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漢語是世界語言的王者
教育
荀子曰:「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又曰:「使夷俗邪音,不敢亂雅。」君子用「雅言」——貫古今,通四方,它就是今天的漢語普通話;囿於地域則用「俗語」——「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它是指地方語言。所謂「越語」、「楚語」以及其他許許多多的國別語言,在實質上都是口語方言,或是它的「同構放大」。雖然在一定的技術條件下,它們都可以變為書寫文字,甚至能夠超越國界而擔當「通用語」;但是,它們像似「通四方」,卻無法「貫古今」,更嚴重的,它們只是會隨著客觀的天時地利而轉移的暫時現象(通行數百年而已)。
「君子用雅言,俗語限於地方」這種情況在幾百年前非常明顯,例如在越南(安南)和韓國(朝鮮)等中國藩屬,與廣東和雲南等中國省份都是:在村社、鄰里和家庭等平常生活中皆操「俗語」(口語方言),而在學習教育、公共服務和政府辦公等領域中,甚至在較大的商業貿易的場合,則都是用漢語(官話,Mandarin)。19—20世紀中國遭受列強和霸權的禍患,大雅式微,俗風僭越;中國諸鄰也都改變語言——用土語充當國家官方語言(越南語借用法文字母,蒙古語借用俄文字母)。
作為「雅言」的漢語最具文化底蘊,它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文以行立,行以文傳,文以載道。《論語·述而》云:「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雅俗之辨」是漢語和其他語言的區別。漢語超越了一切所有的言語所具有區域性、變異性和狹隘性;它差不多是可駕臨於一切語言之上而會同之。《易經·同人卦》云:君子能通天下之志,類族辨物,同人於野,文明以健。
遙想往古,各地山川迥異,口語方言乃千差萬別;而且歷經大小變故,天災人禍,滄海桑田。唯一能夠以簡統繁、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的交流工具,那就是漢語(漢字)。《易經·系詞上》曰:「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複雜深奧),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卦爻→圖文→漢字)。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歷經變故),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繫辭……。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惡也,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
既有了「以簡統繁、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的語言文字,也不可僵化或公式化(拘泥於語法);所以才會在千百年、千萬里中,「應變自如、遊刃有餘」。《易經·系詞下》曰:「不可為典要(僵化的公式—語法),唯變所適。」
《中庸》云:「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古代中國就已實現。將來全世界也會如此。最近五百多年來的全球之「車同軌」——世界聯通,實際上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勞苦功高的結果:四大發明、朝貢體系、陸海絲路、鄭和遠航等,只不過「功虧一簣、功敗垂成」於中西之地理差異,即由中國科技傳播所造成的新的「地緣政治」的態勢是,西洋是「海洋捷徑、順水行舟」(霸佔美洲),中國是「海疆敞開,羊入虎口」(海洋暴力)。歷史上,基於河谷平原的華夏文明每前進一步,隨著它的科技的傳播,都有可能使其自身限於「地緣政治」的戰略逆境,被動挨打(例如蒙古征服—草原暴力、西洋東洋—海洋暴力,這兩個古今世界的戰爭源都是華夏衍生的「文明的天敵」,今天自詡「文明極致」的美國也是如此)——中國把世界的善與惡都啟動起來了,她不得不承受和消化遍天下的禍因亂源;在此過程中,方塊字是中華文明顛撲不碎、迆邐綿亘的一個重要原因。
