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的心理特徵
中年期(40歲--59歲)心理特點:1、能獨立地進行觀察和思維,組織和安排好自己的生活;2、情緒趨於穩定,有能力延緩對刺激的反應,能根據自己所處的客觀情境來調節自己的情緒惡化情感;3、智力發展到最佳狀態,能進行邏輯思維和作出理智的判斷,具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4、在人際交往方面逐漸完善,能把握和適應環境,並按正確的批評意見和社會規範來調整自己的行為;5、自我意識明確,能根據自己的才能和地位,來決定自己的言行;6、有堅韌的意志力,一經確定目標,可堅定不移地創造條件為達到目標而奮鬥。人們常稱40歲左右的人為中年人,也就是說,人到中年要經歷一個相當長的時期,既過青年,未入老年,即為中年。在我國古代,中年和青年的界限被定為30歲。《皇帝內經》曰:三十以上為壯。楊上善作注補充道:三十以上為長。《禮記》中也有三十曰壯、四十曰強的記載。所言壯、長、強,皆指中年。古人又以50歲劃分中年和老年,現代社會60歲以上才稱老年,故中年期是自30-60歲間漫長的30,也有以35-55歲或40-60歲這一種劃分方法的。其中女性45-55歲和男性50-60歲稱為更年期。到了中年,人便以達全面成熟,一方面是身體機能的健全與完善,保持著機體的健康狀態;另一方面是機體與環境的適應良好,在集體中能出色完成任務。因此,中年人體魄健全、精力充沛,知識淵博、經驗豐富,是社會的中流砥柱。但中年人工作負擔繁重,隨著生產力的飛速發展,給中年人工作承受力、人際關係也行中年人的心理保健有荷。此外,上要贍養父母,下要培養教育子女;集諸多事務於一身。隨著年齡增長,體質由盛趨衰,生理機能日益下降,精力逐漸減退,許多疾病隨之發生。據報道:年齡對心身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有重要影響,醫學界稱中年「危險期」年齡階段,疾病發病率較高時,中年人每天面臨著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心理壓力極大。醫學心理學的研究證實,人的心理因素和心理狀態同人的疾病和健康有著密切的關係一些心理因素還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原因。因此,進極其重要的意義。1、心理發展日趨成熟能獨立地進行觀察和思維,組織和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情緒趨於穩定,有能力延緩對刺激的反應,能根據自己所處的客觀情境來調節自己的情緒惡化情感。在人際交往方面逐漸完善,能把握和適應環境,並按正確的批評意見和社會規範來調整自己的行為。自我意識明確,能根據自己的才能和地位,來決定自己的言行。有堅韌的意志力,一經確定目標,可堅定不移地創造條件為達到目標而奮鬥。一般說來,人到30歲已成家生兒育女,生活方式初步定型,思想也安定下來,不再象青年時期那樣充滿憧憬,而是滿懷信心、腳踏實地地創立事業,故稱而立之年。人到40歲,知識增多,見識日廣,認識問題有了相當的廣度、深度,不再為表面所迷惑,遇事冷靜,即使複雜事情也不致搖擺不定,故也稱不惑之年。至50歲,經驗更豐富,學識愈深廣,上知天文,下通地理,處事更加穩重妥善,故又稱知天命之年。中年時期,就這樣經歷30而立,40而不惑,50而知天命的過程。其心理日趨成熟,知識經驗日益豐富,是成就事業的黃金時期。有人統計,1900-1960年全世界的1249名傑出的科學家和1228項重大科技成果中,科學發明者的最佳年齡是25-45歲,最佳峰值為35歲。此外,性格特徵基本定型是中年人心理成熟的一大表現。