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六次經典結集】
第一次經典結集
時間:佛陀入滅(公元前544年)後三個月。
緣起:
當佛陀在古西那拉城(Kusinārā)入滅的時候,有一個名叫蘇跋達(Subhadda)老年出家人聽到佛陀入滅的消息感到很高興,說道:「夠了,賢友們,你們不要憂愁、不要悲傷,我們已擺脫那個大沙門了,他常使我們起煩惱:『允許你們這樣,不允許你們這樣。』現在我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想做什麼就不做什麼。」
馬哈咖沙巴尊者聽了之後,決定在非法興盛、法衰落之前,非律興盛、律衰落之前,在非法說者強、法說者弱之前,在非律說者強、律說者弱之前,舉行法與律的結集。
結集:
於是,在佛陀入般涅槃(公元前544年)的三個月之後,在馬嘎塔國(Magadha)的首都王舍城(Rājagaha)進行了聖典的結集,由未生怨王(Ajātasattu)護持。結集的主持人是佛陀的大弟子馬哈咖沙巴尊者(Mahākassapa),一共有五百位阿拉漢參加(阿難尊者在結集開始的前夜通宵修習身至念,並在凌晨時分於頭未至枕、腳已離地之際證悟了阿拉漢道果。)。這些參加者都已經斷盡煩惱,佛陀在世的時候,他們都親聞過佛陀的教法,都具足四無礙解智,對佛陀所教導的法,無論是從辭、從字、從意義上都精通了解。當時,先由伍巴離(Upāli)尊者誦出《律藏》,然後再由阿難(ānanda)尊者誦出《經藏》。
第二次經典結集
時間:佛陀入滅後一百年。
緣起:
當時,有位西方的長老亞薩·咖甘噠咖子 (Yasa kakandakaputta)來到韋沙離城,見到住在韋沙離城的瓦基族比庫們向在家人要錢。於是亞薩尊者邀請了許多長老、上座一起來到韋沙離城,共同裁決這件事情。剛開始時由於人數眾多,討論沒有結果,於是雙方各選了四位大長老作為代表,在韋沙離城的瓦離咖園(Vālikārāma)中共同判決瓦基族比庫們提出的「十事」到底符不符合戒律。在會議上,由雷瓦德(Revata)長老逐一詢問,再由薩拔咖彌長老依律逐一作答,結果,大長老們一致認為瓦基族比庫所作的這十種行為是邪法、邪律,偏離導師的教導(Itipimāni dasavatthuni uddhammāni, ubbinayāni, apagatasatthusāsanāni.)。
十事非法,指瓦基族的大眾比庫們乖違律制、謬行的十件不合律制的事情,其直接導致了佛教的第一次分裂。
結集:
平息了諍事後,長老們決定再結集法與律,於是在韋沙離城(Vesali),挑選了三藏持者、證得無礙解智的七百位比庫在瓦離咖園中會集,主持人是亞薩·咖甘嗒咖子(Yasa kakandakaputta),並像第一次結集時大咖沙巴長老一樣,重新結集合誦了一切法與律。這次結集一共花了八個月的時間。由於這次結集有七百位阿拉漢參加,所以稱為「七百結集」(Sattasatika sa?gati)。又為了紀念亞薩長老為維護戒律嚴凈的熱忱,這次結集也稱為「亞薩長老結集」 (Yasatthera-sa?gati)。
第三次經典結集
時間:佛陀入滅後兩百年,正式定型。
緣起:
阿首咖王(Asoka嗎,古譯為阿育王)信仰佛教之後,投入很多財力與精力弘揚佛法,當時很多外道苦於生計,加入了佛教,但他們仍然堅持著自己的思想,更把他們自己的思想說成是佛陀的思想。他們用自己的觀點、方式來解釋佛法,仍然修行外道的那一套方法。由於佛陀的正法受到擾亂,當時比庫們就不願意跟這些假僧人在一起誦戒、共住。
阿首咖王為此事感到非常的困擾,想要從中進行調解,結果弄巧反拙。因為當時那些混入僧團的外道實在太多了,據說有六萬人之眾。由於涉及的人數很多,沒有一位大威德、大神通的長老是無法鎮伏的。於是阿首咖王迎請了當時有名的阿拉漢摩嘎利子帝思大長老前來整頓僧團。
結集:
隨著摩嘎利子帝思大長老的建議,經由阿首咖王幫助,六萬名外道僧侶被逐出了僧團。摩嘎利子帝思大長老於是選出 1000 位阿拉漢在首都巴嗒厘子城(Pataliputta)舉行結集正法。阿拉漢們花了九個月的時間,以第一次結集的方式重述和比對經典。在第三次聖典結集中,摩嘎利子帝思大長老發表了 《論事》(Kathavatthupakarana)來分別評述外道們加在佛教里錯誤的理念和觀念等等(此時佛教里混有了很多派異說)。