是四大發明的傳播,中華圈以西才有了書寫文字和文明的。(近代以前的「泛西方」的文字與文明,都是16—17世紀及其其後一段時間杜撰的)。中古後期在歐洲—地中海地區影響較大的希臘文和拉丁文,都是藉助於紙和印刷才形成較通用的書寫文字的。英國語言學家大衛·迪林格稱:「可以說,在造紙術的引進的幫助下和印刷術的發明與擴散,字母的書寫才解決了普遍文盲的問題(結束了不用文字、口語交流的蠻荒社會)。」希臘文是中世紀猶太教徒所使用的語言,而與「古希臘」毫無關係;古希臘是原始部落和口語社會,而且19世紀中葉以前的希臘地區也不叫這個名字。
中世紀歐洲是一片不用文字的文化荒漠(cultural desert)。在中古與近代之交,拉丁文最終未能憑藉基督教的力量而成為「普世語言」,反倒被各地口語方言所肢解,而分裂為多國語言文字,這主要是因為拉丁文不具有「雅言功能」。在近現代,多種原為歐洲的地方言語(五百年前是口語方言),成為多國族、泛世界的語言,以英語為極致。但它們畢竟都是幸遇「天時地利、得天獨厚」,得力於「海洋地緣、海洋霸權」。它們真是優越,真能持續永遠嗎?這些都是值得懷疑的。請讀 諸玄識《漢語優勢凸顯:將取代英語而為通用語言?》
中國文化及語言立足於「天下觀」。兩千五百年前的管子主張:超越自我中心、族群狹隘,達到遠近平等、天下感通,而不可強人所難、同而不和。他寫道:「以家為鄉,鄉不可為也;以鄉為國,國不可為也;以國為天下,天下不可為也。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毋曰不同生,遠者不聽;毋曰不同鄉,遠者不行;毋曰不同國,遠者不從。如地如天,何私何親?如月如日……。」中國古人換位思考,通觀全局;推己及人,設身處地;內聖外王、王者無外。政治上的大一統、文化上的同心圓和語言上的方塊字,無不如此。現代西方則是相反的:推行國家利益的政治,無論怎樣吹噓「普世價值」,也不可久遠;同樣,一種國族的語言,無論怎樣「世界通用」,也是盛極必衰。
多位17世紀的歐洲學者主張,鑒於漢語是唯一的由「創世紀」傳下來的「神性語言」,它應該成為世界通用語言的首選或典範。皮特·哈里森教授寫道:「人類的原初語言被保存在地球的每個部分這種可能性,激發著17世紀(歐洲)的想像力。有一個假設是:操此種古老語言的民族保存著人類先知的宗教、文化和科學。像我們所知道的,法國耶穌會士趨向於這樣的觀點,即中國人那兒或多或少地繼承了完好無損的原初語言和宗教。……中國牽動17世紀英國人的心靈,部分由於自然神(宋明理學),部分由於中國人的獨特的書寫方式。中國文化的這後一方面吸引了弗朗西斯·培根……。在其所著《知識的進展》(1603年)一書中,培根注意到,……中國人寫的是真正的符號,它們所表達的不是字母或字,而是事物或概念;結果……地方和國際間彼此理解的不是語言,而是讀寫。培根很感興趣這種真正的符號,因為它是通用語言的關鍵,是能夠促進知識進展的交流工具。」
《辭海·雅言》條說:「雅言,古時稱"共同語』,同"方言』對稱。」
中國古人十分重視各地方言的統一,於是出現了「雅言」。「雅言」就是中國最早的古代通用語,在意義上相當於現在的普通話。
上古時代,五帝時期和後來的夏、商時期,中原黃河流域地區是華夏先民的主要活動地帶。周以前漢語的具體形式已無可考,據傳當時的標準語是周時期標準語的前身。周期的漢語標準語,一般認為就是《詩經》的語言,即雅言。雅言主要流行於黃河流域中原地區。據專家稱,周代文字學的是殷商文字。而殷人又是向夏人學習的。古代的雅言(中國最早的古代通用語,相當於現在的普通話)就是夏言。夏朝建都在洛陽,然後殷代建都也在洛陽周邊的河南地區。所以歷代雅言標準音的基礎就是在洛陽一帶,可以說古代的普通話是以古洛陽話為標準音的。
漢族的本來名字是華夏民族。華夏這個名字有很深奧的意思。簡單說,華就是衣冠之美;夏就是禮儀之盛。雅言,就是夏言(夏朝語言)。中原雅言的歷史達一千五百多年。周以後,各朝隨著國都的遷移,雅言的基礎方言也隨之修正。歷代正統漢族王朝,都不遺餘力的推廣雅言。雅言在唐宋時期,發展到了最高峰,達到了一字一音,唐詩宋詞作品大量湧現,各周邊國家皆爭相學習中原雅言。
