論:書法的內在美
※八大書法的性靈
※漢字書法文化圈的新世紀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