此次聖典結集中,完整地誦出了《律藏》、《經藏》和《論藏》三藏,今日存在的南傳上座部佛教巴利語三藏,即是傳承自這次結集最後編定的三藏。第三次聖典結集之後,僧團做出決定,派了九個弘法使團到印度國內外各地去弘揚佛法。
第四次經典結集
時間:公元前1世紀末,首次記錄成文。
緣起:
公元前1世紀,蘭卡島由於外敵入侵和連年戰亂,大部分比庫連生活都成問題,已不可能再像從前那樣可以專心致志地從事聖典的誦習,能夠完整持誦三藏者日漸稀少。許多長老意識到假如再不改變三藏聖典的保存方式,佛陀的教言將有可能面臨隱沒的威脅。
結集:
在公元前29年瓦嗒嘎馬尼王(Vaagāmaī,公元前43-17年)在位時期,五百位博學比庫在斯里蘭卡小鎮馬德雷 (Mātale, Malaya)近郊的光明寺(Alu-vihāra,āloka- vihāra)集會,以拉奇德大長老(Rakkhita Mahāthera)為主持,舉行了一次聖典結集。本次結集的成果是把歷代口口相傳的三藏聖典與義注刻寫在棕櫚葉(tāla patta)上,稱為「葉片經」從此開始出現了以新哈勒(Sihaa)字母來拼寫的巴利語記載的三藏聖典,巴利語三藏從此也得以完整系統地保存下來,從這之後,葉片經傳播和出現在緬甸、泰國、柬埔寨、和寮國等地。
第五次經典結集
時間:公元1871年
緣起:
到了十九世紀,佛教在印度業已消失,斯里蘭卡的佛教也因遭受殖民主義者的蹂躪而衰微不堪。
目的是要重述、驗證、和比對經典,來確保一切無誤。
結集:
公元1871年,2,400位緬甸博學比庫在當時的首都曼德勒(Mandalay)舉行第五次聖典結集,會議以三位阿拉漢Jāgarābhiva?sa Mahāthera,Narindābhidhaja Mahāthera,Suma?galasāmi Mahāthera為主持,並由貢榜王朝的國王明東王(Mindon)為外護。本次結集一共花了五個月的時間復誦三藏聖典,目的是為了檢查和審核佛陀的教法是否有任何被篡改、歪曲或遺漏的地方。
為了使佛陀的聖教能夠長久地存留人間,僧團決定把全部巴利三藏以緬甸字母刻寫在729塊大理石上,每塊經板為6×3英尺。現在,這些石經仍然收藏在曼德勒山腳的緬甸固都陶佛塔(Kuthodaw Pagoda)裡面,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重的書。
第六次經典結集
時間:公元1954-1956,由緬甸政府護持,目的是重述和驗證三藏經典。
緣起:
繼第五次聖典結集的83年之後,以緬甸首相伍·努(U Nu)為首的政府發起舉行第六次聖典結集。由緬甸首相率領建造了 Mahāpāsāna guhā (大石窟),造型模擬在印度第一結集的 Sattapa??i Cave (Cave of the Seven Leaves,七葉窟)。
結集:
結集於西元1954年5月17日在緬甸首都仰光的「世界和平大石窟」(Kaba Aye Mahāpāsāna guhā)開幕,有來自緬甸、泰國、斯里蘭卡、寮國、柬埔寨、印度、尼泊爾、越南八個國家的2500位上座部長老比庫參加。
這次結集由堯揚西亞多(Nyaung Yan Sayadaw Bhaddanta Revata)主持,以馬哈希西亞多(Mahāsi Sayadaw bhaddanta Sobhana)為詢問者,由緬甸第一位通過三藏背誦考試的三藏持者明昆西亞多(Mingun Sayadaw Bhaddanta Vicittasarabhīva?sa)負責誦出三藏。
在結集期間,巴利三藏編輯委員會對目前傳誦於上座部佛教諸國的各種巴利三藏誦本進行了嚴謹細緻的校對,並將作為本次結集成果的巴利三藏聖典及其義注以現代印刷的方式編輯出版。結集前後歷時兩年,經典便以七個國家的文字寫出,其中包括了種種的比對、驗證、和考察,於佛歷 B.E.2500 年的五月(西元1956年)完成。這次經典的集成被公認為有史以來最正確和無誤的經典。且被認證為佛陀的正法經典。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