漢語的魅力源於象形文字的結構特點。漢字是典型的象形文字,以筆畫的縱橫交錯形成一定的形態結構,並具有象徵功能,能夠反映事物的存在、變化和人的思想情感。這是拼音文字所不具備的。象徵是一種介於像和不像之間的矛盾狀態,象徵不同於繪畫,不服從透視的原則,但象徵又表達了事物的某些特徵,人的感觀通過對特徵的識別而達到了對事物本身的認知。這樣的象徵功能曾經被刻在甲骨上,被鑄在青銅器上,被寫在竹簡和宣紙上,直到今天顯示在電腦屏幕上。千百年來,漢字的形態、讀音和含義一直都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然而萬變不離其宗,那是祖先發出的聲音,不是死去的標本,而是活著的生命。5000年來始終活著,它構成了我們源遠流長的博大精深的文化。
漢字:未來的人類語言,人類文明的最高體現北京語言文字工作協會|發布時間:2016-09-16 10:49:02
在漢語日益走向世界的今天,世界語言學界已斷言:21世紀是漢字發揮威力的時代,漢字是東方人的偉大發明,是對世界文明的一大貢獻,漢語有望成為全球最時髦的語言,並將取代英語的霸主地位。目前,世界語言學家發現,漢語的組字規律有章可循,一個人只要掌握4000個左右的漢字基本就夠用了,因而易記易學。而英語的辭彙,則隨著時代發展而不斷增添,從莎士比亞時代到邱吉爾時代,英語辭彙量翻了幾十倍!再從邱吉爾到現在,辭彙量又翻了幾十倍!呈幾何級數增添!現在,據稱需掌握400萬個以上辭彙才可算「英語脫盲」!你說這可不可怕?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掌握幾億的辭彙只是時間問題。誰會去花大量的時間甚至是畢生的時間學習一門語言?而漢語面對時代的前進和信息量的增添,則只需簡單修整變化一下,就足以應付裕如了!如電冰箱、電視機、計算機(電腦)等等。再譬如,新發現一個元素,如果它屬於金屬類,則只需加一個「金」字旁,就可以找到它的準確定位命名了。你說簡單不簡單?漢語的組詞規律,豈不是比英語更容易掌握嗎?
下面,把有關漢字優點見解,歸納為三點,進一步說明中國人所發明的漢字所具有的重要價值。
一、漢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語言差別的功能。漢字對於中國的方言和古今語言來說,還有「控制」它們「不致過分變動和分離」的作用,亦即在辭彙和語法兩方面促使它們保持相對的一致性和穩定性。而西方的拼音文字卻隨著時間、地域的變化而逐漸變化,所以西方的拼音文字在沒有碰到漢字之前會雖時間變的辭彙增多詞義也完全變化〈舉個例子就是400年前的英語已經在讀音和意思上不是今天的英語,而漢字字意的持久性特強,這就是為什麼歷史上拼音文字遇到漢字會消失的原因》,所以拼音文字和漢字在搏弈過程中,漢字必將取代拼音文字。
二、漢字可以引發想像和聯想。由於漢字以形表意,使用漢字時觀其形而得其意,其中必定有想像和聯想產生。並非僅僅是由象形字直接演化過來的字,如「日」「月」等是如此。安先生舉過「文盲」的「盲」作例子。盲,就是「亡」了「目」。因此,從這字形的拼組關係中便可想像出這字的意義。而「文盲」的「盲」,又是在盲字的本義中引伸出新的意義,所以閱讀時容易引發聯想,而且非有聯想不能理解,常多聯想。科學發明需要的創造性思維,依賴人的聯想力。因此,我們要重視漢字的這種作用。
三、漢字有利於發展大腦智力。這是神經語言學家提出的觀點,此為以神經病理學的臨床資料為基礎,結合神經心理學分析,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其研究方法,是把拼音文字和漢字兩者與大腦活動的關係作對比考察。國外資料來自法國、德國、美國、日本等眾多學者的權威研究成果。有關漢字與大腦關係的資料是在上海醫科大學華山醫院支持下,通過許多腦損傷病例的臨床研究取得的,另一部分是他對正常成人、小學生和弱智兒童進行實驗研究取得的。資料翔實而可靠。其結論是,從神經心理學和神經語言學的觀點看,拼音文字是偏向大腦左半球的「單腦文字」,此為西方學者公認,而漢字是大腦左、右兩半球並用的「復腦文字」;拼音文字認知中「語音編碼」方式起主要作用,而漢字認知中則是利用「多重編碼」方式,語音、字形和語義編碼兼用。由於拼音文字偏重開發左腦,西方人因此提出「開發右腦」的理論和方法,這並不完全適合使用漢字的中國人。學習漢字可以開發大腦左、右兩半球的潛力,有利於發展大腦智力。所以說洋文的人,大部分都是半腦子。
漢字的特點是什麼?
