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志願軍撤離朝鮮震撼場面
抗美援朝戰爭資料: 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人民志願軍奉命出兵朝鮮,為援助朝鮮、保衛中國安全,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發生的戰爭。這場戰爭,志願軍得到了解放軍全軍和中國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大力配合。抗美援朝紀念日為10月25日。 戰爭背景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美國為了維護其在亞洲的地位,立即出兵干涉。26日,美國總統H.S.杜魯門命令美國駐遠東的海、空軍參戰,支援韓國國軍。27日,H.S杜魯門發表聲明,宣布派兵,並令美國海軍第7艦隊侵入中國台灣海峽。同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在沒有蘇聯參加的情況下,通過了美國提案,要求各會員國在軍事上給韓國以「必要的援助」。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又通過了美國關於設立聯合司令部以統一指揮在朝鮮半島的各國部隊的提案。8日,杜魯門任命美國遠東軍總司令D.麥克阿瑟為「聯合國軍」總司令(後由M.B.李奇微、M.W.克拉克繼任)。共有19個國家參戰(朝鮮,韓國,中國,美國,歐洲,東南亞等國家)。 6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發表聲明指出:杜魯門27日的聲明和美國海軍的行動,乃是對於中國領土的武裝侵略,對於聯合國憲章的徹底破壞。7月6日,周恩來再次發表聲明,指出聯合國安理會6月27日關於朝鮮問題的決議為非法,中國人民堅決反對。中央軍事委員會(簡稱中央軍委)根據毛澤東的提議,於7月13日作出《關於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抽調第13兵團及其他部隊共25.5萬餘人,組成東北邊防軍。後又調第9、第19兵團作為二線部隊,分別集結於靠近津浦、隴海兩鐵路線的機動地區。 9月15日,美軍第10軍於朝鮮半島南部西海岸仁川登陸。9月30日,周恩來發表講話,警告美國: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10月1日美軍越過北緯38°線(簡稱「三八線」),19日佔領平壤,企圖迅速佔領整個朝鮮。10月8日,朝鮮政府請求中國出兵援助。中國根據朝鮮政府的請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迅速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戰爭持續了2年多的時間。10月25日,志願軍打響了入朝後的第一仗,以光榮的勝利拉開了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的帷幕。這一天後來被定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紀念日。 抗美援朝的原因 1:美國侵略朝鮮,嚴重威脅中國的安全; 2:朝鮮政府請求中國出兵援助; 3:斯大林承諾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提供空中掩護; 4:朝鮮正處於內戰期,美國公然干涉朝鮮內政。 抗美援朝戰爭特點 (1)一場規模較大的國際性局部戰爭,政治鬥爭、軍事鬥爭交織進行,複雜尖銳,兩軍較量異常激烈。在一個幅員狹小的戰場上,戰爭雙方投入大量兵力、兵器。噴氣式飛機廣泛使用於戰場。戰場上的兵力密度、某些戰役戰鬥的炮火密度、轟炸密度都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2)戰爭雙方武器裝備優劣相差懸殊。美國是世界工業強國,美軍具有第一流的現代化技術裝備,掌握著制空權和制海權,實行現代化諸軍、兵種聯合作戰。中國經濟落後,志願軍武器裝備處於明顯劣勢,基本上是靠步兵和少量炮兵、坦克部隊作戰。後雖有少量空軍,也只能掩護主要交通運輸線。但有巨大的政治優勢。 (3)戰爭的主要戰場是在東西瀕海、地幅狹長、山高林密的朝鮮半島北半部,便於實施登陸作戰和利用山地隱蔽軍隊、組織防禦,但不便於發揮現代化技術裝備的效能和大兵團實施廣泛機動。 (4)志願軍出國作戰,就地補給或取之於敵都較困難,一切作戰物資基本上靠國內供應,而且交通工具落後,加之美國空軍的封鎖破壞,供應困難,作戰行動受到很大影響。「聯合國軍」依賴其現代化裝備,能迅速完成補給,保障作戰。這些特點,都制約著戰爭雙方的戰爭指導,影響著戰爭的進程和結局。 戰爭意義 1:沉重打擊了美帝國主義的侵略氣焰,為新中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創造了相對安定的國際環境; 2: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的國際威望。
推薦閱讀:
※幫女明星收納衣櫥的她,琢磨出比斷舍離更適合中國人的整理術
※中國人聰明還是洋人傻?波音鼎力傳授成飛殲20復材結構製造能力
※這個民族雄居北方二百年,兵敗後稱霸中亞,打死都說自己是中國人
※中國人:如此這麼大國為什麼不行?
※王鼎鈞:海水天涯中國人