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九頭鳥真實存在之謎
「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這句諺語據說最早是用來送給明朝湖北籍宰相張居正的。明萬曆年間,張居正推行改革,整飭朝綱,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獲生機。但張居正死後不久即遭守舊官宦們的猛烈攻擊,這位被貶稱「九頭鳥」的湖北佬還差點被刻棺戮屍。但據筆者所知,湖北佬,更確切地說是楚人有「九頭鳥」的綽號,應該遠遠早於張居正時代,大概可上溯至春秋戰國時期。而那隻怪異的「九頭鳥」,實際上是楚地的原始神物「九鳳神鳥」的妖魔化,是中國封建王朝「唯龍獨尊」下對其他神物排斥的結果。
眾所周知,中國古老的圖騰文化是「鳳翥龍騰」,在歷史上很大時間內,南北兩大圖騰崇拜「龍鳳呈祥」,並駕齊驅。古代楚人尤崇鳳,人們憑藉其豐富的想像力,塑造出一隻「身披五彩、鳴若簫笙、非梧桐不棲、非醴泉不飲、非琅玕不食」的大鳳鳥,以寄託遠大的志向與高潔的抱負。因而在楚人心目中,「魂兮歸來,鳳凰翔只」,鳳是至真、至善、至美的象徵,是導引人的精魂「飛登九天、周遊八極」的載體。當年楚莊王自喻是一隻大鳳,「三年不飛,飛將衝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後來果然一鳴驚人,一度問鼎中原。莊周《逍遙遊》中那隻「展垂天烏雲之翼,擊三千里之水,摶扶遙而直上者九萬里」的大鵬鳥,其實也是指鳳鳥,更確切地說是莊周自身的化身。
鳳又日漸演化為九鳳、九頭鳳、九鳳神鳥。出自戰國至漢初時楚人之手的《山海經》,應該是記載九頭鳥原始形象的最早文獻。《山海經·大荒北經》中說:「大荒之中……有神九首,人面鳥身,名曰九鳳。」從中可以看出九頭鳥的原型即「九鳳」。九鳳是「鳳」與「九」的組合:鳳,是楚人崇拜的神物;九,是楚人尊崇之數。在楚地九是陽數之極,天高曰九重,地深曰九泉,疆廣曰九域,數大曰九鈞,險多曰九難……因而,由鳳崇拜演化的「人面鳥身九首」的九鳳,曾經是楚人所崇拜的一個半人半鳥的圖騰形象,這無疑應該是九頭鳥的最早原型。
《山海經》中的九鳳,是一隻聖鳥或神鳥無疑。但從此之後,九鳳卻從中國古籍上神秘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種種冠以其他怪名的九頭鳥,不僅完全喪失了神聖之性,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成了一隻怪鳥、鬼鳥或妖鳥。從漢末至唐宋,古文獻中對「九頭鳥」稱呼大致有鬼鳥、鬼車鳥、蒼鸕、姑獲鳥、女鳥等等。《太平御覽》有載:「齊後園有九頭鳥,色赤,似鴨,而九頭皆鳴。」九鳳似乎已成蛻化為一隻紅色的九頭怪鴨。宋人周密《齊東野語》有曰:「鬼車鳥,俗稱九頭鳥……世傳此鳥有十首,為犬噬其一,至今血滴人家,能為災咎。故聞之者必叱犬滅燈,以速其過……」九鳳的的形象已是被狗斷一頭,能滴血成災的妖鳥。
推薦閱讀:
※孔子「男尊女卑」思想的真實含義
※對越親密的人,就越真實的星座
※各種痛症的真實原因――錯位
※如何把寶篋印陀羅尼及其他咒語的真實威力發揮出來?
※子平法對神煞的揚棄——揭開江湖派、書房派不懂真實務的傷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