主要是兩點:一為「拼形」,二為「表意」。漢字因而可稱為「拼形文字」,或「表意文字。
所謂拼形,就是漢字的字形可以拆開,加以拼組。這不難理解,因為誰都知道。
說漢字是表意文字,此可以歸為以下三點。一,認為90%以上的漢字是表意的,形聲字中形符、聲符皆有表意功能。二,認為漢字的表意內容常常包含在「其組成部分的相互關係」中。因此,看上去可能並不明顯,可是,字形經過分拆以後,從構件的彼此關係中進行適當闡釋,其表意性即可顯現出來。這種「拆字解意」的方法,古代就有。如孟子所說「止戈為武」之類;一個「止」加一個「戈」,止住兵刃的方法就是「武」,許慎也用過此法。三,認為由某一個字或筆形衍生出來的,從而形成為系列的漢字,在多數情況下可以找出這些字形在表意方面的聯繫,這就表現出漢字表意功能的規則性。探究漢字的優點,語言學家通過英、法、德、日、西班牙等多種外語,比較漢字與歐洲拼音文字的區別,列出下面公式:
歐洲拼音文字:拼寫=發音≠意義
漢字:字形≌發音≌意義
漢字的優點,大體就表現在這公式之中。從比較中看,漢字可以稱之為「字形區別作用」去近似地表音。但是,這個字形區別作用又能近似地表意,這是西方拼音文字做不到的。從歐洲拼音文字與其母語的關係看,它只記錄下語言中詞語的語音,而遺棄了詞語的意義。用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的話說,它只記錄下能指,而遺棄了所指。漢語的語音有何特點?一是詞語的音節簡短。古代漢語以單音節詞為主;現代漢語以雙音節詞為主,比雙音節更多音節的詞很少。對漢語來說,母音比輔音更重要,音節獨立分明。由此形成了漢語聲韻的對稱而優美,但不能像印歐語系那樣用輔音去和母音作多樣化的自由連綴,造成更複雜的音節結構。中國人自從南北朝翻譯佛經時就知道世界上另有拼音文字,然而自古以來和漢字接觸過的文字都消失了而繼續使用漢字充分表明漢字的優秀性和科學性。正應為如此,書寫漢字才可以作為一門藝術源遠流長,試問哪個國家的文字能做到?