性格是指一個人對周圍環境的態度和反應,具有很大的相對性,由於長期社會生產實踐的磨練,中年人處於性格成熟而又穩定的階段,故不論在思想、情感、行為以及處理各種問題時,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徵。即從以往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教訓中,保持著個人精神狀態的平衡,以適應社會和環境的需要,及安排正常的生活學習,擔負起社會和家庭的責任,以及處理學習、工作等矛盾。2、智力的持續增長和體力的逐漸衰減在生理上人必將老化,隨著年齡增高老化也將日趨明顯。唯有心理上的機能,在成年期仍隨年齡的增加而上進, 智力發展到最佳狀態,能進行邏輯思維和作出理智的判斷,具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直至60歲左右才開始退化,至80歲左右才呈現一落千丈的狀態。這是史特拉茲氏(Stratz*C*H)的生命曲線所揭示的規律。中年人的單項心理能力,雖也是處在逐漸下降的過程中,但其全部心理活動能力的綜合即智力,仍然在繼續發展和成熟。主要表現在能獨立進行觀察和思維,具備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情緒趨於穩定,自我意識明確,精神充沛、情感豐富,運動協調、感覺思維敏捷、判斷力準確、智能高漲、注意力集中、記憶力旺盛,能適應和把握環境等。中年人在心理能力的繼續發展和成熟過程中,同時伴有生理功能的逐步漸減,主要表現為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各種內分泌腺的功能減退,其他系統如肌肉、骨骼、腎臟功能下降,特別是免疫系統能力的降低,給中年人的健康帶來了更多的潛在威脅。當進入更年期這個多事之秋,女性還可出現心悸、頭昏、潮熱、盜汗過敏性和抑鬱特點的情緒變化等身心癥狀;男性雖不如女性明顯,在外貌和功能上也有明顯變化。智力的繼續增長和體力的逐漸衰減,會給中年人帶來一系列矛盾。如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與身心能力不足的矛盾,渴望提高工作效率與內耗的矛盾,希望健康與忽視疾病矛盾等。3、中年期是創業的黃金時期,也是身心負擔最沉重的時期,集諸多矛盾於一身人到中年,諸事勞形,萬事累心,身心負擔極重,難於攝養,以致未老先衰,肩頭的社會責任、工作的得意與失意、升遷、貶降,成功與失敗,讓中年人不勝壓力。人到中年,常有家庭不幸,人事紛爭,如家庭中的生老病死、婚嫁喪娶令人憂恐苦怒,人際間結怨之積慮郁怒等,往往都會引起中年人的心理波瀾。人到中年,經歷已多,處境不同,常有挫折、起伏,如始樂後苦、故貴脫勢、常貴後賤、常富後貧等,都會妨礙身心健康,重者可致精神內傷,身心敗亡。4、面臨著社會義務與角色的轉換中年人情緒與社會生活的變化包括:身體功能的減退;健康與疾病方面的困擾;釋放子女們問題;個人興趣的改變;準備扮演祖父母的角色。社會地位的演變、角色的轉換,要比因年齡增長、軀體變化,而要求做出的適應與調整似乎更困難。由於在家庭和社會兩方面都承擔著較大責任,心理衝突和心理困擾的發生也較頻、較重。從家庭來說,有從對子女衣食住行、道德品質、學習工作的擔心操勞,到對子女成家立業、婆媳關係處理的變遷;對老輩體邁多病不能親自侍奉的不安、繁雜的家務和精神負擔造成的心理壓力。社會環境方面,有同齡人的升遷流動,同事間的人際關係處理,工作調動,新環境中的角色轉換等,若處理不當、都難免引起角色衝突,甚至引發角色危機。面對工作、事業、家庭、現實生活中的層層矛盾,中年人若不能正確處理,便會導致焦慮、失望、憂鬱、壓抑、使心身疾病增多,引起諸多心理問題。
推薦閱讀:
※慣子如害子,十大慣子特徵,請家長過目!
※越住越富的5種房子特徵,你家中了幾項?
※陰險女人的五大面相特徵
※沒本事的男人通常都有哪些特徵?
※從兒格八字特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