使用西方的拼音文字要付出沉重代價,現代英國人已不認識400年前的英語。僅此一項,為西方的拼音文字付出的代價就夠沉重的,而且還有別的代價。何況對漢字來說,它因此另有一些十分重要的優點:
我們把世界上現存的拼音文字和漢字兩大系統放在彼此的語言中作比較,認為其要者有二:一是使漢語簡潔。二是使漢語構詞靈活。先說使漢語簡潔。
採用中文與英文相比較的辦法,把香港《明報》1991年1月27日的一篇中文社論,與隔一天由《明報》自己用無懈可擊的英文刊出的這篇社論相比,結果,中文與英文的篇幅之比為1:1.78。他又把1991年1月5日美國總統布希致薩達姆信的香港《文匯報》中文本與路透社的英文本相比,結果,中文與英文的篇幅之比為1:2。與西方語言相比,中文篇幅小,漢語簡潔,已為世界公認。其實,任何語言都致力於追求自己的簡潔,因為簡潔就意味著省時、省力、省物,完全合乎經濟節約的原則。可是,為何漢語如此簡潔而英語做不到?這裡就有漢字的一份功勞。
簡單說來,漢語的簡潔與漢語以單音節詞和雙音節詞為主的關係最大。有一個統計材料說,在漢語日常生活用語中,單音節詞出現率佔61%,雙音節詞出現率佔37%,詞的平均長度為1.48個音節。不過,我想在新聞用語和科學用語中,雙音詞出現率要高一些。漢語的雙音節詞,多數是象「科技」、「秀麗」之類的複合詞,其中兩個音節都是有意義的「詞根」。因此,對漢語來說,幾乎每一個音節,或者說絕大多數音節,皆有表意作用。這自然是非常經濟、非常節省的了。這是英語做不到的。英語中特別是大量湧進的現代詞語,音節都很多,而且是愈來愈多,難以控制。但是要注意,對詞語音節簡短的漢語來說,必須具有克服同音混淆的能力,才能成為高效的交際工具。同音混淆是世界上所有語言面對的大敵。現代漢語的不同音節,只有417個。其它語言則是,英語462個,法語468個,德語437個,西班牙語483個。實際上,在任何語言的語音系統中,不同音節的數量不可能無限增加。因為過多增加必然縮小語音差別,結果在聽覺上起不到「自然分辨」的作用。據安先生統計,《現代漢語詞典》所收10000多個字中,82%的字有同音現象。其中,擁有100個以上同音字的,有11個字;此外218個字擁有20個到94個不等的同音字。這個統計,拋開了語音區別作用較差的聲調,又是以字為單位計算的;若以詞為單位計算,同音數量要小。西方拼音文字解決同音混淆的辦法,一般是增加詞語的音節;此外,別無良策。所以,遇上現代語言中新詞迅速增加,音節增多怎能避免?英語如此,法語如此,德語也如此。在德文里用詞字母之長,要可使新讀者嚇得不敢習讀。」漢語的詞語之所以音節簡短,是因為解決同音混淆的途徑,除了與英語等一樣依靠語音區別外,又多了一個辦法,就是漢字的字形區別作用。隨便列舉一些同音詞,如:「肅靜」與「素凈」,「就是」與「舊式」,「著名」與「註明」,「案件」與「暗箭」等皆是。只要一見漢字,皆不會有同音混淆。在聽廣播或聽老師講課時,可以根據上下文,立刻確定與語音對應的漢字,馬上避免同音混淆。
再說使漢語構詞靈活。
這個構詞靈活,是指只需應用數量有限的漢字,足以構造人們所需要的應有盡有的詞語。漢字數量看來很多,如《現代漢語詞典》所收10000多個字中,82%的字是用不上的,1977年,語言學家連續45天統計四份香港報紙上的漢字,其總字數達1411088個,所得不同單字只有4687個;其中,3650個字的出現頻度,佔總字數的99.8%。我國家語委1988年公布的常用字,是3500個字。因此,不論大陸還是海外,常用字不過3650個左右。不僅如此,專家還發現漢字中高頻度使用的字又是非常集中。在他那次統計所得的3650個字中,有1000個字的出現頻度佔總字數的88.8%;再加1000個字,即2000個字的出現頻度就達97.4%。因此,掌握這些單字,總不能比掌握數倍於它的英語單詞更困難。
為什麼常用字數量不多,卻能構造出詞義明確、複雜豐富的詞語呢?這就是依靠了漢字的優越性和科學性。漢字是一音一義一字,所以用它來構詞非常方便有效而經濟。如,「美麗」、「秀麗」、「俏麗」、「艷麗」、「富麗」等,只需變動其中一個字,便見詞義中彼此細微差別。又如,有的雙音詞只需倒置字序,便成另一個詞。「工人」、「人工」,「為人」、「人為」,「孫子」、「子孫」,「女子」、「子女」等,皆是如此。現代漢語中出現了一些詞綴。常見的詞綴只需用一個漢字就行,如「作者」、「讀者」、「學者」中的「者」。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利用了漢字音、形、義相統一這個特點。現代漢語中增加了許多以前從未有過的新詞,如「電燈」、「電話」、「電訊」、「航空」、「航天」、「太空」等。它們都利用現成的常用漢字構成,不必另造新字;而且既顧「音」,又顧「義」,十分方便。專家特別提到翻譯名詞如「激光」和「立交橋」等,認為這類詞一旦用漢字來構造,詞義就變得清晰而易於了解,都比英語高妙。需要另造新字的情況是很少的,大概僅以化學名詞為多。總之,漢語由於有漢字的幫助,因而具有很強的構詞能力。與古代漢語相比,現代漢語增加了許多雙音節詞,辭彙總量激增,然而常用字的數量卻是減少,構詞能力反而增強了。由此帶來方便而節約的效益,人們樂享其成,幸運無比。專家指出:「西方文字為了對付新生事物,要創造新辭彙,應接不暇。英文辭彙目前已達幾十萬之多。相反,漢字的字數比起古代卻大有削減。漢字當今使用的常用字,「用來創造新詞有大量餘地,足夠我們步入永遠,而西方國家必須的不斷的增加辭彙」。 「漢字是偉大的發明」 日本人在明治維新以後,不也總想廢除漢字嗎?只是他們經過長期思考以後,早已回到肯定漢字的路上來了。韓國的情況也是如此。稱漢字為偉大發明真可謂驚世駭俗,細想起來,其中確有道理。漢字是當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文字。從甲骨文算起,它有3500年以上的歷史。而唐蘭先生在沒有見到大汶口出土的陶器文字之前,就推測漢字產生在夏代以前。當古埃及的聖體字、巴比倫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古瑪雅文字等相繼成為歷史的陳跡以後,唯漢字獨存,負載了東方五千年燦爛文明,生生不息,至今仍舊具有前面所說的那種旺盛生命力,這個世界文字史上獨一無二的奇蹟。前些年海外人士創造了漢字的計算機輸入比拼音文字更高的速度後,從此漢語和漢字作為電腦語文,比拼音文字有更為優越之處,漢字的奇蹟因此更令世人驚嘆和信服。既是獨一無二的奇蹟,稱其為「最偉大發明」,有何不可?「21世紀是漢字發揮威力的時代」如今關於漢字的優點,不是說多了,而是說少了。
最後,總覺得,漢字像是外星文字,美麗、古老、神秘。
紀洞天:未來是漢語的世紀
哪一種語言是世界上最優秀的語言呢?無疑的,理應是上帝親自創造的語言,有人稱之為「亞當語」。《聖經》說:「那時,天下人的口音、言語,都是一樣。」(《創世記》11:1)可是人太狂妄自大了,居然想造巴別塔,塔頂通天,為要傳人的名。於是,上帝變亂了天下人的言語,收回了「亞當語」,從此天下再也沒有人懂得這門語言了。當今的世界,哪一種語言最優秀呢?首先要知道世界上究竟有多少種語言,據統計,世界最暢銷書籍《聖經》的外語譯本截止 1997年就達到2197種,語言種類當然多於文字種類,《聖經》至少證明世界語言種類應多於2197種。迄今比較精確的統計數字來自人類學家,他們通過民族研究發現世界語言有6809種。要想從6809種語言中挑出一種語言也太費事了,我以為可以從聯合國認可的六種官方語言(英語、法語、俄語、漢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中挑出一種。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勢頭的進一步強勁,全球漢語熱必將持續燃燒,並深入世界各個角落。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預測:到2010年,全球學習漢語的外國人將達一億。有專家預計,用不了多久,漢語將和英語、西班牙語一樣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工作語言。三種語言中使用人口最多的是漢語,有十四億人(包括一億外國人)說漢語;使用的國家和地區最廣泛的是英語,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在使用。客觀地說英語是世界上第一通用語言。那麼,英語和漢語相比,哪一種語言更優秀呢?這個問題向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說紛紜,沒有定論。我以為漢語確實比英語優秀多了,但這畢竟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現公之於眾,望讀者橫挑鼻子豎挑眼,品頭論足。是非自有公論,真理畢竟是越辯越明的。
我以為漢語的優越性至少體現在六個方面。
一、漢語是二維的形聲一體的開放信息,英語只是一維的單純表音的密碼信息。
我們知道人是三維人,生活在四維空間(它是由長、寬、高三軸,再加上一根時間軸構成的)。讓我們假設有一些生活在二維空間的扁片人,他們只有平面概念。三維人與二維人相比,誰的智商更高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不妨從二維、三維人類推到一維、二維的語言。英語是一維的密碼語言。寫英語其實就是編碼,讀英語則是在解碼。如果把英語的a、b、c、 d、e換成1、2、3、4、5,是沒有什麼原則上的區別。漢語是是世界上結構最複雜的語言,方塊形的漢字遠比線形的英語儲存信息多得多。漢語是二維的,這是紙面上最大的維數,她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紙面上的幾何空間,因而每個漢字就是一幅畫。試問從一幅畫上得到的信息快信息多,還是從一行密碼中得到的信息快信息多?一位日本漢字研究專家說:「每個漢字就是一個集成電路。」這就是對漢語的最高評價。舉個例來說吧,男,英語:MEN;漢語:男。英語解碼後,M、E、N,除了男還是男。漢語可就大不同了,男由田和力組成,田最初指伊甸園,甲骨文甸和田同一個字,後來才引申為田地。力就是農具耒。男最初指上帝授權管理伊甸園的亞當,後來才指在田地耕作的人。同樣是一個男字,漢語與英語所包含的信息量相差何其大。科學家曾做過測定,英文平均信息熵是4.03比特左右、漢字是9.6比特左右,漢字平均信息量比英文符號大了許多。漢語與英語誰優誰劣由此就可窺豹一斑了。
二、漢語比英語更簡潔。
聯合國的文件一般都要翻譯成這英、俄等六種文字,用英語,俄語等寫的文件往往厚厚一大本,用中文寫則要薄得多。同樣的信息量,用漢字來表述最節省。比如見面時說「你好!」只用兩個音節,英語說「how are you ?」是三個音節。反對者說,這是因為英語書寫和漢語書寫的方式不同。英語是字母符號單線字元串方式,而漢語則是部首筆畫平面繪畫方式。如果漢字的部首筆畫也用單線字元串方式,那麼,一個漢字所需要的單線長度往往超過英文字母方式;如果英文辭彙也用平面繪畫方式,那麼,它所需要的平面空間與漢字差不多。舉個例子,「中國人」用三個漢字元號,英文「CHINESE」用七個不可再分割的書寫符號單線串寫而成。然而,如果漢字也用不可再分割的符號以單線字元串方式書寫,例如部首筆畫,那就有「豎、折、橫、豎」等14個符號,比英文的字元串長得多。反對者這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漢語的優越性恰恰就在於是平面繪畫方式而不是單線字元串方式。有本事英語也寫成平面繪畫方式看看?印刷同樣內容的一本書,用西方語言要比用漢語浪費2倍的紙張。書本薄了,節省了材料,人力、物力、財力都節省了,這不是優越性又是什麼? 也許有人要說,漢字總數六萬多個,英文字母只有26個,為何漢字比英文還簡潔。不錯,但漢字再多,數量不再增加,並且真正常用的漢字非常有限,不會超過7000個。漢語中有3000個常用字,其頻度要達到99%,另有1%,其字數也達到3000個之多。著名的語言學家安子介列出1000個漢字,只要認識了就能讀懂《人民日報》的95%。 英文字母雖然只有26個,但英語的單詞量一直在猛增,其速度是相當驚人的。在莎士比亞時代,單詞量只有三萬個。到了到了丘吉爾時代,英語已經擁有近百萬個單詞了。不懂2萬個單詞,別想讀英文報紙;不懂3萬個單詞,別想將《時代》周刊讀順。語言學家們對於英語單詞的要求是:一個受過教育的英語使用者應該掌握五萬到二十五萬個英語單詞。你說累不累?
三、漢語造詞的科學性比英語強多了。
比如vehicle這個詞,在英語中代表車,如果把汽車car、火車train、自行車bicycle、卡車camion、馬車carriage、獨輪車wheelbarrow貨車truck、行李車fourgon、救護車ambulance、消防車fire engine放在一起進行比較的話就發現,英語中所有的聯體詞都是一個與其中任何一個分解詞毫無關聯的新符號,而它們卻構成了英語辭彙的主體,英語中幾百萬的單詞就是這樣來的。一點也不科學。漢語才不像英語那麼笨,漢語能夠將英語中聯體辭彙巧妙地分解,它使所需要記憶的辭彙大大地減少;不僅如此,它還能夠將辭彙在人們頭腦中的位置整理得清清楚楚,便於記憶。這就使人想到了瑞典著名的物種學家林奈,他將所有的生物先分類,並且給出一個類名,然後在類名的下面放一個詞,兩者組成雙名法的名字。這樣不但清晰,而且大大的減少了需要記憶的符號;比如原來有一萬個名字,現在分成一百個類,又在每類中分成一百種,我們所需要記憶的僅僅是一百個類名和一百個種名,共二百個,而不是原來的一萬個。這種方法使得各種印象在腦子中由原來的平面,變成立體的。漢語也是如此,她先造出「車」字這個「類」,然後,汽車、火車、自行車等都屬於「車類」下的「種」,一目了然,清清楚楚,在知識爆炸的今天漢語的這種特殊功能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四、漢語的思維速度比英語快多了。
因為英文字是由字母線性排列而成的,漢字則是由筆劃組成的二維圖形,所以閱讀中文比英文要來得快。著名語言學家趙元任曾經比較用英語和漢語背誦乘法口訣的速度,測定的結果是,漢語使用了30秒,而英語則使用了45秒。因此,如果兩個人同時用英語和漢語來背誦的話,到了30秒的時候,漢語使用者一定想到了九九八十一,而英語使用者則一定到不了這裡,說不定,他想到的僅僅是七七四十九。至於思維速度快是否就代表聰明這個問題已是被很多學者所肯定的。
五、漢語的包容性比英語大多了。
古人云:「有容乃大」。文字具有包容性是十分重要的。在漢語中出現英語、俄語等拼音文字是很正常的事,而在英語中出現漢字則是格格不入,根本無法兼容。在漢語的學術論文中漢語可以和阿拉伯數字以及西方拼音文字的混合出現用,彼此兼容,但在英語論文中則根本找不到一個漢字。兼容性是一種語言成為世界性工作語言的重要條件之一。
六、漢語是智能型的語言。
世界上絕大多數的拼音文字都屬於一種「單腦文字」即這種拼音文字主要是音碼刺激,這一刺激只在人的左腦發生作用。相比而言,漢語則是一種十分奇特的「復腦文字」,具有音碼、形碼(平面排列)、意碼三種不同的刺激,需要人的左右腦同時發生作用。據新加坡的有關專家對7000多名年齡介於6至12歲的孩童進行的調查研究,結果發現,新加坡孩童在智商方面的表現要比英國,德國和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的孩子突出。專家們認為,學習漢字可能是其主要原因。這是因為漢字的象形特性對激發孩子的思考能力大有幫助
目前,漢語還不是世界通用的語言,這是由於歷史的原因造成的。中國人在明朝時走錯了一步棋,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當時,鄭和的船隊七下西洋,中國的航海技術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可是中國人卻在這鼎盛時期主動退出了航海業,實行閉關自守,從此走上了下坡路。由於國力不強盛,漢語也沒落了,就連原來屬於漢語圈的日本、韓國、越南等國也紛紛自立門戶,跳出了漢語圈。國運昌,漢語盛;國運弱,漢語衰。如今,隨著中國國力的不斷強盛,漢語走向全世界的日子來到了。未來屬於漢語的世紀,為了迎接這一偉大的世紀,就有必要理直氣壯地為漢語正名,漢語確確實實是比英語優越,全世界人民該重新認識漢語這門最古老而又最富有青春活力的語言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